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吳晗《大明帝國興衰史》的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解嚴後,許多中國文學和史學作品湧入台灣,這些作品當中,不少是過去中華民國政府查禁封殺的東西,本文要介紹與評論的吳晗及其論文集《大明帝國興亡史》,即是一例。

吳晗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專研明史。出生於1909年,死於1969年。由於當年他選擇留在對岸,為毛澤東的新中國效力,而沒有像他的老師胡適來到台灣,因此他的作品很長一段時間被國民政府禁止。史學界以外的廣大民眾對他的了解,大多僅止於他在文革期間被人陷害的悲慘遭遇──其作品〈海瑞罷官〉被人硬拗為以明世宗這個大昏君影射毛澤東,還有藉著講述海瑞的故事傳播落後、反革命的封建思想而入獄,不久即死於非命。換句話說,不少台灣人之所以知道吳晗,不是因為他的書寫的多好,觀點多特別,而是他作為中共迫害知識分子與作家的典型案例,被老一輩的大學教授、國文或歷史老師廣為傳誦的結果。


吳晗的代表作《朱元璋傳》,我之前曾寫一篇文章評論。有興趣的人可點選這篇文章最後的連結瀏覽或詳讀。在此,我要談的是他另一本論文集《大明帝國興亡史》的問題。風雲時代出版社將幾篇吳晗的明代研究集結,編成一本名為「大明帝國興亡史」的書,內容涵蓋了朱元璋的開國歷程、衛所制度的興衰、科舉制度與仕紳的特權、黨爭與官僚政治等主題。吳晗寫的相當用心,不過當年為了遷就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23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聽‧他們在說歷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謝謝推薦
avatar-img
爬格子的雀榕的沙龍
114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2024/02/17
「臺灣人偷東西,被日本警察抓到以後,會被剁掉一隻手」、「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屠殺了四十萬臺灣人」諸如此類的「謠言」都沒有什麼根據,往往是一些不懂歷史的人出於各種理由編造出來的,接受這些,好比吃下沒有營養又有害身心的食物。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本能讓我們遠離謝絕那些歷史謠言,又能讓我們更瞭解那個時代的好書!
Thumbnail
2024/02/17
「臺灣人偷東西,被日本警察抓到以後,會被剁掉一隻手」、「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屠殺了四十萬臺灣人」諸如此類的「謠言」都沒有什麼根據,往往是一些不懂歷史的人出於各種理由編造出來的,接受這些,好比吃下沒有營養又有害身心的食物。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本能讓我們遠離謝絕那些歷史謠言,又能讓我們更瞭解那個時代的好書!
Thumbnail
2023/11/29
蔣渭水生前標榜的「日華親善的橋樑──台灣人」、「台灣人當促進日華親善」諸如此類的言論,為人忽視。回看他當年提出的上述口號及相關言論,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想性格與天真,可惜形勢比人強……
2023/11/29
蔣渭水生前標榜的「日華親善的橋樑──台灣人」、「台灣人當促進日華親善」諸如此類的言論,為人忽視。回看他當年提出的上述口號及相關言論,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想性格與天真,可惜形勢比人強……
2023/10/10
作者在本書提出以下的觀點:朱元璋、朱棣這對父子並非迫於政治形勢,不得不屠殺功臣、整治在野文人,而是出於鞏固皇權、為後代子孫盤算的自私心理,慮心積慮佈下兩大盤的棋局,那些被殺害與整治的臣民不過是二人用完即扔的棋子。
Thumbnail
2023/10/10
作者在本書提出以下的觀點:朱元璋、朱棣這對父子並非迫於政治形勢,不得不屠殺功臣、整治在野文人,而是出於鞏固皇權、為後代子孫盤算的自私心理,慮心積慮佈下兩大盤的棋局,那些被殺害與整治的臣民不過是二人用完即扔的棋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趁著「光輝的十月」還沒過完,引述毛澤東對「中國」和「國慶」的看法與大家分享:「中國的事,不是統一能夠辦得好的,到現在算是大明白了。」
Thumbnail
趁著「光輝的十月」還沒過完,引述毛澤東對「中國」和「國慶」的看法與大家分享:「中國的事,不是統一能夠辦得好的,到現在算是大明白了。」
Thumbnail
中國曾經掀起一股說史熱潮,明代史事與重要人物成為熱門話題,相關影視、小說、電影、電視劇也大量出現,於是社會上冒出一堆明粉、明迷……
Thumbnail
中國曾經掀起一股說史熱潮,明代史事與重要人物成為熱門話題,相關影視、小說、電影、電視劇也大量出現,於是社會上冒出一堆明粉、明迷……
Thumbnail
解嚴後,許多中國文學和史學作品湧入台灣,這些作品當中,不少是過去中華民國政府查禁封殺的東西,本文要介紹與評論的吳晗及其代表作《朱元璋傳》,即是一例。
Thumbnail
解嚴後,許多中國文學和史學作品湧入台灣,這些作品當中,不少是過去中華民國政府查禁封殺的東西,本文要介紹與評論的吳晗及其代表作《朱元璋傳》,即是一例。
Thumbnail
黃仁宇 1918 年生於湖南長沙,早年投身軍伍,曾進入國民政府成都中央軍校受訓,並參與過對日抗戰。1950 年退出軍政界,遠赴美國,1952 年 9 月獲密西根大學錄取,攻讀新聞系,後轉攻歷史系,1964 年獲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明代的漕運》。 在余英時介紹下,黃仁宇展開大專院校教書生涯。他向學生
Thumbnail
黃仁宇 1918 年生於湖南長沙,早年投身軍伍,曾進入國民政府成都中央軍校受訓,並參與過對日抗戰。1950 年退出軍政界,遠赴美國,1952 年 9 月獲密西根大學錄取,攻讀新聞系,後轉攻歷史系,1964 年獲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明代的漕運》。 在余英時介紹下,黃仁宇展開大專院校教書生涯。他向學生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史華慈教授如此評價嚴復:「周振甫(筆者按:《嚴復思想述評》的作者)聲稱嚴復是從I895年的“全盤西化” 逐漸穩定的倒退為年老的“反動傳統主義者”。但我認為嚴復卻一直關注思想的實質內在之連貫性。他在《法意》的評論、《老子》的邊旁注釋、及 1895 年的論文中都明顯與中國傳統價值觀決裂。」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史華慈教授如此評價嚴復:「周振甫(筆者按:《嚴復思想述評》的作者)聲稱嚴復是從I895年的“全盤西化” 逐漸穩定的倒退為年老的“反動傳統主義者”。但我認為嚴復卻一直關注思想的實質內在之連貫性。他在《法意》的評論、《老子》的邊旁注釋、及 1895 年的論文中都明顯與中國傳統價值觀決裂。」
Thumbnail
朱元璋曾出過一本暢銷書,叫「大誥」,是明朝的一本紅寶書,專門為人民指明方向的。因為明一開國就貪官污吏、刁民潑婦橫行,然後又受到前面元朝的不良影響太深;所以,朱元璋感覺,必須要靠他來指明方向,否則,朱天下就不能世世代代傳下去了。其實,明還是有一點法律、有些典章制度的,但朱覺得,這些通通不如他的英明。
Thumbnail
朱元璋曾出過一本暢銷書,叫「大誥」,是明朝的一本紅寶書,專門為人民指明方向的。因為明一開國就貪官污吏、刁民潑婦橫行,然後又受到前面元朝的不良影響太深;所以,朱元璋感覺,必須要靠他來指明方向,否則,朱天下就不能世世代代傳下去了。其實,明還是有一點法律、有些典章制度的,但朱覺得,這些通通不如他的英明。
Thumbnail
明朝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固然是精彩的文學作品,但是三國時代畢竟與羅貫中相差一千多年,而我們又與羅貫中相差六七百年,所以,我們還是很有空間可以重新檢視三國歷史,思索不一樣的「三國文學」相關議題。究景,諸葛亮向劉備提出的「隆中對」,對漢末情勢起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明朝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固然是精彩的文學作品,但是三國時代畢竟與羅貫中相差一千多年,而我們又與羅貫中相差六七百年,所以,我們還是很有空間可以重新檢視三國歷史,思索不一樣的「三國文學」相關議題。究景,諸葛亮向劉備提出的「隆中對」,對漢末情勢起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歷史學本身就對所有問題都有討論的空間,在基於事實和理性的討論後才得出價值判斷。但在香港,若果歷史教育要建基於這個會因應政局變遷而不斷變化的史觀,學生在這個「教育雞籠」豈不是要每年更新自己的「政治正確」而作價值判斷?這是否真的對學生利多於弊?
Thumbnail
歷史學本身就對所有問題都有討論的空間,在基於事實和理性的討論後才得出價值判斷。但在香港,若果歷史教育要建基於這個會因應政局變遷而不斷變化的史觀,學生在這個「教育雞籠」豈不是要每年更新自己的「政治正確」而作價值判斷?這是否真的對學生利多於弊?
Thumbnail
「想借介紹本書讓大家對明末翻案產生興趣,進而多看看這段歷史。」
Thumbnail
「想借介紹本書讓大家對明末翻案產生興趣,進而多看看這段歷史。」
Thumbnail
國內有些文人,不問歷史真相,只求向當今聖主表忠,見「逆賊」之名就美化之,結果就鬧出一堆笑話,貽羞至今。
Thumbnail
國內有些文人,不問歷史真相,只求向當今聖主表忠,見「逆賊」之名就美化之,結果就鬧出一堆笑話,貽羞至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