《成功竟然有公式》:不只是機運,大數據揭露成功5定律~

更新於 2024/09/2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個人為什麼會成功,又如何成功?
要想成功需要做到什麼,要滿足那些必要條件?
成功竟然有公式》作者巴拉巴西(Albert-László Barabási),從小便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習慣於追尋各種複雜問題的答案。
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想問清楚「到底為什麼?」的態度,讓他忍不住拆解「成功」的組件,研究它的運作機制。最後將這看似無法量化的問題,找到了量化的答案。
他專注於科學上的成功,從各種資料數據裡,看出成功的發展模式。以大數據為基礎,發展出放諸四海皆準的成功定律,期待之後的每個人可以運用成功定律,編寫自己的未來。

成功第一定律:優異的表現x人際樞紐

一般會將成功視同於優異的表現,認為只要有好的表現,就可以帶來成功。但他的研究結果則顯示未必必然。
不少案例的顯示讓人對這樣的認知大失所望,最終優勝者與競爭對手間的聲望往往天差地遠。因為成功的決定權最終不在於自己的努力或優異表現,關鍵在於人脈樞紐。
換句話說,優異的表現是成功的前提,眾人對其感受與認同所產生的「能見度」,才會為未來的成功發揮作用。
由於成功歸屬於「集體現象」,才能夠解釋為什麼世界上有那麼多驚人成就或罕見作為的人,未能得到該有的聲譽而沒沒無聞。真正有名,有名到超出自己的領域圈者,則未必與「表現」有關,甚至與「內容」無關。
只有門路,能使人不成為邊陲孤島。連結主要人脈樞紐,良好的表現才能展現身價。(相關議題可以參考:《機緣力》:不只是偶然,建構幸運5大實務技巧!)

成功第二定律:表現有上限,成功無上限

旗鼓相當的對手在難以評選出優劣的時候,「不可測的外部性」影響力就越大。
姿態、外表以及個性等印象(即便可能刻板),會成為評價的依據。我們的經驗、立場與價值觀不僅會對評價產生偏誤,有些人會獲得加權,就連登場順序與時機都將成為勝出的關鍵。(相關議題可以參考:突破不對等意識,成功需要沉穩心態~)
而成功的獎賞也不只在有形的部分,在很多面向上都可以獲得無形的好處,影響力的規模也大過其他人,在未來持續起著作用。
原有的光環不容易熄滅,一舉一動更容易受到關注,容易獲得巨大的成功,也可能遭受負面影響。

成功第三定律:成功x適存度=未來的成功

一如知識可以帶來認同,認同會起到鼓勵的作用,讓人想獲得更多認同,觸成正向循環。
過往的成功可以為自己帶來「優先連結」,讓「成功」的雪球越滾越大,能見度持續擴張,拉大競爭者之間的鴻溝,讓成功者獲得下一個成功的機率提高。
大數據演算法下的人氣排行榜,也會持續為個人的「作品」帶來社會影響,導致結果變得不可測。
一旦「優先連結」與「適存度」兩者互相配合,將可能趕上原先的劣勢。儘管舊的節點依然保有優勢,新的節點則依然擁有反敗為勝的契機。
名氣與品質未必能保證每一次的社會適存狀況,人氣與特質也可能引領新的局勢樣貌。

成功第四定律:多元性團隊可以帶來成功

作者根據案例資料的研究認為,成員之間關係的強弱連結,可以讓彼此想法、理念與價值觀的拉扯,為產品與公司樣貌帶來風格多樣性;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在社會需求上取得平衡,避免偏離主流所認同的樣貌。
太過關係緊密的團隊,由於彼此契合度高,想法一致,容易想法極端而不被市場接受。反過來太過疏離的團隊,也無法端出讓大眾喜歡的作品。
隨著團隊的規模愈大,個人對最終結果的貢獻愈不平均。雖然說是團隊,卻需要一靈魂人物作為領導,拿捏工作或創作的尺度與進展。
全明星團隊,由於誰也不服誰,反而太過自我中心導致爭執不斷,沒能進行有效溝通與合作,造成「集體愚蠢」,難以達成有效共識。
團隊合作雖有其好處,但是最終的功勞讚譽則只會歸於特定個人。這樣的結論,並非基於真正的表現,而通常在於認知辨識上的便利性;我們有限的注意力會幫我們自動篩選排序,造成聲望獎賞分配不均。
要想在團隊中取得成功,最終還是得要走出領導者身後的背景;了解定律的運作機制,爭取不公不義的鎂光燈。

成功第五定律:堅持,成功隨時到來

大部分的人會認為,假如不是在三十歲左右取得重大成就,接下來的人生便形同槁木死灰。
然而依據作者研究判斷,能夠達到這樣目標的人只是鳳毛麟角的珍稀物種。
這項認知背後的事實,不僅是因為年輕就代表創意,而是整體而言,年輕人的生產力更高。他們擁有體力與用不完的精力、可以嘗試錯誤的機會也比需要承擔社會上更多責任的成年人多出許多。
換句話說,年齡不是關鍵,真正帶來影響的是生產力的差異,我們是否願意反覆嘗試突破的意識。隨機的想法越多,發揮的影響力可能就越大。
但是光有想法還不夠,還需要絕佳的執行能力。(相關議題可以參考:《從負債2000萬到奇蹟罩我每一天》:不僅要語言正向,創造運勢必要行動力!)
只要執行力夠強大,就連脆弱的作品或想法也會得到強化,創造出可觀的影響力。不論在任何領域,都有這樣的例子。擁有執行力,持續在該領域進行創作、發揮自己能力的人,更能夠有一再成功的機會。
堅持不懈,搭配執行力,將可以為我們帶來更高的成就,擠身成功之列。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心理勵志與職場工作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運氣不僅是能夠培養並掌握的事物。只要能夠滿足其促成因素,便能夠提高好運發生的機率。
作者認為,如果轉換看事情的角度觀點,我們未必真的遭遇不幸。試著學習反向思考,有些遭遇與發生或許正是自己的福氣。
條件不對等、已定的現實差異既無法改變,他人的優勢也無法轉移。比較的心態無可厚非,卻並非不可自我控制做避免。
不少人在作者的第一本著作中,只留意到語言與認知之間的循環,忽略了實際的行動所造成後續的可能變化。作者在第二本著作中,特別強調了行動實踐的重要性。
凡事抱持負面思考,不僅會在清醒時的顯意識造成情緒波動,也會進入潛意識影響我們看待事物的觀點,最終自我應驗獲得不好的人生劇本。
一事無成讓人忘了曾有的理想與期待,變得退縮麻木,生活漫無目標,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運氣不僅是能夠培養並掌握的事物。只要能夠滿足其促成因素,便能夠提高好運發生的機率。
作者認為,如果轉換看事情的角度觀點,我們未必真的遭遇不幸。試著學習反向思考,有些遭遇與發生或許正是自己的福氣。
條件不對等、已定的現實差異既無法改變,他人的優勢也無法轉移。比較的心態無可厚非,卻並非不可自我控制做避免。
不少人在作者的第一本著作中,只留意到語言與認知之間的循環,忽略了實際的行動所造成後續的可能變化。作者在第二本著作中,特別強調了行動實踐的重要性。
凡事抱持負面思考,不僅會在清醒時的顯意識造成情緒波動,也會進入潛意識影響我們看待事物的觀點,最終自我應驗獲得不好的人生劇本。
一事無成讓人忘了曾有的理想與期待,變得退縮麻木,生活漫無目標,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最近看到聖嚴法師文章, 關於謙虛, 覺得很有道理, 法師說: “當我們能夠從因緣觀的角度思考時, 就會懂得謙虛,也就可以去除慢心。 但並不會因此而否定了自己的努力, 因為你的奉獻仍是成功的因素, 只不過是成功條件的一環, 所以不代表全部都是你的功勞。” 自己閱讀的感想是, 法師的確說出了事實, 幫助
成功是多樣且主觀的,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可能是名聲、感情、或內心的平和。對我而言,成功是考上好的大學,選擇理想的職業,並找到愛我的人。成功的定義不應由社會決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標準,唯有你自己能決定什麼是成功。
Thumbnail
《成功竟然有公式》一書中,作者探討了成功的多維度評價標準,對比了客觀數據驅動的運動競賽和主觀評價主導的視覺藝術。書中舉例展示了人際關係在成功評價中的重要性,並指出在大多數職業中,成功通常位於客觀表現與人際網絡之間的某個點上。
Thumbnail
《成功竟然有公式》讀後感2強調,成功不僅取決於個人能力,更在於人際關係網絡。書中以作者從政治難民到科學界成功人士的轉變為例,說明在封閉的羅馬尼亞無法實現的成功,透過國際人脈得以實現。此外,文章探討了客觀標準(如律師執照)與人際關係的平衡,並提出在特定領域中兩者的相對重要性。
Thumbnail
分享了對《成功竟然有公式》一書的讀後感,闡述成功是由群體共識定義,個人努力雖重要,但未必直接導致成功。作者提到自我感動的陷阱,強調需要客觀標準來衡量自己的成就,並以群體認可作為成功的主要衡量標準。
Thumbnail
作者巴拉巴西利運用科學方法,以及基於真實且公開的大數據,成功地揭示出五個定律,這些定律能夠在廣泛大眾中獲得認可並產生影響力。 第一定律:人際網路 你的表現能為你帶來成功,但如果表現的優劣難以判斷,則是人際網路能為你帶來成功。 在專業領域內,明確可比較的分數或業績構成清晰的評估標準;然而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最近看到聖嚴法師文章, 關於謙虛, 覺得很有道理, 法師說: “當我們能夠從因緣觀的角度思考時, 就會懂得謙虛,也就可以去除慢心。 但並不會因此而否定了自己的努力, 因為你的奉獻仍是成功的因素, 只不過是成功條件的一環, 所以不代表全部都是你的功勞。” 自己閱讀的感想是, 法師的確說出了事實, 幫助
成功是多樣且主觀的,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可能是名聲、感情、或內心的平和。對我而言,成功是考上好的大學,選擇理想的職業,並找到愛我的人。成功的定義不應由社會決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標準,唯有你自己能決定什麼是成功。
Thumbnail
《成功竟然有公式》一書中,作者探討了成功的多維度評價標準,對比了客觀數據驅動的運動競賽和主觀評價主導的視覺藝術。書中舉例展示了人際關係在成功評價中的重要性,並指出在大多數職業中,成功通常位於客觀表現與人際網絡之間的某個點上。
Thumbnail
《成功竟然有公式》讀後感2強調,成功不僅取決於個人能力,更在於人際關係網絡。書中以作者從政治難民到科學界成功人士的轉變為例,說明在封閉的羅馬尼亞無法實現的成功,透過國際人脈得以實現。此外,文章探討了客觀標準(如律師執照)與人際關係的平衡,並提出在特定領域中兩者的相對重要性。
Thumbnail
分享了對《成功竟然有公式》一書的讀後感,闡述成功是由群體共識定義,個人努力雖重要,但未必直接導致成功。作者提到自我感動的陷阱,強調需要客觀標準來衡量自己的成就,並以群體認可作為成功的主要衡量標準。
Thumbnail
作者巴拉巴西利運用科學方法,以及基於真實且公開的大數據,成功地揭示出五個定律,這些定律能夠在廣泛大眾中獲得認可並產生影響力。 第一定律:人際網路 你的表現能為你帶來成功,但如果表現的優劣難以判斷,則是人際網路能為你帶來成功。 在專業領域內,明確可比較的分數或業績構成清晰的評估標準;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