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讚謝詞:門路,交纏的結?

2023/04/1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A Study For The Birth Of Love, Solomon Joseph Solomon
愛的誕生,源自最美的女神維納斯。
古希臘人認為愛是美的孩子,
我們一輩子,都是美與藝術的學徒。
Solomon Joseph (1860-1927) A Study for The Birth of Love
圖片轉自:https://pixels.com/featured/a-study-for-the-birth-of-love-solomon-joseph-solomon.html
[哲學家替代役]這個專頁是寫給對人文藝術有興趣的朋友同學分享、討論與欣賞的。

在大學期間,有許許多多的同學跟我說,喔他對人文社會與藝術的東西都很有興趣,但是即便是寫給一般大眾的入門書、教科書,卻還是又臭又長、用詞深澀、一堆專有名詞,直叫人看不下去,因此大學唸了四年(痾...或是像我一樣不只四年=////=),仍舊對於人文的東西感到苦無門路,想參與、想討論、想學習,卻又往往望而卻步。

門路,竟然是人文社會學科需要面對的一個課題,明明它就自詡是個對於人類的生活與文化無所不包的領域,但它操持的語言,卻不為大眾所理解。

我在唸研究所的時候,一個教授說的話,深深地刺傷了我的心。他說:「登祥,不要做大眾的哲學。」

但在我的理解裡,哲學一定是大眾的,哲學就是生活,它就是跟我們最親近的東西。既然要做哲學,那就要做大眾的哲學。

觸碰人文社會這麼長的時間以來(好啦也沒多長時間),我漸漸地也比較可以理解到,其實上述的觀點沒有誰對誰錯,它或許只是出於對於學門、對於精神、對於研究、對於生命的見解不同,從而導致不同的看事情出發點。

哲學裡面也有好多支派,有理性主義、有經驗主義、有實用主義、有歷史主義...但我自己最喜歡的是,生命哲學。

生命哲學否定系統化的哲學理論,認為過多的邏輯、歷史或權威可能會局限了生命當下多采多姿的可能性。生命哲學同時也認為,人的語言跟存有之間有著不可縫合的鴻溝,即便再怎麼用力地表達、解釋、說明,可能都還是有許多說不清楚或無法觸及的地方。

因此生命哲學除了敘述以外,可能更注重的是觀看、體驗與行動。生命哲學認為,比起理解,意志的行動與感悟可能更有價值。

尼采說,存在一旦離開了生活就無法理解,正是這個意思。

因此,觸碰人文,其實不需用特別的、額外的、強加的門路或途徑,人文藝術就是生活,這不僅是說在生活中要有一點浪漫的去觸碰它們,而是像傅柯所說的:你應該要把你的生活當作藝術品一樣地去創造、去把它活出來。

說了這麼多,單純只是歡迎大家來這個專頁逛一逛XD我坐辦公桌無聊的時候,會分享自己看到喜歡的畫,或者自己唸書的筆記。

替代役的時光,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我有一年的時間,而且剛好上班的地方附近就有一間金石堂,我大概每晚下班都會去逛一逛。

我自己在大學的經驗是,在台灣,藝術與文學相關的資源,真的少到可憐(慘慘慘),以前的政治哲學教授的說法是:"因為台灣不重視這些。"但我的看法是,台灣沒有這樣的環境。我認為在這個議題上,環境的因素比觀念的因素要大得多(雖然不排除相輔相成)。

大學期間幾乎都修不到美術相關的課(通識根本選不上@___@),圖書館的藏書也不多。我自己的經驗就只有修過人社院歷史學程的<藝術史>,之後全靠自己看課外書,以及按FB上一堆藝術專頁的讚(真的一堆)。

那些專頁多半都是國外的同好們創立的,他們都有自己的學圈、社交圈與創作友人=P

而我只是一個編織者。

我把大家的資源(不管是法文、拉丁文、日文還是...)編織起來,把書本看到的斷章取義以及美麗的畫作、攝影與雕刻編織起來,我把我未來一年下班的時間以及你們滑臉書的時間編織起來... ...

希望,這個複雜、多元、微妙的結,也可以給大家的生活帶來那麼一點點的不同,哪怕只是小如火苗的好心情或感動。

希望這個專頁,就像一個藝術品。
【哲學家替代役】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hilosophiaSMS
The Birth of Venus
圖片轉自:https://www.thoughtco.com/venus-goddess-of-love-and-beauty-p2-117049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