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頻有感

2023/06/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可能錯了

晨走聽曾寶儀的音頻,內容是她回答讀者的來函。感覺讀者信函的水準不低,而回答也相當真誠,豁達,自然,不輸她的訪談。其中有提到《我可能錯了》一書,曾寶儀曾為該書寫序,並聲稱極喜歡該書,尤其是,和人相處時,感到衝突似在醞釀,關係快要破裂時,靜下心來,默念:「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似乎就讓人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因為,我確實可能錯了,為什麼我一定是對的?就因為我認為我一定是對的,而你也認為你一定是對的,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和衝突,困擾和挫折,不是嗎?何況,在人際交往中,正確與否從來就不重要。「我可能錯了」讓我們不必死纏於僵直的思路中,從而放開了心念,放鬆了心結,也放過了自己。

人生艱難唯一死

音頻中有位讀者提到自己是護理師,在醫院中經常碰到已經簽「不急救同意書」的患者,家屬卻還要求進行各種搶救,身上擦滿管子,還要搥打,按摩直到肋骨都斷了,還不讓病人走,並請曾寶儀有可能的話談談這課題。曾寶儀提到自己奶奶的過世,也答應找專業人員來談此課題。我直接想到了大師兄的書。大師兄的書其實是略過了臨死前的話題,談的都是已經過世者—不管是吊死,撞死,病死,溺死,打死,跌死,勒死,自然死,意外死…,以及還在世者在面對這些死者時所產生各種反應…還真的是「人生艱難唯一死」—臨死難,已死難,未死也難啊!

生前告別文

這話題也讓我想到了在博客來針對《我可能錯了》一書所做的簡介,我記得在簡介最後面的讀者留言中,有則關於作者<生前告別文>的部份。留言者叫Xie Tang,他自稱是在搜尋資料時看到該書,覺得有些好奇,因此追蹤作者,在IG上看到作者寫到「當你讀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已經不在了。」貼文的時間是2023(?)/1/18,作者是在2022/1/17喝下一杯冰沙後,安詳睡去的。
作者的<生前告別文>Xie Tang是使用google將瑞典文翻譯成英文,再由他譯成中文(?),容我節錄部份內容
//我全然相信,關於死亡,我的第一個反應會是:解脫。這可憐的身體終於不用再打仗了。謝謝你的奮鬥,我親愛的身體。這場戰役終於結束了。我同樣深信我接下來(對死亡)的反應是:驚訝。即使在過去30年來,某種程度上我一直為這個時刻及其後做準備。
……

謝謝所有照亮我生命的人們。

謝謝你常常讓我覺得被看見、被理解、被欣賞、被信任、被支持、被歡迎、甚至被愛。


……//

面對死亡竟如此灑脫

面對著可以看到死期漸近的漸凍症,並已決定安樂死,但他沒有抱怨,沒有憤恨,沒有恐懼,有的是接受,有的是釋懷,有的是感謝…面對著死亡他竟然如此的灑脫……面對著死亡竟然可以如此的灑脫…

允許一切發生

只是
我想起了那位護理師口中:簽「不急救同意書」都不能好好走的病患…
我想起了必須採用極端手段(自縊)以求解脫的國寶級藝術家朱銘
如果—僅僅只是如果—,《我可能錯了》的作者不能安樂死,他也能如此灑脫嗎?我也想到了曾經久病纏身的星雲大師……
但《允許一切發生》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