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觀點】從解決問題、預防問題到管理問題,成為造局者的三個階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學會爬、再學走,學會走、才會飛。
​有些階段可以縮短過程,但省略不了。有時候我們看到那些能運籌帷幄的人會覺得很羨慕,會產生希望自己也能擁有一步到位的能力,也忽略了背後所承擔的風險與壓力。
​在地面上走過一根細線,遠比一萬公尺高空上走過一條鋼索來得容易。
​回想自己在職涯所接受的歷練,我算是學得快、懂得慢的人;過程中也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變化:
​第一個階段,是解決問題。
從抓了問題就找答案,到看到問題會停下來先想想:問題的本質?真正的問題是什麼?然後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接著是提升問題解決的效率與效能,想想有沒有更省事的解決方法?有沒有更值得解決的好問題,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
儘管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金錢與精力,或是創造更多效益。但是這個階段仍然是拘限在「問題發生後」的解決,扮演著是救火隊的角色。
第二個階段,是預防問題。
當一個人對於問題解決可以駕輕就熟,即便是面對複雜、全新的問題,也只是虛要多花一些時間,不至於陷入困境時,就會開始思考一件事:我能不能在問題發生前就制止它?或者至少在發生後第一時間就覺察,好減少造成的影響?
我們會開始從過去的經驗中去歸納與整合出一些預警規則和預防機制,透過一些量化數據來做好預防管理。
套句彼得.杜拉克說的:你無法管理你無法衡量的事物。
如果我們可以梳理與掌握事物的脈絡,並且將脈絡中的各個關鍵點量化為數據,可能就有機會觀察到異常和逐漸飄移的情況,在問題產生之前就做出回應。
當一個人具備預防問題這樣的能力之後,就會從第一階段轉換到第二階段嗎?不必然。因為這時候,你會面臨一個兩難:問題是被阻止了,但功勞不會被看見;問題發生再來解決,就能成為鎂光燈下的打火英雄。
多數人會選擇後者,退回到第一階段的解決問題這個舒適圈;而少部分人知道第二階段只是個過渡期,盡快衝刺到第三階段,成為造局者。
第三階段,是管理問題。
當一個人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懂得看懂脈絡而擁有預防問題的能力時,就會開始意識到:既然我懂得整個事物的運作機制與脈絡,那麼有沒有可能我可以干預它、把它扭成我想要的那個樣子?
「我能不能不要解決問題,但把它控制在合理影響的範圍裡?」
「我能不能讓整個局面往我想要的方向發展?」
「更黑暗一點,我能不能讓某些問題照我期望的那樣發生?」
​當你開始有這樣的想法,也發現自己好像有能力可以做到一部分,就會加速從第二階段轉換到第三階段的過程,同時去思考自己欠缺哪些資訊、資源與資本?
​看懂局、做對事、找對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這樣的感覺在一開始的確是很爽,但慢慢地這個世界不再有純粹的黑與白,只剩下各種深淺的灰階,還有模糊的邊界。對與錯的界線也愈來愈模糊,只有機率、期望值與利益。
​有的人樂在其中,有的人心力憔悴。我屬於後者,在我剛踏入這個階段沒多久,就明白不是我想要的未來,我選擇退出這場遊戲。
​只帶走這些能力,但現在我活得很開心。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這個時代,知識已經不稀缺了,取而代之的是思維能力。懂得在思維上抄捷徑的人,不僅能贏在起跑點、也縮短了抵達目標的路徑。如果還能善用工具與方法提高效率,自然許多事都能無往不利。
為什麼能力好的人,有些能在職場大放異彩,而有些卻占不到半點便宜、抑鬱不得志呢? 癥結點可能在於以下四點。
​日前在文中說到不求捷徑、只求不繞遠路的觀點,後續收到兩位年輕朋友的回饋與交流。談到選擇、平衡與看待問題的思路這些話題。試回想對話過程,將一些觀點整理紀錄。
在職場上會說話的人往往比較吃香。複雜難辦的人與事,有些人就是能把話說得合適,讓彼此都感到舒服,事情也就容易辦成了。重點先說、層次分明,是做好溝通表達不可或缺的兩個關鍵;但現在我會認為,還要加上逆向思考、順勢而說這兩個。
你聽過以終為始吧?但對於「始」與「終」的認知與設定不一樣,也造就了不同的結果。比方說,一場演講邀約,你認為「終」在哪裡?而「始」又在哪裡?
新年的第一天,回看了「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說的逐字稿。在這篇文章中,記錄了我的觀察與獲得的三個啟發。
在這個時代,知識已經不稀缺了,取而代之的是思維能力。懂得在思維上抄捷徑的人,不僅能贏在起跑點、也縮短了抵達目標的路徑。如果還能善用工具與方法提高效率,自然許多事都能無往不利。
為什麼能力好的人,有些能在職場大放異彩,而有些卻占不到半點便宜、抑鬱不得志呢? 癥結點可能在於以下四點。
​日前在文中說到不求捷徑、只求不繞遠路的觀點,後續收到兩位年輕朋友的回饋與交流。談到選擇、平衡與看待問題的思路這些話題。試回想對話過程,將一些觀點整理紀錄。
在職場上會說話的人往往比較吃香。複雜難辦的人與事,有些人就是能把話說得合適,讓彼此都感到舒服,事情也就容易辦成了。重點先說、層次分明,是做好溝通表達不可或缺的兩個關鍵;但現在我會認為,還要加上逆向思考、順勢而說這兩個。
你聽過以終為始吧?但對於「始」與「終」的認知與設定不一樣,也造就了不同的結果。比方說,一場演講邀約,你認為「終」在哪裡?而「始」又在哪裡?
新年的第一天,回看了「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說的逐字稿。在這篇文章中,記錄了我的觀察與獲得的三個啟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不僅是考驗,更是成長的契機。透過解決問題,我們能夠提升自我的能力和智慧,不要畏懼困難,而是積極迎接挑戰。
Thumbnail
我們已經很難再靠「一招半式打天下」!在這不斷加速、變化的時代,曾經的成功策略許多都不再管用。從《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我提取出一些突破階段瓶頸的例子,適用於組織或個人運用於管理與創意的參考方向。(▼ 系統思考圖解,掌握僵化瓶頸的本質原因) ❍ -- 打破僵化,管理也需要進化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在分享高效率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確定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階段,有7個關鍵步驟:找出問題之王、找出關係人、分析問題的現況、明確目標、明確差距與代價、制定方案和行動計劃。
實踐的四個環節,分別是: 1 尋找探索的線索。 2 嘗試行動,獲得反饋。 3 反思反饋。 4 帶著反饋帶來的思考,開始新的嘗試,迭代行動。
Thumbnail
逃避問題,不是智慧的選擇,因為恐懼只會讓我們的困境愈加深重。勇敢面對,才是智者的態度。 每一個問題,都是一個潛在的機會,只有正視它,才能找到解決之道。 面對問題,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唯有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 害怕和逃避,只會讓問題更複雜,真正的智慧在於直面挑戰,迎難而上。 困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人》這本書是丹尼·沃謝教授所寫,通過豐富的經營案例和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創業故事,展示了創業的多種可能性和實踐經驗。這本書強調,解決問題不是什麼神秘天賦,而是一種學得會的技巧,這樣的創業思維,也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裡,就能在創業和生活中做得更好,甚至實現夢想。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藝術:從問題的多面向到解決的巧妙之道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深入問題的本質。"一個問題研究到精深,就能出師"。 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時,往往會急於尋找解決之道,但這並非有效的方式。問題是多面向的,它們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而我們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就像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而忽略了浸沒在水中的巨大
Thumbnail
「問題分析與解決」是經典不敗的職場暢銷課程 但仔細想想有時候「別去解決別人的問題」說不定比解決問題 還要難!
Thumbnail
許一個可以幫助願望達標的能力,提早美夢成真 最近看到大家因為新的年度,紛紛許下新年新希望,願望始終如一的我,許著萬年不變的健康快樂、永遠不嫌少的財富,還有個很大愛的國泰民安。 不過每當朝著願望的路上邁進,問題總是一個又一個接踵而來,我甚至都覺得也許先擁有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能還比較容易幫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不僅是考驗,更是成長的契機。透過解決問題,我們能夠提升自我的能力和智慧,不要畏懼困難,而是積極迎接挑戰。
Thumbnail
我們已經很難再靠「一招半式打天下」!在這不斷加速、變化的時代,曾經的成功策略許多都不再管用。從《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我提取出一些突破階段瓶頸的例子,適用於組織或個人運用於管理與創意的參考方向。(▼ 系統思考圖解,掌握僵化瓶頸的本質原因) ❍ -- 打破僵化,管理也需要進化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在分享高效率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確定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階段,有7個關鍵步驟:找出問題之王、找出關係人、分析問題的現況、明確目標、明確差距與代價、制定方案和行動計劃。
實踐的四個環節,分別是: 1 尋找探索的線索。 2 嘗試行動,獲得反饋。 3 反思反饋。 4 帶著反饋帶來的思考,開始新的嘗試,迭代行動。
Thumbnail
逃避問題,不是智慧的選擇,因為恐懼只會讓我們的困境愈加深重。勇敢面對,才是智者的態度。 每一個問題,都是一個潛在的機會,只有正視它,才能找到解決之道。 面對問題,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唯有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 害怕和逃避,只會讓問題更複雜,真正的智慧在於直面挑戰,迎難而上。 困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人》這本書是丹尼·沃謝教授所寫,通過豐富的經營案例和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創業故事,展示了創業的多種可能性和實踐經驗。這本書強調,解決問題不是什麼神秘天賦,而是一種學得會的技巧,這樣的創業思維,也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裡,就能在創業和生活中做得更好,甚至實現夢想。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藝術:從問題的多面向到解決的巧妙之道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深入問題的本質。"一個問題研究到精深,就能出師"。 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時,往往會急於尋找解決之道,但這並非有效的方式。問題是多面向的,它們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而我們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就像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而忽略了浸沒在水中的巨大
Thumbnail
「問題分析與解決」是經典不敗的職場暢銷課程 但仔細想想有時候「別去解決別人的問題」說不定比解決問題 還要難!
Thumbnail
許一個可以幫助願望達標的能力,提早美夢成真 最近看到大家因為新的年度,紛紛許下新年新希望,願望始終如一的我,許著萬年不變的健康快樂、永遠不嫌少的財富,還有個很大愛的國泰民安。 不過每當朝著願望的路上邁進,問題總是一個又一個接踵而來,我甚至都覺得也許先擁有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能還比較容易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