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家與職籃巨星〉這一課,往往帶的課程活動不外乎是與天份與後天努力議題相關的討論,這次想要來點新的變化~拜研究所四月的講座所賜,導入這套「職游旅人」桌遊,讓七年級的孩子來個職涯初階探索。
以John Holland職業興趣論為基礎,精選台灣常見的百大經典職業,
由在人力銀行任職多年的職涯規劃師團隊精煉美國O*NET職業資料庫中內容,列出百大職業的所屬學群、對應人格、所須活動與知識;並讓遊玩者在遊玩過程中自行完成初步的人格適性分析。
(以上文字介紹來自於https://careercreator.tw/products/ 的「瞭解更多」網頁中)
在四月研究所的講座中,第一次接觸到這套桌遊,原本以為只是單純的職業介紹,殊不知還可以先透過「六大性格卡」,瞭解自身屬性後,再對照最後手中所剩的職業牌卡,發現高度的相似性。
人格特質與職業選擇息息相關;應該說,選擇能將自身特質發揮到最大值的職業,才能做得開心、走得更遠。
在桌遊正式開始之前,讓學生先填寫行前問卷~問題共五題,如下:
1. 我能說出自己心中理想的職業、以及必備的條件。
2. 我能列出數種我有興趣的職業。
3. 我了解自己的優勢,並能列出至少一項且加以說明。
4. 你是否曾參加過任何職業體驗活動(如實習、工作坊、職業展覽等)。
5. 你曾經和身邊的親友討論過職業選擇嗎?他們對你的職業選擇給予了什麼樣的建議或支持?
做行前問卷的原因是想知道學生「目前」對於自身認識程度、未來職業方向的了解程度;畢竟自己在國中時,也對於自我認識不多、職業選擇更是沒什麼想法,加上當時仍以「讀書」為首要任務,自然更是沒有接觸職涯相關活動的機會。
而問卷做出來的結果,扣除掉極端值,其實大多數學生介於大概知道但又不是很清楚、有和周遭親人討論過,但又覺得用處不大、對職業的認識還是來自於父母居多等等。
總歸一句話就是:薛丁格的貓XD
抱著這樣的謎樣認識,進入了「職游旅人」桌遊活動。
將17位學生分為4組,3組4人,1組5人。活動流程如下:
1. 六大性格評估
六大類型包含 R實做者、I研究者、A藝術者、S社會者、E企業者、C常規者,可以簡單分為與自己相似、部分相似、不像自己,觀察每項分類,並思考自己的優劣勢性格。每個人都可能同時存在以上六種個性,只是比例上的差別。
每組一套「職游旅人」牌卡,請學生先挑選出六大性格牌卡中之較符合自己的兩張牌卡後,接著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牌卡及哪些敘述符合、不符合,並給予同組組員回饋。此項活動除了學生對自我的了解之外,還能透過旁人的回饋,評估對自身對於自我的了解是否有盲點,也能更加全面理解。
2. 認識不同職業及尋找方向
將一百張職業牌卡洗牌,小組成員一人發七張牌卡,剩餘牌卡作為抽卡使用。每次一位組員抽卡,組員可以選擇丟棄手中一張牌,但丟牌時必須說出為什麼選擇丟棄這張牌卡的理由;理由可以是拋開現實的種種考量,如這項專業會不會,這項工作賺不賺錢,喜不喜歡等等。當手中的牌卡有五張以上是自己喜歡或有興趣的職業時,該成員視作完成此項活動。
透過上述流程,學生進行該項活動時,透過牌卡認識更多未曾聽過的職業,也引發學生進一步討論。而牌卡上有列出該項職業的學群,也讓學生了解若想往這項職業前進,需要讀哪些科系、現階段的自己所擅長的科目是否符合其要求等等。活動結束後,進行手中牌卡的英文代號(R實做者、I研究者、A藝術者、S社會者、E企業者、C常規者)統計,看做出來的結果有無對應到一開始的六大類型牌卡所顯示的性格敘述。而多數學生表示有呼應,同時自己手中的職業牌卡也是自己有興趣、願意去嘗試、探索的職業。
學生玩得滿開心的~而這個活動結束後一樣有讓學生寫結束問卷,了解他們從此活動中的收穫,以及未來可以調整的方向、想多加了解的項目等等。
由於字數好像有點多,待下篇文章分享行前問卷與結束問卷的分析~
1. 職游旅人桌遊:https://careercreator.tw/
我自己買了四組「職游旅人」和兩組「職能盤點」桌遊,真的很實用,也很花錢......
2. 這項活動也運用到了兩個理論:Gottfredson職業抱負理論和Super生涯發展論,有興趣的人可以google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