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內觀之『法』:身體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十日內觀Vipassana #感悟篇

#別再為過去的衣服受罪

除了上次聊到的 #因果法則,在內觀的十天中,對於在「身體」的層面上運作的「法」,我也有一些感悟。

 

每個人都在出生後開始不停地長大,成熟了之後,就開始走下坡,也就是「老」。

 

佛家說,「生老病死」是四苦。死是苦,生也是苦。衰老是苦、生病也是苦。如果我們不能接受身體會衰老這一自然法則,苦的就是我們自己。

 

人生中第一次我感覺到自己「老」了,印象中是在25歲左右之時。一次我在鏡中看到眼尾的皺紋,我意識到自己「開始老了」,對於自己的「老」,也感到無法接受。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我抗拒自己居然有皺紋的這一事實,就是因不理解「法」的運作,而使自己受苦。

 

瑜珈士薩古魯在某支影片曾提到,他的體重從他年輕的時候(好像是25歲?)到現在(65歲)都沒有變!可是從他不同時期的影片中,明顯能看得出來,薩古魯現在的體態與他年輕時…完全不同(薩古魯現在的肚子看起來很有份量xdd)。而據他所說,他的體重,一直都是一樣的!

 

如果我們期待40歲的自己,可以擁有和20歲時一樣的身體…那可能會是災難一場。也許我們在體重的「數字」上可以努力達到,甚至我們的體能可以透過鍛鍊而較年輕時更佳,但是「體態」就是不會一樣。同一副皮囊,用了20年、和用了40年,在某些面向,它就是不一樣了。

 

我也曾在在生完孩子後,期待自己的肚皮回到年輕時的平坦Q彈。一直到孩子都5歲了的某一天,我認真端視肚子上的母子線、和雙邊髂骨上方那一顆顆的紅色斑點、以及因撐開又消下去,鬆垮如洩了氣的氣球般的肚皮…我才發現…瑞凡,我好像真的回不去了。(好吧,慶幸的是我不是太在意!)

 

我開始接納這個事實:這生過兩胎的肚皮,無論我做多少腹部運動,它也許會變得緊實一些,但肚皮只能這樣皺巴巴。(是的如果我非常在意,我可以去醫美微整。不過這篇我想聊的重點是關於身體的自然運作法則,所以先不針對人工刻意介入的面向來談。)

 

 

若不能接納這個結果,我可能會以一種非理性的瘋狂方式操練我的肚子。也可能我會乾脆對肚子上的哈巴狗視而不見,並且在每一次不小心低頭看見自己的鬆軟肚皮時,感到無奈又厭惡。

 

 

身體內部的細胞,從我出生那一刻就開始不斷地生長、老去、再生長、再老去;而呈現於外,眼睛見得著的部份,也受引力牽引,因時光的流逝而逐漸衰退老去,它是一個自然的歷程。

 

當我能接納這個自然的歷程,而不加以拒絕或評價,就可以放下希望38歲的我擁有像20歲般的緊緻Q彈肚皮這種不切實際的期待,並且,真實地接納當下無論以何種方式呈現的自己。

 

如果你也還留著20年前或n年前的衣服,並期望自己有天瘦身有成、回春塞下當年的愛衣,不如和我一起,放下這些對身體來說是過高要求的期待吧。

 

接受這副已為你工作了N年的身體,它已經做得非常好了。

 

別再想把自己塞進那些不再適合你的衣褲中,是我們隨著年紀增長,可以對自己有的寬容與智慧。

 

若能更進一步開始試著欣賞你這已為你服務了N年的身體,你會為自己省下許多不必要的煩惱與不快。就像我開始能感謝與讚賞我的皺肚皮一樣。我看見…它為我孕育、承載了兩個可愛的孩子啊!只要你願意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垂皺或者脂肪,都有其可愛之處。

 

然後,讓衣著來服務妳!別再讓過去的衣褲讓現在的妳受罪。跟不再適合妳的衣物說掰掰吧。

 

《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一書中,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愛的處理方法──在將這些妳曾經很喜愛的衣物送人、回收、甚至丟棄時,請拿著它,跟它道聲謝。

 

例如:

「謝謝你曾經讓我感到心動」、

「謝謝你曾經陪伴我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謝謝你曾經讓我顯得很有朝氣」

「謝謝你曾經為某人向我展現了他的關愛」…等。

 

那麼,妳就不會在處理這些不再合適的衣物時感到不捨或有罪惡感了,而是可以帶著祝福,讓它去一個更適合它的地方。

 

然後,找到適合「現在的你」的衣服。

 

年輕時我都穿XS、S、或是M號的衣服,但現在我卻要穿到L甚至XL。你可能會想問:「妳看起來很瘦啊!怎麼要穿到L或XL?」



嗯,阿就跟文章中提到的薩古魯一樣的狀況啊!

體重一樣、但是年紀不一樣、體態不一樣了啊。(茶)



事實證明不是只有女性生過小孩,體態才會大變,有在練的瑜珈士體態一樣會變(硬要拖薩古魯下水🤣🤣),所以~大家放輕鬆,別對自己的身體要求太嚴苛了!

 

 

#這一年斷捨離了很多年輕時候的衣著

#雖然有些還穿得下但不再適合我

#謝謝妳們曾經讓我顯得美麗

 

#十日內觀Vipassana #感悟篇

#別再為過去的衣服受罪

#好好跟不適合的衣物道謝及說再見

#讓適合妳的衣服來服務妳

 

#十日內觀法之身體篇

#高小露高佳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41會員
284內容數
2025/05/02
前陣子回母校,教授提汲:「現在的大學生因為 AI 的關係,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 我聽著,感受到老師們想幫忙,卻不知可以怎麼幫助這群困惑的年輕人。 回家路上,我反覆想著這件事。 腦海裡浮現出十幾年前,當時面臨即將畢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焦慮嗎? 那時沒有 AI,但對未來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一點
Thumbnail
2025/05/02
前陣子回母校,教授提汲:「現在的大學生因為 AI 的關係,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 我聽著,感受到老師們想幫忙,卻不知可以怎麼幫助這群困惑的年輕人。 回家路上,我反覆想著這件事。 腦海裡浮現出十幾年前,當時面臨即將畢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焦慮嗎? 那時沒有 AI,但對未來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一點
Thumbnail
2025/05/01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Thumbnail
2025/05/01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Thumbnail
2025/04/30
很多人以為,生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是個好父母。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的:愛孩子,不就夠了嗎? 有時候,他們也會說:「以前我們爸媽也沒學過,不是也把我們帶大了?」 是的,帶大了。 但你仔細看,真的沒有留下傷嗎? 真的懂得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嗎? 還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壓抑、害怕衝突
Thumbnail
2025/04/30
很多人以為,生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是個好父母。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的:愛孩子,不就夠了嗎? 有時候,他們也會說:「以前我們爸媽也沒學過,不是也把我們帶大了?」 是的,帶大了。 但你仔細看,真的沒有留下傷嗎? 真的懂得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嗎? 還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壓抑、害怕衝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十四週心得分享
Thumbnail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十四週心得分享
Thumbnail
★「中年」是人類獨有的現象, 是貨真價實的「生物現象」。 發福、反應變慢、記憶力衰退、日趨保守、憂慮死亡…… 一連串看似負面的生理和心理變化, 其實都是數百萬年演化而來的完美禮物!  
Thumbnail
★「中年」是人類獨有的現象, 是貨真價實的「生物現象」。 發福、反應變慢、記憶力衰退、日趨保守、憂慮死亡…… 一連串看似負面的生理和心理變化, 其實都是數百萬年演化而來的完美禮物!  
Thumbnail
我彷彿忘記20初多歲,體重還維持在47kg左右的自己,精神程度都好沒有壓力的日子,怎麼吃都不會胖的階段,喜歡拍照、喜歡自己的狀態。 我應該要無時無刻接納自己的 我想這才是健康人的心態,不管我長得如何或是身體失衡的狀態,我應該都要接納自己的,但我並沒有完全接納自己,在這社會定義美的事物,我
Thumbnail
我彷彿忘記20初多歲,體重還維持在47kg左右的自己,精神程度都好沒有壓力的日子,怎麼吃都不會胖的階段,喜歡拍照、喜歡自己的狀態。 我應該要無時無刻接納自己的 我想這才是健康人的心態,不管我長得如何或是身體失衡的狀態,我應該都要接納自己的,但我並沒有完全接納自己,在這社會定義美的事物,我
Thumbnail
我有時會對我的身體感到失望 - 皺紋、眼神和下墜的屁股。 常常被那個活在我鏡子裡的老人抓住,但是我不會長時間因為那些事情感到煩惱。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對自己越來越友善,對自己越來越不批判。我變成了自己的朋友。
Thumbnail
我有時會對我的身體感到失望 - 皺紋、眼神和下墜的屁股。 常常被那個活在我鏡子裡的老人抓住,但是我不會長時間因為那些事情感到煩惱。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對自己越來越友善,對自己越來越不批判。我變成了自己的朋友。
Thumbnail
#十日內觀Vipassana #感悟篇 #別再為過去的衣服受罪 除了上次聊到的 #因果法則,在內觀的十天中,對於在「身體」的層面上運作的「法」,我也有一些感悟。   每個人都在出生後開始不停地長大,成熟了之後,就開始走下坡,也就是「老」。   佛家說,「生老病死」是四苦。死是苦,生也是苦
Thumbnail
#十日內觀Vipassana #感悟篇 #別再為過去的衣服受罪 除了上次聊到的 #因果法則,在內觀的十天中,對於在「身體」的層面上運作的「法」,我也有一些感悟。   每個人都在出生後開始不停地長大,成熟了之後,就開始走下坡,也就是「老」。   佛家說,「生老病死」是四苦。死是苦,生也是苦
Thumbnail
我們一心一意,就想長大成人。長大了,有天照鏡子,一看,眼角、額頭、頸項……,怎都生了細細的皺紋?! 我們全心全意,就想愛個人。修得正果,愛上了,卻,妳遠離,她逃走,一顆心佈滿了皺紋。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老了,心也不例外,老了! 人的皺紋,是由歲月在臉面雕刻的。 在大自然安排下,年輕時,唇紅齒白
Thumbnail
我們一心一意,就想長大成人。長大了,有天照鏡子,一看,眼角、額頭、頸項……,怎都生了細細的皺紋?! 我們全心全意,就想愛個人。修得正果,愛上了,卻,妳遠離,她逃走,一顆心佈滿了皺紋。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老了,心也不例外,老了! 人的皺紋,是由歲月在臉面雕刻的。 在大自然安排下,年輕時,唇紅齒白
Thumbnail
各位鄉親,偷紅來啦! 你也是嚴重的外貌協會成員嗎? 步入中年的我最近有一個有點嚴重的困擾,還經常性反覆發作,不知道是不是MC來的關係,老是懷念起年輕時那個可愛、活潑、聰明、伶俐(自己講),重點是無論怎麼吃、怎樣偷懶不運動,過幾天仍會恢復輕盈身段的自己。
Thumbnail
各位鄉親,偷紅來啦! 你也是嚴重的外貌協會成員嗎? 步入中年的我最近有一個有點嚴重的困擾,還經常性反覆發作,不知道是不是MC來的關係,老是懷念起年輕時那個可愛、活潑、聰明、伶俐(自己講),重點是無論怎麼吃、怎樣偷懶不運動,過幾天仍會恢復輕盈身段的自己。
Thumbnail
我說過,眾生的「本來面目」,都是「不生不滅」的「法性光明」。即是不生不滅,何來衰老呢? 如果靈魂會衰老,那是因為,凡夫的無明,凡夫的貪執妄想,如同「有色濾片」,一層層遮住其「法性光明」,即使「本來面目」沒有任何衰減,但從凡夫的層次來看,這就是衰老敗壞了 如同普照萬物的陽光,不曾減滅衰微,只是烏雲遮
Thumbnail
我說過,眾生的「本來面目」,都是「不生不滅」的「法性光明」。即是不生不滅,何來衰老呢? 如果靈魂會衰老,那是因為,凡夫的無明,凡夫的貪執妄想,如同「有色濾片」,一層層遮住其「法性光明」,即使「本來面目」沒有任何衰減,但從凡夫的層次來看,這就是衰老敗壞了 如同普照萬物的陽光,不曾減滅衰微,只是烏雲遮
Thumbnail
只要到了新的一年或是生日到了,人們就覺得自己又老了一歲,然後就會開始唉聲嘆氣,可是人老化本來就是正常現象啊?為什麼要對老了這件事情感到恐懼呢? 每個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好好的把握也接納自己所有的樣子,這樣不是更快樂嗎?
Thumbnail
只要到了新的一年或是生日到了,人們就覺得自己又老了一歲,然後就會開始唉聲嘆氣,可是人老化本來就是正常現象啊?為什麼要對老了這件事情感到恐懼呢? 每個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好好的把握也接納自己所有的樣子,這樣不是更快樂嗎?
Thumbnail
原來,年紀大了之後,會自動開始過減法生活,會開始有所選擇,因為身體負荷不了。 既然身體已經無法像年輕時候那樣恣意,就不再強迫自己,要跟以前一樣。
Thumbnail
原來,年紀大了之後,會自動開始過減法生活,會開始有所選擇,因為身體負荷不了。 既然身體已經無法像年輕時候那樣恣意,就不再強迫自己,要跟以前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