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03 沒有人是完美的-《完美小孩》下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父母對孩子總有許多期望,
希望他們聰明、守規矩、善解人意,
如果還能獨立自主,就太完美了。
但是父母呢?世上有完美的父母嗎?
沒有人是完美的,只有愛能補足一切。
      ——《完美小孩》封底文

上篇(#01 真實的閱讀理解-《完美小孩》上篇
中篇(#02 完美的反諷-《完美小孩》中篇
不知不覺打到下篇了,感謝讀者們的觀看(手比愛心)。
下篇想要分享的是,閱讀理解完了,然後呢?
我們常說閱讀理解是寫作的基礎,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
但到底要透過什麼來連結閱讀和寫作呢?

【閱讀理解的應用是寫作】

「素養」導向的教學強調要能將學科所學應用到生活。
而閱讀理解的應用,就是寫作,應用於生活中的寫作。

那麼看完這本《完美小孩》,要寫什麼才能應用到生活呢?封底的文字給了我一些靈感。雖然故事結尾於一個反諷,但封底的介紹圖文,卻將氛圍完全扭轉。不再只有尖銳的諷刺和批判意味,而是溫柔的回應,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什麼。
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

沒有人是完美的,只有愛能補足一切。

這句話像一把駑鈍的劍,一舉穿透整本硬殼書,將我們所謂的「完美」刺破,留下了「不完美」的碎片,就讓我們默默拾起愛的膠水,去沾滿所有的碎片吧。

這些飽滿的話,很能帶給人們力量。所以我讓孩子成為「書店店員」,試著寫約3~5句的介紹短語,將《完美小孩》推薦給一個需要這本書的家長(可能是你的父母),讓他/她能夠買下來。(如果是讀者,你會如何介紹呢?)

raw-image

「不用擔心你的小孩不完美,因為沒有完美的小孩,但也沒有完美的父母。」
「如果你對你的孩子標準很高,而他沒有達到你的標準,那這本書很適合你。」
「如果你想要一個完美小孩,那你是否想要先看看別人的完美小孩,沒有一個小孩是十全十美,有時也會做錯事......」
我想這是孩子們最誠摯的介紹了,也誠摯地請父母們一起看看這本書吧。
(博客來連結:《完美小孩》


【如何用愛補足一切?就讓我們一起不完美】

最後的最後的最後,來分享這本《完美小孩》的彩蛋。
故事中曾發生小布剛要成為杜家新成員,杜先生/杜太太為了慶祝要請小布吃棉花糖,小布卻說:「謝謝,但為了牙齒的健康,我還是不要吃甜食比較好。」吃飯也很彬彬有禮,不會弄髒自己和環境。

但封底的蝴蝶頁和封底,卻做了很棒的設計。

raw-image

世上最悲傷的是,每個不完美的人,都在期待自己能遇上完美的人。
從來就沒有人說過,家人必須得完美,就讓我們一起不完美。

要如何用愛補足一切?
就讓我們一起不完美吧。

同場加映,我很喜歡《陽光普照》中,對於角色的專訪。
與焦慮的父母對話專訪柯淑勤:「你以為在保護孩子,但最怕受傷的是你自己」
柯淑勤、巫建和、許光漢談家:「你不是一個很好的爸爸,但我也不是一個很好的兒子」

其實家,原本就不是一個為了成功而存在的地方。
「我才知道,不是他們沒有你不行,而是我沒有他們不行。」
「你不是要去承擔,而是接受。我覺得承擔跟接受不一樣。」
當一個家發生一件大事,不是因為你是家人,所以去「承擔」。
她回到那個「沒有什麼需要被解決」的概念,她表示,「所謂『接受』是,你讓它發生了,你讓生命的每一個事件發生。因為你不知道後面是什麼。」
這世界上有些事情,就缺你這一份溫柔等待。

*作者/繪者延伸閱讀:《醫生你好!》《我不想喝湯》《消失吧!》
*議題延伸閱讀:幾米《我不是完美小孩》

【課程資訊】 初階班(10902週六上午):適合小三~小六,
透過主題式課程,提升孩子對於「閱讀」、「寫作」的興趣與動機,
用閱讀寫作連結「自己」、「他人」與「社會」
(108課綱的核心素養: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
一步步長出屬於孩子自己的樣子。
試上/報名連結:私訊粉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晏履/煉乳老師/木木日安師父的沙龍
31會員
50內容數
分享帶領自學/共學孩子,語文課、閱讀寫作、生活趣事, 還有教養/教育/兒童文學相關書籍
2021/09/15
今天上課詢問孩子不懂生詞,有個孩子問了這個俗語的意思是什麼。我沒直接回答,反而請其他孩子一起,來試試用拆詞的方式推測這句話的意思。 孩子們很輕鬆的就回應了:「就是有些人很快樂、有些人愁眉苦臉」 我們又根據文本線索推測,是班上哪幾個人歡樂、哪幾個人愁,大家也很快就找出答案。
Thumbnail
2021/09/15
今天上課詢問孩子不懂生詞,有個孩子問了這個俗語的意思是什麼。我沒直接回答,反而請其他孩子一起,來試試用拆詞的方式推測這句話的意思。 孩子們很輕鬆的就回應了:「就是有些人很快樂、有些人愁眉苦臉」 我們又根據文本線索推測,是班上哪幾個人歡樂、哪幾個人愁,大家也很快就找出答案。
Thumbnail
2021/05/30
於是我選擇在因疫情停課後,第一次的線上課程中,帶了《巨大無比的小東西》這本繪本。我從書名就開始帶孩子討論和思考,自己的身邊有沒有什麼巨大無比的小東西或是渺小無比的大東西,一開始孩子對於這樣極端對比與抽象的文字感到困惑,不過這就是我要的引起動機與好奇。
Thumbnail
2021/05/30
於是我選擇在因疫情停課後,第一次的線上課程中,帶了《巨大無比的小東西》這本繪本。我從書名就開始帶孩子討論和思考,自己的身邊有沒有什麼巨大無比的小東西或是渺小無比的大東西,一開始孩子對於這樣極端對比與抽象的文字感到困惑,不過這就是我要的引起動機與好奇。
Thumbnail
2021/04/30
【自然藝寫課】 想引領孩子觀察大自然中的美,打開感官去深觸自然中的一切,將這些感受與感動紀錄下來,藉由藝術創作與寫作,轉化成值得珍藏的回憶種子,永存於心中的某個角落。是由2019年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的兩位結業學員:林晏履(煉乳老師)、張佳雯(嘎嘎老師,拓窗藝術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共同合作籌辦。
Thumbnail
2021/04/30
【自然藝寫課】 想引領孩子觀察大自然中的美,打開感官去深觸自然中的一切,將這些感受與感動紀錄下來,藉由藝術創作與寫作,轉化成值得珍藏的回憶種子,永存於心中的某個角落。是由2019年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的兩位結業學員:林晏履(煉乳老師)、張佳雯(嘎嘎老師,拓窗藝術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共同合作籌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阿崴閱讀-世界不會變好,但你可以 又是一本親子類的書,但別於教養理論或實務。這本書談的是一個創意導演以父親角度寫給女兒的30封信。每個主題獨立,容易閱讀,同樣身為人父讀來也是感觸良多。沒有教條式的說理,有的是那種因親子關係延伸產生對社會議題的關心以及如何留下一個對下一代相對好的環境.....
Thumbnail
阿崴閱讀-世界不會變好,但你可以 又是一本親子類的書,但別於教養理論或實務。這本書談的是一個創意導演以父親角度寫給女兒的30封信。每個主題獨立,容易閱讀,同樣身為人父讀來也是感觸良多。沒有教條式的說理,有的是那種因親子關係延伸產生對社會議題的關心以及如何留下一個對下一代相對好的環境.....
Thumbnail
書名:《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作者:Philippa Perry 若只有一句話的篇幅,我會說「它拯救了我」。 沒有困難的親子問題,只有勇敢修復關係的父母。 不完美才是常態,犯錯誰不會有,搞不定、無法掌握、無法忍受的感覺從未間斷。 就算再有愛、孩子再可愛,當被哭鬧魔鬼纏身時,理智線斷得比光速還快。
Thumbnail
書名:《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作者:Philippa Perry 若只有一句話的篇幅,我會說「它拯救了我」。 沒有困難的親子問題,只有勇敢修復關係的父母。 不完美才是常態,犯錯誰不會有,搞不定、無法掌握、無法忍受的感覺從未間斷。 就算再有愛、孩子再可愛,當被哭鬧魔鬼纏身時,理智線斷得比光速還快。
Thumbnail
父母說:為什麼你都不好好看書,如果我在你這個年紀有人這樣栽培我的話,我現在就不一樣了。 小孩說:這又不是我想要的! 父母說:你沒有想清楚你要什麼,這樣才是對你最好的。 當父母把自己的期待放在孩子的身上時,是在引導孩子變得更好更有競爭力嗎?還是會給孩子更多的壓力呢? 下面有三件事情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Thumbnail
父母說:為什麼你都不好好看書,如果我在你這個年紀有人這樣栽培我的話,我現在就不一樣了。 小孩說:這又不是我想要的! 父母說:你沒有想清楚你要什麼,這樣才是對你最好的。 當父母把自己的期待放在孩子的身上時,是在引導孩子變得更好更有競爭力嗎?還是會給孩子更多的壓力呢? 下面有三件事情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Thumbnail
你不需要完美,也不需要追求別人的完美,或者完全符合社會的價值標準。假若你做不到,也無須因此指責自己或否定自己,因為這也是完美中不完美的一部分。 糗了!那一件糗事,你耿耿於懷到現在嗎? 最近,我在線上課程中擔任講師,課程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我擔心我的說明讓不夠清楚,因此邀請參加者可以打開麥克風或留言詢
Thumbnail
你不需要完美,也不需要追求別人的完美,或者完全符合社會的價值標準。假若你做不到,也無須因此指責自己或否定自己,因為這也是完美中不完美的一部分。 糗了!那一件糗事,你耿耿於懷到現在嗎? 最近,我在線上課程中擔任講師,課程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我擔心我的說明讓不夠清楚,因此邀請參加者可以打開麥克風或留言詢
Thumbnail
世上最悲傷的是, 每個不完美的人, 都在期待自己能遇上完美的人。 從來就沒有人說過,家人必須得完美,就讓我們一起不完美。 要如何用愛補足一切?就讓我們一起不完美吧。
Thumbnail
世上最悲傷的是, 每個不完美的人, 都在期待自己能遇上完美的人。 從來就沒有人說過,家人必須得完美,就讓我們一起不完美。 要如何用愛補足一切?就讓我們一起不完美吧。
Thumbnail
小四涵宇: 完美像一隻動來動去的小猴子; 不完美也像一隻動來動去的小猴子。 因為完美和不完美在不同的人心中都不一樣。
Thumbnail
小四涵宇: 完美像一隻動來動去的小猴子; 不完美也像一隻動來動去的小猴子。 因為完美和不完美在不同的人心中都不一樣。
Thumbnail
我們時常認為閱讀理解是有標準答案的,畢竟我們過往的學習經驗/考試,都告訴我們一定要選其中一個選項作為答案。 然而,真實人生的閱讀理解是不斷尋找答案的過程,用自己有限的資源去推測那個可能的答案。 不需要太急著給予孩子標準答案,要相信孩子是能夠以自己所能理解的,去找出那個答案的可能性。
Thumbnail
我們時常認為閱讀理解是有標準答案的,畢竟我們過往的學習經驗/考試,都告訴我們一定要選其中一個選項作為答案。 然而,真實人生的閱讀理解是不斷尋找答案的過程,用自己有限的資源去推測那個可能的答案。 不需要太急著給予孩子標準答案,要相信孩子是能夠以自己所能理解的,去找出那個答案的可能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