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亦說乎」為什麼唸「悅」不唸「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們終於來到「六書」中的最後一個:假借。《說文解字》對假借的定義是:「本無其字,依聲托事」,意思是本來沒有這個字,但為了從語言轉化為文字,於是就借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而借來的字本身沒有這個字義。
在文言文語法和兩周青銅器銘文裏,常有起首的發語詞,例如「夫」、「隹」,如〈前赤壁賦〉有:「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子犯編鐘銘文〉首句即是:「隹王五月初吉丁未」。「夫」本來指「丈夫」、「成人」,「隹」原是「雀鳥」,但後來當作發語詞來使用就是一種假借現象。
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就是《論語》的第一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老師向來都告訴我們,「說」字讀為「悅」,唸「說」則不對。「不對」只是一個比較方便的解釋,實際上「說」就是一個假借字,當時還沒有創造出「悅」字,只好暫時借用讀音相近的「說」字來表達「快樂」的意思。「悅」字是後來才創造出的新字,《說文解字》成書於東漢,當時也沒有收錄「悅」字,加上先秦文獻中沒有「悅」字,皆以「說」字表達「悅」的意思,可見「悅」字的出現不會太早。「悅」是「愉快」、「快樂」的意思,由於與心理狀態、心情有關,就用了「豎心邊」為部首,「心」是形符,「兌」是聲符,有相同聲符的字如:「脫」、「說」、「閱」,可知「悅」字是一個形聲字。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看到「說」字本來至少有兩個意思,一是「陳述解釋」,二是「愉快滿意」。後來創造出「悅」字後,「說」字則專用於語言、陳述、講解等方面,而「愉快滿意」的意思就不再用「說」字表示,而是轉到「悅」字上了,所以我們現在不會寫「愉說」、「賞心說目」,而是寫「愉悅」、「賞心悅目」了。
總結上面三個例子,「夫」、「隹」用作發語詞,雖然已經不是它們本來的意思,卻沒有為這個發語詞造新字,屬於沿用本字的假借。「說」分化出「悅」來分擔字義,所以算是由假借而創造新字。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4會員
164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稽古齋 的其他內容
轉注是六書之中最具爭議性的,它不是單指一個字為轉注字,而是指兩個字之間有「轉注關係」。
在先秦文獻中,「婚禮」寫為「昏禮」,是說人腦筋不清醒才去結婚嗎?
形聲字必須由形符和聲符兩個部件組成,但有時考慮到形符和聲符筆劃很多,造成形聲字的結構過於複雜,在書寫及辨認上皆有不便,「省形」和「省聲」就是形聲字的省略的現象。
我們都知道當遇上不會唸的字時,有個規律叫做「有邊讀邊」,大概都能八九不離十地唸出正確讀音。這種規律源於漢字的造字法之一——形聲。
會意和形聲都是組合文字的造字方法,古人怎樣把兩個字組合起來,賦予新的字義,使「一加一大於二」呢?
「象形」是畫出具體物件,「指事」則是畫出抽象概念。古人怎樣把抽象概念畫出來講清楚?
轉注是六書之中最具爭議性的,它不是單指一個字為轉注字,而是指兩個字之間有「轉注關係」。
在先秦文獻中,「婚禮」寫為「昏禮」,是說人腦筋不清醒才去結婚嗎?
形聲字必須由形符和聲符兩個部件組成,但有時考慮到形符和聲符筆劃很多,造成形聲字的結構過於複雜,在書寫及辨認上皆有不便,「省形」和「省聲」就是形聲字的省略的現象。
我們都知道當遇上不會唸的字時,有個規律叫做「有邊讀邊」,大概都能八九不離十地唸出正確讀音。這種規律源於漢字的造字法之一——形聲。
會意和形聲都是組合文字的造字方法,古人怎樣把兩個字組合起來,賦予新的字義,使「一加一大於二」呢?
「象形」是畫出具體物件,「指事」則是畫出抽象概念。古人怎樣把抽象概念畫出來講清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2.5之乎者也 — 乎 2.6 之乎者也 — 之 一 在眾多「之」字的用法中,有兩個常見的用法,不難處理﹔但即使結構簡單,還是有特殊的語構現象可供發崛。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2.5之乎者也 — 乎 六 「乎」字的另一用法,常見,看似簡單,但要進行語構解析卻並不輕鬆。 這個用法最常見於「不亦 X 乎」句式,用於形成反問句。 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2.5之乎者也 — 乎 二 「乎」字的第一個用法標示問句,看似類同「也」字的用法,其實不然。 我們的分析結果顯示,「也」字的標準用法在於將一個基本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四 其它「者」字例句的處理基本上並無二致。值得注意的是,用作界定符的「者」字一律與「也」字句並用。 一旦出現 的句式,所表達的便不是一個陳述句,即具真假值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八﹕總結 - 1 關於「也」字的語構功能,如有語言學家接受王力的觀點,即認為「也」字用作煞句,這對我們的函子/論元解析是完全沒有影嚮的,而且更易於進行推導。 但本節提出的觀點揭示了一個從來不為語言學家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 - 之二 王力在《漢語史稿》第四十一節關於繫詞的產生及發展的論述中對「也」字作出這樣的觀察﹕ 「由這些例子看來,在名詞謂語後面,一般總要加上語氣詞『也』字,同時也就靠著這個『也』字來煞句」[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 「之」﹑「乎」﹑「者」﹑「也」都屬虛字。趙匡胤笑問:「之乎者也,助得甚事?」77 我們的回答是﹕茲事體大矣﹗ 我們從「也」字開始。 古文使用「也」字結尾的句式,多得不勝枚舉。例如 ——下舉的
Thumbnail
《前漢·賈誼傳》貪夫徇財,列士徇名;夸者死權,品庶每生。 陳存先生的大作:論「欲」的初文「谷」是「益」的簡化。 「欲」,被當作閩南語beh的訓讀字! 其實是「要」字的源頭字!iok ->iau ! 「愛」,則是iau 的轉音! 普通話的「要,愛」都是語言演變下的增義字!而傳統的民間紀錄,如歌仔冊
Thumbnail
 古人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說法,雖然在現代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言語溝通的真誠與意義已被糟蹋得慘不忍睹,但是某些字辭,某些句子,還是不斷影響著人,感動著人。   畢竟人是依著辭彙來建構我們的認知,透過辭彙來探索我們的思想,因此,傳說當倉頡造字時,天下紅雨鬼夜哭,想來也是其來有自的。
Thumbnail
孔子在《論語》中多次引用《詩經》中的詩句來補充他的語言,為他的觀點提供更具說服力的論證。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2.5之乎者也 — 乎 2.6 之乎者也 — 之 一 在眾多「之」字的用法中,有兩個常見的用法,不難處理﹔但即使結構簡單,還是有特殊的語構現象可供發崛。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2.5之乎者也 — 乎 六 「乎」字的另一用法,常見,看似簡單,但要進行語構解析卻並不輕鬆。 這個用法最常見於「不亦 X 乎」句式,用於形成反問句。 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2.5之乎者也 — 乎 二 「乎」字的第一個用法標示問句,看似類同「也」字的用法,其實不然。 我們的分析結果顯示,「也」字的標準用法在於將一個基本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四 其它「者」字例句的處理基本上並無二致。值得注意的是,用作界定符的「者」字一律與「也」字句並用。 一旦出現 的句式,所表達的便不是一個陳述句,即具真假值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八﹕總結 - 1 關於「也」字的語構功能,如有語言學家接受王力的觀點,即認為「也」字用作煞句,這對我們的函子/論元解析是完全沒有影嚮的,而且更易於進行推導。 但本節提出的觀點揭示了一個從來不為語言學家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 - 之二 王力在《漢語史稿》第四十一節關於繫詞的產生及發展的論述中對「也」字作出這樣的觀察﹕ 「由這些例子看來,在名詞謂語後面,一般總要加上語氣詞『也』字,同時也就靠著這個『也』字來煞句」[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 「之」﹑「乎」﹑「者」﹑「也」都屬虛字。趙匡胤笑問:「之乎者也,助得甚事?」77 我們的回答是﹕茲事體大矣﹗ 我們從「也」字開始。 古文使用「也」字結尾的句式,多得不勝枚舉。例如 ——下舉的
Thumbnail
《前漢·賈誼傳》貪夫徇財,列士徇名;夸者死權,品庶每生。 陳存先生的大作:論「欲」的初文「谷」是「益」的簡化。 「欲」,被當作閩南語beh的訓讀字! 其實是「要」字的源頭字!iok ->iau ! 「愛」,則是iau 的轉音! 普通話的「要,愛」都是語言演變下的增義字!而傳統的民間紀錄,如歌仔冊
Thumbnail
 古人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說法,雖然在現代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言語溝通的真誠與意義已被糟蹋得慘不忍睹,但是某些字辭,某些句子,還是不斷影響著人,感動著人。   畢竟人是依著辭彙來建構我們的認知,透過辭彙來探索我們的思想,因此,傳說當倉頡造字時,天下紅雨鬼夜哭,想來也是其來有自的。
Thumbnail
孔子在《論語》中多次引用《詩經》中的詩句來補充他的語言,為他的觀點提供更具說服力的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