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教育🔷寫在「教師節」前的三段感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

剛剛又看了一位知名作家在批判「一字不漏背注釋」的國中教學現象。其實我本人真的不認同「一字不漏背注釋」這件事,但怎麼說呢,我真的是,退一萬步來說,我還蠻能體諒為什麼國中的教學現場會有這種風氣。

108課綱之後,所有老師的工作量都是至少增加了二、三倍的,老師這個工作真的是,我再退一萬步來說,還蠻多繁雜的瑣事而且一點都不輕鬆,但老師的薪水沒有變多,由於通膨的關係,實質購買力是下降的。拿這樣可憐的薪資,然後又想要老師能夠為學生打造適性化的教學(也就是一張一張批改學生的注釋考卷),我覺得實在是,該怎麼說,真的是很,有一點,非常的,不合理。

也許,有沒有可能,可以完全不要考注釋呢?好像不行,因為不考注釋的話學生的國文成績有很高的機率會退步,到時候家長又會抗議。我真的覺得,教學現場的老師真的是,怎麼說,我光替他們想一想就覺得他們人生好難。真的好難。

我覺得教學現場的老師真的好難。/圖片截取自網路

我覺得教學現場的老師真的好難。/圖片截取自網路

想要適性化教學的話可以自付高額學費去私立學校或其他實驗教育機構。這是我覺得「現階段」比較務實的做法。若想要讀幾乎已經免學費的公立學校,(尤其政府又一天到晚給學校老師找麻煩、找事做的狀況下)(而且一個班級通常維持 20~40 人的規模)又期待老師提供精彩豐富的多元思辨課程,又要提供適性化的教學服務,我真的覺得,台灣人,嗯,退一萬步來說,實在是,有一點,那麼的,不是很厚道。

但我確實認同「一字不漏背注釋」不是一個好做法,那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呢?到底該從何處開始改革?大家真的已經有改革的共識了嗎?(我的意思是,包含學生、老師、校方、家長等各方面的共識。)而改革的方向又是正確的嗎?——我不知道,我覺得我們都還要再想想。


二、

我真的覺得到了2023年這個已經基本上沒有什麼「尊師重道」的社會氛圍下,我們可不可以,退一萬步來說,把老師這份工作就當成一個「單純的職業」來看待就好,不要拿什麼「教育熱忱」或「一個老師會影響千千萬萬個學生」之類的話語來綁架老師,真的,我非常非常尊敬甚至我想要對那些很有教育熱忱的老師致上我最高的敬意感謝他們辛苦辛勞為學生犧牲奉獻。但是,僅僅就我個人而言,我衡量我自己的薪水與我的付出之後,我真的很難在下班時間還要犧牲自我為教育事業熱情奉獻。

👉(我一點都不想拿什麼教育界的獎項。)

👉(我這輩子唯一拿過的獎項就是全國替代役績優役男而且我拿得很心虛😅)

👉(雖然我嘴上說不願意,呃,但其實,只要認識我的人就知道,我還真的是幾乎完全犧牲假日的時間在備課與改作文。)

再退一萬步來講,我坦承,我對我的學生還是有愛也有責任感的,我還是每天上班都在燃燒我自己,但是怎麼說呢,我不覺得這是應該去要求「每一位老師」都要做到的事。

如果一個老師沒有盡到基本的職業要求(例如沒有把進度教完,或是不具備教學專業,上課都在亂講等等),我覺得真的是可以向教育局提告懲處之。但如果今天一個老師已經盡到基本的工作要求,上課準時到,有把教學進度上完,作業都有改完的話,那我真的覺得,這位老師已經夠了。

再再再退一萬步來說,國家給的這一點點薪水,(單純就「兼課」而言,大家知道一節課的鐘點費是多少錢嗎?不要問,你可能會嚇死。)其實老師所能提供的服務真的也就是這樣子而已。除此之外,還要期許老師提供什麼多元思辨、適性適才、量身打造的教學模式等等⋯⋯我實在覺得,很想跟政府說,要不要先來談談加薪的事情再提這些要求,可能比較厚道一點啦。

或者至少讓老師可以在教師節放個假休息一下
不然我真的連改作文的時間都找不到
我覺得體制外的人不是不能批評只是能不能再溫厚一些
至少去了解一下教學現場的老師到底有多麼困難
有誰能聽到教學現場的老師的聲音?
救救老師……

三、

確實,世界上沒有一個行業是容易的,也不是任何既存的現象都是合理的。面對這種不適宜的做法,是否需要改革?當然需要!但或許我們都可以再更深入去想想,除了「老師不用心」這種可能性之外,是不是還有「很用心的老師但其實他們也無法或難以避免這種僵化的教學法」這種可能性?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比如說,某所學校就是規定段考要考注釋,那身在這所學校服務的國文老師,可以不要求學生背誦注釋嗎?

如果這所學校的段考「不再考注釋」的話,小考當然也都可以不必考注釋了,那試問:若學生的國文成績因此退步了,那家長能夠接受嗎?家長們能夠不給校方或老師壓力嗎?

(請注意,我沒有預設「不背注釋」就一定會導致「國文成績退步」這個結果,我的意思是,如果,萬一,很不幸地,這種事情真的發生了的話——家長的反應會是什麼樣?)

公立學校的老師並不是沒有在努力改變,我也不是在為偷懶的老師找藉口,只是,怎麼說,談一些實際一點的,錢錢的問題。(如果各位覺得談錢錢太過於俗氣的話,那我們可以換一個詞——「教育愛的燃料費」。)

各位知道兼課一節課的鐘點費是多少錢嗎?為什麼沒有人去質疑(很多國中老師)的兼課費用不到 500 元真的是一件「不合理」的事?而高標準地要求老師要不斷地提升教學品質卻是「合理」的事呢?

(😅原標題是「兩段」感受,不到一個小時,竟已變成「三段」感受了,我哭……我還要寫幾段補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厭世哲學家
77會員
30內容數
厭世哲學家陪你喝茶看人生。沒有爾康也沒關係,我們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
厭世哲學家的其他內容
2023/09/06
「你人生的快樂,取決於你思想的品質。」——馬可‧奧理略 「我們在想像中受的苦,多過於現實。」——塞內卡 整個八月份,由於 YouTube 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引發熱烈討論的緣故,這兩句哲學家語錄頻繁出現在網路上,確實讓西方哲學再刷了一波熱度。由於厭世哲學家在多年前曾經寫過一篇馬可‧奧理略《沉思
Thumbnail
2023/09/06
「你人生的快樂,取決於你思想的品質。」——馬可‧奧理略 「我們在想像中受的苦,多過於現實。」——塞內卡 整個八月份,由於 YouTube 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引發熱烈討論的緣故,這兩句哲學家語錄頻繁出現在網路上,確實讓西方哲學再刷了一波熱度。由於厭世哲學家在多年前曾經寫過一篇馬可‧奧理略《沉思
Thumbnail
2023/08/23
印象很深刻,2015 年《康熙來了》宣佈即將落幕後,該節目製作了一系列具有回顧性質的主題,其中有一集是「代班主持人大集合」。(大家都知道,小s在《康熙》後期是出了名的愛請假,所以像謝依霖、曲家瑞、阿雅等都經常來代班。)在那一集中,蔡康永試探地問了小s一個問題:
Thumbnail
2023/08/23
印象很深刻,2015 年《康熙來了》宣佈即將落幕後,該節目製作了一系列具有回顧性質的主題,其中有一集是「代班主持人大集合」。(大家都知道,小s在《康熙》後期是出了名的愛請假,所以像謝依霖、曲家瑞、阿雅等都經常來代班。)在那一集中,蔡康永試探地問了小s一個問題:
Thumbnail
2023/08/11
淺談什麼是「物化」 最近「物化」這個詞很熱門,但由於我不想沾染政治的緣故,本來沒有打算發文加入討論;但有些朋友知道我對性別議題特別關注,還是勸我至少寫一點東西,藉著自己的影響力去推動討論。 「物化」是一個學術上的概念,認真要探討的話可以寫出好幾本論文,從馬克思談到盧卡奇,再談到當代女性主義。我不
Thumbnail
2023/08/11
淺談什麼是「物化」 最近「物化」這個詞很熱門,但由於我不想沾染政治的緣故,本來沒有打算發文加入討論;但有些朋友知道我對性別議題特別關注,還是勸我至少寫一點東西,藉著自己的影響力去推動討論。 「物化」是一個學術上的概念,認真要探討的話可以寫出好幾本論文,從馬克思談到盧卡奇,再談到當代女性主義。我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不知為何,批鬥老師的風氣越來越盛,媒體似乎也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問題是,當這種風氣越演越烈,人才將不願意投入教育職場,最終受傷的會是孩子。
Thumbnail
不知為何,批鬥老師的風氣越來越盛,媒體似乎也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問題是,當這種風氣越演越烈,人才將不願意投入教育職場,最終受傷的會是孩子。
Thumbnail
其實我從小對於老師一直有個很深的疑問,就是我發現老師是一個特別有「執念」的職業,而這個執念可以是認真教學對學生付出用心,也可以是對學生的表現不如預期而有恨鐵不成鋼的怨氣。 曾經有一位在大學任教的同學跟我抱怨:「底下的學生都不專心聽我講課,真的非常生氣!」我聽了他的抱怨許久,我感到自己內心的怒火
Thumbnail
其實我從小對於老師一直有個很深的疑問,就是我發現老師是一個特別有「執念」的職業,而這個執念可以是認真教學對學生付出用心,也可以是對學生的表現不如預期而有恨鐵不成鋼的怨氣。 曾經有一位在大學任教的同學跟我抱怨:「底下的學生都不專心聽我講課,真的非常生氣!」我聽了他的抱怨許久,我感到自己內心的怒火
Thumbnail
剛剛又看了一位知名作家在批判「一字不漏背注釋」的國中教學現象。其實我本人真的不認同「一字不漏背注釋」這件事,但怎麼說呢,我真的是,退一萬步來說,我還蠻能體諒為什麼國中的教學現場會有這種風氣。 108課綱之後,所有老師的工作量都是至少增加了二、三倍的,老師這個工作真的是,我再退一萬步來說,還蠻多繁雜
Thumbnail
剛剛又看了一位知名作家在批判「一字不漏背注釋」的國中教學現象。其實我本人真的不認同「一字不漏背注釋」這件事,但怎麼說呢,我真的是,退一萬步來說,我還蠻能體諒為什麼國中的教學現場會有這種風氣。 108課綱之後,所有老師的工作量都是至少增加了二、三倍的,老師這個工作真的是,我再退一萬步來說,還蠻多繁雜
Thumbnail
開學前所有老師都要提早回學校幾天,備課、整理教室等等。 沒有學生的校園,老師們各自加緊工作,休息時簡單吃吃喝喝,雖然忙碌,倒也熱鬧有趣。 突然有個老師說,如果沒有學生就好了。 這句話很突兀,也很諷刺。老師們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學生。沒有學生的學校,沒有學生的老師,那還有什麼意義呢? 但這位
Thumbnail
開學前所有老師都要提早回學校幾天,備課、整理教室等等。 沒有學生的校園,老師們各自加緊工作,休息時簡單吃吃喝喝,雖然忙碌,倒也熱鬧有趣。 突然有個老師說,如果沒有學生就好了。 這句話很突兀,也很諷刺。老師們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學生。沒有學生的學校,沒有學生的老師,那還有什麼意義呢? 但這位
Thumbnail
由於教育部過度向民粹傾斜,無力堅持專業,再加上制定暨執行政策不力,所以,第一線老師的處境越來越艱苦,職場風險越來越高。
Thumbnail
由於教育部過度向民粹傾斜,無力堅持專業,再加上制定暨執行政策不力,所以,第一線老師的處境越來越艱苦,職場風險越來越高。
Thumbnail
前言 日前,拜讀一篇:《親愛的總統,國小教師結構出問題了!》的文章,深覺貼切現狀,也期盼政府能趕緊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而不是僅僅發表官方說詞,或者又是拿著「需與多方因素全面考量」的藉口來推託!
Thumbnail
前言 日前,拜讀一篇:《親愛的總統,國小教師結構出問題了!》的文章,深覺貼切現狀,也期盼政府能趕緊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而不是僅僅發表官方說詞,或者又是拿著「需與多方因素全面考量」的藉口來推託!
Thumbnail
總之,教改之後,私立學校人數大增-好的私立高中,擠都擠不進去-,公立學校人數大減;補習班十五年增加三倍,平均每個行政區都有45家以上的補習班-,上述狀況的出現絕非無因。教改之後,不管是學校運作也好,教師也好,教學也好,教材也好,全都令人擔憂,如果你的孩子幸運的碰到良師、好班,孩子適應良好,生活愉快,
Thumbnail
總之,教改之後,私立學校人數大增-好的私立高中,擠都擠不進去-,公立學校人數大減;補習班十五年增加三倍,平均每個行政區都有45家以上的補習班-,上述狀況的出現絕非無因。教改之後,不管是學校運作也好,教師也好,教學也好,教材也好,全都令人擔憂,如果你的孩子幸運的碰到良師、好班,孩子適應良好,生活愉快,
Thumbnail
最近慢慢會覺得,教師客服化其實是時代的趨勢,教師地位慢慢降低的同時,民眾對教育服務人員的尊重,卻還沒培養出來的尷尬時代,這就會形成一個怪圈,有不少人在自己的工作上受氣,然後到別人的工作領域當奧客。  站在老師的立場會覺得老師越來越難當,家長要求越來越多,雖然大部分家長會尊重老師,但直升機家長遇到一兩
Thumbnail
最近慢慢會覺得,教師客服化其實是時代的趨勢,教師地位慢慢降低的同時,民眾對教育服務人員的尊重,卻還沒培養出來的尷尬時代,這就會形成一個怪圈,有不少人在自己的工作上受氣,然後到別人的工作領域當奧客。  站在老師的立場會覺得老師越來越難當,家長要求越來越多,雖然大部分家長會尊重老師,但直升機家長遇到一兩
Thumbnail
12月去醒吾科大一個工作坊當青年講師,參加工作坊的人是不同科大的老師,而主題是要了解Z世代,也就是我們這些高中生、大學生,讓他們克服在安排課程或是教學上的種種問題
Thumbnail
12月去醒吾科大一個工作坊當青年講師,參加工作坊的人是不同科大的老師,而主題是要了解Z世代,也就是我們這些高中生、大學生,讓他們克服在安排課程或是教學上的種種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筆者於103/03/06下午所寫,距今竟已默默6年了,裡頭所提到的問題有些或有改善,但大部分還是沒有太大的變革。尤其現在108新課綱已上路,強調素養,以學測國文科而言,又分為選擇與國寫兩科,國寫甚至再區分知性、感性兩大文類,從以往引導式作文轉變為閱讀寫作,復以111年又有混合題型即將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筆者於103/03/06下午所寫,距今竟已默默6年了,裡頭所提到的問題有些或有改善,但大部分還是沒有太大的變革。尤其現在108新課綱已上路,強調素養,以學測國文科而言,又分為選擇與國寫兩科,國寫甚至再區分知性、感性兩大文類,從以往引導式作文轉變為閱讀寫作,復以111年又有混合題型即將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