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心之論》安靜離職,是個人內在小孩的選擇;心理安全,是成熟大人的因應選擇

2023/04/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久違的學妹丟訊息問:學姐,你有管理過這種「安靜離職」的member經驗嗎?
我,笑答:管理?
XD用管理這個字眼真的是……
好吧。大家都在討論這個議題
(我比較會把它視為Buzzword)
好似,安靜離職,會降低組織效率
好似,安靜離職,會引發管理焦慮
好似,安靜離職,會崩壞盡職美德
深怕,安靜離職,會無限上綱(下崗)
這讓我想起先前在公司內部上管理課
提到成長心態與固定心態的概念與對比
#Growth mindset vs. Fixed mindset
一位認真負責、專注業績目標的主管馬上舉手提問:
「對!我的部屬就是fixed mindset,說什麼都不願意嘗試跟改變,我該怎麼做?」
我,笑答:我相信每個人不會只有一種表現型
你應該有看過那種上班一條蟲;下班一條龍的同事或部屬
上班的時候,他只願意做KPI或JD有規定的;
下班壓線走,光速般離開…..展開他精彩的離線生活?
或者只是單純的蝸居生活…..讓他躺平、追劇、小酌?
Growth mindset與Fixed mindset從來就是光譜的兩端
人們,會選擇性的調頻到他覺得最舒服或CP值高的那段
#安靜離職:只完成工作的最低需求,不多也不少
不知何故,讀到這段話,我總覺得非常有超人英雄的既視感
想起火星爺爺說過的#跟沒有借東西,偉大的事業總是在下班後展開(斜槓)
想想這些人,你們知道英雄白天都還要上班嗎?
記者Clark Kent
攝影師Peter Parker
創業家Bruce Wayne
工程師Tony Starker
物理學家Bruce Banner
他們分別是超人、蜘蛛人、蝙蝠俠、鋼鐵人和綠巨人
或許,你身邊也藏了身懷絕技的超人,忙著下班拯救世界
對比安靜離職,我想多聊一點#內在小孩Inner Child #心理安全Psychological Safety
#內在小孩:他擁有我們所有曾經體驗過的資訊(記憶),自己有時會在意識中遺忘,卻會在潛意識默默影響我們的決策或行動
#心理安全:個人不會因為說出自己的想法、問題、擔憂或錯誤而受到懲罰或羞辱的一種信念
從2016年,《紐約時報》報導Google的團隊效能研究“亞里斯多德計畫” (Project Aristotle)開始說起。該研究發現,心理安全是團隊成功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在不同地區和國家進行的大量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心理安全對工作場所的正向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總的來說, 心理安全是綜合組織的文化、員工體驗、績效管理風格以及員工之間互動集合的整體氣候。 相反的,在一個充滿威脅的環境中,保持沉默是最安全的選擇。正是這種沉默剝奪了組織學習、快速反應與問題解決的機會,最終導致企業失去競爭優勢。
如果說,安靜離職是個人內在小孩的選擇
那麼,心理安全能否是成熟大人能給得起的因應選擇?

回到學妹的問題,我覺得「安靜離職」是個tricky的字眼
你能(敢)問你的部屬:你是在安靜離職嗎? 你是在職離職嗎?
我也不會用「管理」這個字眼來”處理”安靜離職
安靜離職好比是一種個人的心理狀態/信念/內在選擇
然後默默的表現於外,然後其他人都只是(只能)猜測
曾經,我也有過一個安靜的部屬,他安靜的做完他手邊的事情
壓線,下班;默默地飄出公司、回家順路找一間路邊攤吃晚餐
中午,吃7-11;然後拿出手機玩Candy Crash,放空舒壓娛樂
半年後,他可以獨當一面(沒有不甘願)完成專案交辦
一年後,他願意跟我一起挑戰新的專案,從0開始
兩年後,他可以獨自主持員工關係活動,並多走一哩路
三年後,有自信雖然還是會緊張地擔任內部講師
後來,我們各自有了新的職涯規劃,各自飛翔
上週,收到他有點開心的文字訊息,開始追劇!!
並在公司朝會分享從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看多元共融與誠信正直
或許,我們都太怕安靜!? 或許,他們只是內向? 或者,沒有方向!?
回應#ProjectAristotle,在排名第一的心理安全之後,我們還能
提供#可依賴性Dependability,讓他們可以承擔起自己所交付的責任
給予#結構與任務清晰度Structure & Clarity,讓成員清楚各類計畫與進程
賦予#工作意義Meaning
創造#影響力Impact
共勉之
    沙龍Salon是由主人邀請賓客參加,增加彼此交流、愉悅自身及提升修養的聚會。 巴斯Buzz是嗡嗡聲的狀聲詞,也會用來形容興奮、快樂、活力與繁忙的樣貌與感受。 或許你只是剛好路過,想在工作與生活的縫隙中,為疲憊的身心靈找個地方微微喘息 誠摯邀請稍作停留,讓一帖沙龍巴斯,緩解你的焦慮痠痛,一起buzz找回快樂活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