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好好吃飯的調頻:先從選擇食物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調頻的方法之一,是「好好吃飯」。

知道的人多,做到的人極少,我之前也常常忘記,總覺得好忙喔、好麻煩喔、想到要自己做菜就厭世、要我細嚼慢嚥就覺得不耐、甚至忍不住吃到一半就想滑手機。

吃飯為什麼這麼難?我發現有個原則沒把握好,要好好吃飯就變得加成困難,那就是「挑選食物」。

***

我試過在吃薯條時細嚼慢嚥,結果嚼了三口,味蕾就爬滿了油膩死鹹,這還怎麼慢得下去?當然是馬上灌大口冰涼的汽水或紅茶,胡亂把厭膩的感覺吞掉。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3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好好生活的珠寶盒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柚子甜剝心事
31.6K會員
77內容數
柚子甜,商學院出身的心靈作家。著有《覺察情緒,好好生活》《專注,是一種資產》《有些情傷過不了,是因為你還不夠懂自己》《老妹世代》。透過文章、Podcast、課程,分享如何覺察自己的內在,好好生活、好好調頻。臉書|Podcast|柚子甜剝心事。
柚子甜剝心事的其他內容
2024/03/30
如果是以前的我,鐵定會覺得「早睡早起練瑜伽修行,少食+吃乾淨的素食+戒酒戒咖啡」,這種清心寡慾的日子到底誰要過,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現在因為閉關課的關係,慢慢走在這條路上,一旦上了軌道之後,突然領悟為什麼有人選擇過這樣的生活。
Thumbnail
2024/03/30
如果是以前的我,鐵定會覺得「早睡早起練瑜伽修行,少食+吃乾淨的素食+戒酒戒咖啡」,這種清心寡慾的日子到底誰要過,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現在因為閉關課的關係,慢慢走在這條路上,一旦上了軌道之後,突然領悟為什麼有人選擇過這樣的生活。
Thumbnail
2023/07/05
搬進新家第五天,除了睡覺以外,意外發現自己待在廚房的時間,比窩在房間還多。 原本在舊家的時候,我就已經因為練習好好吃飯,身體會自動選擇食物,同時也變成難以接受外食,因此開始練習自己下廚。 *** 剛搬到新家那幾天沒辦法開伙,一直吃外食身體超痛苦的,直到這兩三天費盡苦心整頓好廚房,搬家時丟
Thumbnail
2023/07/05
搬進新家第五天,除了睡覺以外,意外發現自己待在廚房的時間,比窩在房間還多。 原本在舊家的時候,我就已經因為練習好好吃飯,身體會自動選擇食物,同時也變成難以接受外食,因此開始練習自己下廚。 *** 剛搬到新家那幾天沒辦法開伙,一直吃外食身體超痛苦的,直到這兩三天費盡苦心整頓好廚房,搬家時丟
Thumbnail
2023/07/05
之前提到因為非常喜歡薩古魯,甚至還買了沒被翻譯的英文版來看,裡面一篇提到水。 內容很長,但大致意思是這樣。他說人體有70%是水,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忽略水的重要性。水不只是H2O,它還承載非常多的能量和記憶。 如果佔身體比例這麼高的水不肯好好跟你合作,那你麻煩就大了。古時候的印度人,甚至會在晚上
Thumbnail
2023/07/05
之前提到因為非常喜歡薩古魯,甚至還買了沒被翻譯的英文版來看,裡面一篇提到水。 內容很長,但大致意思是這樣。他說人體有70%是水,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忽略水的重要性。水不只是H2O,它還承載非常多的能量和記憶。 如果佔身體比例這麼高的水不肯好好跟你合作,那你麻煩就大了。古時候的印度人,甚至會在晚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人是鐵,飯是鋼。」為了達成最速上榜的目標,必須執行高強度的讀書任務,因此需要可以執行高強度讀書任務的身體,而個人認為「好好吃飯」是打造出如此身體的第一要件,這是我在第一年無數次被腸胃炎擊倒後,所學習到的硬道理。
Thumbnail
「人是鐵,飯是鋼。」為了達成最速上榜的目標,必須執行高強度的讀書任務,因此需要可以執行高強度讀書任務的身體,而個人認為「好好吃飯」是打造出如此身體的第一要件,這是我在第一年無數次被腸胃炎擊倒後,所學習到的硬道理。
Thumbnail
調頻的方法之一,是「好好吃飯」。 知道的人多,做到的人極少,我之前也常常忘記,總覺得好忙喔、好麻煩喔、想到要自己做菜就厭世、要我細嚼慢嚥就覺得不耐、甚至忍不住吃到一半就想滑手機。 吃飯為什麼這麼難?我發現有個原則沒把握好,要好好吃飯就變得加成困難,那就是「挑選食物」。
Thumbnail
調頻的方法之一,是「好好吃飯」。 知道的人多,做到的人極少,我之前也常常忘記,總覺得好忙喔、好麻煩喔、想到要自己做菜就厭世、要我細嚼慢嚥就覺得不耐、甚至忍不住吃到一半就想滑手機。 吃飯為什麼這麼難?我發現有個原則沒把握好,要好好吃飯就變得加成困難,那就是「挑選食物」。
Thumbnail
成為日常小廚娘,就是不斷煮~煮~煮。 日常,如主婦般,要吃就要煮。 有天,菜鳥小廚娘買了很久沒吃的一家好吃的便當,但...故事就這樣發生了。 便當,貴了。菜色,少了。口味,變差了。 不知是小廚娘因為價錢,所以覺得不好吃,還是他換廚師了??? 還是...告訴小廚娘,人,真的不能偷懶,不喜歡別人煮的,就
Thumbnail
成為日常小廚娘,就是不斷煮~煮~煮。 日常,如主婦般,要吃就要煮。 有天,菜鳥小廚娘買了很久沒吃的一家好吃的便當,但...故事就這樣發生了。 便當,貴了。菜色,少了。口味,變差了。 不知是小廚娘因為價錢,所以覺得不好吃,還是他換廚師了??? 還是...告訴小廚娘,人,真的不能偷懶,不喜歡別人煮的,就
Thumbnail
用筷子吃,相比起用湯匙吃,更容易克制我吃得快的本性。筷子夾食物,聚一團團,捏一尖尖,小心地凝在兩根棍上,像是露水結在枝上,真有種餐廳廣告的錯覺
Thumbnail
用筷子吃,相比起用湯匙吃,更容易克制我吃得快的本性。筷子夾食物,聚一團團,捏一尖尖,小心地凝在兩根棍上,像是露水結在枝上,真有種餐廳廣告的錯覺
Thumbnail
每到進食與用餐時刻,你都如何處理與張羅呢?是隨便塞個東西填飽肚子,還是能夠兼顧營養與美味,讓自己好好的享受這一餐,美味的放鬆呢?
Thumbnail
每到進食與用餐時刻,你都如何處理與張羅呢?是隨便塞個東西填飽肚子,還是能夠兼顧營養與美味,讓自己好好的享受這一餐,美味的放鬆呢?
Thumbnail
才第二天我就點了外送雞排吧,而且是很多很多,因為點2塊才有特價(WTF?) 接著幾天陸續又買了一堆有的沒的,常在麵包店前躊躇無法離去,每一樣都想吃,每一樣都在向我招手。 某個悠閒的午後,不小心手滑把他們全部帶了回家。 這幾天下來想問自己,hello~你還好嗎?在衝殺小?你的少食計畫呢?
Thumbnail
才第二天我就點了外送雞排吧,而且是很多很多,因為點2塊才有特價(WTF?) 接著幾天陸續又買了一堆有的沒的,常在麵包店前躊躇無法離去,每一樣都想吃,每一樣都在向我招手。 某個悠閒的午後,不小心手滑把他們全部帶了回家。 這幾天下來想問自己,hello~你還好嗎?在衝殺小?你的少食計畫呢?
Thumbnail
不知大家是否和我一樣曾有過 因為工作壓力爆炸而瘋狂進食的體驗? 有時候是因為想犒賞辛勞的自己 有時候是想透過咀嚼美味的食物來轉移對工作的注意力
Thumbnail
不知大家是否和我一樣曾有過 因為工作壓力爆炸而瘋狂進食的體驗? 有時候是因為想犒賞辛勞的自己 有時候是想透過咀嚼美味的食物來轉移對工作的注意力
Thumbnail
自從居家辦公後,每天都在煩惱到底要吃什麼,苦惱到不行啊🤔  吃完早餐煩午餐,吃完午餐煩晚餐,晚餐吃完明天又將來臨~ 不適料理小當家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自從居家辦公後,每天都在煩惱到底要吃什麼,苦惱到不行啊🤔  吃完早餐煩午餐,吃完午餐煩晚餐,晚餐吃完明天又將來臨~ 不適料理小當家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Day4|2020年10月31日,星期六】 今天八點起床,精神很好,其實跟平常一樣。 肚子也還沒有餓的感覺,然後先喝了一點水。 我覺得為了要達到少食,一定要做兩件事 一個是聚焦在感受身體真正的聲音與需求。 二是做自己當下想做的事情,以此來避免腦袋一直不自覺地想食物。 畢竟過去三十
Thumbnail
【Day4|2020年10月31日,星期六】 今天八點起床,精神很好,其實跟平常一樣。 肚子也還沒有餓的感覺,然後先喝了一點水。 我覺得為了要達到少食,一定要做兩件事 一個是聚焦在感受身體真正的聲音與需求。 二是做自己當下想做的事情,以此來避免腦袋一直不自覺地想食物。 畢竟過去三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