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食無求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提起這句話,相信有人異議,特別是殷海光先生,他肯定會說人必須要能生存,食都成問題,還高調地談道德價值,這是不是脫離現實呀?
殷先生的論調,大家讀過他的《人生的意義》,相信都不會陌生。他說:
古代的聖賢,尤其是宋明理學家(程伊川),特別重視道德價值,而忽視生存需要,這在現實社會是不切實際的。要重視經濟事務以充實生物文化層;否則高等精神文化的發展和道德實踐便失去支持,甚至會鋌而走險。
殷先生當時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其時薪俸微薄,養家困難,教書先生得不到相應的重視,再加上殷先生一生追求真理,是自由主義思想家和民主鬥士,在那個政治氛圍之下,自然就有志難伸,儘管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又或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孔老夫子這些話,都是激勵語,都是反求諸己;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克制現實的。
這句「君子食無求飽」,並不是說君子不要溫飽,而事實上,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對生存的要求是相當簡單、相當基本的,就是四個字— —生養死葬。也就是說,活得有尊嚴,毋須嗟來之食;死時有尊嚴,能葬之以禮。問題在「求」上,為了溫飽而要求,那是向外求,說不定要俯仰由人,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要放下人格嗎?要出賣靈魂嗎?孔老夫子是要向內求的,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話雖如此,殷先生,終其一生,遭受到無盡的淒涼、寂寞和橫逆;以致在五十幾歲病危旦夕,仍然絞盡腦汁,克盡知識分子的責任,直到生命的終站,還在瀝盡心血,打算完成遺作,就好像春蠶吐盡最後的一口絲一樣,死而後已。(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殷先生個人的風骨與氣節,筆者是認同的;但在他的《人生的意義》一文中,對孔孟、以致宋明理學家程伊川、朱熹的批評,實在過當了。
(寫於2023年4月15日於海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些年寫了不少文稿,當中有些專題,像: 孔子對世道人心,看透了!(65講) 孔子的飄泊生涯(36講) 儒家的為政與治道(42講) 王陽明及其心學(40講) 不謙虛地說,這些專題,都可以出書,也曾有讀者建議出書或自設網臺,讓更多有心人共賞共鳴;但我都一一婉謝。為什麼?為什麼不出書呢?現實地說,沒有市場
關注大陸的近況消息,比較觸目的,當然就是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先生訪問大陸。馬先生給我的印象,一向深愛中華,他當年學生時期,就已經出來保釣。在任先總統經國先生的秘書時,已經提議開放回大陸探親。而在他參拜抗日英烈張自忠將軍的墓碑時,眼泛淚光,感觸良多! 另一則新聞,就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到訪北京,再南下廣州
最近學習車內睇位,在短窄的距離,如何判斷與其他車輛的距離;倒後泊位時,以什麼作參考點。 剛才嘗試採用新方法、新參考點,倒後泊位,真沒想到,竟然能以一手車、短秒順利完成,而且左右距離,目視相等平衡對稱。這次泊位,可以說從未有如此成功! 開車都許多年了,現在才學習睇位,會不會有亡羊補牢的感覺呢? 其實在
每晚收工,都會啤一啤,一係坐在窗前紓緩腦筋,一係聽尹光和謝曉瑩唱【琵琶行】。 【琵琶行】新馬師曾和好幾位著名的女歌藝都唱過;但尹光唱新馬腔,比新馬還新馬,夠氣夠聲。至於謝曉瑩,雖是後起之秀,但憑著努力,苦心學藝,無論是唱腔抑或做手功架,都相當投入,可以說,視聽享受。 【琵琶行】的故事,就是講述白居易
近來比較關注車評,而關注的焦點在SUV(Sports Utility Vehicle),我姑且稱之為Senior Uses Vehicle長者適用車。 為什麼改稱為長者適用車? ①座位高度適合長者,毋須彎腰上座位; ②車尾箱比Sedan更多空間,可搬運小型傢具。 在生活實用方面,我是比較喜歡日本原廠
最近曾向ChatGPT提問過一些關於人文精神的問題,例如: 如何作出捨生取義的決定? 如何堅守做人的氣節? 如何激發人的自覺心? 夫婦二人只能一人得救,救誰呢? 這些人文倫理的兩難問題,ChatGPT基本上回答謂: 作為人工智能,我是沒有感情和意見的,我只能提醒您,在做出決定時,應該仔細考慮您對生命
這些年寫了不少文稿,當中有些專題,像: 孔子對世道人心,看透了!(65講) 孔子的飄泊生涯(36講) 儒家的為政與治道(42講) 王陽明及其心學(40講) 不謙虛地說,這些專題,都可以出書,也曾有讀者建議出書或自設網臺,讓更多有心人共賞共鳴;但我都一一婉謝。為什麼?為什麼不出書呢?現實地說,沒有市場
關注大陸的近況消息,比較觸目的,當然就是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先生訪問大陸。馬先生給我的印象,一向深愛中華,他當年學生時期,就已經出來保釣。在任先總統經國先生的秘書時,已經提議開放回大陸探親。而在他參拜抗日英烈張自忠將軍的墓碑時,眼泛淚光,感觸良多! 另一則新聞,就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到訪北京,再南下廣州
最近學習車內睇位,在短窄的距離,如何判斷與其他車輛的距離;倒後泊位時,以什麼作參考點。 剛才嘗試採用新方法、新參考點,倒後泊位,真沒想到,竟然能以一手車、短秒順利完成,而且左右距離,目視相等平衡對稱。這次泊位,可以說從未有如此成功! 開車都許多年了,現在才學習睇位,會不會有亡羊補牢的感覺呢? 其實在
每晚收工,都會啤一啤,一係坐在窗前紓緩腦筋,一係聽尹光和謝曉瑩唱【琵琶行】。 【琵琶行】新馬師曾和好幾位著名的女歌藝都唱過;但尹光唱新馬腔,比新馬還新馬,夠氣夠聲。至於謝曉瑩,雖是後起之秀,但憑著努力,苦心學藝,無論是唱腔抑或做手功架,都相當投入,可以說,視聽享受。 【琵琶行】的故事,就是講述白居易
近來比較關注車評,而關注的焦點在SUV(Sports Utility Vehicle),我姑且稱之為Senior Uses Vehicle長者適用車。 為什麼改稱為長者適用車? ①座位高度適合長者,毋須彎腰上座位; ②車尾箱比Sedan更多空間,可搬運小型傢具。 在生活實用方面,我是比較喜歡日本原廠
最近曾向ChatGPT提問過一些關於人文精神的問題,例如: 如何作出捨生取義的決定? 如何堅守做人的氣節? 如何激發人的自覺心? 夫婦二人只能一人得救,救誰呢? 這些人文倫理的兩難問題,ChatGPT基本上回答謂: 作為人工智能,我是沒有感情和意見的,我只能提醒您,在做出決定時,應該仔細考慮您對生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以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為生者,是賢於貴生。   本章的意思是人民餓肚子,是因為稅收多啊,不是難治啊,是因為在上位者奸巧有為啊,人民輕易去死,是在上位者為了滿足自己,人民無法生存才會去死啊,不使用奸巧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不不不,這不是孔子的教法。德政絕不是要百姓都得做仁人君子,而是主事者必須有德,由此理出嘉惠百姓的德政。先養而後教。先滿足飽食暖衣的基本需求,再談其他更高層次的追求,讓人活得更像一個人!(釋人生守則的「德」)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前漢·賈誼傳》貪夫徇財,列士徇名;夸者死權,品庶每生。 陳存先生的大作:論「欲」的初文「谷」是「益」的簡化。 「欲」,被當作閩南語beh的訓讀字! 其實是「要」字的源頭字!iok ->iau ! 「愛」,則是iau 的轉音! 普通話的「要,愛」都是語言演變下的增義字!而傳統的民間紀錄,如歌仔冊
作者:He ChangMing 我在很年輕的時候,曾不知天高地厚的寫過幾本浮薄之作,這讓我很後悔,甚至羞於提及。之所以說浮薄,是因為它們所關注的僅僅是肉體生命和思想生命(只是個人生活方面的,並非政治意義上的肉體生命、思想生命),沒有深入到民族生命和天地生命,更沒有將此四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以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為生者,是賢於貴生。   本章的意思是人民餓肚子,是因為稅收多啊,不是難治啊,是因為在上位者奸巧有為啊,人民輕易去死,是在上位者為了滿足自己,人民無法生存才會去死啊,不使用奸巧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不不不,這不是孔子的教法。德政絕不是要百姓都得做仁人君子,而是主事者必須有德,由此理出嘉惠百姓的德政。先養而後教。先滿足飽食暖衣的基本需求,再談其他更高層次的追求,讓人活得更像一個人!(釋人生守則的「德」)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前漢·賈誼傳》貪夫徇財,列士徇名;夸者死權,品庶每生。 陳存先生的大作:論「欲」的初文「谷」是「益」的簡化。 「欲」,被當作閩南語beh的訓讀字! 其實是「要」字的源頭字!iok ->iau ! 「愛」,則是iau 的轉音! 普通話的「要,愛」都是語言演變下的增義字!而傳統的民間紀錄,如歌仔冊
作者:He ChangMing 我在很年輕的時候,曾不知天高地厚的寫過幾本浮薄之作,這讓我很後悔,甚至羞於提及。之所以說浮薄,是因為它們所關注的僅僅是肉體生命和思想生命(只是個人生活方面的,並非政治意義上的肉體生命、思想生命),沒有深入到民族生命和天地生命,更沒有將此四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