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滿週歲!新手媽媽第一年定義自己的三個標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完成了抓周宴,寶寶已經滿一歲。

關於第一年為人母的育嬰經驗,我給自己貼上三個標籤。

#母乳派

懷孕時,對於餵母乳充滿了各種迷思,聽到各種血淚史,以為餵母乳需要先天體質優異,才有可能達成。

實際生下孩子後,幸虧入住的月子中心有專業國際泌乳顧問指導,才有順利的哺餵之路。

但是,離開月子中心後,發現網路上或旁人太多迷思和錯誤觀念,導致母乳路走得很坎坷,這也使得我在此開立專題,聊聊母乳。

結束育嬰假後返回職場,對母乳的知識不像前期投入專研,但是,希望之後有空閒,盡量將專業醫生的文章整理,繼續分享。

#反對百歲派(訓練派)

雖然我只是在網路上觀看眾多親密派和百歲派的爭論,但是,在多方閱讀資料後,我極度不認同百歲派(或稱訓練派)的主張。

在閱讀「嬰幼兒心理學」的書籍,我認為,訓練嬰兒獨立的各種手段,非常沒有嬰幼兒心理學和生理學知識。在網路上部落格閱讀實行百歲派的家長育嬰實踐文章,我只感覺到不適和不可理喻,每當他們聲稱「訓練」的成果多令他們滿意,我個人只感受到父母本身的自鳴得意,並不覺得那個嬰兒有被尊重。

對於百歲派,趴睡的爭議,網路上有太多批判,我無需多添一筆。但是,各種無視嬰幼兒生長仍未成熟,而強加進行的訓練,我持反對立場。

#反對睡眠訓練

嬰兒哄睡的確是父母每日課題,在近代出現的睡眠訓練,似乎成了嬰兒不好好睡覺的救星。

對於嬰兒睡眠,目前科學認知還未觀察透徹,聽說,連小兒科醫生也只是聽家長分享,不斷累積經驗知識,那畢竟不是他們醫生在學校時會學習的範圍。

回到嬰兒睡眠訓練,最常聽到的方法是CIO(Cry it out),哭到累了就會睡著,這也是最受爭議的方法,其他也有相較溫和的方法。

不管方法為何,我個人比較認同的觀點是,嬰兒不會自我安撫入睡,是因為腦部發育未成熟,並不是靠訓練就可能達成。有些研究成果,顯示受過睡眠訓練的嬰兒並不會睡得比較好。

針對睡眠訓練的後遺症,我個人是偏向認同部分研究報告,顯示可能會對長大成人後的性格造成傷害。

我個人比較認同部分醫生呼籲,不要輕易相信兼採用網路上睡眠訓練成效和方法。此外,很多網路上看到的睡眠「專家」也缺乏醫護、心理學、兒童發展專業等相關背景。

raw-image

以上是我第一年親帶嬰兒的自貼標籤,也算是針對部分議題的簡要心得分享和結論。

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育嬰觀點,和心理狀態、所受教育知識、接收到的資訊,以及孩子行為的反饋都有關係。

此文闡明我的育兒立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S. Leona(茹)
95會員
328內容數
雖然才短短三十載的平順人生, 但確有許多煩惱。 如果的事,如果當年怎麼做,當年怎麼想, 可以造就今日不同的我嗎? 無論如何,明天依舊會吹著明日的風。過去的我,無論再細小的事,都形成今日的我。
MS. Leona(茹)的其他內容
2023/09/24
最兩週在Ms. Leona 茹為人母發布了兩篇討論“少奶奶體質”。 第一篇單純就身體機能討論泌乳不足的可能原因。 第二篇則是討論操作不當導致的泌乳不足。 真的有人是天生沒母奶?少奶體質是什麼? 第一篇以書籍“新手媽媽哺乳親餵的24堂課( Dr. Jack Newman’s Guide to
Thumbnail
2023/09/24
最兩週在Ms. Leona 茹為人母發布了兩篇討論“少奶奶體質”。 第一篇單純就身體機能討論泌乳不足的可能原因。 第二篇則是討論操作不當導致的泌乳不足。 真的有人是天生沒母奶?少奶體質是什麼? 第一篇以書籍“新手媽媽哺乳親餵的24堂課( Dr. Jack Newman’s Guide to
Thumbnail
2023/09/02
每個寶寶的生長曲線都有自己的賽道,請和自己比。體重、身高與遺傳基因有關,吉娃娃再怎麼餵食,也不會變成藏獒。
Thumbnail
2023/09/02
每個寶寶的生長曲線都有自己的賽道,請和自己比。體重、身高與遺傳基因有關,吉娃娃再怎麼餵食,也不會變成藏獒。
Thumbnail
2023/08/26
連續三個週末,我在Ms. Leona 茹為人母更新了3篇,分別為: ♤配方奶行銷,削弱母乳哺育。(國際篇) 配方奶,在科學興起的時代,以模擬母乳的比例方式被研發出來,……隨著廠商嗅到商機,時代的變遷,很快就成為一般婦女餵哺的主流。
Thumbnail
2023/08/26
連續三個週末,我在Ms. Leona 茹為人母更新了3篇,分別為: ♤配方奶行銷,削弱母乳哺育。(國際篇) 配方奶,在科學興起的時代,以模擬母乳的比例方式被研發出來,……隨著廠商嗅到商機,時代的變遷,很快就成為一般婦女餵哺的主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完成了抓周宴,寶寶已經滿一歲。 關於第一年為人母的育嬰經驗,我給自己貼上三個標籤。
Thumbnail
完成了抓周宴,寶寶已經滿一歲。 關於第一年為人母的育嬰經驗,我給自己貼上三個標籤。
Thumbnail
自從懷孕開始,便開始在網路上媽媽論壇流連,無論是孕期的不適、生產的不安、面對新生兒照顧的問題,可以在媽媽論壇找到很厚的同溫層,取暖和解憂。 育兒滿一週年在期,隨著一年來累計知識積多,育兒觀念建立雛形,漸漸也開始減少上網看媽媽論壇的頻率。 讓我決定少看的原因如下:
Thumbnail
自從懷孕開始,便開始在網路上媽媽論壇流連,無論是孕期的不適、生產的不安、面對新生兒照顧的問題,可以在媽媽論壇找到很厚的同溫層,取暖和解憂。 育兒滿一週年在期,隨著一年來累計知識積多,育兒觀念建立雛形,漸漸也開始減少上網看媽媽論壇的頻率。 讓我決定少看的原因如下:
Thumbnail
「母乳」是每位媽媽育兒路上的一大議題,無論是親餵、瓶餵、母乳、配方奶都有著各種不同的意見紛沓而至。不同世代的意見、不同身分的意見,都會對媽媽造成程度不一的困擾。「母乳」已經不只是母親如何哺育孩子的方式,已經成為不同族群的政治語言。
Thumbnail
「母乳」是每位媽媽育兒路上的一大議題,無論是親餵、瓶餵、母乳、配方奶都有著各種不同的意見紛沓而至。不同世代的意見、不同身分的意見,都會對媽媽造成程度不一的困擾。「母乳」已經不只是母親如何哺育孩子的方式,已經成為不同族群的政治語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只是想在茫茫網路文章當中,多一個「親餵到三四歲也沒關係喔」的聲音。更要強調「沒有親餵、喝配方奶也沒關係喔」,因為這個世界沒有最好、最完美的教養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只是想在茫茫網路文章當中,多一個「親餵到三四歲也沒關係喔」的聲音。更要強調「沒有親餵、喝配方奶也沒關係喔」,因為這個世界沒有最好、最完美的教養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Thumbnail
「哇哇哇~~~~」持續不斷的哭聲,可能都曾經是每一對初為人父母的夢魘。 初為人母,我對照顧嬰兒一曉不通,於是上網做功課,到底怎麼才可以將孩子照顧好,而父母也能安好呢?
Thumbnail
「哇哇哇~~~~」持續不斷的哭聲,可能都曾經是每一對初為人父母的夢魘。 初為人母,我對照顧嬰兒一曉不通,於是上網做功課,到底怎麼才可以將孩子照顧好,而父母也能安好呢?
Thumbnail
剛生出小孩,原本以為鬆了一口氣,突然發現這個嬰孩除了喝奶、睡覺還會沒來由的一直哭泣,我們的生活模式瞬間被瓦解,起床哭、睡前哭、沒喝到奶也哭、喝到奶也哭(因為我生完大量出血,一開始奶根本不夠他喝)兩個沒睡飽的爸媽只能在母嬰同室的病房裡眼神死… 承認自己是這個嬰兒的媽媽 相信我還可以也夢想
Thumbnail
剛生出小孩,原本以為鬆了一口氣,突然發現這個嬰孩除了喝奶、睡覺還會沒來由的一直哭泣,我們的生活模式瞬間被瓦解,起床哭、睡前哭、沒喝到奶也哭、喝到奶也哭(因為我生完大量出血,一開始奶根本不夠他喝)兩個沒睡飽的爸媽只能在母嬰同室的病房裡眼神死… 承認自己是這個嬰兒的媽媽 相信我還可以也夢想
Thumbnail
經歷了前三個月的風暴期,三個月後我才慢慢認識我生出來的這個孩子,他已經不再沒來由的狂哭,也不會因為吸奶不順而生氣,這個時候我才慢慢有辦法建立媽媽這個身份的主導權!
Thumbnail
經歷了前三個月的風暴期,三個月後我才慢慢認識我生出來的這個孩子,他已經不再沒來由的狂哭,也不會因為吸奶不順而生氣,這個時候我才慢慢有辦法建立媽媽這個身份的主導權!
Thumbnail
寶寶還在母親肚子裡時,母親大腦分泌的褪黑激素,會透過胎盤進入他的身體,但一出生後,臍帶剪斷,他跟母親的關係就切斷了。寶寶必須自己呼吸,自己分泌褪黑激素,自己獨立生活,但不幸的是,他自己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成。~《大腦科學的教養常識》 新手媽媽是一份很容易焦慮的職業,尤其是與寶寶有關的「睡眠議題」。然
Thumbnail
寶寶還在母親肚子裡時,母親大腦分泌的褪黑激素,會透過胎盤進入他的身體,但一出生後,臍帶剪斷,他跟母親的關係就切斷了。寶寶必須自己呼吸,自己分泌褪黑激素,自己獨立生活,但不幸的是,他自己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成。~《大腦科學的教養常識》 新手媽媽是一份很容易焦慮的職業,尤其是與寶寶有關的「睡眠議題」。然
Thumbnail
到底是對過渡期的痛苦多一點,還是對孩子的同理心多一點,我想問題從來都不會因為做出一個選擇之後便海闊天空。困難和猶豫的當下總是充滿利弊得失的權衡,也許是說成害怕孩子哭泣的軟弱也好,但跨過軟弱之後會不會留下對自己的殘忍記憶?會不會軟弱只是對當下的煎熬所掩上的逃避?
Thumbnail
到底是對過渡期的痛苦多一點,還是對孩子的同理心多一點,我想問題從來都不會因為做出一個選擇之後便海闊天空。困難和猶豫的當下總是充滿利弊得失的權衡,也許是說成害怕孩子哭泣的軟弱也好,但跨過軟弱之後會不會留下對自己的殘忍記憶?會不會軟弱只是對當下的煎熬所掩上的逃避?
Thumbnail
從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我就開始翻閱坊間各式各樣的教養書籍。百歲學派、親密育兒、各國的媽媽教養書 ⋯⋯等都在我的書單當中。因為育兒這件事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誰能告訴我怎麼做才好,一切只能靠自己和老公不停的摸索、調整。 是的,我是一個焦慮又沒有自信的媽媽。
Thumbnail
從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我就開始翻閱坊間各式各樣的教養書籍。百歲學派、親密育兒、各國的媽媽教養書 ⋯⋯等都在我的書單當中。因為育兒這件事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誰能告訴我怎麼做才好,一切只能靠自己和老公不停的摸索、調整。 是的,我是一個焦慮又沒有自信的媽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