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什麼是你的農夫哲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農夫會怎麼管理病蟲害,噴藥還是不噴藥?那條線如何去拿捏?而你在農耕管理時所做的決策判斷的依據,就形成了每個農夫自有一套的農夫哲學。
“在種植管理裡有所謂破口理論,如果作物有一個養分不足,若不把它補足,就會從那裡植株弱化,如果有補到,就會生長狀況改善,植株強化、收益增加。這算是施肥的一個論點。
如果種的面積大,投入許多,當然病害蟲害的風險是大到無法承擔時,就會有所謂預防性用藥。沒有農夫會想要過度施藥,因為施之彼身、還諸己身,施藥常常也是毒害了自己,所謂慣行或友善種植,是農夫評估風險後的決策,看那條線你如何去拿捏,取決於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5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農場日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在土地上耕種、養育食物,堪稱是人與土地最親密的關係,雙腳紮根在泥土大地,透過四季變遷中一次一次與環境豐富的互動,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感覺會更堅定,並在能量滿溢的時刻獲得身心平衡。" 把雙手雙腳深入土地中,是一種嚮往,是一種療癒,也是現代生活迷茫、無根的解方。Go down to earth~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完了,整鍋的蕃薯為什麼會有臭香味?原來是細小的蟻象蟲造成的,小小的蟻象在甘藷上啃噬如斑點的小孔,特別在久旱不雨時蟲害特別厲害。去年拿朋友友善種植的蕃薯,才第一次知道有「臭香」這種事,整袋多多少少有幾顆會有臭香,要靠鼻子聞,挑出來。這不是說朋友種的有臭香不好,倒是要問:為什麼一般買的甘藷都不會有臭香呢
今年久旱,到了清明雨還沒有紛紛,春天之際植物正在萌動,學的要點是: 夏天要吃的菜春天要趕快種好 春天就是要開始學除草,建立攻防 善用覆蓋作物 留花給益蟲 這週堅持,多去田裡一點,維持常去田裡的習慣,把自己的愛給田裡,摸索"給植物一些關愛"... 是什麼意思。
完了,整鍋的蕃薯為什麼會有臭香味?原來是細小的蟻象蟲造成的,小小的蟻象在甘藷上啃噬如斑點的小孔,特別在久旱不雨時蟲害特別厲害。去年拿朋友友善種植的蕃薯,才第一次知道有「臭香」這種事,整袋多多少少有幾顆會有臭香,要靠鼻子聞,挑出來。這不是說朋友種的有臭香不好,倒是要問:為什麼一般買的甘藷都不會有臭香呢
今年久旱,到了清明雨還沒有紛紛,春天之際植物正在萌動,學的要點是: 夏天要吃的菜春天要趕快種好 春天就是要開始學除草,建立攻防 善用覆蓋作物 留花給益蟲 這週堅持,多去田裡一點,維持常去田裡的習慣,把自己的愛給田裡,摸索"給植物一些關愛"... 是什麼意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人除了吃蘋果要削皮,像地瓜、馬鈴薯、胡蘿蔔等等,料理前也都會削皮。我不知道箇中原由,只知道從小就聽大人說要削皮,要不然會吃進農藥。這個農藥問題實在嚴重,常常弄得人心惶惶,買菜回來時,怎麼洗菜才能把農藥洗掉的資訊多得不得了,讓人無所適從。我們以前買過臭氧機,也買過蔬果清潔劑,也試過...
Thumbnail
農夫需要十八般武藝,從種子開始到銷售出去都是自己一個人要負責。 農夫是一份充滿辛勞卻也充滿滿足感的工作,需要不斷面對各種挑戰。
Thumbnail
最近驚覺到十指變形疼痛,應是移居台東務農八年多來,天天徒手拔雜草所致。腳趾也因為天天穿雨鞋用力,跟著變形。這真是務農的大代價呀。
Thumbnail
之前阿媽問我種菜想種什麼,我首先想到的是南瓜,因為南瓜生命力強韌,每年收成時期不太需要照顧,就會生一大堆南瓜吃都吃不完,似乎是農業初心者友善的好種作物。再來就是小黃瓜,因為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菜,料理的變化很多,不太會吃膩。收成的時候是夏天,剛好還可以做各種涼拌菜(期待!)。
Thumbnail
經營無藥無肥的果園需要長時間維護,但破壞總是瞬間,陳佩雲老師在東山的1.8甲山坡地果園已10年,她多年栽培的果園,跨區連結了臺南、嘉義的農們永續共同管理的小農經營。為我們加油,一起穩健的維護這片果園。
Thumbnail
從整地、除草、土質培育、翻土到播種、澆水,這樣還沒有完,還要天天巡視、看田水,一遍又一遍的除草,灑肥料、農藥,最後收割,聽起來很複雜吧,對!它就真的滿難的且大多都是體力活,但好玩也是真的好玩,能夠勇不同的心態、角度去看世界,去學習種田這門深奧的學問。
Thumbnail
入行前我以為務農使人健康,畢竟成天晒著太陽吸收維生素D,光想像就覺得骨質疏鬆要改善了!再來就是體力活,每天動來動去想胖也難,我的蝴蝶袖會不會就這樣緊實了呢?投入農業轉眼已過六年,一半以上農友入行第二年就退出,還在農業裡的個個喊腰痛…當小農,有些職業傷害真的很容易上身。
Thumbnail
過去四五年來,每到冬天都會種大芥菜,但是都種不好,葉片小小的,而且被蟲吃得厲害。從慘痛的經驗中學習,加上苗農的指點,今年終於種得比較好,葉片大,也少有蟲害。原來大芥菜要種好,秘訣就在種下的時機要對,也就是要早一點,要比蟲蟲大軍出現的時間早才行。
Thumbnail
當農友們/消費者們願意將田裡一部份的空間,讓給「牠們」一同共用餐桌,願意放棄部分的作物收成給田間生物時,猛禽棲架就在這個過程中,從土地上悄悄鑽出一個孔隙,鬆動了原本「最大產量化」的農業中心思想,從中長出了名為「生態農業」的新生活方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人除了吃蘋果要削皮,像地瓜、馬鈴薯、胡蘿蔔等等,料理前也都會削皮。我不知道箇中原由,只知道從小就聽大人說要削皮,要不然會吃進農藥。這個農藥問題實在嚴重,常常弄得人心惶惶,買菜回來時,怎麼洗菜才能把農藥洗掉的資訊多得不得了,讓人無所適從。我們以前買過臭氧機,也買過蔬果清潔劑,也試過...
Thumbnail
農夫需要十八般武藝,從種子開始到銷售出去都是自己一個人要負責。 農夫是一份充滿辛勞卻也充滿滿足感的工作,需要不斷面對各種挑戰。
Thumbnail
最近驚覺到十指變形疼痛,應是移居台東務農八年多來,天天徒手拔雜草所致。腳趾也因為天天穿雨鞋用力,跟著變形。這真是務農的大代價呀。
Thumbnail
之前阿媽問我種菜想種什麼,我首先想到的是南瓜,因為南瓜生命力強韌,每年收成時期不太需要照顧,就會生一大堆南瓜吃都吃不完,似乎是農業初心者友善的好種作物。再來就是小黃瓜,因為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菜,料理的變化很多,不太會吃膩。收成的時候是夏天,剛好還可以做各種涼拌菜(期待!)。
Thumbnail
經營無藥無肥的果園需要長時間維護,但破壞總是瞬間,陳佩雲老師在東山的1.8甲山坡地果園已10年,她多年栽培的果園,跨區連結了臺南、嘉義的農們永續共同管理的小農經營。為我們加油,一起穩健的維護這片果園。
Thumbnail
從整地、除草、土質培育、翻土到播種、澆水,這樣還沒有完,還要天天巡視、看田水,一遍又一遍的除草,灑肥料、農藥,最後收割,聽起來很複雜吧,對!它就真的滿難的且大多都是體力活,但好玩也是真的好玩,能夠勇不同的心態、角度去看世界,去學習種田這門深奧的學問。
Thumbnail
入行前我以為務農使人健康,畢竟成天晒著太陽吸收維生素D,光想像就覺得骨質疏鬆要改善了!再來就是體力活,每天動來動去想胖也難,我的蝴蝶袖會不會就這樣緊實了呢?投入農業轉眼已過六年,一半以上農友入行第二年就退出,還在農業裡的個個喊腰痛…當小農,有些職業傷害真的很容易上身。
Thumbnail
過去四五年來,每到冬天都會種大芥菜,但是都種不好,葉片小小的,而且被蟲吃得厲害。從慘痛的經驗中學習,加上苗農的指點,今年終於種得比較好,葉片大,也少有蟲害。原來大芥菜要種好,秘訣就在種下的時機要對,也就是要早一點,要比蟲蟲大軍出現的時間早才行。
Thumbnail
當農友們/消費者們願意將田裡一部份的空間,讓給「牠們」一同共用餐桌,願意放棄部分的作物收成給田間生物時,猛禽棲架就在這個過程中,從土地上悄悄鑽出一個孔隙,鬆動了原本「最大產量化」的農業中心思想,從中長出了名為「生態農業」的新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