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活著的是生命還是他人的期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日看了美國精神醫學也是心理治療大師級人物歐文・亞隆(Irvin Yalom)的書,也聽了他的Podcast,從71歲擔心自己年歲不多所以迫切地寫下自己的治療反思,希望能裨益其他後進的治療師;一直到88歲喪偶,失去了自己相伴多年的伴侶與工作夥伴,袒露自己即便治療過再多個案,面對自己切身的有關的生命重要他人的離去,仍有無法面對、無法直視甚至沈浸在哀傷的反應,以及感到深切的孤獨。

或許也因為在有限的生命中,有人如此坦率地揭露自己的脆弱和不安,也誠實地面對這樣的揭露所帶來反應;就好像是照鏡子一樣,我們照出來的不是最理想的自己,但是最真實的自己,也從他人的反饋中去理解,真實的自己跟世界的互動又是如何,而自己之於他人又有何種意義?

在亞隆的訪談中,最吸引我的一段話是他說對於死亡最畏懼的人,通常是感到生命中遺憾最多的人,因為「沒有活過」(unlived)自己想活的生命。

而人近(進)中年,或許正因為目睹或參與了身邊重要他人的離世或是生病,我們也才意識到我們所感知到的時間、我們所活著或是未活過的生命,其實不全然掌握在自己手裡,而我們其實也無法控制,在自己思考範圍以外的事情,更遑論控制他人的生命長度或是事件。

從小時候開始或是長大後被資本主義社會灌輸的觀念,總告訴我們生命像是直線前進的列車,每輛列車都是開往人生的終站,而我們也未意識到在我們生命列車上出現的人,其實都只是過客。

有些人搭了一站就下車,有些人陪著我們過了好多站一起看過很多風景;有些人我們也從未謀面,也從來沒有一起共乘過,而這一世的生命也從來沒有交會,錯過,也就是一輩子。

另外,也有更多時候,我們發現有些人生命就停留在某刻,那些我們以為可以一起再去探索的未來,成了再也不來,而我們只成為彼此的過去。

或許,生命更像是即興劇,我們以為自己是自己劇碼的主角,但我們同時也是他人的配角,而上戲、下戲都是當下說了算。

然而,與其把編劇的權限交到他人手中,被動地去符合他人對於理想生活與關係角色的想像,無論是好兒子、好女兒、好伴侶還是好同事,或許我們也更該拿回主動權,想著如果我只有在台上的這3-5分鐘,或是30-90分鐘,在未經排練的狀況下,在死亡面前,我們可以活出什麼樣子?這樣的自己,會是當與死亡同行時,我們回頭望向走過的生命軌跡時,也會感到滿意而不遺憾的自己嗎?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公關人生相談室的沙龍
279會員
216內容數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2025/01/30
記得以前,從事土木工程工作的父親,書桌上最不缺的就是圖紙、各式各樣的筆和尺;襯衫胸前的口袋,也總別著兩隻筆,腰間也會有捲尺。在土木工程的世界裡,總是充滿著需要精確地從無到有,從設計產生出實際的橋樑、道路、建築結構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1/30
記得以前,從事土木工程工作的父親,書桌上最不缺的就是圖紙、各式各樣的筆和尺;襯衫胸前的口袋,也總別著兩隻筆,腰間也會有捲尺。在土木工程的世界裡,總是充滿著需要精確地從無到有,從設計產生出實際的橋樑、道路、建築結構的過程。
Thumbnail
2024/12/29
2024年下半年,在連續每週寫作更新快5年後,休耕了三個月。一方面是生涯有了一些轉換,另一方面似乎也想用一些空白讓自己的思緒能暫時安放,好好地體會生活這件事。
Thumbnail
2024/12/29
2024年下半年,在連續每週寫作更新快5年後,休耕了三個月。一方面是生涯有了一些轉換,另一方面似乎也想用一些空白讓自己的思緒能暫時安放,好好地體會生活這件事。
Thumbnail
2024/07/20
If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will it be too soon or too late? 
Thumbnail
2024/07/20
If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will it be too soon or too lat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人類生存的意義,提出了在父母、同事、情人等多重角色中,如何保持自我,並對外界評價的反思。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尋求真實的自我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質疑顧慮與意見,作者鼓勵讀者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真正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是一段哲學思考,也是對現代人心理的深刻探究。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人類生存的意義,提出了在父母、同事、情人等多重角色中,如何保持自我,並對外界評價的反思。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尋求真實的自我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質疑顧慮與意見,作者鼓勵讀者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真正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是一段哲學思考,也是對現代人心理的深刻探究。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鮮少看名人傳記的我,因為要更了解心理學家們借了歐文亞隆的《成為我自己》 原先從醫的歐文,後來因為對心理學有興趣,轉而走諮商,也寫了不少團體治療的工具書 寫著寫著,他發現他自己對小說很有興趣 於是轉了一個大彎,改為寫小說 我喜歡他最後給自己的註記 人生走這一遭,很喜歡,可以再來一次
Thumbnail
鮮少看名人傳記的我,因為要更了解心理學家們借了歐文亞隆的《成為我自己》 原先從醫的歐文,後來因為對心理學有興趣,轉而走諮商,也寫了不少團體治療的工具書 寫著寫著,他發現他自己對小說很有興趣 於是轉了一個大彎,改為寫小說 我喜歡他最後給自己的註記 人生走這一遭,很喜歡,可以再來一次
Thumbnail
一個亞隆,各自表述,其實,他只是他。 自己很喜歡歐文亞隆,他是美國心理治療界大師級的人物。 日前因為學校的報告,蒐集相關資料時,看到他雖九十幾歲,確還在2024年初再婚的消息。 對岸~這個心理學開始蓬勃發展的地方,也對這位大師多所推崇。在看到這則消息的同時,對岸有些社群間引發了諸多
Thumbnail
一個亞隆,各自表述,其實,他只是他。 自己很喜歡歐文亞隆,他是美國心理治療界大師級的人物。 日前因為學校的報告,蒐集相關資料時,看到他雖九十幾歲,確還在2024年初再婚的消息。 對岸~這個心理學開始蓬勃發展的地方,也對這位大師多所推崇。在看到這則消息的同時,對岸有些社群間引發了諸多
Thumbnail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一名年輕人的對話,在雙方談話中,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以下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一名年輕人的對話,在雙方談話中,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以下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死亡與生命手記》是一本關於愛、悲傷、和成長的書。作者亞隆與妻子瑪麗蓮分享了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經歷,展現了愛與悲傷並存的故事。書中充滿了作者的個人故事和心理治療的投入,並提供了面對死亡和悲傷的正向方法。如果你對死亡有恐懼,這本書也能夠給你緩解焦慮的方向。
Thumbnail
《死亡與生命手記》是一本關於愛、悲傷、和成長的書。作者亞隆與妻子瑪麗蓮分享了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經歷,展現了愛與悲傷並存的故事。書中充滿了作者的個人故事和心理治療的投入,並提供了面對死亡和悲傷的正向方法。如果你對死亡有恐懼,這本書也能夠給你緩解焦慮的方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