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邏輯紮根,升職加薪的遊戲規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其實我有一些客戶來找我的時候,開口第一件是,為什麼升職的不是我,我做了很多事情,我經理也肯定我的能力,說會升我,為什麼不是我?
我通常會反問客戶,這幾個問題:
  1. 你們公司升職標準是什麼?
  2. 對你升到下一階層的期待是什麼?
  3. 升職除了你老闆,誰還可以做主?
然後得到的答案,支吾其詞的偏多,比較多的在談自己做了什麼等等。
WAIT A MINUTE!
我們先來搞懂遊戲規則!

遊戲規則1

很抱歉,努力做事是基本的,而且還要”方向要對”,公司的升職標準絕對不是看你做了多少事,除了看帶來的價值之外,也會看你現在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認知,是不是已經晉級到下一級,和玩遊戲不同的地方是,你已經能在目前等級,穩定表現出越級打怪也沒問題,會穩定產出。
背後的邏輯其實是,一方面要確保你已經準備好了,二方面是若把你升上去,你其實還沒穩定,年度績效考核把你用該職級的要求來評鑑你時,你反而會面臨表現不好、被辭退或放入績效改善計畫內,反而更慘。

遊戲規則2

你不只要跟你直屬老闆維持好關係,退一步去思考職場生態中,誰還有權利決定你的升職,這個系統長怎樣?一般來說:
  1. 你的直屬老闆有權提名你
  2. 你的直屬老闆的老闆會直接指定你

遊戲規則3

上面兩個都支持你,還不夠,通常決定還會被放到直屬老闆的老闆的老闆,也就所謂的總監層級去討論,會是一個非常小的圈圈,這些人會坐在一起來決定會不會升你。

遊戲規則4

如果你現在是非經理職位,就是沒有帶人的崗位,你可以去看在你目前團隊內,有沒有人的等級比你高,如果有,恭喜你至少你知道所處位置不是薪水和等級天花板,但如果沒有,你也知道沒有業務需求(business case)去升你,可以考慮內轉去其他團隊了。
總結以上,向上管理不只要做到現在經理,還要經理的經理,至少要跨兩個維度來做印象和向上管理,才能最大化升職的機會。
那是一段付出很多卻得不到回報的日子?
過了今天,你紮根底層邏輯,先看懂局,再來跟公司下這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3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Ian We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想要來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很多親朋好友,在聽到我想要幫助20–30多歲的專業工作者找到喜歡做的事和配合找到相對應的工作,都不解,以為是獵頭,所以我今天想要來寫這篇文章解析一下。 Coaching這個服務其實在國外已經流行很久,很多大型的科技公司都會找職業教練來不僅協助持續在工作上找到動力。
其實很多人對於自己的strengths,都不清楚應該怎麼找,不知道定義,也不知道方法,偏偏這題招聘或面試,又是大家很愛問的一題。 優勢為什麼重要,各種公司找人進來都是希望找到不只有能力勝任、做的出類拔萃,還要能夠也享受這份工作,就是做的開心的人。 特別像是外商公司
每週一對一的會議,據我所知很多人都會把它當作流水帳來跟老闆說一週做了什麼,吧啦吧啦說個不停,但其實這是很不必要的,五分鐘教會你如何開會開得像個人才!
我在2021年4月錄取了Quantics MBA programme,所以這個突然竄紅,然後錄取錄只有5%的MBA 到底值得嗎,據說跟哈佛一樣的低率取錄?
工作六年,我在台灣和新加坡的Airbnb,到愛爾蘭Meta歐洲總部,一路上遇見很多經理人,有真的善於征戰沙場的領導人,也有和屬下吵翻天碰一鼻子灰的經理。 我這邊紀錄了三種領導人的類型,能夠幫助你看出老闆的層次高低。
我和很多人是一樣的,普通中產家庭,不是富二代,也沒有國外留學的背景。 憑什麼跟上千萬優秀的年輕人競爭?而且我當年還是大學剛畢業的第一份工作。 Airbnb來台灣招聘時,只找兩人,做社群經理,需要常跟美國和新加坡共事,因為總部亞洲和大本營都不在台灣,所以英語的要求也嚴格。 我除了履歷,我還做了什麼?
我想要來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很多親朋好友,在聽到我想要幫助20–30多歲的專業工作者找到喜歡做的事和配合找到相對應的工作,都不解,以為是獵頭,所以我今天想要來寫這篇文章解析一下。 Coaching這個服務其實在國外已經流行很久,很多大型的科技公司都會找職業教練來不僅協助持續在工作上找到動力。
其實很多人對於自己的strengths,都不清楚應該怎麼找,不知道定義,也不知道方法,偏偏這題招聘或面試,又是大家很愛問的一題。 優勢為什麼重要,各種公司找人進來都是希望找到不只有能力勝任、做的出類拔萃,還要能夠也享受這份工作,就是做的開心的人。 特別像是外商公司
每週一對一的會議,據我所知很多人都會把它當作流水帳來跟老闆說一週做了什麼,吧啦吧啦說個不停,但其實這是很不必要的,五分鐘教會你如何開會開得像個人才!
我在2021年4月錄取了Quantics MBA programme,所以這個突然竄紅,然後錄取錄只有5%的MBA 到底值得嗎,據說跟哈佛一樣的低率取錄?
工作六年,我在台灣和新加坡的Airbnb,到愛爾蘭Meta歐洲總部,一路上遇見很多經理人,有真的善於征戰沙場的領導人,也有和屬下吵翻天碰一鼻子灰的經理。 我這邊紀錄了三種領導人的類型,能夠幫助你看出老闆的層次高低。
我和很多人是一樣的,普通中產家庭,不是富二代,也沒有國外留學的背景。 憑什麼跟上千萬優秀的年輕人競爭?而且我當年還是大學剛畢業的第一份工作。 Airbnb來台灣招聘時,只找兩人,做社群經理,需要常跟美國和新加坡共事,因為總部亞洲和大本營都不在台灣,所以英語的要求也嚴格。 我除了履歷,我還做了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從儲備幹部躍升到外商經理的經驗,強調瞭解使用者行為、管理利害關係人、善用內部資源及實行具體行動的重要性。文章舉例如何透過改變自動化功能的位置提升使用率,如何處理不同國家對新功能的反應,並討論「弄假以致成真」的理念。作者認為,成就不僅來自做好自己的事,更在於能影響並幫助他人達成目標。
Thumbnail
現代職場中,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惑:究竟要不要接受升遷當主管?表面上看,當了主管似乎意味著更高的地位、更好的薪資待遇。但實際上,這個決定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近日,一位資深HR專家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案例。小美,一位30出頭的行銷專員,在公司工作已有5年。她的表現一直很出色,主管也多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彼得原理」,指出職場升遷制度導致人才被升到不適任的位置。文中舉例說明,一位能力強的同事升遷為主管後,卻因要求過高使下屬壓力大,反映出職場常見的現象。主管決定員工升遷,拍馬屁者可能比能力強者更易升遷。升遷關鍵在於「拉力」而非「推力」,找對貴人比自身努力重要。
Thumbnail
當你被提升時,雖然現實對你苛刻挑剔,但不要擔心太多,專注當下吧!情緒反應不會影響結果,努力終將得到回報。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經過長時間的辛勤工作後,我們常常陷入一個困惑-究竟在組織扮演什麼角色?當我們仰望主管,平視同仁,或許難以清晰地理解組織對於個人的價值與貢獻。這種不確定感可能讓我們質疑自己在組織的地位,以及我們的工作是否真的被充分肯定。
Thumbnail
關鍵在於 看開口問你的人是「誰」? 如果是創辦人或部門最高主管 通常面談最後被他們問到這個問題 可以理解為對方對你有基本認可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從儲備幹部躍升到外商經理的經驗,強調瞭解使用者行為、管理利害關係人、善用內部資源及實行具體行動的重要性。文章舉例如何透過改變自動化功能的位置提升使用率,如何處理不同國家對新功能的反應,並討論「弄假以致成真」的理念。作者認為,成就不僅來自做好自己的事,更在於能影響並幫助他人達成目標。
Thumbnail
現代職場中,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惑:究竟要不要接受升遷當主管?表面上看,當了主管似乎意味著更高的地位、更好的薪資待遇。但實際上,這個決定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近日,一位資深HR專家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案例。小美,一位30出頭的行銷專員,在公司工作已有5年。她的表現一直很出色,主管也多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彼得原理」,指出職場升遷制度導致人才被升到不適任的位置。文中舉例說明,一位能力強的同事升遷為主管後,卻因要求過高使下屬壓力大,反映出職場常見的現象。主管決定員工升遷,拍馬屁者可能比能力強者更易升遷。升遷關鍵在於「拉力」而非「推力」,找對貴人比自身努力重要。
Thumbnail
當你被提升時,雖然現實對你苛刻挑剔,但不要擔心太多,專注當下吧!情緒反應不會影響結果,努力終將得到回報。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經過長時間的辛勤工作後,我們常常陷入一個困惑-究竟在組織扮演什麼角色?當我們仰望主管,平視同仁,或許難以清晰地理解組織對於個人的價值與貢獻。這種不確定感可能讓我們質疑自己在組織的地位,以及我們的工作是否真的被充分肯定。
Thumbnail
關鍵在於 看開口問你的人是「誰」? 如果是創辦人或部門最高主管 通常面談最後被他們問到這個問題 可以理解為對方對你有基本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