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說不」的下場!一、跟督學說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校長從候用開始,就會碰上一些不想做的事,偶發的像「當人牆」,長期的還有做隨扈、陪跑攤,幫開車,,,等,勇敢「說不」的下場會如何呢?
師大畢業服務四年後,不用賠公費,就很想辭職,但因為從進了幼稚園開始就沒離開過學校,一下要跨出校門,還真下不了決心;還好駐區督學適時遞來一根稻草.......
那時我在新北一所大型國中擔任學務,當年新生入學有36班,為了強化班級經營,我讓每6班成一個「班群」,導師成員包括老中青,教室位置、辦公桌也都在一起。
結果那年開始實施「導師抽籤制」,督學一來,就問有沒有抽籤?我極力陳言,導師陣容就是作戰隊形,必須精心佈局,哪能抽籤了事?
我是師大國文系正科班文青,寫小說的,很少有我說不動的人。未料督學竟然紋風不動:「你有沒有接到公文?公文有沒有說要抽籤?你為什麼沒抽籤?......
我說:「你們這樣是在辦行政,不是在辦教育!」督學怒了,說要辦我,我說我本來就不想幹了。當時只是不想讓自己的一生都在跟這些官僚折衝;應付這些只求假公平,卻犧牲真幸福的政策。
離職當天,其實我慌到掉眼淚,因為一輩子第一次面向茫然的未來!但轉念一想,我的弟弟和妹妹,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不是都這樣嗎?工作都是沒有終身保障的!於是,就勇敢地迎向「轉業」之路!
avatar-img
78會員
9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惠銘AM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考好考差,都是轉型的好時機 國中會考成績一出,各校又開始被檢驗5A人數多寡,這是大勢,也不必逆風,但不管考好考差,卻都是「學校轉型」的契機。 考好的,在興頭上可以帶大家想一下:如果會考後學生的出席率也很高,是不是更好? 考不好的,運作空間更大。A沒有增,就看看C有沒有減。沒有第一志願,可以看前三志
會考後,失去「利用價值」的學校,正面臨教室唱空城、班級快解體的困境。這段畢業前最值得珍惜的日子,學生卻是手機滑到爆,了無生機與活力。 校長之前是拜託教師「零放棄」;現在則勸說學生「零拒絕」,弄得自己「零樂趣」。 歐萊德,做洗髮精的做到20週年慶是跑到格陵蘭拍紀錄片,還成為今年國中會考社會科考題。 董
「次世代教育」並不完全是對這個世代教育的「反動」,基本上是一種「系統轉型」的倡議;而學校的轉型,其實有很明確、簡易的起點,就是開始看見影響力。 用系統三要素來說:當學校的「功能目標」從短期「績效」轉為深遠「影響力」時,組織的「連結關係」也會改變:人與人、班與班,甚至校與校之間的傳統競爭關係,就開始有
哪來的「行人地獄」?所以臺灣是「行車天堂」?其實大家都在地獄底層,而且還會再往下,如果施政者一直沒有「系統思考」的話! 基層人員一向是最可憐的,新聞報一報,警察馬上密佈街頭抓違規;中捷出了事,站務人員就增加好多維安作業。都是把大家搞得更忙,讓系統更分裂。
也不知是誰發明的,很多縣市的「校本課程發展」都用了所謂的「系統觀」,把課程分成「大系統」、「中系統」、「小系統」。其實因為這些組成元件彼此只是層屬的連結,之間並沒有循環互動的關係,所以其實只是「架構」圖或表,還不能稱為「系統」。正確的名稱應該是「上中下層架構」,或者叫「表中裡層結構」。 有回到原點才
當學校治理重點從「績效」轉為「影響力」,就會啟動「持續改善」的學習循環。 績效是具體、可達的,比較容易讓人在達標的同時,也感覺「完成了」,「做到了」!例如得到教卓金質獎、磐石獎,我們就會覺得到頂了(其實只是最符合規則),於是大家就下山,準備攀登另一座高峰。 影響力則是無形、抽象的,不會有「到頂」、「
考好考差,都是轉型的好時機 國中會考成績一出,各校又開始被檢驗5A人數多寡,這是大勢,也不必逆風,但不管考好考差,卻都是「學校轉型」的契機。 考好的,在興頭上可以帶大家想一下:如果會考後學生的出席率也很高,是不是更好? 考不好的,運作空間更大。A沒有增,就看看C有沒有減。沒有第一志願,可以看前三志
會考後,失去「利用價值」的學校,正面臨教室唱空城、班級快解體的困境。這段畢業前最值得珍惜的日子,學生卻是手機滑到爆,了無生機與活力。 校長之前是拜託教師「零放棄」;現在則勸說學生「零拒絕」,弄得自己「零樂趣」。 歐萊德,做洗髮精的做到20週年慶是跑到格陵蘭拍紀錄片,還成為今年國中會考社會科考題。 董
「次世代教育」並不完全是對這個世代教育的「反動」,基本上是一種「系統轉型」的倡議;而學校的轉型,其實有很明確、簡易的起點,就是開始看見影響力。 用系統三要素來說:當學校的「功能目標」從短期「績效」轉為深遠「影響力」時,組織的「連結關係」也會改變:人與人、班與班,甚至校與校之間的傳統競爭關係,就開始有
哪來的「行人地獄」?所以臺灣是「行車天堂」?其實大家都在地獄底層,而且還會再往下,如果施政者一直沒有「系統思考」的話! 基層人員一向是最可憐的,新聞報一報,警察馬上密佈街頭抓違規;中捷出了事,站務人員就增加好多維安作業。都是把大家搞得更忙,讓系統更分裂。
也不知是誰發明的,很多縣市的「校本課程發展」都用了所謂的「系統觀」,把課程分成「大系統」、「中系統」、「小系統」。其實因為這些組成元件彼此只是層屬的連結,之間並沒有循環互動的關係,所以其實只是「架構」圖或表,還不能稱為「系統」。正確的名稱應該是「上中下層架構」,或者叫「表中裡層結構」。 有回到原點才
當學校治理重點從「績效」轉為「影響力」,就會啟動「持續改善」的學習循環。 績效是具體、可達的,比較容易讓人在達標的同時,也感覺「完成了」,「做到了」!例如得到教卓金質獎、磐石獎,我們就會覺得到頂了(其實只是最符合規則),於是大家就下山,準備攀登另一座高峰。 影響力則是無形、抽象的,不會有「到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故事是這樣來的,十數年前,我在高雄某高中任職,一直沒辦法擔任導師,原來某主任(後來遇到性平案件被解聘)對外宣稱,我不善與家長溝通,不能擔任導師。因此,直到我離開那所學校到中港任職,我都因為被封鎖而一直當專任老師。也許,如果我沒有參加台中縣聯合教甄得到第一名,也許,我到現在還留在那所,也許就這樣...
20240810   放假還在想學校的事情,就覺得自己好像還在那個空間,絲毫不得鬆懈。但昨天聽到的故事又給人很大的希望,還是想記錄下來。   十一   這陣子整理舊東西,翻到高中的畢業證書及滿篇紅字的成績單,一下子悲從中來,原來我當時被當了這麼多科還是有畢業嗎QQ
最近台灣好幾個學校增設的護理系揭牌了,準備招生。 這種思維真是爛透的慣老闆。 舉一個例子教育界的例子: 國中小教育的行政大逃亡已經好幾年了。2016年教育部宣布要行政減量,結果當然是並沒有,還是很多老師不想當行政。 正常的思維,先調查行政大逃亡的現象,取得充足的數據和資訊,確定此現象存在......
前陣子,我第一次辭退了一個工讀生 雖然已過去一個多月,但我仍時不時想起這件事。 依職責,我的確是可以依規定辭退他。 但身為一個人,我不禁反思,我憑什麼去辭退一個人。 所以,工作上才需要給你一個職稱、職位及職責,這樣才能好做事 這位工讀生,因為無法遵守當初應聘時所答應的條件,所以被辭退。
Thumbnail
「班長,我不想當兵了,可不可以讓我回家?」服役時,我一個二等兵新兵這樣跟我說。 我怕我自己觀察的不對,有些我沒看到的事,問了同建制的其他班長和老兵,是不是有人霸凌他?答案是否定的。 這位同志原本挺正常的,在我們這些原本也是菜鳥的士官和老師的溫柔照顧,不搞從前老兵的接近學長學弟制,想不到仍有這
Thumbnail
高中畢業前,因為委任為班長、衛生組組長(高中第二年什麼都不想做,結果還是被選為吃力不討好的衛生組組長—很多時候寧願自己來做打掃總比一直央求別人來做得好。高三再成為班長。)
Thumbnail
  關於辭職,有些人覺得很可惜,有些人覺得很有勇氣。畢竟要培養能獨當一面的公務員需要時間與經驗慢慢累積,然而,這些經驗並不會就此消失,將不斷作為自我批判的對象。筆者在辭職原因調查表寫到(共羅列了35項原因,要在這之中最多選擇3項並排序),辭職原因依序為1.進修升學、2.其他:上班時間過長,且
Thumbnail
就是這個事件讓我開始了退休的念頭。 當時我只是個專任教師,任教四個高三班級的英文課,一般而言,高二、高三會排同一個英文老師,但這個班高二原本是個男性代課老師,考上他校正式後離職,離開之前還特別提醒我,要「小心」一小群學生,我馬上繃緊神精,小心翼翼地謹慎面對。 記得下學期才開始一個月,某日正在小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故事是這樣來的,十數年前,我在高雄某高中任職,一直沒辦法擔任導師,原來某主任(後來遇到性平案件被解聘)對外宣稱,我不善與家長溝通,不能擔任導師。因此,直到我離開那所學校到中港任職,我都因為被封鎖而一直當專任老師。也許,如果我沒有參加台中縣聯合教甄得到第一名,也許,我到現在還留在那所,也許就這樣...
20240810   放假還在想學校的事情,就覺得自己好像還在那個空間,絲毫不得鬆懈。但昨天聽到的故事又給人很大的希望,還是想記錄下來。   十一   這陣子整理舊東西,翻到高中的畢業證書及滿篇紅字的成績單,一下子悲從中來,原來我當時被當了這麼多科還是有畢業嗎QQ
最近台灣好幾個學校增設的護理系揭牌了,準備招生。 這種思維真是爛透的慣老闆。 舉一個例子教育界的例子: 國中小教育的行政大逃亡已經好幾年了。2016年教育部宣布要行政減量,結果當然是並沒有,還是很多老師不想當行政。 正常的思維,先調查行政大逃亡的現象,取得充足的數據和資訊,確定此現象存在......
前陣子,我第一次辭退了一個工讀生 雖然已過去一個多月,但我仍時不時想起這件事。 依職責,我的確是可以依規定辭退他。 但身為一個人,我不禁反思,我憑什麼去辭退一個人。 所以,工作上才需要給你一個職稱、職位及職責,這樣才能好做事 這位工讀生,因為無法遵守當初應聘時所答應的條件,所以被辭退。
Thumbnail
「班長,我不想當兵了,可不可以讓我回家?」服役時,我一個二等兵新兵這樣跟我說。 我怕我自己觀察的不對,有些我沒看到的事,問了同建制的其他班長和老兵,是不是有人霸凌他?答案是否定的。 這位同志原本挺正常的,在我們這些原本也是菜鳥的士官和老師的溫柔照顧,不搞從前老兵的接近學長學弟制,想不到仍有這
Thumbnail
高中畢業前,因為委任為班長、衛生組組長(高中第二年什麼都不想做,結果還是被選為吃力不討好的衛生組組長—很多時候寧願自己來做打掃總比一直央求別人來做得好。高三再成為班長。)
Thumbnail
  關於辭職,有些人覺得很可惜,有些人覺得很有勇氣。畢竟要培養能獨當一面的公務員需要時間與經驗慢慢累積,然而,這些經驗並不會就此消失,將不斷作為自我批判的對象。筆者在辭職原因調查表寫到(共羅列了35項原因,要在這之中最多選擇3項並排序),辭職原因依序為1.進修升學、2.其他:上班時間過長,且
Thumbnail
就是這個事件讓我開始了退休的念頭。 當時我只是個專任教師,任教四個高三班級的英文課,一般而言,高二、高三會排同一個英文老師,但這個班高二原本是個男性代課老師,考上他校正式後離職,離開之前還特別提醒我,要「小心」一小群學生,我馬上繃緊神精,小心翼翼地謹慎面對。 記得下學期才開始一個月,某日正在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