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老年憂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場景一:這是一條再普通不過的30年老公寓巷弄,一側停滿自用車,巷尾是個公共停車空間;時值下午三點半,不少公嬤帶著自己的孫子孫女在巷內玩耍、練騎車或吹泡泡。大夥是天南地北的聊,而其中一位劉伯伯首先表示,政府要把自己從軍30年的退休俸調降了,好幾天睡不好,不知未來的生活該怎麼辦。

場景二:晚上六點半,巷子裡已回來不少車,各家各房也陸續點亮了燈、炒著菜;準時吃飯的張公館,八人坐的圓桌,是坐上了年近70的張伯伯、張媽媽,還有一隻貓,其他很少坐的椅子則疊滿舊報紙、茶壺、烤箱,或椅背上掛著張媽媽買菜的購物袋、晾乾再利用的塑膠袋。

場景三:早上五點半,天色已經全亮了,淺藍色的天空還有著即將落下的月亮;每天準時出現在巷子的送報生熟練的把各家的報紙投入信箱,巷子另一頭的林媽媽也熟練的調整輪椅,準備帶林伯伯到巷口旁的公園做運動、做復健。

上述這三個場景,在高齡化的台灣並不陌生,隔代教養、隔代生活、空窗、獨居老人,以及老老互助;乍看之下,每天的生活多半一成不變,但在這些鄰里長輩的心中,就是日漸的高齡與老化。每當診間出現中老年人的病人時,臨床心理師的腦袋,最主要就會跳出三個診療的假設與推論:認知退化、壓力適應議題、與情緒困擾。

其一「認知退化」,就是常聽到的失智、老人癡呆、Alzheimer’s disease;可能好發於50-60歲,或因為年齡漸長至80-90歲高齡,抑或因為其他中風、高血壓等內外科疾病導致認知能力的損害。病程初期的表徵可能以「遺忘」、「想不起來」為主,進而影響到「時間、空間感的紊亂」;中後期則可能衍生日常生活無法自理、生理狀態的退化。

其二「壓力適應議題」:可能常見於一般中年朋友的狀態,例如退休後的生活變動與適應,子女離家、成家的改變,或遇到疾病影響到其他成員的生活規律。上述這些在臨床上皆被視為心理上壓力,而壓力適應良好與否,端視於個人的心理強度與是否及早接受專業的協助有關。

其三「情緒困擾」即是相對需要更多精神醫療的介入,通常病程會比較長,耗費比較多的醫療資源;當然,牽涉的層面也會很廣。比較表淺部份即是可以在長輩的身上看到憂鬱的症狀,如吃不好睡不好、面容愁苦、感到厭世、沒有活力、對未來感到無奈、無望。上述這些精神症狀,建議若持續1-2週者,應嘗試至精神科或身心科診所就醫;經過精神科醫師與臨床心理師的評估,多數不適的精神症狀可在藥物治療下得到快速的緩解。然而在臨床經驗上,相對比較深層的問題,則需要透過專業的會談治療,以期澄清是否內心是否有影響到情緒的不合理的想法、邏輯、期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ugl的沙龍
9會員
22內容數
Liugl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混沌的,除了少年,更可能是家長,抑或是這個世界
Thumbnail
2025/04/21
混沌的,除了少年,更可能是家長,抑或是這個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超級共時的一天, 受邀參與華山義工聯誼, 學習了有關老年憂鬱症。 #老年憂鬱會好嗎? 老年憂鬱是一種可以治療的, 大部分是引發生理狀況而來。 #常見的症狀: 1.身體不適 2.伴隨慢性病(三高) 3.認知、記憶有問題 #老年憂鬱的因素: 1.社會因素
Thumbnail
超級共時的一天, 受邀參與華山義工聯誼, 學習了有關老年憂鬱症。 #老年憂鬱會好嗎? 老年憂鬱是一種可以治療的, 大部分是引發生理狀況而來。 #常見的症狀: 1.身體不適 2.伴隨慢性病(三高) 3.認知、記憶有問題 #老年憂鬱的因素: 1.社會因素
Thumbnail
在醫學的定義上,老年憂鬱包括了兩大族群,分別是年輕時患有憂鬱,邁入老年的個案。另一種則是,在五十五歲之後,才患上的晚年憂鬱個案。 老年憂鬱不可忽視,如果嚴重的話可能導致他們的身體失能指數升高,進而影響健康上的問題並造成社會負擔。
Thumbnail
在醫學的定義上,老年憂鬱包括了兩大族群,分別是年輕時患有憂鬱,邁入老年的個案。另一種則是,在五十五歲之後,才患上的晚年憂鬱個案。 老年憂鬱不可忽視,如果嚴重的話可能導致他們的身體失能指數升高,進而影響健康上的問題並造成社會負擔。
Thumbnail
「我媽媽整日無精打采、食慾不振,是生病了嗎?」部分長輩面對老伴離世、朋友逐一減少、或是生活失去重心時,就有可能出現憂鬱症狀。
Thumbnail
「我媽媽整日無精打采、食慾不振,是生病了嗎?」部分長輩面對老伴離世、朋友逐一減少、或是生活失去重心時,就有可能出現憂鬱症狀。
Thumbnail
在台灣,老年憂鬱的盛行率約是16%,也就是65歲以上的長輩中,大概每6個人裡面就有1位是老年憂鬱的患者。 但真正被發現、有接受到治療的,卻是遠遠低於這個數量,有太多長輩及家庭都受困其中。
Thumbnail
在台灣,老年憂鬱的盛行率約是16%,也就是65歲以上的長輩中,大概每6個人裡面就有1位是老年憂鬱的患者。 但真正被發現、有接受到治療的,卻是遠遠低於這個數量,有太多長輩及家庭都受困其中。
Thumbnail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
Thumbnail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
Thumbnail
當我們年紀越來越大,除了照顧自身的需要之外 最讓人擔心的大概就是父母的健康了 假如一位長者常說自己這裡不舒服,哪裡不舒服 長期不斷地就醫,看許多不同科的門診後,也未檢查出任何疾病 經過醫生解釋之後,還是會一直抱怨身體不適,不斷放大自己的身體的病痛 假如關心他們的情緒,他們會否認自己有情緒困擾
Thumbnail
當我們年紀越來越大,除了照顧自身的需要之外 最讓人擔心的大概就是父母的健康了 假如一位長者常說自己這裡不舒服,哪裡不舒服 長期不斷地就醫,看許多不同科的門診後,也未檢查出任何疾病 經過醫生解釋之後,還是會一直抱怨身體不適,不斷放大自己的身體的病痛 假如關心他們的情緒,他們會否認自己有情緒困擾
Thumbnail
(文/圖:家天使編輯團隊)上篇《老年憂鬱症(一):健忘又愛發脾氣,真的只是失智嗎?》,我們談論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原因,並可透過「GDS-15」憂鬱症量表為長者做簡易測量。下篇我們就來談談老年憂鬱症的「成因」、「症狀」,以及家屬最關心的:「老年憂鬱症要怎麼治療呢?」
Thumbnail
(文/圖:家天使編輯團隊)上篇《老年憂鬱症(一):健忘又愛發脾氣,真的只是失智嗎?》,我們談論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原因,並可透過「GDS-15」憂鬱症量表為長者做簡易測量。下篇我們就來談談老年憂鬱症的「成因」、「症狀」,以及家屬最關心的:「老年憂鬱症要怎麼治療呢?」
Thumbnail
(文/圖:家天使編輯團隊) 根據WHO統計老年人口中最常見的神經疾病,包含失智症與憂鬱症;而在台灣330多萬的老年人口中,憂鬱症的發生率就有7%,然而相對於失智症,大家對於「老年憂鬱症」非常陌生,甚至因為跟失智症太像常被忽略。
Thumbnail
(文/圖:家天使編輯團隊) 根據WHO統計老年人口中最常見的神經疾病,包含失智症與憂鬱症;而在台灣330多萬的老年人口中,憂鬱症的發生率就有7%,然而相對於失智症,大家對於「老年憂鬱症」非常陌生,甚至因為跟失智症太像常被忽略。
Thumbnail
《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分享,近期來看診的長輩,會表示身體哪裡有不適感,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些年長者原本可以定期跟朋友聚會、出遊散心、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物,現在因為疫情受到許多限制,心情自然大受影響。
Thumbnail
《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張學豪醫師分享,近期來看診的長輩,會表示身體哪裡有不適感,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些年長者原本可以定期跟朋友聚會、出遊散心、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物,現在因為疫情受到許多限制,心情自然大受影響。
Thumbnail
憂鬱在成年人身上與高齡者的憂鬱症常呈現出不一樣的樣貌,高齡者的憂鬱症狀反而與失智症極為類似,較為不熟悉的照顧者往往很容易把這兩個問題混在一起,在本文中我們將跟大家分享如何區分老人憂鬱的問題以及照顧者可以怎麼做。
Thumbnail
憂鬱在成年人身上與高齡者的憂鬱症常呈現出不一樣的樣貌,高齡者的憂鬱症狀反而與失智症極為類似,較為不熟悉的照顧者往往很容易把這兩個問題混在一起,在本文中我們將跟大家分享如何區分老人憂鬱的問題以及照顧者可以怎麼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