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錯與犯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錯在予大眾給予的認同點,認了錯在於你內心反省過。
犯了錯,道歉致予當事者,而不是與事無關的旁人。
犯了錯與知了錯,你認為他們的差異在哪裡?
前者是,我明知這是不應該做的事,但我依然做了,而被大眾所知,我犯了錯。後者是,我意識到我做了件錯的事,我造成了何種後果,而我又該如何去降低因為我所導致的這些存在傷害和後續問題。
道歉,無法解決問題,但道歉卻是最基礎的傳達必須。
對於弱者總是容易誘起我們的同情心;對於錯者總是給予一再的批評和打擊
我認為弱者承受過的傷害,不會希望被一再的點醒,而錯者犯的錯,也不會在他的內心掃淨。在一段關係裡,傷害與被傷害的兩人,他們才擁有話語權,旁人給予的只是再一次的揭開傷疤並撒上鹽巴。別給予太過複雜的評判,也別想著錯就應該承擔所有,他犯的錯,能追究的只有當事人。
在你一昧的討伐時,你是否意識到了,其實自己也正在做著傷害人的事?
引發一件事情,他必須是來自二個人以上,只是各自承擔的不同。不是誰受的傷害比較多就是弱者,另一個就是加害者。我們不傷人,更不利刃人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給我滿滿的❤
如果你被問題困擾著,請給我一封信💌
希望幸福圍繞著更多更多人。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會員
267內容數
當過於濃稠的愛 渾然交錯著過多調劑 變了味 走了調 失了魂 喚醒理智陪上冷靜 透析這濃稠 喚醒愛的初心 #一份愛的筆錄 #一部愛的里程 #一段愛的真諦 #一個愛的學分 #一場愛的所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雨下的音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依賴的思維來自稚嫩的心;依靠的期許來自堅強的心。 因為思想不夠堅靭,所以懷有著青少的心,讓人自然的去依賴著;反之,因為過於堅靭,長期的堅強會讓人期望有一個暫時休憩的依靠。 被依賴的人,也許抵不過長期被依賴被需要著,所以總…
結束是一個段落,將迎來的是不同的開端。 結束一詞於多數人而言,是令人心慌的,因為結束給予的感覺彷彿是失去。 結束並不是失去,也不是句點,他只是一個段落的完結。 你必須於一件事情裡完成之後,才能…
分享,除了宣染了你的情緒,還帶你重回了情境裡。 很喜歡和你們分享,我們共渡的曾經,你們青澀的模樣和無厘頭的搞怪行徑,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也最為珍貴的回憶。我因你們而倍感幸福,謝謝你們的到來讓我躍升不同的角色,我最珍貴的七寶們♥ 當我們分享著你們的稚嫩,你們害羞狂笑的模樣,真的很適合被相機捕捉珍藏。
後悔,並不能回到選擇線前,只是用以宣告你錯誤選擇的定案。 後悔的念想,在我們的人生裡,會因為某些選擇後而產生,而你如何調解心情? 於我而言,面對後悔並不是一件很有實質意義的事情,不是因為不曾後悔,而是認為,…
你傾心而給的,並不一定能見被珍惜的面貌,所以當你選擇傾心為對方付出時, 就一併把你對其在意的回應也送出。 雖然,明知付出是不求回報的,但常情下的反應卻是免不了的在意, 當對方享有了自己傾心的給予,他們會是什麼反應? 若能是珍惜,那是最令人感之欣慰的; 徜若是被視為了理所當然呢? 那你是否會反問自己,
兜著圈的風景也許值得期待,也或許只是繞了一圈回到原點。 我在這定位處決定了不同的方向,我帶上的是嶄新的期待,但結果卻並不如預期般發展,那麼,這一圈兜的只是個緩衝期,最終我們還是回到了那熟悉的定點。徜若,…
依賴的思維來自稚嫩的心;依靠的期許來自堅強的心。 因為思想不夠堅靭,所以懷有著青少的心,讓人自然的去依賴著;反之,因為過於堅靭,長期的堅強會讓人期望有一個暫時休憩的依靠。 被依賴的人,也許抵不過長期被依賴被需要著,所以總…
結束是一個段落,將迎來的是不同的開端。 結束一詞於多數人而言,是令人心慌的,因為結束給予的感覺彷彿是失去。 結束並不是失去,也不是句點,他只是一個段落的完結。 你必須於一件事情裡完成之後,才能…
分享,除了宣染了你的情緒,還帶你重回了情境裡。 很喜歡和你們分享,我們共渡的曾經,你們青澀的模樣和無厘頭的搞怪行徑,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也最為珍貴的回憶。我因你們而倍感幸福,謝謝你們的到來讓我躍升不同的角色,我最珍貴的七寶們♥ 當我們分享著你們的稚嫩,你們害羞狂笑的模樣,真的很適合被相機捕捉珍藏。
後悔,並不能回到選擇線前,只是用以宣告你錯誤選擇的定案。 後悔的念想,在我們的人生裡,會因為某些選擇後而產生,而你如何調解心情? 於我而言,面對後悔並不是一件很有實質意義的事情,不是因為不曾後悔,而是認為,…
你傾心而給的,並不一定能見被珍惜的面貌,所以當你選擇傾心為對方付出時, 就一併把你對其在意的回應也送出。 雖然,明知付出是不求回報的,但常情下的反應卻是免不了的在意, 當對方享有了自己傾心的給予,他們會是什麼反應? 若能是珍惜,那是最令人感之欣慰的; 徜若是被視為了理所當然呢? 那你是否會反問自己,
兜著圈的風景也許值得期待,也或許只是繞了一圈回到原點。 我在這定位處決定了不同的方向,我帶上的是嶄新的期待,但結果卻並不如預期般發展,那麼,這一圈兜的只是個緩衝期,最終我們還是回到了那熟悉的定點。徜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多數人都會有一個想不通的問題--明明自己沒有做甚麼傷害別人的事,卻總是被他人傷害?其實,如果我們反觀自己,眼睛向內看而不是向外看,你會發現,有時候是我們無意中去傷到了別人而不自知,因為我們總是習慣性的只看他人的缺點,忽略了他人的優點;有時候則是我們說話的口氣讓人覺得不舒服,也許當下的你
1. 不接受建設性的反饋: - 要從失敗中提高,必須有“反饋”,而且這種“反饋”一定要“對事不對人”。人的習慣思維總是指責“人”,如果自己做錯事,就指責自己。不管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不要因為一件事否定一個人。只有對事不對人,才能從錯誤中獲得教訓並改進。 2. 過於在意個人成敗:
  存在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道歉」:一種是有兩方參與者,一個人希望透過向對方承認自己的錯誤來承接對方的痛苦,試圖讓對方好受一些或修復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但另一類道歉則是以自己為中心,為了自身利益或讓自己好受一點,將對方納入到自己的敘事中,去用自我感覺良好的角度將故事重新敘述一遍。
Thumbnail
我真的搞不懂為什麼我要天天跟別人道歉,其實有很多時候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事情,但是我就是很自然的跟別人道歉了,又或者有些時候我不知道我做錯什麼事情,但我就是想要先跟別人道歉,才能讓我放鬆一點。 當別人說出了一些讓我不舒服的話,我的下意識並不是反駁或者傷心,而是誠懇的道歉,有時候我真的很討厭自己這麼沒骨
Thumbnail
我很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這不是妳的錯」有時候光是重複提醒自己這句話,就已經是幫助自己的開始了。 生而為人,我們來這個世界是為了體驗愛,不僅是被愛,也學會愛人。但遺憾的,不是我們周遭的人都懂得如何去愛,所以很多人在被傷害之後還深深反省自己。
Thumbnail
修改自己的行為,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不可恥。可恥的是那些永遠不認為自己有錯,不承認自己有錯的那些人。我們是人,都會犯錯。 那些人不承認自己有錯,總是覺得有錯的都是別人,他永遠不會犯錯,可是其實他一直在犯錯,他努力的想要讓自己不犯錯,卻不知道不承認自己犯錯就是一件錯誤的事情。錯了就錯了,一旦發生錯了
Thumbnail
很多人有這種「奇怪」的經驗:  明明是對方不講理在先,吵完架之後,卻一直難過地在反芻「是不是我也做錯什麼」、「我剛剛如果換個方式講,他也不會這麼生氣」、「一定我也有哪裡不對,我也要改」。 聽起來很「善良」、很「自我覺察」吧!
「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萬千思緒交雜在一起,最後化為這短短的一句。 就算我再怎麼能說會道,在這種事情上仍是沒有用武之地,畢竟,我的確做錯了。 我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老實地承認錯誤跟她道歉,然後靜靜地等著對方的處置。 不管是要怒罵還是賠償要求,甚至要打我一頓我都只能乖乖的受著。 乾脆隱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多數人都會有一個想不通的問題--明明自己沒有做甚麼傷害別人的事,卻總是被他人傷害?其實,如果我們反觀自己,眼睛向內看而不是向外看,你會發現,有時候是我們無意中去傷到了別人而不自知,因為我們總是習慣性的只看他人的缺點,忽略了他人的優點;有時候則是我們說話的口氣讓人覺得不舒服,也許當下的你
1. 不接受建設性的反饋: - 要從失敗中提高,必須有“反饋”,而且這種“反饋”一定要“對事不對人”。人的習慣思維總是指責“人”,如果自己做錯事,就指責自己。不管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不要因為一件事否定一個人。只有對事不對人,才能從錯誤中獲得教訓並改進。 2. 過於在意個人成敗:
  存在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道歉」:一種是有兩方參與者,一個人希望透過向對方承認自己的錯誤來承接對方的痛苦,試圖讓對方好受一些或修復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但另一類道歉則是以自己為中心,為了自身利益或讓自己好受一點,將對方納入到自己的敘事中,去用自我感覺良好的角度將故事重新敘述一遍。
Thumbnail
我真的搞不懂為什麼我要天天跟別人道歉,其實有很多時候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事情,但是我就是很自然的跟別人道歉了,又或者有些時候我不知道我做錯什麼事情,但我就是想要先跟別人道歉,才能讓我放鬆一點。 當別人說出了一些讓我不舒服的話,我的下意識並不是反駁或者傷心,而是誠懇的道歉,有時候我真的很討厭自己這麼沒骨
Thumbnail
我很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這不是妳的錯」有時候光是重複提醒自己這句話,就已經是幫助自己的開始了。 生而為人,我們來這個世界是為了體驗愛,不僅是被愛,也學會愛人。但遺憾的,不是我們周遭的人都懂得如何去愛,所以很多人在被傷害之後還深深反省自己。
Thumbnail
修改自己的行為,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不可恥。可恥的是那些永遠不認為自己有錯,不承認自己有錯的那些人。我們是人,都會犯錯。 那些人不承認自己有錯,總是覺得有錯的都是別人,他永遠不會犯錯,可是其實他一直在犯錯,他努力的想要讓自己不犯錯,卻不知道不承認自己犯錯就是一件錯誤的事情。錯了就錯了,一旦發生錯了
Thumbnail
很多人有這種「奇怪」的經驗:  明明是對方不講理在先,吵完架之後,卻一直難過地在反芻「是不是我也做錯什麼」、「我剛剛如果換個方式講,他也不會這麼生氣」、「一定我也有哪裡不對,我也要改」。 聽起來很「善良」、很「自我覺察」吧!
「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萬千思緒交雜在一起,最後化為這短短的一句。 就算我再怎麼能說會道,在這種事情上仍是沒有用武之地,畢竟,我的確做錯了。 我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老實地承認錯誤跟她道歉,然後靜靜地等著對方的處置。 不管是要怒罵還是賠償要求,甚至要打我一頓我都只能乖乖的受著。 乾脆隱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