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其實不是丟東西,而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身為北漂青年,在北部租屋也進入第十個年頭,有幾次的搬家經驗,而總是在搬家的時候發現到底哪裡冒出那麼多東西而搬的痛苦不堪,隨著今年五月租屋簽約期限已經到期,我又被通緝要開始整理自己的東西,開始整理以後也是不得了,兩年間累積的東西又爆量了,每次都寄回家也不是一件積極的處理方式,這又讓我想起多年前剛剛接觸到斷捨離的時候,幾乎丟掉我一半以上的物品的那種神清氣爽感。

「斷捨離,為沖道瑜伽創始人沖正弘倡導的瑜伽理念,於1976年提出,在其弟子山下英子的努力普及到世界各地。即『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被選為2010年度日本的流行語。」——維基百科

自從去年學佛之後,接觸到許多佛法的觀點,相當受用,其中有一個概念是佛陀一直要我們去實行的,便是因緣觀,強調任何人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如果強勢去求本來就沒有緣分的人事物,便會產生痛苦與煩考,唯有不執著才能從這個世界上達到心靈上的解脫,因為到了這期生命的終點,連自己的身體都要捨棄,所以修行有一大部分也在學習如何捨棄與放下,兩年年外婆過世時,發現她衣櫃的衣服只有十件不到,那個空蕩的衣櫃與過世的外婆當下給我上了一課:即使你擁有再多物質,這一世結束,一定都要捨棄的!而皈依後這一年實踐佛法觀念的過程中,總覺得佛法能博大精深,也能很簡單了解,完全是根據每個人的狀況而定,最終目的是要我們在裡面獲得真正的自在與解脫。

如果從這裡去實踐,我認為斷捨離也是一個很好的實踐方式,閱讀後至今印象深刻的心得是:丟東西並不是斷捨離的精髓,而是從實踐的過程中脫離對物品的執著,而且書中也有提到,丟不丟東西,全由觀察自己與這個物品間的關係做決定,而不是別人來定義你跟物品的關係,換句話說,是從自己內心出發,去觀察自己與物品的關係,進而達到更加了解自己念頭(譬如當時應該更謹慎的讓這個物品進到自己的生活、自己因為什麼心理而去購買這個物品、將來遇到這樣的狀況時該怎麼處理自己內心的誘惑是需要還是想要呢?等等)。

探討到這裡不免讓我想起聖嚴法師的「四要」:想要、需要、能要、該要,也與斷捨離的觀念不謀而合:

「需要的東西不多,想要的東西太多,不應該要的也要,不能夠要的也要,如果想要的得不到,便會導致內心不安定,社會問題叢生。」

回想自己與物品的關係確實也是如此,常常永無止盡的在思考「要買什麼」,而且很難克制自己的「想要」心態,有時甚至任由自己這樣的攀緣心去遨遊,實在是需要檢討。

又剛好接觸到皮膚科醫生推薦用清水洗臉以及簡單保濕,「養皮膚」啟動皮膚的自癒能力,讓皮膚更加健康,這也是讓我這個長年深受敏弱肌困擾的人,有了一絲勇氣去實踐真正恰到好處的保養,醫生說每個人的狀況不同,皮膚修復時間可能從三個月到一年間都有可能,那2023年,我認為可以用這個方式去實踐皮膚的斷捨離看看,斷捨離就如同佛法一樣,需要時時熏習,時時複習,才能真正的從做物品的主人到做自己內心的主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地方老師的雜學社的沙龍
78會員
120內容數
有時分享自己的美術歷程,有時分享學生遇到的問題
2024/04/01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2024/04/01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2023/10/23
小時候我沒有特別喜歡看書。 反而是看了不少的漫畫,在長輩的眼中,這些都不算「課外書」。
Thumbnail
2023/10/23
小時候我沒有特別喜歡看書。 反而是看了不少的漫畫,在長輩的眼中,這些都不算「課外書」。
Thumbnail
2023/09/27
之前有一部引發日本及台灣上班族共鳴的日劇《我要準時下班》,女主角在小時候看到因為過勞而出意外的父親,長大後便以「能準時下班」為原則尋找工作,並堅守這個原則。 裡面有許多名言佳句,讓我到現在印象深刻的是女主角曾經說到:「工作就是將一群完全不相同的人們,放在一起做事情。」在職場,總有許多完全不同路的人
Thumbnail
2023/09/27
之前有一部引發日本及台灣上班族共鳴的日劇《我要準時下班》,女主角在小時候看到因為過勞而出意外的父親,長大後便以「能準時下班」為原則尋找工作,並堅守這個原則。 裡面有許多名言佳句,讓我到現在印象深刻的是女主角曾經說到:「工作就是將一群完全不相同的人們,放在一起做事情。」在職場,總有許多完全不同路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實際斷捨離,有一個不可思議的效果,那就是人際關係也會產生戲劇性變化。 隨著實踐斷捨離,即便百般不願,仍舊必須正視心中的問題。並且開始思考,至今糾結不清的想法與觀念,其源頭來自何處。 現在的自己,需要什麼? 現在的自己,適合什麼? 現在的自己,喜歡什麼? 隨著釐清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對他人
Thumbnail
實際斷捨離,有一個不可思議的效果,那就是人際關係也會產生戲劇性變化。 隨著實踐斷捨離,即便百般不願,仍舊必須正視心中的問題。並且開始思考,至今糾結不清的想法與觀念,其源頭來自何處。 現在的自己,需要什麼? 現在的自己,適合什麼? 現在的自己,喜歡什麼? 隨著釐清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對他人
Thumbnail
週日午後為自己進行放空的練習,刻意讓3C離開視線,好好翻閱手上的書。沒了外界資訊的干擾,思緒得以清晰。 ┄┄◍◌◍◌◍◌┄┄ 今日陪伴放空練習的書是「財富自由的整理鍊金術」。這本書透過作者小印平鋪直敘的說著自己的經驗,讀起來格外清新。 小印分享過去的切身感受,很容易就能讓讀者產生共鳴。 包含
Thumbnail
週日午後為自己進行放空的練習,刻意讓3C離開視線,好好翻閱手上的書。沒了外界資訊的干擾,思緒得以清晰。 ┄┄◍◌◍◌◍◌┄┄ 今日陪伴放空練習的書是「財富自由的整理鍊金術」。這本書透過作者小印平鋪直敘的說著自己的經驗,讀起來格外清新。 小印分享過去的切身感受,很容易就能讓讀者產生共鳴。 包含
Thumbnail
一、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一開始想看有關收納這類書的原因是去年和鴿子先生準備搬家,發現自己對於物品難以割捨,甚至到搬家前幾天乾脆「原封不動」、「全部打包」到新家,又因為一些社團,對於「斷捨離」有既定的觀點而有了排斥,原以為所謂的斷捨離,是一種「極簡主義」,雖然部分概念看起來相似,但個人認為不能歸於同
Thumbnail
一、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一開始想看有關收納這類書的原因是去年和鴿子先生準備搬家,發現自己對於物品難以割捨,甚至到搬家前幾天乾脆「原封不動」、「全部打包」到新家,又因為一些社團,對於「斷捨離」有既定的觀點而有了排斥,原以為所謂的斷捨離,是一種「極簡主義」,雖然部分概念看起來相似,但個人認為不能歸於同
Thumbnail
斷捨離(Danshari)是一個日本的生活哲學,意指斷絕多餘物品、捨去無用之物和與過去的情感緣分分離。這個概念起初是源自日本整理專家山下英子(Yamashita Hideko)所提倡的。斷捨離思維主張通過擺脫物質負擔和情感包袱,讓人的生活變得更簡單、更自由。 人生斷捨離是一種讓自己更清爽、更自在的
Thumbnail
斷捨離(Danshari)是一個日本的生活哲學,意指斷絕多餘物品、捨去無用之物和與過去的情感緣分分離。這個概念起初是源自日本整理專家山下英子(Yamashita Hideko)所提倡的。斷捨離思維主張通過擺脫物質負擔和情感包袱,讓人的生活變得更簡單、更自由。 人生斷捨離是一種讓自己更清爽、更自在的
Thumbnail
斷捨離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去多餘的事物 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斷捨離」原為1976年沖正弘倡導的瑜伽理念,注重心靈層面的梳理,其弟子山下英子以這種概念為基礎,出版書籍以及開課推廣收納整理。
Thumbnail
斷捨離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去多餘的事物 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斷捨離」原為1976年沖正弘倡導的瑜伽理念,注重心靈層面的梳理,其弟子山下英子以這種概念為基礎,出版書籍以及開課推廣收納整理。
Thumbnail
  斷捨離的實踐包括從家中清理物品、精簡衣物、擺脫不必要的文件、放棄過時的思想和習慣等等。藉此人們可以減少物品和思想上的負擔,創造更簡單、更自由、更充實的生活。   斷捨離的核心概念,就是“減法思維”,意味著從生活中刪除不必要的東西,以簡潔、自由、幸福的方式生活。除了物品面,斷捨離還包括精神和情感上
Thumbnail
  斷捨離的實踐包括從家中清理物品、精簡衣物、擺脫不必要的文件、放棄過時的思想和習慣等等。藉此人們可以減少物品和思想上的負擔,創造更簡單、更自由、更充實的生活。   斷捨離的核心概念,就是“減法思維”,意味著從生活中刪除不必要的東西,以簡潔、自由、幸福的方式生活。除了物品面,斷捨離還包括精神和情感上
Thumbnail
丟東西並不是斷捨離的精髓,我發現最重要的是達到...
Thumbnail
丟東西並不是斷捨離的精髓,我發現最重要的是達到...
Thumbnail
「斷捨離」就字面上來說,就是丟棄不需要的東西,但更進一步如同這本書的個副標題「39個讓人生煥然一新的斷捨離整理術」,斷捨離更是能讓自我成長的重要歷程。
Thumbnail
「斷捨離」就字面上來說,就是丟棄不需要的東西,但更進一步如同這本書的個副標題「39個讓人生煥然一新的斷捨離整理術」,斷捨離更是能讓自我成長的重要歷程。
Thumbnail
前言:本書購入大約兩三個月,恰好利用農曆春節翻完這本書,就摘要出來跟大家分享這本10多年前就名噪一時的大作。 作者:山下英子 譯者:王華懋 出版發行: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著作完成日期;201810月 出版一刷時間:2020年10月
Thumbnail
前言:本書購入大約兩三個月,恰好利用農曆春節翻完這本書,就摘要出來跟大家分享這本10多年前就名噪一時的大作。 作者:山下英子 譯者:王華懋 出版發行: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著作完成日期;201810月 出版一刷時間:2020年10月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更新於 2021/2 在每年年初,大叔都會去拜訪一下好友,除了噓寒問暖之外,我還會關心一下今年到底買了多少新東西,真是一個奇怪的習慣。 看到架上放滿各式各樣的「裝飾品」,例如:小朋友的玩具、「鋼彈模型」、女性化妝品加上中藥藥包 ( 我猜是已過期 )。 這些應該都算是正常,但是…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更新於 2021/2 在每年年初,大叔都會去拜訪一下好友,除了噓寒問暖之外,我還會關心一下今年到底買了多少新東西,真是一個奇怪的習慣。 看到架上放滿各式各樣的「裝飾品」,例如:小朋友的玩具、「鋼彈模型」、女性化妝品加上中藥藥包 ( 我猜是已過期 )。 這些應該都算是正常,但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