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語地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蠻多人常常安慰憂鬱情緒者的話都說:「不要想這麼多。」然後蠻多憂鬱相關防治的文章說不要講這句話。
憂鬱防治的文章會說,這話往往會引發憂鬱情緒者的自責,因為想太多是自己的問題,那不是他們能控制的,所以他們的想太多帶來了別人的困擾。
這些話其實已經很學理,而且很淺薄的告訴了大眾憂鬱情緒者的內在不是這樣的,裏頭有更多複雜而難言,超級快速的心緒流轉,猶如水車接著水庫一樣在腦內滾動運作,你能叫腦內的奔流停下嗎?
也許在他們的生命中,真的沒有任何一刻不想太多,因為那就是日常。
或許我們可以更直白地對講這些話的人反問:「要如何才能做到跟你一樣不想這麼多?對這個世界這麼感到安全?」
也許有點攻擊性吧,但善良久了,亮個鋒芒吧。
善良久了,亮個鋒芒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私感想一則,然後文章關鍵字建議我列毛骨悚然。
私感想一則
私感想一則。
你不想聽廢話的話,就不要看廢話滿篇的治療所和治療師介紹。 如果想看甚麼是真的心理師的廢話,這篇就給你看清楚。
灰色系小創作
心理師看實習生的履歷,也有很狠心的一刻。 但除了狠心,我們有沒有別的可能?
私感想一則,然後文章關鍵字建議我列毛骨悚然。
私感想一則
私感想一則。
你不想聽廢話的話,就不要看廢話滿篇的治療所和治療師介紹。 如果想看甚麼是真的心理師的廢話,這篇就給你看清楚。
灰色系小創作
心理師看實習生的履歷,也有很狠心的一刻。 但除了狠心,我們有沒有別的可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憂鬱的自療概念,以及溫尼考特對憂鬱的獨特見解。文章中涵蓋了關於憂鬱的情緒成熟歷程,以及憂鬱作為自我療癒機制的角度。溫尼考特的論點提供了新穎的觀點,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處理憂鬱情緒。
我們這幾天不斷在說:「人不必煩惱太多,不必計較太多。」你看,若是煩惱太多,計較太多,一樣是招來無常的人生,苦患不斷一輩子。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如何讓我們所過的日子,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環境,我們都不要煩惱。
逐漸感覺過度思考 是生活的亂源 曾在想過在這發公開文 被有心人士曲解該如何 後來 放棄去思考這問題 正視你的人永遠正視 反之 澄清千百回也是消磨時間 觀點角度不同 不須他人強行矯正 我也沒興趣矯正誰 盡情綻放自己 抒發壓力也好 記事也罷 藉由文章整理思緒也無所謂 學習要是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因為身邊愈來愈多不同的人事物,連帶著影響我們的想法,總是有太多想法不停出現,導致內心光要應付這些就已經來不及了,於是常常覺得好像很多事都做不好,或者生活愈活愈累,光是這樣想就已經很累了,哪還有精力去好好過生活。 作者是一名諮商心理師,以她的經驗和故事,希望可以讓有需要的人停止情緒內耗。書裡的小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我們往往想的太多,但卻做的太少。心境的寧靜很重要,能讓我們更接近內心的位置。與人相處時,我們應該保持清澈平靜的心。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充實的重要性。
你知道嗎?壓力大時,不只會讓人累、心情差,甚至可能讓大腦裡的化學物質出問題,導致憂鬱症!所以平常真的要注意,像是規律睡覺、運動流流汗、靜下心放空一下,這些都很重要。如果發現壓力已經大到撐不住,記得要找醫生聊聊,早處理就能避免越陷越深。
文/晨光暖果醬   「好擔心明天的工作!」、「後天就要上台了,真煩惱!」、「不曉得下個禮拜的報告,能不能表現得好?」你是否也經常如此,日日焦慮呢?曾經的我,也時常為未來的事情擔憂,然而某天我看到一段話,突然明白過來,其實不需要太過憂慮未來。   先來說說現代精神官能症的問題,有一部分的焦慮症都是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憂鬱的自療概念,以及溫尼考特對憂鬱的獨特見解。文章中涵蓋了關於憂鬱的情緒成熟歷程,以及憂鬱作為自我療癒機制的角度。溫尼考特的論點提供了新穎的觀點,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處理憂鬱情緒。
我們這幾天不斷在說:「人不必煩惱太多,不必計較太多。」你看,若是煩惱太多,計較太多,一樣是招來無常的人生,苦患不斷一輩子。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如何讓我們所過的日子,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環境,我們都不要煩惱。
逐漸感覺過度思考 是生活的亂源 曾在想過在這發公開文 被有心人士曲解該如何 後來 放棄去思考這問題 正視你的人永遠正視 反之 澄清千百回也是消磨時間 觀點角度不同 不須他人強行矯正 我也沒興趣矯正誰 盡情綻放自己 抒發壓力也好 記事也罷 藉由文章整理思緒也無所謂 學習要是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因為身邊愈來愈多不同的人事物,連帶著影響我們的想法,總是有太多想法不停出現,導致內心光要應付這些就已經來不及了,於是常常覺得好像很多事都做不好,或者生活愈活愈累,光是這樣想就已經很累了,哪還有精力去好好過生活。 作者是一名諮商心理師,以她的經驗和故事,希望可以讓有需要的人停止情緒內耗。書裡的小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我們往往想的太多,但卻做的太少。心境的寧靜很重要,能讓我們更接近內心的位置。與人相處時,我們應該保持清澈平靜的心。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充實的重要性。
你知道嗎?壓力大時,不只會讓人累、心情差,甚至可能讓大腦裡的化學物質出問題,導致憂鬱症!所以平常真的要注意,像是規律睡覺、運動流流汗、靜下心放空一下,這些都很重要。如果發現壓力已經大到撐不住,記得要找醫生聊聊,早處理就能避免越陷越深。
文/晨光暖果醬   「好擔心明天的工作!」、「後天就要上台了,真煩惱!」、「不曉得下個禮拜的報告,能不能表現得好?」你是否也經常如此,日日焦慮呢?曾經的我,也時常為未來的事情擔憂,然而某天我看到一段話,突然明白過來,其實不需要太過憂慮未來。   先來說說現代精神官能症的問題,有一部分的焦慮症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