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高中升大學,該怎麼選系?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我們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要工作?〉——池上彰

每年到了的3~5月,是高三這個年紀最煩惱的時刻,到底該念什麼科系?到底自己的興趣是什麼?將來想從事什麼工作?真的是人生大哉問啊!

但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教育現場卻沒有提供太多的幫助,讓多數學生都是在拿到大考成績後才開始用成績做篩選,沒有前置作業的科系引導,讓多數學生都是看著科系名稱或是當代流行的產業懵懂選系,忽略了學習與工作對將來的意義,甚至不清楚自己的興趣可以為自己帶來什麼方向,這些都是非常可惜的!

這本書,以半圖文的方式提供輕鬆的閱讀但卻能從中得到新的認知。

工作是為了幫助他人

我們生活中所看到的物品、所得到的服務,全部都不是憑空掉下來的!例如,每天早上我們都會在早餐店買份火腿蛋三明治,這看似再簡單不過的小動作,背後可是動員了很多人力與流程!火腿來自養豬場、雞蛋來自家禽養殖場、吐司需要小麥、原物料需要加工、加工後的產品需要運送、早餐店老闆需要料理、做好的早餐需要紙袋包裝等等....一份早餐的背後人力可真是驚人!而這些人力在進行的正是工作,在這個高度分工合作的社會當中,每個人都像是社會裡的小螺絲釘,每份工作都緊緊相繫相依,而人類也正是透過『工作』與人群建立連結、 與世界接軌,而人類工作,簡單來說正是為了幫助他人,因為每個螺絲釘都是如此重要,我們工作,我們同時也享受消費與服務。

從喜歡的事物找工作的方向

從小到大的求學過程中,最常聽到師長給的升學建議就是:照你的興趣選!但每個人都能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嗎?另外,是不是也常聽到一句話:你的興趣能當飯吃嗎?

如何從喜歡的事物裡找到工作的方向,例如從小我就喜歡畫畫,小時候對於職業沒有太多的認識時,曾以成為畫家為目標,但長大後發現喜歡畫畫這件事其實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嘗試,例如:美術編輯、圖文創作與設計、攝影師、設計師、廣告公司、老師...很多的工作都能與熱愛畫畫這件事有關,再從自己的個性去找到適合自己從事的行業,每個行業都能發光發熱!

曾看到一篇文章分享,當對自己的未來迷茫的時候,就好好想想『生存的意義四大問』,盡可能地列出所有心中的想法,再從想法中做刪減,答案或許就會在思考的過程中呼之欲出。

生存的意義四大問:

1.你熱愛的事

2.你擅長的事

3.這個世界需要的事

4.他人願意付錢請你做的事

工作的方向該是什麼?其實路有很多條,端看你怎麼定義與選擇!這本書很適合中學以上的孩子閱讀,相信會對讀書與工作有不同角度的思考,也能更踏實的去安排每一天。

raw-image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你也喜歡閱讀,歡迎追蹤一起分享成長。

FB粉絲專頁:莫墨老師的療心說畫

Podcast頻道——聽聽老師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莫莫老師的療心說畫
58會員
131內容數
閱讀——透過閱讀看到不同人的思維與觀點,藉由閱讀認識世界推敲人生。
2023/10/14
 人們常談論著自由,但自由到底是什麼?在李尚龍《沒有退路,才有出路》一書中,對自由有著如下的解釋: 自由就是擁有更多的選擇權。而選擇權,大多相應著實力與能力,以及是否有為自己多鋪設了幾條路以供選擇。
Thumbnail
2023/10/14
 人們常談論著自由,但自由到底是什麼?在李尚龍《沒有退路,才有出路》一書中,對自由有著如下的解釋: 自由就是擁有更多的選擇權。而選擇權,大多相應著實力與能力,以及是否有為自己多鋪設了幾條路以供選擇。
Thumbnail
2023/10/11
連假和朋友聚餐時,朋友突然問了一個問題:你平常覺得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突如其來的問題,我只有很大聲的:蛤? 一時之間還真的回答不出來。
Thumbnail
2023/10/11
連假和朋友聚餐時,朋友突然問了一個問題:你平常覺得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突如其來的問題,我只有很大聲的:蛤? 一時之間還真的回答不出來。
Thumbnail
2023/10/04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吳曉樂 這本書的第一版是2014年,並於2018年公視翻拍成科幻懸疑電視劇,猶記得當時這部戲劇的討論度非常的高,大家針對教育、青少年、父母等等都有諸多的想法⋯
Thumbnail
2023/10/04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吳曉樂 這本書的第一版是2014年,並於2018年公視翻拍成科幻懸疑電視劇,猶記得當時這部戲劇的討論度非常的高,大家針對教育、青少年、父母等等都有諸多的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即便這篇探討了工作的意義與迷思,但什麼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只有你自己能給出答案,沒有人有資格說對或不對。 有些人的貢獻感是來自工作,有些人可能是在不同的地方找到。正因為每個階段在意的事情不同,你才能隨時校正自己的生命解答。
Thumbnail
即便這篇探討了工作的意義與迷思,但什麼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只有你自己能給出答案,沒有人有資格說對或不對。 有些人的貢獻感是來自工作,有些人可能是在不同的地方找到。正因為每個階段在意的事情不同,你才能隨時校正自己的生命解答。
Thumbnail
★重新思考工作及讀書的定義, 找出熱愛事物,發掘自己的無限潛力!
Thumbnail
★重新思考工作及讀書的定義, 找出熱愛事物,發掘自己的無限潛力!
Thumbnail
是不是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我們學習和工作有什麼意義?多數人只被要求要好好念書,考上好的學校,就能找到好的工作。然而,很多人踏出社會後卻發現自己不喜歡目前的工作,又不知道自己喜歡的工作是什麼,只能咬著牙苦撐。如果有個人或有本書能早點開導你,是否會讓你從此對學習與工作改觀呢?
Thumbnail
是不是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我們學習和工作有什麼意義?多數人只被要求要好好念書,考上好的學校,就能找到好的工作。然而,很多人踏出社會後卻發現自己不喜歡目前的工作,又不知道自己喜歡的工作是什麼,只能咬著牙苦撐。如果有個人或有本書能早點開導你,是否會讓你從此對學習與工作改觀呢?
Thumbnail
不管是誰都有自己的路,即使在目前的人生狀態中,可能要面對很多挑戰,但回想小時候的我們是很有自信的,我們夢想著很多事情,覺得一切都有可能,但長大後的我們,因為人生路上遇到的挫折困難而失去對自我的信任感,但我們需要記得我們生而有自信,生而相信自己 並且人生有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不管是誰都有自己的路,即使在目前的人生狀態中,可能要面對很多挑戰,但回想小時候的我們是很有自信的,我們夢想著很多事情,覺得一切都有可能,但長大後的我們,因為人生路上遇到的挫折困難而失去對自我的信任感,但我們需要記得我們生而有自信,生而相信自己 並且人生有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成為大人的我們也知道,「考好」絕對無法成為孩子讀書唯一的動力來源,尤其對許多學業表現普通的孩子而言。然而每個孩子都必須面對他們的未來,大人光是為他們擔心也沒用,所以當我看到《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這本書時,我非常驚艷,覺得一定要帶領更多孩子們思考這些和人生相關的重要大事。
Thumbnail
成為大人的我們也知道,「考好」絕對無法成為孩子讀書唯一的動力來源,尤其對許多學業表現普通的孩子而言。然而每個孩子都必須面對他們的未來,大人光是為他們擔心也沒用,所以當我看到《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這本書時,我非常驚艷,覺得一定要帶領更多孩子們思考這些和人生相關的重要大事。
Thumbnail
每年到了的3~5月,是高三這個年紀最煩惱的時刻,到底該念什麼科系?到底自己的興趣是什麼?將來想從事什麼工作?真的是人生大哉問啊!
Thumbnail
每年到了的3~5月,是高三這個年紀最煩惱的時刻,到底該念什麼科系?到底自己的興趣是什麼?將來想從事什麼工作?真的是人生大哉問啊!
Thumbnail
迷惘的我,似乎從這本書中找到一絲慰藉。
Thumbnail
迷惘的我,似乎從這本書中找到一絲慰藉。
Thumbnail
f. y第一份工作要依照所學還是自己的興趣,這個是問到爛掉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大家各有說法,兩派各有擁護者。 支持興趣派的會說,工作就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不然工作時數這麼長,會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沒有生活的意義;而支持自己所學的會說,如果不支持自己所學,那大學四年不就白讀了。 其實,遵照所學還是自己的興
Thumbnail
f. y第一份工作要依照所學還是自己的興趣,這個是問到爛掉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大家各有說法,兩派各有擁護者。 支持興趣派的會說,工作就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不然工作時數這麼長,會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沒有生活的意義;而支持自己所學的會說,如果不支持自己所學,那大學四年不就白讀了。 其實,遵照所學還是自己的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