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滿足 即便是你已經很成功

更新於 2023/06/0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參考文獻: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2/12/08/steal/2/
今天我被台大同學鼓舞了,他很愛我長期主義的那篇文章,唯一覺得美中不足的就是延遲滿足,而我一直沒有寫這主題是因為,我也做得不好,但卻是實實在在地點出了我得盲點,因為現在所享用的資源,日後都要買單的,而不是你應得的。
人生苦短,我的人生有兩位重要人物,在五十歲前就過世了, 一個是我的父親,一位是我現職的主管,重點不是死因,而是他們幾乎在人世間沒有享樂,只有努力辛勞的付出,而不久人世,這非常讓人感慨不是嗎?但是這樣代表人生無常,即時行樂嗎?我認爲反而是錯的,因為人生的意義感不是短暫的樂,而是你可以帶給未來的人們,多大的幸福,而這樣的意義感,不是快樂可以形容的。
要問我到了這個年紀,蒙心自問最感恩的不一定是自己的父母或國家領導,而是創造出這個社會,穩定跟發展機會的人,舉例民主制度的推對,創造出法律的人,給這個世界努力而可以有收穫的人,而正因為有了他們這些人,我們所得到的一切是倍受保護的,而當時創早出制度,文明,法律的人,並沒有即時行樂,而是延遲滿足,直到創立出偉大的不朽。
現在你買的一個包,吃的一頓大餐,與買的一部好車,其實往簡單的說都可以救活非洲不少的難民,雖然已經有研究指出,如果沒有良好的理財教育,給再多的錢去捐助,也是於事無補,但是你要知道世界第八大奇蹟,那就是複利的效果,
現在的兩萬塊,十年後可能是二十萬,但是問題在,你有沒有可能延遲滿足你的本金,而是繼續投資在你看好的標的,最後那回報無比豐收呢?
最後我想要回應,不論是今天的高人同學,或是我最喜歡的蔡恩全,都是呼籲我們把頭削尖,延遲滿足,因為他認為只有趁現在,能夠創要價值的時候延遲滿足,而未來你才有更多空間享樂,這可以是給你簡單的快速與思維,有截然的不同,所以別在花錢小確幸了,這只會讓你感覺越來越不錯,但是你是被溫水煮青蛙,而是延遲所有的滿足,努力集中幹點大的,共勉之。
    avatar-img
    189會員
    274內容數
    我的沙龍有五種主題,自我成長、健康、職場、投資理財與有趣的心情隨筆,目前深耕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的系列,常常能給不少格友與讀者啟發。希望能給路過的你,也有收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首先我的目標是,每週要產出三篇大約1000字的短文,持續一年。提供大家閱讀與思考,我的內容相對多元,有文史哲學、投資理財、職場技能與好書分享等,這樣的好處是,比較容易隨筆創作,快速的組織一個想法就可以進行寫作,但也是有侷限性,就是不好提供一個有系統性與完整的內容,但是對於我這個部落格新手,天天鍛鍊自
    台語開場帶動全場轟動 首先這是一場非常精彩的演講,不僅僅因為他是黃仁勳,身份是NIVIDIA的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而是他也把演講最重要的TA(Target Audience),在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打中了台灣大學的學生,那就是用台灣話說:「大家好!」,熟知他的生平故事就知道,他小時候就移民美國,所以這
    我先給答案,在台灣的話是少了,在美國是剛剛好,不能再多了的狀態,但你問我選哪個會更好,我一定會選後者,這裡絕對不是什麼,崇洋媚外之類的因素,而是你要「學好」還是「成績單好看」的問題。 大學在台灣,一個學期是18週,而在美國一個學期是14週,意思是說美國在修某一堂課,可是足足比短台灣一個月的課堂時間。
    在給你答案之前,我們先看看這個解法何來,它是來自一個研究人的行為實驗的數據分析,這個實驗室規則是要在150秒內完成100題選擇題。這100題會出現兩道菜,你必須要在兩道菜選擇你喜歡的菜,比如說題目一,出現A選項:蒜泥白肉跟B選項:鐵板牛柳,如果你不吃牛肉很顯然應該選A,你如果喜歡牛肉就直接選B。
    除非你還是學生,否則你一定有面試或被面試的經驗,或者你兩個經驗都有。我還記得三年多前請教我的上司(副總),具體我應該在面試當中,問受試者什麼問題才能夠不容易踩雷。而當時副總回答我:『你問什麼不重要,他問你什麼才重要!』。說實話當下我沒有聽懂,但是現在深刻的體會這真的才是重點!
    老實說這是我生平第二次收到Google的面試邀情了,收到的那瞬間還是非常雀躍的,上次收到面試邀請,面試了五場後(不含履歷篩選),到謝謝一鞠躬,總共花了3個多月,如果你也收到Google的面試邀請,你需要一點經驗分享,你可以透過這篇文章了解多一點,但是Google面試有兩種體系,簡單說技術職跟非技術職
    首先我的目標是,每週要產出三篇大約1000字的短文,持續一年。提供大家閱讀與思考,我的內容相對多元,有文史哲學、投資理財、職場技能與好書分享等,這樣的好處是,比較容易隨筆創作,快速的組織一個想法就可以進行寫作,但也是有侷限性,就是不好提供一個有系統性與完整的內容,但是對於我這個部落格新手,天天鍛鍊自
    台語開場帶動全場轟動 首先這是一場非常精彩的演講,不僅僅因為他是黃仁勳,身份是NIVIDIA的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而是他也把演講最重要的TA(Target Audience),在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打中了台灣大學的學生,那就是用台灣話說:「大家好!」,熟知他的生平故事就知道,他小時候就移民美國,所以這
    我先給答案,在台灣的話是少了,在美國是剛剛好,不能再多了的狀態,但你問我選哪個會更好,我一定會選後者,這裡絕對不是什麼,崇洋媚外之類的因素,而是你要「學好」還是「成績單好看」的問題。 大學在台灣,一個學期是18週,而在美國一個學期是14週,意思是說美國在修某一堂課,可是足足比短台灣一個月的課堂時間。
    在給你答案之前,我們先看看這個解法何來,它是來自一個研究人的行為實驗的數據分析,這個實驗室規則是要在150秒內完成100題選擇題。這100題會出現兩道菜,你必須要在兩道菜選擇你喜歡的菜,比如說題目一,出現A選項:蒜泥白肉跟B選項:鐵板牛柳,如果你不吃牛肉很顯然應該選A,你如果喜歡牛肉就直接選B。
    除非你還是學生,否則你一定有面試或被面試的經驗,或者你兩個經驗都有。我還記得三年多前請教我的上司(副總),具體我應該在面試當中,問受試者什麼問題才能夠不容易踩雷。而當時副總回答我:『你問什麼不重要,他問你什麼才重要!』。說實話當下我沒有聽懂,但是現在深刻的體會這真的才是重點!
    老實說這是我生平第二次收到Google的面試邀情了,收到的那瞬間還是非常雀躍的,上次收到面試邀請,面試了五場後(不含履歷篩選),到謝謝一鞠躬,總共花了3個多月,如果你也收到Google的面試邀請,你需要一點經驗分享,你可以透過這篇文章了解多一點,但是Google面試有兩種體系,簡單說技術職跟非技術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投資新手大多從身邊市場開始著手,選擇台股市場入門,單筆投資或台股定期定額投資,隨著經驗累積,進入美股市場也是好選擇,這篇文章帶你前進美股投資,證券開戶選擇國內券商複委託,使用美股定期定額投資,並以國泰 CUBE App為例說明。 內容目錄: 1.一站式開戶:以國泰世華 CUBE App 為例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根據貝恩顧問公司 (Bain and Company) 的最新研究,高齡族群大量走出退休生活並重返職場。合夥人 Andrew Schwedel 表示,這是一個「一個巨大的轉變」,並預測到 2030 年,全球將有 1.5 億個工作職務,會轉移到高齡勞動力上。
    Thumbnail
    在生活的十字路口,延遲享受和即時滿足之間,阿飛認為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取得平衡的方式也不同。阿飛建議,在追逐夢想的同時,別忘了停下腳步,享受當下的美好。生活就像彈簧,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Thumbnail
    1960末期,一名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他放置了一個棉花糖在孩子面前,告訴他們如果能夠忍住等待15分鐘不吃,就會獲得額外的一個棉花糖,這就是「史丹佛棉花糖實驗」。這看似簡單的實驗,卻揭示了延遲滿足對於孩子未來的深遠影響。 棉
    Thumbnail
    經歷過很多事情以後,我發現,當我延遲滿足的時候,反而最後趕不上環境的變化。所以我就不等了,想做什麼就直接幹吧。於是我的初夜就這樣遺落在今年的白色情人節。
    Thumbnail
    「延遲滿足」這是最近聽書新聽到的詞。 什麼是延遲滿足? 就是能控制當下的慾望和衝動,以獲得後面更大的獎賞。 這概念乍聽之下應該是用在成功學或學習方面,事實上心理學有關延遲滿足能力的實驗,也確實是與這些相關沒錯,但我卻不是在這樣的語境下認識這個名詞的。 先大概講一下心理學延遲滿足的實驗:
    Thumbnail
    延續棉花糖實驗這個話題,就是延遲滿足。 舉例來說: 孩子把功課寫完才去玩, 爸媽生氣前先平靜心情,細細思考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堅持誠實,好好地把話說清楚,好好地聽完他人說話 專心陪伴小孩,觀察小孩的節奏而不是要小孩順從大人的速度 好好詳盡的回答小孩的問題,不敷衍,專心看著他回答 延遲滿足意思也就是
    自從一直在微信讀書開始累積讀書的完成度,原本在聽的podcast頻道就很少依照時間聽,從吳淡如的人生實用商學院,到大人學,甚至黃越綏的林祖媽來啊,慢慢的越積越多,甚至連一些追蹤的YT頻道也沒有辦法如期聽完。 是不是有些需求~像我這樣沒辦法全部聽完,乾脆整合成一個資料庫的軟體?最近發現一個很讚的這種搜
    堅持減少負債、持續買進資產,是我未來20年以上長遠的目標。每個月薪水下來,我就分別將薪資分成5份: 1.保險支出(我&家人保險費用) 2.生活費支出(全家每月生活費) 3.孩子學費(目前孩子就讀私立幼兒園) 4.投資支出(固定房貸/ETF投資) 5.儲蓄(保留一年全家生活支出水位) 建立財
    Thumbnail
    我們一生「幸福」的組成,來自於及時享樂加上延遲滿足。 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實驗 探討孩童面對誘惑所做出的反應,與未來的成就是否有相關性。
    Thumbnail
    延遲滿足是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的環境為主的社會才成形。就在最近的一百年,汽車、飛機、電視、電腦、智能手機陸續出現。 人類的天性卻卻跟非洲草原上的野生動物一樣, 我們的祖先想方設法在風雨中找到住所,每天都面對著生死攸關的威脅,為的就是可以生存下來。 【個人網站】
    Thumbnail
    投資新手大多從身邊市場開始著手,選擇台股市場入門,單筆投資或台股定期定額投資,隨著經驗累積,進入美股市場也是好選擇,這篇文章帶你前進美股投資,證券開戶選擇國內券商複委託,使用美股定期定額投資,並以國泰 CUBE App為例說明。 內容目錄: 1.一站式開戶:以國泰世華 CUBE App 為例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根據貝恩顧問公司 (Bain and Company) 的最新研究,高齡族群大量走出退休生活並重返職場。合夥人 Andrew Schwedel 表示,這是一個「一個巨大的轉變」,並預測到 2030 年,全球將有 1.5 億個工作職務,會轉移到高齡勞動力上。
    Thumbnail
    在生活的十字路口,延遲享受和即時滿足之間,阿飛認為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取得平衡的方式也不同。阿飛建議,在追逐夢想的同時,別忘了停下腳步,享受當下的美好。生活就像彈簧,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Thumbnail
    1960末期,一名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他放置了一個棉花糖在孩子面前,告訴他們如果能夠忍住等待15分鐘不吃,就會獲得額外的一個棉花糖,這就是「史丹佛棉花糖實驗」。這看似簡單的實驗,卻揭示了延遲滿足對於孩子未來的深遠影響。 棉
    Thumbnail
    經歷過很多事情以後,我發現,當我延遲滿足的時候,反而最後趕不上環境的變化。所以我就不等了,想做什麼就直接幹吧。於是我的初夜就這樣遺落在今年的白色情人節。
    Thumbnail
    「延遲滿足」這是最近聽書新聽到的詞。 什麼是延遲滿足? 就是能控制當下的慾望和衝動,以獲得後面更大的獎賞。 這概念乍聽之下應該是用在成功學或學習方面,事實上心理學有關延遲滿足能力的實驗,也確實是與這些相關沒錯,但我卻不是在這樣的語境下認識這個名詞的。 先大概講一下心理學延遲滿足的實驗:
    Thumbnail
    延續棉花糖實驗這個話題,就是延遲滿足。 舉例來說: 孩子把功課寫完才去玩, 爸媽生氣前先平靜心情,細細思考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堅持誠實,好好地把話說清楚,好好地聽完他人說話 專心陪伴小孩,觀察小孩的節奏而不是要小孩順從大人的速度 好好詳盡的回答小孩的問題,不敷衍,專心看著他回答 延遲滿足意思也就是
    自從一直在微信讀書開始累積讀書的完成度,原本在聽的podcast頻道就很少依照時間聽,從吳淡如的人生實用商學院,到大人學,甚至黃越綏的林祖媽來啊,慢慢的越積越多,甚至連一些追蹤的YT頻道也沒有辦法如期聽完。 是不是有些需求~像我這樣沒辦法全部聽完,乾脆整合成一個資料庫的軟體?最近發現一個很讚的這種搜
    堅持減少負債、持續買進資產,是我未來20年以上長遠的目標。每個月薪水下來,我就分別將薪資分成5份: 1.保險支出(我&家人保險費用) 2.生活費支出(全家每月生活費) 3.孩子學費(目前孩子就讀私立幼兒園) 4.投資支出(固定房貸/ETF投資) 5.儲蓄(保留一年全家生活支出水位) 建立財
    Thumbnail
    我們一生「幸福」的組成,來自於及時享樂加上延遲滿足。 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實驗 探討孩童面對誘惑所做出的反應,與未來的成就是否有相關性。
    Thumbnail
    延遲滿足是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的環境為主的社會才成形。就在最近的一百年,汽車、飛機、電視、電腦、智能手機陸續出現。 人類的天性卻卻跟非洲草原上的野生動物一樣, 我們的祖先想方設法在風雨中找到住所,每天都面對著生死攸關的威脅,為的就是可以生存下來。 【個人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