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醫師需要寫論文?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休耕快四個月,今天趁中秋連假來寫點東西,不然真的就要完全荒廢了!(無奈笑)寫點文章這件事一直記在我的行程表上,但七八月剛好遇到研究計畫申請以及年中會計核銷,雜事特多,這篇文章就一直拖到現在了。(嘆)
說起來,在工作與家庭交織的忙碌生活中,為什麼我會一直把寫文章放在心上呢?
我個人認為,「創作」對於一個人認知到自己「存在」有很大的意義。無論是藝術繪畫、文字寫作還是廚藝園藝,透過創作,人們能在生活物資不匱乏的前提下,體驗一種「自我實現」的感覺。
對於我這種對郊遊露營下廚畫圖都沒什麼興趣的無聊人(笑),最好的消遣大概就是閱讀跟寫作了。小時候我就滿喜歡在週記和筆記本裡塗塗寫寫,有時是和班級導師聊聊我閱讀哲學書籍的心得,有時是寫一些天馬行空的故事。如今既然走上了當醫師這條路,結合工作和興趣的「寫論文」有時也成了一種消遣。當然,寫網誌還是比較輕鬆愉悅啦(笑)!

回到正題:醫師為何要寫論文呢?有一定要寫嗎?如果不想寫會怎樣?

其實醫師並不是一定要寫論文的。台灣的醫師臨床工作大多十分忙碌,除了少數對於研究抱持著很大熱忱的人,絕大多數的醫師寫論文都是迫於制度要求。
臨床醫師工作的場域大概可以分成診所、中小型醫院以及醫學中心。診所的醫師只要專注於臨床工作即可,通常都不會──也不用寫論文。中小醫院則可能有評鑑壓力或升等壓力,會稍微要求或獎勵醫師寫論文,但並不會「制度性的強迫」;相較之下,醫學中心就有各種方式來逼醫師寫論文了(笑)。
醫學中心有維持其學術排名、業界名聲以及評鑑等第的壓力,會想方設法增加醫師的論文產出。制度上的方法包括用論文的數量與品質決定是否增減醫師的薪資,以及制定論文相關獎懲制度。舉例而言,有些醫學中心會規定醫師若不在特定年限內以論文升等,醫院就不續聘。

期刊論文原有的美意何在?

論文制度的原意是為了促進學術發展以及幫助臨床查證。舉例而言,當醫師在臨床遇到了罕見的癌病案例,我們會上學術網站搜尋前人發表過的治療經驗,用以參考處方劑量或是特殊治療方式。基礎研究相關的細胞實驗與動物實驗論文,有時則可以印證我們臨床上觀察到的現象,幫助我們發展假說。
然而,原意美好的制度總是會被一些不肖人士扭曲利用,例如阿茲海默症的類澱粉蛋白假造論文,貽害眾多研究者;而期刊的點數與排名制度,也因為評鑑需要數據化量表,而變成了不肖期刊出版商賺大錢的工具。
寫到這裡,真的覺得十分感慨啊。繁雜的投稿與升等制度、越來越昂貴的投稿費,其實很容易消磨掉寫作與研究的熱忱。我也只能不斷提醒自己,寫東西是要自我實現,並且幫助這世界上某一天剛好需要這篇文章內容的某個人,這才是每篇論文以及這篇網誌的價值所在。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2會員
35內容數
分享放射腫瘤科工作內容。分享癌症科醫師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跟風追了一下公視的《暴走女外科》電視劇,看到評鑑的橋段,不得不心有戚戚焉,因為本院最近也準備開始進行一些大小評鑑。 雖然說起來都是評鑑,但其實評鑑也是有分規模大小的。有針對特定疾病的照護品質、有針對住院醫師教育訓練,也有針對(如電視劇中)醫院等級的評鑑。
醫療環境是一個很封閉的領域,假如親友沒有人在醫院上班,應該很難一窺醫護人員的工作型態。當然,每個科別、每家醫院的工作內容和文化可以天差地遠,在此分享自己作為放射腫瘤科醫師的個人經驗與觀察,分享給好奇的讀者:
首先要給非醫療從業人員的讀者一個觀念: 早期篩檢的重要性不在於防止癌症發生,而是在癌症變得更嚴重之前進行早期治療。
答案是完全不會! 然而當下雖然無感,但並不代表放療沒有對身體造成任何損傷。
臨床病人進入治療階段後會馬上遇到的、最現實的問題(和其他任何生活上會遇到的情況一樣),就是有沒有錢。
說起這個問題,身為醫師我也是百般無奈(嘆氣)。看診時間究竟如何拿捏,對每位醫師來說衡量點都不同。以我在職的醫院為例,私立醫院的本質仍是營利,對於醫師的門診量就會有一定要求(例如一個門診的掛號量沒有上限,或是設定破百號的上限);健保制度又使看診費用低廉,各私立醫院只能以量取勝。
最近跟風追了一下公視的《暴走女外科》電視劇,看到評鑑的橋段,不得不心有戚戚焉,因為本院最近也準備開始進行一些大小評鑑。 雖然說起來都是評鑑,但其實評鑑也是有分規模大小的。有針對特定疾病的照護品質、有針對住院醫師教育訓練,也有針對(如電視劇中)醫院等級的評鑑。
醫療環境是一個很封閉的領域,假如親友沒有人在醫院上班,應該很難一窺醫護人員的工作型態。當然,每個科別、每家醫院的工作內容和文化可以天差地遠,在此分享自己作為放射腫瘤科醫師的個人經驗與觀察,分享給好奇的讀者:
首先要給非醫療從業人員的讀者一個觀念: 早期篩檢的重要性不在於防止癌症發生,而是在癌症變得更嚴重之前進行早期治療。
答案是完全不會! 然而當下雖然無感,但並不代表放療沒有對身體造成任何損傷。
臨床病人進入治療階段後會馬上遇到的、最現實的問題(和其他任何生活上會遇到的情況一樣),就是有沒有錢。
說起這個問題,身為醫師我也是百般無奈(嘆氣)。看診時間究竟如何拿捏,對每位醫師來說衡量點都不同。以我在職的醫院為例,私立醫院的本質仍是營利,對於醫師的門診量就會有一定要求(例如一個門診的掛號量沒有上限,或是設定破百號的上限);健保制度又使看診費用低廉,各私立醫院只能以量取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病人2023.12終於去拔了#38左下智齒,但今年冬天很濕冷,他開始又不舒服,忍了幾天,還是還找我?疑問智齒不是拔掉了嗎?為何還會作怪(讓人不舒服)?
Thumbnail
文章討論缺乏心理師願意接受PGY訓練的問題,並提出商業模式和內容營銷應為培訓吸引力。透過醫院提供社區所需的軟知識和醫院增加PGY心理師意願的解方。文章建議心理師需要用系統性、有綜效的學習內容提升社區競爭力。測試適當的行銷策略、行動來優化,才能精準達到期待的目標。
Thumbnail
如果給大庭葉藏一支麥克風,他說的話會被聽到嗎?他的聲音在戴上面具之前後,有什麼差異呢?聽專業配音員與音樂展演空間負責人用聲音角度詮釋《人間失格》。
蘇治龍老師說:“有了想法,就馬上去試驗。 去跑起來。 不試,怎麼知道行不行? 害怕失敗,害怕小虧損,然後不去試驗,就會吃大的虧損。”
Thumbnail
「有的小朋友去迎合父母親的期望,這是很可怕的事。我認為小朋友應該很直接,喜歡什麼,就說什麼。但,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會讓他開始察言觀色,開始觀察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期望或是喜不喜歡,然後去演出、去迎合。你看他這麼小就感受到這件事情,那他長大就一直累積,一直成長,最後變成另一個大庭葉藏。」
Thumbnail
本身沒有牙齒的知識背景,只是從一般人的改變歷程,來敘述自己是如何從習慣的設計執行,大大改善蛀牙發生的經驗分享。 必須帶走的重點紀錄-每天都使用這三樣工具 資訊爆炸的時代你可能沒耐心多加了解蛀牙背後的原理,因此直接幫大家劃重點,如果想要省去牙齒相關的困擾,請立即行動起來準備好以下工具: 📌牙線
Thumbnail
一、「證據」勝於雄辯 許多當事人被告之後,沒有及時委任律師,等到一審敗訴,才趕緊找律師協助上訴。這樣的案件,往往在閱卷後,才發現當事人根本沒提出任何證據,都「天真地」以為用口頭講出事實,法官就會判贏。 殊不知,法律根本不是這樣運作的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病人2023.12終於去拔了#38左下智齒,但今年冬天很濕冷,他開始又不舒服,忍了幾天,還是還找我?疑問智齒不是拔掉了嗎?為何還會作怪(讓人不舒服)?
Thumbnail
文章討論缺乏心理師願意接受PGY訓練的問題,並提出商業模式和內容營銷應為培訓吸引力。透過醫院提供社區所需的軟知識和醫院增加PGY心理師意願的解方。文章建議心理師需要用系統性、有綜效的學習內容提升社區競爭力。測試適當的行銷策略、行動來優化,才能精準達到期待的目標。
Thumbnail
如果給大庭葉藏一支麥克風,他說的話會被聽到嗎?他的聲音在戴上面具之前後,有什麼差異呢?聽專業配音員與音樂展演空間負責人用聲音角度詮釋《人間失格》。
蘇治龍老師說:“有了想法,就馬上去試驗。 去跑起來。 不試,怎麼知道行不行? 害怕失敗,害怕小虧損,然後不去試驗,就會吃大的虧損。”
Thumbnail
「有的小朋友去迎合父母親的期望,這是很可怕的事。我認為小朋友應該很直接,喜歡什麼,就說什麼。但,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會讓他開始察言觀色,開始觀察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期望或是喜不喜歡,然後去演出、去迎合。你看他這麼小就感受到這件事情,那他長大就一直累積,一直成長,最後變成另一個大庭葉藏。」
Thumbnail
本身沒有牙齒的知識背景,只是從一般人的改變歷程,來敘述自己是如何從習慣的設計執行,大大改善蛀牙發生的經驗分享。 必須帶走的重點紀錄-每天都使用這三樣工具 資訊爆炸的時代你可能沒耐心多加了解蛀牙背後的原理,因此直接幫大家劃重點,如果想要省去牙齒相關的困擾,請立即行動起來準備好以下工具: 📌牙線
Thumbnail
一、「證據」勝於雄辯 許多當事人被告之後,沒有及時委任律師,等到一審敗訴,才趕緊找律師協助上訴。這樣的案件,往往在閱卷後,才發現當事人根本沒提出任何證據,都「天真地」以為用口頭講出事實,法官就會判贏。 殊不知,法律根本不是這樣運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