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一:這是一條再普通不過的30年老公寓巷弄,一側停滿自用車,巷尾是個公共停車空間;時值下午三點半,不少公嬤帶著自己的孫子孫女在巷內玩耍、練騎車或吹泡泡。大夥是天南地北的聊,而其中一位劉伯伯首先表示,政府要把自己從軍30年的退休俸調降了,好幾天睡不好,不知未來的生活該怎麼辦。
場景二:晚上六點半,巷子裡已回來不少車,各家各房也陸續點亮了燈、炒著菜;準時吃飯的張公館,八人坐的圓桌,是坐上了年近70的張伯伯、張媽媽,還有一隻貓,其他很少坐的椅子則疊滿舊報紙、茶壺、烤箱,或椅背上掛著張媽媽買菜的購物袋、晾乾再利用的塑膠袋。
場景三:早上五點半,天色已經全亮了,淺藍色的天空還有著即將落下的月亮;每天準時出現在巷子的送報生熟練的把各家的報紙投入信箱,巷子另一頭的林媽媽也熟練的調整輪椅,準備帶林伯伯到巷口旁的公園做運動、做復健。
上述這三個場景,在高齡化的台灣並不陌生,隔代教養、隔代生活、空窗、獨居老人,以及老老互助;乍看之下,每天的生活多半一成不變,但在這些鄰里長輩的心中,就是日漸的高齡與老化。每當診間出現中老年人的病人時,臨床心理師的腦袋,最主要就會跳出三個診療的假設與推論:認知退化、壓力適應議題、與情緒困擾。
其一「認知退化」,就是常聽到的失智、老人癡呆、Alzheimer’s disease;可能好發於50-60歲,或因為年齡漸長至80-90歲高齡,抑或因為其他中風、高血壓等內外科疾病導致認知能力的損害。病程初期的表徵可能以「遺忘」、「想不起來」為主,進而影響到「時間、空間感的紊亂」;中後期則可能衍生日常生活無法自理、生理狀態的退化。
其二「壓力適應議題」:可能常見於一般中年朋友的狀態,例如退休後的生活變動與適應,子女離家、成家的改變,或遇到疾病影響到其他成員的生活規律。上述這些在臨床上皆被視為心理上壓力,而壓力適應良好與否,端視於個人的心理強度與是否及早接受專業的協助有關。
其三「情緒困擾」即是相對需要更多精神醫療的介入,通常病程會比較長,耗費比較多的醫療資源;當然,牽涉的層面也會很廣。比較表淺部份即是可以在長輩的身上看到憂鬱的症狀,如吃不好睡不好、面容愁苦、感到厭世、沒有活力、對未來感到無奈、無望。上述這些精神症狀,建議若持續1-2週者,應嘗試至精神科或身心科診所就醫;經過精神科醫師與臨床心理師的評估,多數不適的精神症狀可在藥物治療下得到快速的緩解。然而在臨床經驗上,相對比較深層的問題,則需要透過專業的會談治療,以期澄清是否內心是否有影響到情緒的不合理的想法、邏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