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將近四個多月在五四愛情學苑進修學習如何和異性互動,
在那裡讓我理解到原來約會有這麼多事情要注意,
我就越來越注意衛生習慣比如說剪指甲、鼻毛等。
而待吃的約會餐廳口袋名單也越來越長。
今年我則花了近半年在Swing Taiwan搖擺舞學校的圈子展開社交練習,
並試著透過書中教的技巧調整與人互動的方式。
就在月初,
自己有了小小的進展。
前同事問我會不會冷,
我一開始說我不會冷,
後來我反問她,
那妳會感覺冷嗎?
她點了點頭,
然後把電風扇關掉。
我終於慢慢聽得懂言外之意了(激動)。
另外學習搖擺舞使我line好友數量暴增,
目前有42位朋友是跳搖擺舞swing dance認識的。
從學習這個舞蹈過程中,
跟朋友相約體驗了甜點DIY、鳳梨酥製作、台北大縱走、室內攀岩與抱石等活動,
之後還要和同學去滑冰,
使我人生第一次體驗的清單也增加很多新體驗。
未來還有密室逃脫、劇本殺在體驗清單上。
今天我就提書中最重要的七大人脈連結心法,
★心法一:樂於接納、心胸開闊
真誠是好感度的關鍵,
保持開放則是建立人脈的基石。
之前朋友看我網聊的訊息,
說我不夠真誠,
昨晚約舞時,
也被指出不夠真誠。
原來是我邀舞時沒看對方的眼睛,
以及肢體有些畏畏縮縮。
下次我會記住要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
並且讓肢體再自然一點、大方一點。
書中說人生中最重要的人脈,
就是你與自己的關係。
自我接納不代表隱藏某部分的自我。
自我接納指的是了解自己,
與真實的自己和平共處。
三步驟提升覺察力,
真正接納自我。
一、停止道歉與自我批判
二、回想自信時刻
三、採取行動
我一直擔心自己舞技不夠好,
不太敢約陌生人跳舞,
內心小劇場太多。
直到6/17才第一次有人說我帶得很順,
6/24第二次收到這樣的回饋。
內心再度有點小激動。
希望能多突破內心的恐懼,
才能繼續成長。
★心法二:清楚的目標
我想透過搖擺舞完成什麼目標呢?
去參加舞會?
有固定舞伴可以一起練舞?
去比賽?
Leader(領舞者)、Follower(隨舞者)雙棲?
未來兼職當老師?
純粹開心享受跳舞樂趣?
我必須先有清楚目標,
以終為始,
倒推到現在。
管理目標SMARTER模型:
Specific明確:
目標拆解得越細,
且描述得越明確,
就越可能辦到。
我希望能在兩年內,
體驗完台北大部分搖擺舞、社交舞教室所有基礎舞蹈教學,
再慢慢往上鑽研舞技。
Measurable可衡量:
衡量的標準是時間、數量、品質。
每一次social我至少要達到跟五人各跳一次,
且記得邀約要誠懇、真誠一點。
Actionable可執行:
這件事能靠行動改變嗎?
是否有可採取的行動來使自己往目標邁進?
我透過上課、聽爵士樂、每週social執行我的目標。
Realistic實際:
有機會就去體驗,
我參與過Friday Swing、Swing Taiwan、Big Apple的新手體驗,
有機會想參加Big Apple、Taplife的social.
以及九月份的兩場大型舞會,
希望有機會能參與。
Timed時限:
離九月的大型舞會剩下兩個多月,
我目標是能把Swing Out練得能熟練一點。
Engaging吸引力:
目標要夠有意義、有足夠吸引力,
我們才能得起勁採取行動。
我目前有粉色、卡其色西裝,
今年年底會在TM時間男人再訂一套三件式西裝,
跳搖擺舞的同時可以穿西裝,
要穿西裝,
就要練好體態,
維持運動量。
跳舞=維持好身材。
之前短暫待過Friday Swing進修,
每堂課老師都會不厭其煩地提醒leader參加social要準備衣服來換,
說follower討厭碰到很濕的衣服。
還建議我們最好噴香水。
他們感覺蠻注重衛生習慣。
所以我現在去social都會噴P.Seven台灣茶香水。
淡淡的香味,
不刺鼻,
低調。
Revisited回顧:
評估進展、
設定里程碑。
同時也回顧目標適切度。
希望可以記錄自己成長的樣子。
★心法三:富足思維
跳舞應該是開心的。
我發現我最近常有恐懼感,
跳舞時我會想這首歌怎麼還沒結束?
跳舞前我在想要怎麼去邀約對方?
對方會不會拒絕我?
對方是否不想跟還是新手的我跳舞?
不突破恐懼的話,
我仍舊無法成長。
會恐懼是因為我不夠有自信。
那我應該花更多時間練好基礎。
書中提到要多給別人讚美,
不管我跳leader或follower(最近也開始學習follower腳步),
跳完我都給對方一個大拇指。
有機會的話我也幫朋友錄影,
因我也希望朋友能幫我錄下舞姿。
所以我先出手幫忙對方。
我也謝謝那些指出我不足地方的朋友,
讓我知道我還有很多改進空間。
我最近也把學習搖擺舞的過程,
分享在方格子,
希望心得文可以幫助到後進者。
未來也會閱讀跟
搖擺舞、樂理相關的書籍來理解Swing Dance的精神。
有相關的新活動,
我也第一時間分享到我待的搖擺舞課程群組,
邀大家一起參與。
★心法四:信任思維
作者說信任感是流動的,
沒有信任就沒有連結。
培養正向人脈連結有助於提升自我信任。
可以靠寫感恩日記提升自我信任感練習。
信任感有四大要素
1.真誠:
真實的自己是最棒的。
自己必須樂於分享資訊。
保持心胸開放與接納能來真誠的互動。
2.脆弱:
展現脆弱不會使自己成為弱者,
反而能體現開放的胸懷。
3.透明:
不隱瞞任何計畫、安排,
將互助、合作與共同決策必備的資訊全然公開。
4.一致性:
一致性是一個人言行長期下來都沒有自相矛盾。
一致性是信任的基石。
★心法五:富有好奇心、樂於社交
把自己當成對方的朋友,
就是交朋友的方法。
社交分虛擬、團體、一對一。
團體社交禁忌:
甲.別自我孤立。
乙.避免露出抗拒他人的肢體語言。
丙.別盯著手機看。
丁.別雙手緊緊抱胸。
戊.別忽視團體中新成員。
已.別害怕與他人接觸,也不要不敢邀人加入團體。
此外可以在喜歡或支持的團體投入志工服務,
比如說我現在除了上課,
也支援當助教,
我目前在四個搖擺舞班級擔任助教。
協助上課老師拍照、
側拍同學跳舞影片、
協助拍攝教學影片、
活絡上課群組氣氛、
提醒本週social地點。
交互使用擁護與詢問手法來發揮好奇心,
問自己以下問題,
使對話順利進行:
一、針對與我交談的對象,我有什麼想知道的?
二、有什麼是我真心想知道,很想發問的?
三、根據我得到的資訊,我能分享哪些個人訊息來協助這個人?
★心法六:勤勉審慎思維
一個人勤勉審慎,
代表他能好好完成任務。
會認真看待應盡的職責。
可把這特質看成個人當責personal accountability.
想變成勤勉審慎的人,
必須先對自己當前的思維有所察覺。
作者發現很多研究顯示,
勤勉審慎的人跟人脈王具有內控性格。
他們相信自己能控制什麼事該發生,
也會對自己與個人言行負責。
事情出錯時,
他們不會責備他人或怪罪外在因素。
面對挑戰時,
他們努力堅持,
更能控制衝動。
培養勤勉審慎思維的第一步,
是先養成一種信念,
你全權掌控自己人生,
失敗、成功都操之在己。
鍛鍊執行力四大要點:
A.制定個人專屬計畫
B.別草率了事
C.後續追蹤進度
D.交換資訊、回報成果
★心法七:慷慨思維
我們藉由獲得來維持生活,
透過付出來創造人生。
擁有慷慨精神的關鍵在於,
要對付出感到由衷開心。
分享訊息時,
會由衷感到快樂,
不會心懷悔恨。
也不會要求對方回報。
人脈王最普遍的舉動,
就是使身邊人脈彼此連結。
我常去Swing Taiwan週五晚上舉辦的social,
(週五晚上同時有Swing Taiwan、Friday Swing、Big Apple三間舞蹈教室辦social)
去久了就知道誰比較會跳,
面對新來的follower,
我就介紹厲害的leader跟他一起跳舞。
透過社交舞而連結的人就越來越多。
此書就介紹到這裡,
因出版社有提醒說書時,
盡量別講太多精華,
留一點給讀者去發現書中的美好。
我會努力鑽研寫作技巧、說書技巧,
期待能幫出版社多推廣一些好書。
也希望書籍能幫大家一起成長、
一起學習、
一起共好。
也祝大家人脈都越來越豐盛,
主動付出不求回報,
建立善意正向循環,
反而在未來人生的某一刻能不經意在長期耕耘的人脈中得償所願。
作者下一本繁體書:
1.人脈,從建立好感開始:從形象、肢體語言到聊天技巧,11項人際連結金律,財星500大企業都在用. 大牌出版
猜你喜歡:
1.內向者的優勢:安靜的人如何展現你的存在,並讓別人聽你的. 商周出版
2.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 遠流
3.不害怕週一的內向人:發揮內向性格優勢,安心脫離舒適圈,成為自在又自信的人. 大好書屋
4.害羞內向的人,這樣說話增加好感度:180個模擬句實際演練,讓你學會看場合說話,不白目、不踩雷. 幸福文化
5.成為有趣人的55條說話公式:日本最幽默導演教你用「聊天」提升人際魅力,讓你職場、情場、交友、演講、自我介紹……處處無往不利!遠流
6.最高閒聊法:再尷尬也能聊出花來,一生受用的人際溝通術. 方智
7.有溫度的溝通課:透過聲音理解對方的思維慣性,使你的表達真誠有力量. 遠流
8.質感說話課:言語的溫柔力量,是送給自己和他人最美的禮物. 遠流
9.最少話的最強說明法:「擅長說明」的人無須很會說話。年薪四百萬的外資菁英示範,怎麼說明不費力,聽者給好評,還給高薪。大是文化
10.最高提問力:問話力9訣竅+好問題7要領,幫你輕鬆開啟話題,讓對方暢快說,交談變熱絡!方言文化
11.徹底解決溝通問題的說話公式圖鑑:史上最完整!以認知科學拆解出80套說話模式,商談、說服、簡報、指導,再困難都能輕鬆搞定!方言文化
12.最高說話術:改變上千名大老闆和企業幹部的50個說話技巧. 春天出版社
13.不是我人脈廣,只是我對人好:從利己到利他,吳家德的人脈學,幫助你一輩子受用無窮. 麥田
14.社交進化:從突破陌生焦慮到擴展交友圈,打造更高的人際連結力. 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