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或「致鬱」?(上)——隨處可見的紓壓小物究竟是心靈良藥抑或是商人的財富密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撰文:施宜蓁
一位和大多數同學沒有太大差別的高中生,過著學校和家裡兩點一線的枯燥生活,每天早晨鬧鈴響起,揭示了無新意的一天。早上睡眼惺忪地抄寫著老師在黑板上所寫下的意義不明的筆記,「叮叮叮……」鈴聲響起,吃完稱不上好吃也還能勉強吞嚥下去的午餐、睡了短暫到讓人想修改校規讓時間更長的午覺後,坐在椅子上盯著白紙黑字的試卷,又浪費了50分鐘的時間,偶爾體育課到操場上有氣無力地繞著跑道走動。日復一日。
唯一他能夠稍微感受到自己還是個有機生命體的時刻,就是擺上最近剛購買的療癒小物,把課桌裝飾得賞心悅目的瞬間。各種漂亮的便條紙、長得怪可愛的捏捏樂玩具、顏色繽紛的小小擺飾用品……等,全都以其最適合的角度放置在其最滿意的位置,妝點著周遭的黑暗。偶爾他會有一種錯覺:他來到學校的原因,只是為了從其中獲得一點點療癒感、一些能感知到自己還在生活的信號。
究竟這些紓壓小物有著什麼魔力?又真的能如其顧名思義,釋放壓力、讓人變快樂嗎?
療癒感從何而來?
比起學生,在職場上會更常看到上班族的辦公桌上擺滿著所謂的紓壓小物,用來紓解工作帶來的不安情緒與長期壓力。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任許正典認為,辦公室玩具藉兩種管道達成撫慰效果:一是隔離作用(Isolation),面對壓力源先別急著處理,暫時將注意力放在玩具上,使思緒獲得喘息空間,可以脫離負面情緒的流沙坑。二是透過投射作用(Projection),把玩具比擬為壓力來源,經由玩來發洩不愉快,苦中作樂防止心情惡化。
我們能藉由小物紓解壓力,那麼回到一個更深層、更廣泛的議題討論,人們從中獲取的快樂是真正的快樂嗎? 關於這點的討論,我們必須先了解造成現代高壓社會的原因。
垃圾價值觀
隨著近年來對於心理健康的越發重視,有更多的聲音集中在憂鬱症的討論。TED Talk千萬人氣演講作家——英國記者約翰.海利(Johann Hari),18歲吞下人生第一顆抗憂鬱劑,到31歲停止吃藥為止的13年期間,對醫生告訴他的說辭——「憂鬱症是起因於大腦的血清素濃度不足,需要用藥來修復腦內失衡的化學狀態。」——深深感到懷疑與不解。秉著記者追根究柢的精神,他花了3年時間,旅行6000多公里,深入採訪了社會科學家、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演化生物學家、社會運動人士、以及深受憂鬱症所苦的人,試圖找到造成憂鬱症的真正成因與解方。
在書中他提到造成憂鬱的其中一項成因:與有意義的價值觀脫節。
1960年代以來,心理學家就知道,驅動行為的動機有兩種。一種是「內在動機」,是指行為純粹出於對事物本身價值的重視,而不是能從中獲得什麼。我去做某件事的原因是因為我從事時會感到快樂,或許也從來不會想說為什麼必須去做。另一種價值觀則是完全與之相反的「外在動機」,會為了某種目的與回報,而去從事其實並不喜歡的活動,這些報酬可能是金錢、他人的讚賞、性或地位。人人都有這些互相衝突的價值觀,沒有人完全受其中一種左右。
然而,多數人用盡一生追逐空虛的外在目標,社會整體文化讓我們有這樣的思維——考好成績、找到高薪工作、晉升自己的階級、穿好衣、開好車、擁有一間豪宅……。人們用這種方式來讓自己感覺更好。但事實上已有多個研究指出,愈受物質與外在動機影響,人就越容易感到焦慮。作者稱這種重視物質的價值觀為「垃圾價值觀」,如同垃圾食物殘害我們的生理健康,而垃圾價值觀扭曲了我們的心靈。鼓吹消費能帶來幸福,看似有理,實則無法滿足人對於通往幸福知足人生之路的需求。
廣告與巨大商機
既然物質主義的價值觀會使人感到憂鬱與焦慮,那為何人們還不斷追求這些令人不快樂、沮喪的事呢?
有個社會科學實驗能提供線索。1978年,兩位社會科學家將一群四到五歲的兒童分成兩組,一組孩子看著某玩具的兩個商業廣告,另一組則無。接著,他們讓這兩組兒童選擇玩伴,其中一個人手裡拿著廣告中的玩具,但他是個壞小孩;另一個男孩人很好,但他沒有玩具。看過廣告的孩子多半會選擇與有玩具的男孩玩,而沒看過廣告的孩子多半則決定和沒有玩具的孩子一起玩。
也就是說,廣告使他們決定跟比較不好的孩子在一起,因為他們認定玩具更加重要。只要兩個廣告即能達成這樣的目的,而我們每天接觸的廣告訊息遠不止兩個。因此能夠合理懷疑,人們之所以選擇讓人更不快樂的價值體系,廣告在其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它創造了實際上並不存在的需求,並把「少了我們的商品,你就是輸家」的訊息傳遞出去。只要能準確攻擊到人們的情緒弱點,便是一個成功的廣告。
久而久之,當這樣的邏輯在文化中幅散開來時,不用廣告宣傳,人們就會將這樣的價值套在彼此身上。廣告在所有認識的人中形成了群體效應,商品遂成為了階級象徵,我們便奉行著這套準則,努力讀書賺錢,為了買到更多的商品,以此顯示個人的價值。與此同時,商人賺進大筆鈔票,而我們的心正在凋零。
小結
每日肩負著沉重的生活努力地過活,人人壓力都很大,因此「療癒」一直以來都是熱門的關鍵字。筆者認為,這些紓壓小物或許確實有其作用,能讓人轉移注意力,稍微從瀕臨崩潰的情緒沙坑中脫身,但與此同時,也要小心是否落入了所謂的廣告陷阱,被外在價值觀所奴役卻察覺不到。或許眼前我們更應該著手去探討的是這些壓力與情緒的源頭,重新檢視自我,思考著更深層次的幸福之道。
參考資料
1. 約翰.海利(Johann Hari),《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重新與世界連結 走出藍色深海》,2019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1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撰文:廖宥甯 身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足球在某些球迷的心中已經是一種信仰,而世足賽無異於是一場世界性的大型祭典,各國各角落的人類都隨著這場瘋狂的宗教儀式起舞。不管你是初來乍到的一日球迷、抑或浸淫綠茵場多年的資深老油條,只需要透過轉播就能加入這個宗教,隨著千里外的球賽暴怒狂喜,喝下摻雜興奮或悲痛淚水
撰文:魯汶的袋熊先生 3.3 藝術的困惑 幾百年後,一個東方人對自己的文明做出了質問。 在《此生:肉生覺醒》裡,蔣勳對死亡做出了反思:「儒家文化的影響,使華人的世界,極其避忌死亡。死亡的場域,沒有生者的圖像,沒有生者的容顏姿態,只有非常抽象的文字。
撰文:魯汶的袋熊先生 2.1.4 列賓的眼淚 到底什麼是藝術?藝術是模仿嗎?藝術是絕對精神嗎?藝術是無功利目的的審美嗎?藝術是對意志表象的超越嗎?
黑格爾在唱蔡健雅的《達爾文》。 黑格爾的藝術理論是他哲學體系的嫁妝。要了解黑格爾的《美學講演錄》,必須先懂他的《精神現象學》。
我們可否對藝術無動於衷?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警察局外,一大群藝術家圍著值班的員警,向他哭訴自己的遭遇。 這是警察第一次接到這麼奇怪的報案。於是,他打了一通電話給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檢察官。
筆者在高中三年級時有幸參與新課綱的社會倡議活動,期間親身體會學生角色的發聲過程,並觀察到社會對學生視角的態度,因此想藉這篇文章分享自身經驗與反思,希望能為未來高中生——或是各階段的學生們——的社會參與行動提供一些幫助。
撰文:廖宥甯 身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足球在某些球迷的心中已經是一種信仰,而世足賽無異於是一場世界性的大型祭典,各國各角落的人類都隨著這場瘋狂的宗教儀式起舞。不管你是初來乍到的一日球迷、抑或浸淫綠茵場多年的資深老油條,只需要透過轉播就能加入這個宗教,隨著千里外的球賽暴怒狂喜,喝下摻雜興奮或悲痛淚水
撰文:魯汶的袋熊先生 3.3 藝術的困惑 幾百年後,一個東方人對自己的文明做出了質問。 在《此生:肉生覺醒》裡,蔣勳對死亡做出了反思:「儒家文化的影響,使華人的世界,極其避忌死亡。死亡的場域,沒有生者的圖像,沒有生者的容顏姿態,只有非常抽象的文字。
撰文:魯汶的袋熊先生 2.1.4 列賓的眼淚 到底什麼是藝術?藝術是模仿嗎?藝術是絕對精神嗎?藝術是無功利目的的審美嗎?藝術是對意志表象的超越嗎?
黑格爾在唱蔡健雅的《達爾文》。 黑格爾的藝術理論是他哲學體系的嫁妝。要了解黑格爾的《美學講演錄》,必須先懂他的《精神現象學》。
我們可否對藝術無動於衷?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警察局外,一大群藝術家圍著值班的員警,向他哭訴自己的遭遇。 這是警察第一次接到這麼奇怪的報案。於是,他打了一通電話給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檢察官。
筆者在高中三年級時有幸參與新課綱的社會倡議活動,期間親身體會學生角色的發聲過程,並觀察到社會對學生視角的態度,因此想藉這篇文章分享自身經驗與反思,希望能為未來高中生——或是各階段的學生們——的社會參與行動提供一些幫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加密貨幣投資的海洋中,總有一些波瀾不驚的小島等待著探索者的到來。今天,讓我們一起踏上DappRadar平台,揭開hiMEEBITS $HIMEEBITS質押的神秘面紗,看看這個看似平靜的小島下究竟蘊藏著怎樣的寶藏。 想像一下,你正悠閒地躺在沙灘椅上,手裡捧著一杯冰鎮椰子水,而你的hiMEEB
在加密貨幣投資的海洋中,總有一些波瀾不驚的小島等待著探索者的到來。今天,讓我們一起踏上DappRadar平台,揭開hiMEEBITS $HIMEEBITS質押的神秘面紗,看看這個看似平靜的小島下究竟蘊藏著怎樣的寶藏。 想像一下,你正悠閒地躺在沙灘椅上,手裡捧著一杯冰鎮椰子水,而你的hiMEEB
【0913盤前重點新聞】 *美PPI未降溫 輝達續升近2% 標普那指連四紅 *通膨消退、經濟成長步履蹣跚 歐洲央行如期降息1碼 *運價回檔有撐 陽明率先宣布 紅海危機造成的繞行延至2025年 *Blackwell預計Q4出貨 輝達黃仁勳:新晶片旺到難以置信
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陽轉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鞭,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 「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霍亂的症狀有發熱、頭痛、身疼、惡寒、一開始就會上吐下瀉,脈是微澀的。「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
Thumbnail
適合職業倦怠或工作心累追劇清單之一,可以欣賞雲貴地區好山好水好風景,跟著女主角劉亦菲一起體驗田園生活,並收穫愛情、友情和事業...
Thumbnail
生悶氣,是極度傷身心靈的不理智產物,雖然看似憤怒受道德感,或某些不平待遇,甚至是因權勢壓制敢怒不敢言,而無法肆意宣洩情緒,只能生悶氣,其實有很多輔助小物,是可以有效解決,這樣的情緒問題,在修行心靈成長,是很大助力♡ 療癒小物產出,主要是帶來舒緩、放鬆心情或增加幸福感的小型物品。通常具有可愛、溫
Thumbnail
越需要,越要克制:低落的心身狀態,更要避開身心靈成長課程 現代社會充斥著五花八門的商業模式和行銷策略,它們巧妙地運用心理學原理,在我們心中種下「需要」的種子,引誘我們做出看似自主,實則受到操縱的消費決策。打開手機,心靈成長課程的廣告鋪天蓋地而來,彷彿整個社會都陷入了集體焦慮,急需心靈的慰藉。然而,
上班真的是壓力的來源 但又因生活之需求而得面對 需求來源不外乎實踐際的就是:金錢 而其他夾雜些許的:成就感、自我價值⋯ 但在於面對職場許多小事的無力時 該如何支撐自己去修復? 課程提到:療癒小物 我回想我的療癒小物 就是短腿的動物布娃娃 那是我特別喜愛的 我記得我桌上的確是有這樣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作者對「芳療洞悉卡」的熱愛與使用經驗,以及芳香對於情緒調節和適應力的重要性。作者通過抽卡與精油的結合來療癒自己,並分享了對於「花梨木」精油的特調。本文將幫助讀者瞭解如何運用芳療卡牌來提升靈性和感官感受,並在生活中建立更美好的情緒與心靈狀態。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加密貨幣投資的海洋中,總有一些波瀾不驚的小島等待著探索者的到來。今天,讓我們一起踏上DappRadar平台,揭開hiMEEBITS $HIMEEBITS質押的神秘面紗,看看這個看似平靜的小島下究竟蘊藏著怎樣的寶藏。 想像一下,你正悠閒地躺在沙灘椅上,手裡捧著一杯冰鎮椰子水,而你的hiMEEB
在加密貨幣投資的海洋中,總有一些波瀾不驚的小島等待著探索者的到來。今天,讓我們一起踏上DappRadar平台,揭開hiMEEBITS $HIMEEBITS質押的神秘面紗,看看這個看似平靜的小島下究竟蘊藏著怎樣的寶藏。 想像一下,你正悠閒地躺在沙灘椅上,手裡捧著一杯冰鎮椰子水,而你的hiMEEB
【0913盤前重點新聞】 *美PPI未降溫 輝達續升近2% 標普那指連四紅 *通膨消退、經濟成長步履蹣跚 歐洲央行如期降息1碼 *運價回檔有撐 陽明率先宣布 紅海危機造成的繞行延至2025年 *Blackwell預計Q4出貨 輝達黃仁勳:新晶片旺到難以置信
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陽轉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鞭,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 「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霍亂的症狀有發熱、頭痛、身疼、惡寒、一開始就會上吐下瀉,脈是微澀的。「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
Thumbnail
適合職業倦怠或工作心累追劇清單之一,可以欣賞雲貴地區好山好水好風景,跟著女主角劉亦菲一起體驗田園生活,並收穫愛情、友情和事業...
Thumbnail
生悶氣,是極度傷身心靈的不理智產物,雖然看似憤怒受道德感,或某些不平待遇,甚至是因權勢壓制敢怒不敢言,而無法肆意宣洩情緒,只能生悶氣,其實有很多輔助小物,是可以有效解決,這樣的情緒問題,在修行心靈成長,是很大助力♡ 療癒小物產出,主要是帶來舒緩、放鬆心情或增加幸福感的小型物品。通常具有可愛、溫
Thumbnail
越需要,越要克制:低落的心身狀態,更要避開身心靈成長課程 現代社會充斥著五花八門的商業模式和行銷策略,它們巧妙地運用心理學原理,在我們心中種下「需要」的種子,引誘我們做出看似自主,實則受到操縱的消費決策。打開手機,心靈成長課程的廣告鋪天蓋地而來,彷彿整個社會都陷入了集體焦慮,急需心靈的慰藉。然而,
上班真的是壓力的來源 但又因生活之需求而得面對 需求來源不外乎實踐際的就是:金錢 而其他夾雜些許的:成就感、自我價值⋯ 但在於面對職場許多小事的無力時 該如何支撐自己去修復? 課程提到:療癒小物 我回想我的療癒小物 就是短腿的動物布娃娃 那是我特別喜愛的 我記得我桌上的確是有這樣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作者對「芳療洞悉卡」的熱愛與使用經驗,以及芳香對於情緒調節和適應力的重要性。作者通過抽卡與精油的結合來療癒自己,並分享了對於「花梨木」精油的特調。本文將幫助讀者瞭解如何運用芳療卡牌來提升靈性和感官感受,並在生活中建立更美好的情緒與心靈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