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麼多劇,真的非常認同結局很重要。
許多劇會被說爛尾,也許就是讓人感覺敷衍了事。除去編劇提供的結局不是觀眾想看的結局而被說爛尾的情況外,有些設計讓觀眾感覺是爛尾,或是許多人物沒有交代清楚後續,而那些人或故事線正是推動我們看劇的動力時,就會感覺一種沒交代完的心情。
就像有人說《山河令》其實背離了原著,因為原著小說名稱是《天涯客》,應該讓雙主角們真的能夠浪跡天涯,而不是一起被困於雪山。這點我同意,因為原著作者就是要他們能一起浪跡天涯,但這跟改編成電視戲劇的《山河令》已經是兩件事了。
《山河令》必須BE,原因想必會跟對岸的廣電審查制度有關,如果我不想被下架,絕對、必須、千萬、無論如何都要BE啊!想看HE,就買MV+彩蛋,都說了是彩蛋,至少跟正劇可切割,不然就像某蔡姓頂流塌房後,那檔耗費鉅資「後製消除」蔡頂流的節目單位,可真是傷透腦筋了。
無論最後溫客行是真的經脈盡斷而死,或是最後一線生機勘破天人合一之境而能活下來,這兩種結局都各自滿足了觀眾。畢竟,雙男主兩人的情誼已經在這些高潮迭起的劇情變化中充分展現了,也成功讓觀眾共感了,後續的結局,就是不想看到兩人生離死別的現實感,既然正劇最後是那麼的「現實」(指對案審查制度下的決定,以及真實人生的現實),那麼彩蛋為何不能讓觀眾滿足一下姨母笑呢?
◆延伸閱讀:山河令真的有BE版本!
◆東默農編劇教室原文連結
有些結局是開放性,設計的不好就叫爛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