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走上踏實生活|如果你總是過度用力, 總有一天會筋疲力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是你的日常寫照嗎?

  • 有點輕微焦慮,覺得自己忙碌不堪,很久沒有靜下來休息
  • 靜靜坐著就忍不住滑手機,不斷查看信件或是社群媒體
  • 不想一直處在「開機」的狀態,卻又無法讓自己「關機」
raw-image

今天想和你分享《踏實感的練習》書中提到的 5 種方式,讓我們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

練習 ①「接納現實才能看見往前走的路」

我們所無法控制的事情,總是遠遠比我們所能控制的多,當事情發生不如預期的時候,會試圖讓自己不去認清真正的現實,反而用更多證據去支持自己所認定的現實。

這個自我欺騙的過程其實就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例如:你明明清楚自己不想再做這份工作,卻不願意面對,反而找更多理由證明這份工作其實也不錯,同樣的情境可能也發生在愛情與友情的人際關係裡。

raw-image

你明明知道在關係中已經過度內耗、不開心了,卻始終把自己的需求往後放,不斷的說服自己可能是對方太累了,說話直接了點,或是告訴自己這個人本來就是這樣呀!不斷地為這段關係找到可以繼續下去的「合理藉口」。

想要改變最重要的就是意識到心中真正的感受,別再自我欺騙了!

練習 ②「擁抱現在的你,踏出改變的步伐」

無論我們面對的是不良習慣、一段關係的寂寞感,職場的倦怠、緊張不安的身心狀態或是糟糕的健康狀況,即使真正需要處理的問題就在眼前,但我們已經養成一種逃避問題的行為模式。

無論什麼事,只要想要讓事情有轉機、有進展,就必須把「接納現在的你」視為起點,承認並面對問題的根源。

接納現在的自己而不是「我希望成為的那個人」-《踏實感的練習》

練習 ③「問自己真正想說的是什麼」

你有沒有想過人類明明是獨立的個體,卻渴望能得到愛,與他人建立連結、獲得他人的協助並被群體所接納呢?或許這正是人類演化出「與他人分享自身脆弱」的原因,其實大家都很脆弱,只是願不願意承認而已。

你必須鼓起勇氣,說你真正想說的話,練習的過程中,你會慢慢展現你的脆弱,展露你不自信的那面,這個過程可能會讓你感到不自在,但當你足夠坦承,會發現某一部分的自己其實是可以被他人接納的,在不斷踏出恐懼與自我認識的路上,你將更強大,更有自信。

練習 ④「順其自然,而非總是強求」

一旦我們設下了目標,往往對於日後的成果過於興奮,而行事過於匆忙,有時甚至為了求成,不惜衝動行事,順其自然的概念就像是幫你的生活按下暫停鍵。

raw-image

如果你能專注在眼下的事情,狀態反而會更好,想在長期獲得進展,重點不在於付出過程中付出多大努力,而是在於你做事的節奏是否能夠長久,我們都知道堅持這件事才是最難的,當你迫使自己快速達到某個目標,雖然會讓你獲得短暫的成就感與快樂,但那種感覺也會迅速消失,隨之而來的空虛感也讓你想快速達到下一個目標,你得告訴自己進展是一點一滴慢慢累積的而非一蹴可幾。

練習 ⑤「這是現在的狀況,我正在盡全力」

發現自己開始苛責自己或是批判自己時,可以在內心說出《踏實感的練習》書中提到的這句話:「這是現在的狀況,我正在盡全力」。

這是一句可以幫我們緩和當下負面情緒的自我對話,練習幾遍後,就能看見眼前的狀態就是現實,與其焦慮,還不如接受,因為你已經盡全力去做準備!以善待自己取代批判自己,我們需要的是鼓勵!

-

從前我就在想「踏實感」是怎麼來的?直到看到今天想和你分享《踏實感的練習》這本書,我才了解到有一種感受是因為你看清楚事情背後自我需求,而獲得的安全感,這就是讓你能走上「有意識生活」的關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真的! 以前的我也曾是個很「用力」在生活的人。
Tings 聽思-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28
Monica-caの生活543 我現在在「用力」與「鬆弛」間來回練習😌 需要不斷提醒自己~
羽昊 -avatar-img
2023/06/23
是Tings 聽思 !!!!喜歡你的IG文,沒想到可以在這也看到你的文章,期待你之後的療癒小文:)
Tings 聽思-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23
羽昊/ 日青文字療癒放映師 哈囉!聽思到方格子連載了❤️ 未來會分享更多文章的,謝謝你的支持~
avatar-img
理想自我實驗室
122會員
31內容數
【理想自我實驗室】以 BE BETTER YOU 作為出發點,劃分三大主軸,分別為「推薦書單」每個月一本好書,從內容精華延伸到生活運用,「啟發思維」每篇文章一個關鍵思維,帶你找到改變契機,「自我學習」以理想自我為出發,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理想自我實驗室的其他內容
2023/12/26
大家好,我是聽思~ 你最近過的好嗎?2023 年再倒數幾天就要結束了,每年年末聽思都會花上幾天的時間好好回顧這一年來的累積,也想透過這篇文章總結加入 Vocus 方格子後所撰寫的文章、認識的新朋友以及明年的新規劃☺️ 沙龍經營年度總結(2023/05-2023/12) 文章總數:26篇(每個月
Thumbnail
2023/12/26
大家好,我是聽思~ 你最近過的好嗎?2023 年再倒數幾天就要結束了,每年年末聽思都會花上幾天的時間好好回顧這一年來的累積,也想透過這篇文章總結加入 Vocus 方格子後所撰寫的文章、認識的新朋友以及明年的新規劃☺️ 沙龍經營年度總結(2023/05-2023/12) 文章總數:26篇(每個月
Thumbnail
2023/11/29
你可以把防衛機制想像成是你平常常走的那條路,所留下的車輪痕跡。它們是我們一生習得的思維習慣,已經深深的刻在大腦中的神經連結和路徑,變成我們的反射動作與下意識反應,不會僅僅因為我們意識到它的存在就離開或消失。如果想要從這些固有模式中跳脫出來,我們必須練習「走不同的路」
Thumbnail
2023/11/29
你可以把防衛機制想像成是你平常常走的那條路,所留下的車輪痕跡。它們是我們一生習得的思維習慣,已經深深的刻在大腦中的神經連結和路徑,變成我們的反射動作與下意識反應,不會僅僅因為我們意識到它的存在就離開或消失。如果想要從這些固有模式中跳脫出來,我們必須練習「走不同的路」
Thumbnail
2023/11/27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了解到逃避最大原因就是我們的「心理防衛機制」,初步談到這個概念也許還不夠清楚,所以這一篇會實際點出我們究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呢?在《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這本書提到十種消極且無用的心理防衛機制,聽思想和大家分享其中最常見的兩大心態,和你一起了解更多。
Thumbnail
2023/11/27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了解到逃避最大原因就是我們的「心理防衛機制」,初步談到這個概念也許還不夠清楚,所以這一篇會實際點出我們究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呢?在《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這本書提到十種消極且無用的心理防衛機制,聽思想和大家分享其中最常見的兩大心態,和你一起了解更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是你的日常寫照嗎? 有點輕微焦慮,覺得自己忙碌不堪,很久沒有靜下來休息 靜靜坐著就忍不住滑手機,不斷查看信件或是社群媒體 不想一直處在「開機」的狀態,卻又無法讓自己「關機」 今天想和你分享《踏實感的練習》書中提到的 5 種方式,讓我們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 練習 ①「接納現實才能看見
Thumbnail
這是你的日常寫照嗎? 有點輕微焦慮,覺得自己忙碌不堪,很久沒有靜下來休息 靜靜坐著就忍不住滑手機,不斷查看信件或是社群媒體 不想一直處在「開機」的狀態,卻又無法讓自己「關機」 今天想和你分享《踏實感的練習》書中提到的 5 種方式,讓我們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 練習 ①「接納現實才能看見
Thumbnail
現代人的生活繁忙,我們就像是拼命地在滾輪上奔馳的倉鼠一樣,陷入無止盡的忙碌循環之中。而這本書,正好可以陪伴這樣的你我,提醒我們好好地按下暫停鍵,仔細地去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透過有意識地練習放鬆,找回內在的平靜。
Thumbnail
現代人的生活繁忙,我們就像是拼命地在滾輪上奔馳的倉鼠一樣,陷入無止盡的忙碌循環之中。而這本書,正好可以陪伴這樣的你我,提醒我們好好地按下暫停鍵,仔細地去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透過有意識地練習放鬆,找回內在的平靜。
Thumbnail
我是透過許多人的回饋,才曉得原來我是個懂「 過生活 」的人啊! 與大家無異,我經常工作完就想賴在沙發追劇;靈機一動會列目標清單,也會因各種狀況拖宕、放棄,或壓根兒忘得一乾二凈。 - 但我心裡不斷浮現的聲音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即便理想的輪廓尚且模糊,但我明白,假設一再逃避,姑且將就著過,那種
Thumbnail
我是透過許多人的回饋,才曉得原來我是個懂「 過生活 」的人啊! 與大家無異,我經常工作完就想賴在沙發追劇;靈機一動會列目標清單,也會因各種狀況拖宕、放棄,或壓根兒忘得一乾二凈。 - 但我心裡不斷浮現的聲音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即便理想的輪廓尚且模糊,但我明白,假設一再逃避,姑且將就著過,那種
Thumbnail
發懶讓你變得更好! #閱來閱快樂之十七
Thumbnail
發懶讓你變得更好! #閱來閱快樂之十七
Thumbnail
近期康復後,緊接著就是論文跟搬家,好幾天都呈現不想動的狀態,我認真去查了一下網路。 為什麼人會懶散? 一查不得了,原來懶散的背後,是有很多原因的,害怕失敗、害怕成功、想被照顧、被動攻擊的溝通、需要休息。 盤點自己發現,我應該不是那種會害怕的人,失敗、成功對我而言都是好事,我想比較偏向需要休息。
Thumbnail
近期康復後,緊接著就是論文跟搬家,好幾天都呈現不想動的狀態,我認真去查了一下網路。 為什麼人會懶散? 一查不得了,原來懶散的背後,是有很多原因的,害怕失敗、害怕成功、想被照顧、被動攻擊的溝通、需要休息。 盤點自己發現,我應該不是那種會害怕的人,失敗、成功對我而言都是好事,我想比較偏向需要休息。
Thumbnail
「怎麼什麼事都感覺做不好……?」 「明明很努力了還是無法追上別人。」 「很想給自己一天耍廢,但感覺很不應該。」 「好討厭現在的自己,怎麼做都好像不夠。」 以上的句子你也有共鳴嗎?是否常常出現在你的腦海裡呢? 伴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我們獲取資訊的速度也大幅提升,各種事物的學習資源都可以輕易取得,使得多
Thumbnail
「怎麼什麼事都感覺做不好……?」 「明明很努力了還是無法追上別人。」 「很想給自己一天耍廢,但感覺很不應該。」 「好討厭現在的自己,怎麼做都好像不夠。」 以上的句子你也有共鳴嗎?是否常常出現在你的腦海裡呢? 伴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我們獲取資訊的速度也大幅提升,各種事物的學習資源都可以輕易取得,使得多
Thumbnail
習慣把眼前所有考驗都當成磨練,你是在成就自我,還是在滿足他人的「期望」?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沒錯,但很多時候,初入社會的我們會誤把機會當成賞識。
Thumbnail
習慣把眼前所有考驗都當成磨練,你是在成就自我,還是在滿足他人的「期望」?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沒錯,但很多時候,初入社會的我們會誤把機會當成賞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