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學打開對世界的認識|專訪高萱(殼殼老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字/李家媛 攝影/楊芷瑜

從「 Hi !殻殼老師の美學探索」的品牌名稱中,似乎就能開始感受到殼殼老師獨有的熱情與活力。

本名為高萱的殼殼老師從國小就開始接觸繪畫,大學時期就讀台藝大的她利用課餘時間在百貨公司裡打工販賣拼圖,因為商品性質的關係需要接觸到很多小朋友,在過程中她漸漸發現自己很享受在與他們間的互動,這也成為她之後開始朝兒童美術這方面發展的契機。

「我喜歡看到小朋友在學會新東西時眼睛閃閃發光的感覺。」

raw-image

在陸續擔任親子館的美術老師、幼稚園的課後才藝班老師後,高萱於2017年成立品牌並正式開始獨立開設課程。2018年移居宜蘭,在台北生活了28年的她,為自己轉換了另一種生活方式,也為教學開拓更多元的想像。

raw-image



2021年在旅人書店協助下啟動商業登記及品牌營運計畫,除了原本宜蘭市的授課外,也增加羅東地區的定期課程。




略快的語速、開朗的笑容、對世界隨時充滿好奇與玩心的生活態度,在她的身上好像總有著源源不絕的能量。殼殼老師就像是活力與創意的本身,帶領大家一同探索美學裡的無限可能。

不侷限的創作,在探索中發現自己

談到之前在校園、課後班的教學經驗,高萱說:「那些課程比較可惜的點在於最大的創作範圍往往只能到四開紙張的大小。」受限於場地、管理不易等原因,在教學上會傾向使用較為單一的媒材,但這樣的方式某方面來說會將小小孩們天馬行空的想像框架住。

raw-image

高萱也分享說比起課程期間老師所教的內容,小朋友其實更在乎的是他們在課程結束後,隨心所欲畫在紙張背面的作品。這些原因都促使她決定自己出來開設課程。

「讓他們在摸索中去發現可以從哪些地方獲得成就感,我覺得這種成就感就是學習。」在課程規劃上從不預設小朋友一定要學到什麼,一堂一小時的課程裡,有些小朋友學會如何使用工具、有些認識了不同的色彩、有些則享受在運用手腳進行繪畫的過程。他們各自在體驗中接觸新的事物、在探索裡發掘自己的興趣,自由自在地揮灑出屬於自己的創作。

與其說自己是老師,高萱說到她覺得自己更像是個「引導者」,帶領小朋友們一起領略創造力產生的奇妙過程與各種可能性的藝術世界。

raw-image

結合親子共學、繪本、多樣化的開放式課程

目前高萱開設的課程是針對二到六歲的學齡前兒童所規劃,且以「親子課程」為主要的課程模式。她認為上學前的親子相處過程是極其珍貴的,比起一起學習,更主要的是陪伴,讓孩子在環境中有安全感,提升和父母的連結,一同製造獨一無二的回憶。

raw-image

高萱在課程裡有一個固定習慣,不論今天的主題是什麼,她會尋找一本適合的繪本作為搭配。在課程的一開始先用故事上的引導啟發小朋友們的聯想力,同時提升他們的專注度。她開發的第一堂課程為「風是什麼顏色」,藉由帶著孩子們共同閱讀法文繪本 《風是什麼顏色?de quelle couleur est le vent? 》,引導他們利用不同感官感受風,進而彩繪出風的顏色。

教學上也結合了稻穀、陶土、螢光顏料等媒材的課程。高萱總在生活中找尋靈感,加入屬於自己的發想,創造許多有趣新奇的玩法與體驗。

在殼殼老師的課堂上常常可以看到小朋友們席地而坐畫圖、在戶外笑著奔跑的景象,只要天氣放晴的時候,她常常會直接將大家帶到戶外上課。這也是她當初會選擇從台北搬到宜蘭的原因之一,「公園很大而且不會擁擠,離海邊或是草地都不遠。」在這裡居住、教學,生活的一切與大自然似乎變得更為緊密。

藝術擁有的無限可能

raw-image
「我認為自己有很大的能量。」

隨時都充滿新想法、有著滿溢的挑戰精神,高萱提到即便教學多年她仍十分享受其中。由於在大學時期獲得許多看待美學與事情的新想法,理解到畫畫不是單一的、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可能,因此在這幾年的教學上她也一直秉持著相同概念,勇於將各項可能融進課程。

美學是很廣泛的,所謂的美學探索並沒有既定的樣子,「希望孩子擁有自己的想法,擁有探索的能力,從生活中發現各種變化和可能。」高萱期望能藉由五感上的刺激,放大小朋友們所有的感官,協助他們啟發創造力、提高對世界的敏銳度。讓腦海裡跳耀的景象,都能染上孩子們理想中的美麗色彩。

raw-image

◆ 品牌名稱

Hi !殻殼老師の美學探索

官網:https://drawingworkers.wixsite.com/kaohsuan/hom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人書店的沙龍
72會員
113內容數
"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了一頁。" 用宜蘭的故事串編成旅行美好的風景與回憶,2014年成立的旅人書店致力於地方文化的發掘與分享,至今已執行策劃超過30條、數百場深度體驗路線,讓旅人們帶來更有深度與溫度的宜蘭體驗。
旅人書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8
「人生只有一次,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品牌雛形始於2018年,因為喜歡手作、喜歡在生活中建構屬於自己的樣子,YiYi與YoYo於2022年7月正式以「一絲意思 美學實驗室」開始對外展開活動。
Thumbnail
2023/04/28
「人生只有一次,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品牌雛形始於2018年,因為喜歡手作、喜歡在生活中建構屬於自己的樣子,YiYi與YoYo於2022年7月正式以「一絲意思 美學實驗室」開始對外展開活動。
Thumbnail
2023/04/06
「從沒想過離開宜蘭,更沒想過會堅持陶藝。」談起一開始接觸陶藝的過程時,「手腳日常」創辦人江旳倢說。 在21歲那年創業,品牌成立至今已有將近六年的時間,江旳倢分享到一開始只是基於想留在家鄉的心,「如果在宜蘭找不到想要的工作,那是不是可以自己創造一個理想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3/04/06
「從沒想過離開宜蘭,更沒想過會堅持陶藝。」談起一開始接觸陶藝的過程時,「手腳日常」創辦人江旳倢說。 在21歲那年創業,品牌成立至今已有將近六年的時間,江旳倢分享到一開始只是基於想留在家鄉的心,「如果在宜蘭找不到想要的工作,那是不是可以自己創造一個理想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3/03/23
循著早晨的人潮行走,人來人往的民生市場裡,坐落著一間專賣傳統米食的攤販。商品最早是由阿嬤「阿桶」所創立,經姑姑傳承手藝之後,由孫女「麻糬」返鄉承接並創立品牌,一步步打造出「阿桶嬤糬」。
Thumbnail
2023/03/23
循著早晨的人潮行走,人來人往的民生市場裡,坐落著一間專賣傳統米食的攤販。商品最早是由阿嬤「阿桶」所創立,經姑姑傳承手藝之後,由孫女「麻糬」返鄉承接並創立品牌,一步步打造出「阿桶嬤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第一期的藝術陪伴課程劃下了句點,這一期,算是我的另一種突破,很感謝參與成員在課堂最後的回饋,有的成員看見自己不懂求救,有的成員透過對話中發現自己好像容易追求完美,有的成員喜於自己的突破,有的成員則是因為每週的創作帶給自己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第一期的藝術陪伴課程劃下了句點,這一期,算是我的另一種突破,很感謝參與成員在課堂最後的回饋,有的成員看見自己不懂求救,有的成員透過對話中發現自己好像容易追求完美,有的成員喜於自己的突破,有的成員則是因為每週的創作帶給自己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本名為高萱的殼殼老師從國小就開始接觸繪畫,大學時期就讀台藝大的她利用課餘時間在百貨公司裡打工販賣拼圖,因為商品性質的關係需要接觸到很多小朋友,在過程中她漸漸發現自己很享受在與他們間的互動,這也成為她之後開始朝兒童美術這方面發展的契機。
Thumbnail
本名為高萱的殼殼老師從國小就開始接觸繪畫,大學時期就讀台藝大的她利用課餘時間在百貨公司裡打工販賣拼圖,因為商品性質的關係需要接觸到很多小朋友,在過程中她漸漸發現自己很享受在與他們間的互動,這也成為她之後開始朝兒童美術這方面發展的契機。
Thumbnail
不會畫畫的老師 我從小就是一個被教學體制侷限的兒童,在一路以來的美術學習經驗中,對我而言,凡事畫的不像就是不會畫畫,於是也慢慢覺得自己是個畫畫白痴,一路自我放逐到長大成人......
Thumbnail
不會畫畫的老師 我從小就是一個被教學體制侷限的兒童,在一路以來的美術學習經驗中,對我而言,凡事畫的不像就是不會畫畫,於是也慢慢覺得自己是個畫畫白痴,一路自我放逐到長大成人......
Thumbnail
「她」是我的畫畫老師,大學畢業兩年後,成立了一間自己的畫室——「快樂轉圈圈」。我第一次見到她,是小學三年級,她總是開朗並且溫柔地看待任何事物,「我也想成為這樣溫柔的人。」從上完她的第一堂課後,我就一直這麼想著。
Thumbnail
「她」是我的畫畫老師,大學畢業兩年後,成立了一間自己的畫室——「快樂轉圈圈」。我第一次見到她,是小學三年級,她總是開朗並且溫柔地看待任何事物,「我也想成為這樣溫柔的人。」從上完她的第一堂課後,我就一直這麼想著。
Thumbnail
繪本插畫課程教學、工作坊與講座紀錄 在兩年多前剛畢業時我仍對教學一點興趣也沒有,然而,現在的我卻變得非常享受這件事,覺得可以面對大家說話真的是超酷的事情。這個轉變之大連我也感到不可思議,因此決定把自己從台下走到台上的過程記錄下來。 第一次的「教學」經驗 第一場講座 第一個帶狀工作坊 dPi大賞講座
Thumbnail
繪本插畫課程教學、工作坊與講座紀錄 在兩年多前剛畢業時我仍對教學一點興趣也沒有,然而,現在的我卻變得非常享受這件事,覺得可以面對大家說話真的是超酷的事情。這個轉變之大連我也感到不可思議,因此決定把自己從台下走到台上的過程記錄下來。 第一次的「教學」經驗 第一場講座 第一個帶狀工作坊 dPi大賞講座
Thumbnail
從小我的志願就是當老師,可惜我真不是唸書的料!所以對我來說,就算有憧憬那也只是夢想😇。 在一個受邀機會,我指導大學系上的社團,教學繪圖軟體的應用。就這樣,展開了我的教學之路,很特別的經驗,讓我知道原來專業技能,不單是工作領域的交流,還有學習管道的市場。
Thumbnail
從小我的志願就是當老師,可惜我真不是唸書的料!所以對我來說,就算有憧憬那也只是夢想😇。 在一個受邀機會,我指導大學系上的社團,教學繪圖軟體的應用。就這樣,展開了我的教學之路,很特別的經驗,讓我知道原來專業技能,不單是工作領域的交流,還有學習管道的市場。
Thumbnail
【自然藝寫課】 想引領孩子觀察大自然中的美,打開感官去深觸自然中的一切,將這些感受與感動紀錄下來,藉由藝術創作與寫作,轉化成值得珍藏的回憶種子,永存於心中的某個角落。是由2019年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的兩位結業學員:林晏履(煉乳老師)、張佳雯(嘎嘎老師,拓窗藝術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共同合作籌辦。
Thumbnail
【自然藝寫課】 想引領孩子觀察大自然中的美,打開感官去深觸自然中的一切,將這些感受與感動紀錄下來,藉由藝術創作與寫作,轉化成值得珍藏的回憶種子,永存於心中的某個角落。是由2019年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的兩位結業學員:林晏履(煉乳老師)、張佳雯(嘎嘎老師,拓窗藝術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共同合作籌辦。
Thumbnail
為了讓剛入學的小班孩子,能夠看見及感受藝術創作世界的美麗與驚奇,同時還能融合主題方案的探索學習。藝術老師扮演著相當特別的角色,他們能幫助孩子拾起手上的魔力畫筆,盡情揮灑屬於自己的理解和詮釋。接下來,我們將透過一段藝術課程「和泡泡一起玩遊戲」,與您分享小小孩的第一次創作旅程。
Thumbnail
為了讓剛入學的小班孩子,能夠看見及感受藝術創作世界的美麗與驚奇,同時還能融合主題方案的探索學習。藝術老師扮演著相當特別的角色,他們能幫助孩子拾起手上的魔力畫筆,盡情揮灑屬於自己的理解和詮釋。接下來,我們將透過一段藝術課程「和泡泡一起玩遊戲」,與您分享小小孩的第一次創作旅程。
Thumbnail
現今許多家長除了重視學科外,也更有意願陪伴孩子挑選才藝學習,藉此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與想像力,也培養持之以恆的實踐力。「小盒子藝術教育」觀察到臨摹式繪畫教育的不足,創立以「生活化」鑿井式的邏輯美學,引導、激發孩子「玩」出創意、增進美學涵養。
Thumbnail
現今許多家長除了重視學科外,也更有意願陪伴孩子挑選才藝學習,藉此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與想像力,也培養持之以恆的實踐力。「小盒子藝術教育」觀察到臨摹式繪畫教育的不足,創立以「生活化」鑿井式的邏輯美學,引導、激發孩子「玩」出創意、增進美學涵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