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書吧!】 文圖/陳逸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一起看書吧!】 文圖/陳逸芬

每週的融合課程,讓小朋友學會主動關心需要關心的人。
小朋友透過這樣的機會,學習和不同的小朋友相處。
而成人的態度是重要的,
這關乎到小朋友面對不同孩子的感受、
看法以及從這當中學習到尊重別人。

每個星期三,會有幾位來自伊甸早療中心的小朋友,
進行融合的課程。
早上我們會在廣場一起做運動,
進教室之後除了一起討論課程之外,我們也會一起看書。

一起看書的時候,
有人會主動跟小朋友介紹書中的內容,也會一起分享。
仔細地告訴對方,書中的內容以及他所知道的事情。
透過這樣的活動,在自然的情境與氛圍當中,
我們可以提供小朋友互相學習的機會與互動的頻率。


raw-image

7.jpg


raw-image

5.jpg


raw-image

6.jpg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曾幾何時「我喜歡你」成了「我要擁有你」的同義詞。這句話讓我一再的回味咀嚼。我一邊看著他們三人在和彼此的關係間碰撞掙扎,互相傷害的同時又互相療癒。再回過頭看自己,總是自嘲自己是個醋罈子的我,能夠放下佔有慾,單純的愛著我愛的人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心理學中兩本書的內容和特點,以及適合的讀者群。兩本書分別介紹了兒童繪畫的評量方法和心理學視角,並提供了不同的觀點和應用。適合專業心理學家、兒童心理評估人員,以及對兒童心理學有興趣的家長和教師。
Thumbnail
還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午後,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落在我們交握的手上。我們走進了電影院,走進了《花神咖啡館》的光影世界。巴黎街頭的喧囂與浪漫,男女主角在花神咖啡館相遇,眼神交匯的瞬間,彷彿有火花迸發。
Thumbnail
現代人習慣獨自用手機或電腦看電影。但是進電影院,與眾人一起看電影,氣氛與自己一人有很大不同。走入電影院,有點像走入教堂,因為兩者都是一種隔離,隱密的庇蔭所在,藉著對未來(天堂來世)的盼望,暫時忘掉現實(人間)的煩腦。
Thumbnail
但是怎麼真正想說的話都說不出來呢
🕮此為Podcast說書頻道【TOGETHER 一起讀】的《如何閱讀一本書》EP1單集文字稿,建議可以搭配音檔效果更佳: 👉ApplePodcast:TOGETHER 一起讀 👉Spotify:TOGETHER 一起讀
Thumbnail
看太多字,眼神瞬間就會開始呆呆的,慢慢就會睡著
Thumbnail
貓又不會說話? 其實貓會發出呼嚕聲、喵喵叫,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時常不知道貓咪在說甚麼,但說真的,我們大半時間也根本聽不懂其他人到底在說甚麼,對吧 (這句話讓我覺得很有意思XD,以為有語言溝通了就代表知道對方說什麼嗎,其實不盡然~)
Thumbnail
今天分享的是丁菱娟的《你不必走得快,但一定要走的遠》 丁菱娟是世紀奧美公關的創辦人,從一開始在職場上的菜鳥,到老鳥,再到自己創業。現在則是以幫助年輕人成長,透過演講及教書,或擔任創業家的創業導師。 這本書區分為菜鳥與老鳥兩種位置上可能遇到的困難及選擇,作者提出的看法,以下是我自己讀完,喜歡並有認同
Thumbnail
在書局逛書時,看到架上的《彈性習慣》一書,封面上因為有女力校長S姐的推薦,所以吸引了我閱讀。 在看書前我好奇的是 到底怎麼樣的習慣養成法可以稱為彈性習慣? 為什麼會比較容易養成呢? 我自己有沒有甚麼習慣也可以透過彈性習慣來微調降低自己壓力或提升習慣後面帶來的優點呢?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曾幾何時「我喜歡你」成了「我要擁有你」的同義詞。這句話讓我一再的回味咀嚼。我一邊看著他們三人在和彼此的關係間碰撞掙扎,互相傷害的同時又互相療癒。再回過頭看自己,總是自嘲自己是個醋罈子的我,能夠放下佔有慾,單純的愛著我愛的人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心理學中兩本書的內容和特點,以及適合的讀者群。兩本書分別介紹了兒童繪畫的評量方法和心理學視角,並提供了不同的觀點和應用。適合專業心理學家、兒童心理評估人員,以及對兒童心理學有興趣的家長和教師。
Thumbnail
還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午後,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落在我們交握的手上。我們走進了電影院,走進了《花神咖啡館》的光影世界。巴黎街頭的喧囂與浪漫,男女主角在花神咖啡館相遇,眼神交匯的瞬間,彷彿有火花迸發。
Thumbnail
現代人習慣獨自用手機或電腦看電影。但是進電影院,與眾人一起看電影,氣氛與自己一人有很大不同。走入電影院,有點像走入教堂,因為兩者都是一種隔離,隱密的庇蔭所在,藉著對未來(天堂來世)的盼望,暫時忘掉現實(人間)的煩腦。
Thumbnail
但是怎麼真正想說的話都說不出來呢
🕮此為Podcast說書頻道【TOGETHER 一起讀】的《如何閱讀一本書》EP1單集文字稿,建議可以搭配音檔效果更佳: 👉ApplePodcast:TOGETHER 一起讀 👉Spotify:TOGETHER 一起讀
Thumbnail
看太多字,眼神瞬間就會開始呆呆的,慢慢就會睡著
Thumbnail
貓又不會說話? 其實貓會發出呼嚕聲、喵喵叫,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時常不知道貓咪在說甚麼,但說真的,我們大半時間也根本聽不懂其他人到底在說甚麼,對吧 (這句話讓我覺得很有意思XD,以為有語言溝通了就代表知道對方說什麼嗎,其實不盡然~)
Thumbnail
今天分享的是丁菱娟的《你不必走得快,但一定要走的遠》 丁菱娟是世紀奧美公關的創辦人,從一開始在職場上的菜鳥,到老鳥,再到自己創業。現在則是以幫助年輕人成長,透過演講及教書,或擔任創業家的創業導師。 這本書區分為菜鳥與老鳥兩種位置上可能遇到的困難及選擇,作者提出的看法,以下是我自己讀完,喜歡並有認同
Thumbnail
在書局逛書時,看到架上的《彈性習慣》一書,封面上因為有女力校長S姐的推薦,所以吸引了我閱讀。 在看書前我好奇的是 到底怎麼樣的習慣養成法可以稱為彈性習慣? 為什麼會比較容易養成呢? 我自己有沒有甚麼習慣也可以透過彈性習慣來微調降低自己壓力或提升習慣後面帶來的優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