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教:點燃每個孩子的學習渴望

2023/07/26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心教:點燃每個孩子的學習渴望

李崇建   2015 寶瓶文化

分類:論說--實用

★★★★★

 

一句話

作者將薩提爾的模式帶入教育,並提供許多教學場合中實際的對話。

重要字句

對話避免隱含「策略」,不要把談話當成一種計策或暗示(暗示如同曖昧的溝通),背後期待孩子有所特別的回應,要給予孩子回應的空間。能誠懇直接的溝通表達,是一致性的表現。

四種慣性應對姿態:

指責

  • 「都是你不好」「我又沒有生氣」「我數到三喔」「你到底有沒有用心」。
  • 語態:強制性、想要控制別人,夾雜焦慮、憤怒的情緒。
  • 資源:領導才能、有能量。
  • 求生法則:以力量捍衛自己,但自我價值感低落,忽視他人,在乎情境(談話內容和道理)與自我。
  • 孩子的應對:憤怒、委屈、愧疚、自責、無奈。
  • 覺知和改變:放鬆肩頸肌肉。先停頓深呼吸。接納眼前的狀態(並不會變得更糟糕,慣性回應才會)。


討好

  • 「都是我的錯」「可不可以安靜一點」「能不能不要再……」「拜託你不要這樣子」
  • 語態:焦慮。過份小心翼翼。語調刻意。試圖取悅對方。
  • 資源:關懷的、敏銳的、滋養的。
  • 求生法則:委屈求全。透露出「你比我重要」的訊息。關閉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只重視他人和情境。
  • 孩子的應對:覺得很煩,會有一股莫名的憤怒。
  • 覺知和改變:常覺得自己很累卻不知道怎麼辦。覺察自己是否不安而焦慮


超理智

  • 語態:節制的聲音。表情較為僵硬。孤立感。較缺乏同理心。覺得自己很冷靜。
  • 資源:有知識的、理智的。
  • 求生法則:強調邏輯和數據,阻隔和對方及和自我的感受連結。只重視情境,目光高於對方。
  • 孩子的應對:想叫說理的人停止,不想專心聆聽。
  • 覺知和改變:太依賴大腦思維而不易覺察自己的姿態,注意自己的眼睛是否平靜專注地注視小孩,若手臂交叉胸前的話自然地放下,放下想教導孩子的模式。深呼吸探索自己內在的感受。

 

打岔

  • 「哇哇哇就會嗎?我也不會啊!」
  • 語態:不自然、輕浮的、戲劇性的、混亂的。
  • 資源:幽默、有彈性、有創造力。
  • 求生法則:避開個人和情緒上的話題,不能專注在一件事上。自我、他人、情境皆漠視。
  • 孩子的應對:也想打岔,感覺浮躁而坐不住。
  • 覺知和改變:停頓和專注,關注自己是否有不安和焦慮而想要逃避。

 

一致性的溝通:

  • 帶有感受、思維、期待、願望及不喜好的誠實;開放而分享的;聆聽他人;尊重自己、他人與情境;語言和姿勢配合內在感受。
  • 語態:沉穩、和諧、語調緩慢。
  • 資源:自我覺察、負責任、開放、關懷、連結、高自我價值。
  • 一致性的回應並不是想控制別人或控制情況,只意味著我們選擇做我們自己、與別人建立關係和直接連結,無礙地表達自己的內在價值。為自己的感受、觀點、期待負責。


家庭中一個人真正改變了,所有人都會隨著改變,因為不同的應對姿態,將會得到不同的回應。

成長模式的四大目標:提升自我價值(價值)、為自己做出選擇(自由)、為自己負責(意義)、一致性的溝通(愛和接納)。

摘要:


每個孩子都想被愛、被接納,想當個有價值的人。
面對問題不是問題,如何面對問題,才是問題。


姿態和語態

開啟感官:身體的感受和體驗;心靈的動靜和情緒。

不論談話的內容,只要憑藉說話的語態和表情,就可感受到說話人的情緒,也影響對話者的情緒。覺察自己的姿態和沉穩平靜的語氣,能讓受教育的一方擁有正面及寧靜的感受,創造其安穩與專注的說話方式,而非浮躁不安。

語態和情緒的平穩不是透過壓抑而來,而是透過對自己的接納和覺知

將自己的覺知放在肩頸上,覺察是否放輕鬆,雙手不做出慣性回應的姿態。眼神與談話的人保持同一個水平。


從感受介入

檢視自己內在的狀態:不壓抑、否認或逃避感受,尤其是負面感受。人們習慣通過以理性否定負向感受來代表自己有高情商。「你不要那麼生氣!」「我沒有生氣!只是講話比較大聲而已。」

表達情緒:

  • 大人們的成長過程,也是被壓制、漠視與忽略情緒,所以要先學會善待自己的情緒。
  • 一致性的表達並非指責自己或他人(自責或要別人為自己負責),是一種接納之後的承擔
  • 不好的表達情緒方式:指責;隱忍委屈(你喜歡就好);不說話卻期望別人知道;直接說出來但要別人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我很生氣!誰叫你…)。

 

孩子的情緒問題:

  • 父母的應對方式,決定孩子擁有什麼樣的內在。
  • 資訊時代缺乏感官深刻的體驗,或是父母常說教及帶著情緒對孩子說話,壓抑了孩子的感官發展。
  • 疏導情緒成為一種正向的能量,而非壓抑。如憤怒帶來力量、悲傷帶來細膩的同情、恐懼帶來謹慎。
  • 想要疏導孩子的情緒,首先要覺知並轉化自己的情緒,其次是同理孩子的情緒。同理不代表認同,而是接納和允許孩子有情緒


「由感受介入問題」,必須幫助孩子意識情緒,有助於釐清問題真正的源頭。(你有什麼感受?談到那件事你心裡發生了什麼?)

教育孩子的過程步驟:觀察、探索、核對與陪伴。


善待自我情緒的做法 ─ 5A的自我對話方式:

  • 準備:先讓自己意識到慣性,停頓下來,不在慣性中繼續應對。
  • 覺知aware: 緩慢的一個一個問自己,我在生氣/煩躁/沮喪…嗎?
  • 承認acknowledge
  • 允許allow和接受accept
  • 轉化action:做五次深呼吸,感覺情緒流轉到體外。
  • 欣賞appreciate:欣賞自己的努力。

專注聆聽孩子,不尋求先解決問題,先陪伴。


連結渴望(深層感受)


每個人的內在都一份「善、美、真」,重點不只是教導孩子要如此,而是如何啟發孩子的本性。

 

「渴望」層次:愛、自由(有所選擇)、意義、價值、被接納、被尊重。如同水、空氣、陽光,是人存活必需的要素。

大人的言語或讚美,必須真誠而非一種策略或技巧性的應對,讓孩子心靈有所體驗和感受內心的渴望,改變的效果會大於頭腦的認知。正向回饋不是隨意讚美,也不是為了討好或敷衍孩子。


一個人連結了渴望,就跨越了行為問題。行為只是應對的結果。


人因為內在浮躁、不安、焦慮的情緒未能妥善應對,因而轉一致對外物的依賴(壞習慣),要解開慣性必須讓當事人意識問題,從感受切入並連結渴望,體驗自身生命的能量是通往渴望的路徑之一。

當孩子未能滿足父母的期待,父母仍能看見孩子的價值嗎?仍能接納嗎?仍能給予愛嗎?仍讓孩子擁有自由嗎?

範例:「你沒有目標嗎?怎麼會沒有目標?(核對)」→「你的難過是什麼?(感受)」→「我很好奇,你怎麼還願意來這裡問我?(正向好奇)」→「你哪裡來的勇氣?看來你沒有放棄,你能欣賞自己仍在努力嗎?(連結深層的感受,即渴望)」

當孩子回應做不到,不要停在討論和爭辯能力的問題,先去確認他想要改變的「意願」,繞過他對自己「能力」的質疑。

薩提爾模式常使用「添加」或「轉化」,而非「去除」。聚焦在他的轉變可以幫助孩子意識問題以及覺知自己的價值,(為什麼決定願意要好好努力呢?以前沒想過嗎?剛剛發生了什麼?),重點不在答案,而是當下他意識和覺知了自己。


啟動孩子的正向資源


任何的事件,都有其正向的一面,困難的是如何找到正向。

 

引導正向觀點:讓孩子跳出自己的位置,把自己變成「他人」,比較可以看出自己正面的部分。也可以讓他對過去的事件重新詮釋,找到原本就存在的正向特質或能力。

短期不一定能達成目標,請孩子接納自己的舊慣性,別急著自責。在歷程中家長也需要打破慣性,持續關注與聚焦孩子的正向資源。

以全面眼光看待問題:「健康」和「成長」(想要和願意改變的念頭、有段進步的時間)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歷程,中間要摒棄不再適合的東西(慣性、愧疚、自責)。然而現今常見的教育方式,卻是強化最不適合的東西,沒有聚焦在引導孩子健康和成長,孩子便無法體會自己的活力與資源。

避免使用有雙重訊息(表面上支持但大人心裡不這樣想)或帶有安慰與同情的語意,這樣是支持孩子軟弱的部分,孩子會依賴大人,不懂得自己負責任。「你又偷懶啦!沒關係慢慢來。」「你要自己學會負責。」「你想清楚就好啦,怎麼做我都支持你」

以陪伴和探索為方式,幫助他們邁向自己的目標。「雖然狀況變差了,你還是願意和我分享,沒有逃避。」「你之前這麼努力怎麼做到的呢?」「當時你做了什麼,克服了努力的痛苦?」

孩子陷入悲傷和失望時,感覺自己沒有價值和生命的意義、無法接納自己做不好、不覺得自己值得被愛,這時他們要的不是指導、加油或指責,而是「接納」和「陪伴」,啟動孩子的內在動力。

不是以孩子聽話為目標,而是以練習溝通與覺察自我為目標。

連結自己的經驗同理孩子。

 

正向好奇

正面的訊息,不只是我們要傳遞給孩子,更要透過方法引導孩子去體驗和意識。許多不理性的負面訊息,只是幾次的經驗所創造的認知,並非真正的事實。

人們難以正向的原因:成長於負向環境、只是掩蓋負面的感受而非真正的正面思考、缺乏停頓的慣性思維、長久的負向教育讓孩子心理不相信、不知如何應對孩子犯錯和失敗、只看單一事件、對孩子的改變懷抱錯誤的期待而失落回到慣性。

正向不是看成績或表現,而是看到全景、連結渴望進而啟發資源。

存在好奇心,較不會以既定印象教導他人,著重在傾聽、探索、核對和瞭解。以「不知道的立場」,而非「我已經瞭解了」,體驗在現實中選擇的歷程,而不是體驗「確定的事實」。

好奇的方式要真誠和真正想了解,不帶有教訓的意味,才不會像指責或讓人感到壓力。將「為什麼?」改為「我很好奇…」

以好奇讓孩子意識問題,打破慣性的回應。「吵鬧被處罰會不會委屈?」「是故意的嗎?還是無意識?」「如何幫助你在吵鬧的時候靜下來?」「如果吵鬧,我還是會處罰你,你會生氣嗎?」

以同樣的方式想改變孩子卻不斷失敗,因為雙方都沒有意識到真正的問題。讓孩子意識自己想要變好,而不只是想要或是知道要變好而已。

可使用封閉的選項核對:當孩子出現正向的選擇,以正向的好奇讓孩子更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我很好奇,你怎麼能這麼勇敢?願意接受處罰?」

 

停頓


停頓,是一種接納,接納自己的內在,也接納現狀。


停頓是不逼迫自己對外在立刻作出反應。行為、思考、情緒、慾望都必須同時停頓,才能擁有寧靜的可能。

停頓是刻意創造出來的,是個有意識的動作。

孩子失敗時停止干預或鼓勵,也是一種停頓。


短評

看了許許多多的教養書,薩提爾給我的啟發最多,如果妥善運用也能改變各種親子或家庭溝通之間的各種問題。然而有時會覺得運用「正向好奇」有點扭捏尷尬,應該是還沒有達到一致性的表達。這本書以簡單的原則搭配實際案例,比其他同類的書容易理解,值得推薦。

raw-image


25會員
88內容數
看完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決定開始將每本書整理起來,成立這個部落格強迫自己練習維持寫作的習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