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人>第一章—摘句、我的對照

2023/08/23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我→]前言

 
我看了「臺灣瑟谷教育推廣協會」的讀書會摘要,決定要將這本知道了很久的書拿來看,除了摘出我喜歡的句子和要點之外,也將我自己認為的、做的寫出來,互相對照一下,希望一步一步做到,承認和接受每個人原來的樣子,讓每個人長出她/他自己的樣子來,我只要做到保持中立的立場和心態,不預設立場,不侷限範圍,不批判、不教導、不說服……,就能夠讓每個人原本的樣子呈現出來,將她/他的能力發揮出來,形成她/他自己的樣子。這也包括對待我自己在內。
 

我讀的版本是:

成為一個人— 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卡爾․羅哲斯(Carl R. Rogers)著,宋文里譯,左岸文化,2014

 

臺灣瑟谷教育推廣協會」讀書會摘要: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2F4xCqeUx6zVmavLB3RjRaDRGc1cYRjGXJpC34r1kYJBmHKE9VXjy1yVfpdhCzEV5l&id=101629045131792&mibextid=Nif5oz




第一部:說到我自己

第一章—「這就是我」我的專業思想和個人哲學的發展

 

P.18起

●我(註:本書作者)學到的幾個重要的心得:

 

■在我和他人的關係中,我發現:如果把眼光放遠一點的話,那麼我若有意地想表現一些非本然的我自己,那將是亳無助益的。

 

假裝是沒有幫助的,沒用的;表面的做法,和實際體驗的不同,希望和另一個人建立有建設性的關係時,無法成功。

 

[我→](註:我—本文作者的想法和做法)是的,假裝只有自己相信,相信別人會相信他表面的做法,其實他人是看得出來的,至少會覺得不對勁,這樣怎麼可能和另一個人建立建設性的關係呢?

 

■我發現:在我能夠很接納地聽我自己、做我自己的時候,我才是個比較有效的治療者;

內在的真實;接納他人;

 

[我→]要先接納自己,才能真正地接納他人啊!有些人說他很接納他人,但是看他的做法是很不能接納自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身心分離,或是有2個角色呢?那他的接納他人,不是真正的接納,只是「演出」,或是例行性的工作而已。

 

■我發現:能允許自己去瞭解(understanding)他人,實在具有無比的價值。

 

對於別人向我們所作的陳述,我們最常有的反應乃是立刻去評價、判斷而不是去瞭解。

 

我們很難得允許自己去正確地瞭解他所說的話對他究竟有什麼意義。我相信那是因為:瞭解是很冒險的。如果我讓自己確實地瞭解別人,我可能會因那種瞭解而發生改變,而我們都害怕改變。所以我才說,要允許自己去瞭解一個人,要完完全全而且心領神會地走進別人的整個天地,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種事情也真不尋常。

 

[我→]真正地瞭解,得到第一手資訊,而不是從成見、舊經驗、別人說的、推論等等的途徑得到的,「以為」我瞭解他。

 

■我發現:若果我能打開一些管道,讓別人可由之而向我傳達他們的感覺,和他們個人所體驗的世界,那將會豐富我的體驗。

 

[我→]不管是老師或是諮商師,他們本身豐富的體驗也是從個案的體驗中建立起來的,所以後來總是說「和個案一起工作」,而不說「輔導」,「幫助」,或是「教」。那種幫助是雙向的,諮商師幫助了個案,個案也幫助了諮商師。

 

我愈是能夠向我自己以及他人內在的真實(realities)而展開時,我愈發現自己不會急忙地想鑽進「固守的據點」中

 

當我試圖聆聽我自己正在經歷著的體驗時,或當我愈是試圖把這同樣的聆聽態度延伸到另一個人身上時,我愈是能尊重我所感受到的這種生命之複雜的過程。所以我變得愈來愈不願意急急忙忙衝進那個固守的據點—去確定目標,去塑造別人,去操縱或催促別人走上我要他們走的道路。更容易令我滿足的,毋寧是讓我做我自己,而讓別人去做他自己。會引發愈多的變化。

 

[我→]以前,在父母自己辦的種籽學苑,有個經典的笑話:「我希望我的小孩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不要對我。」
所以就出現,我要做我自己,但是不准自己的小孩或學生做他自己,得循著我的軌跡前進。這是要求別人,但沒有同時要求自己啊!

 

我能夠信任我自己的體驗;體驗本身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我很喜歡在體驗之中發現秩序,在一大堆體驗之中,尋出它的意義、秩序或法則,逐一做出我的主要理論。

 

[我→]這裏講到體驗,他的意思應該是所有人的體驗都很重要,很有趣的,都可以從這些一大堆的體驗之中尋出意義的。
我感覺到,有些人會看那是誰的體驗?以便決定他要聽信、接受的程度有多少?就是大師的、有權威的、有名的人說出來的體驗,他比較相信,比較願意聽進去和取用,如果是小老百姓、小學員的體驗就被他忽略了。其實每個體驗都是珍貴、重要的,是誰去體驗的,並不重要。

 

■別人對我的評價(evaluation)並不能引導我

 

別人對我的批評或讚譽我都不太關心,因為後來我覺得只有一個人(至少在我有生之年,或甚至永遠都是如此)可以曉得我做的種種,究竟是誠實、完整、開放、健全,或是虛偽、防衛而不健全,而那個人就是我自己。

 

■事實總是友善的

 

[我→]還是會有人看是誰說的?誰報導的?來相信事實的百分比成分。尤其現在的假訊息滿天飛,要人家相信這是事實,是越來越困難了。

 

學到這些心得都是零零星星地;它們一直在變化。

 

[我→]這位大師都這麼說了,人們還是要看這是誰的心得,誰的零星東西啊!要肯定自己的心得是有價值的,承認自己的心得是零零星星的,而且承認它們一直在變化,簡單說就是肯定自己和自己所做的價值是很不簡單的事。

 

P.30 

■但凡是最屬乎個人的,便也是最為普遍的。

 

曾以非常個人的方式來表達我自己,所表達的是最為私己的、個人的,而且也可能是最不易讓他人理解的感覺,結果卻每次都激起最多的迴響。

 

逐漸相信:每個人之最私己的、獨特的體驗(如能表達出來,與人分享的話),可能就是最能說進人心深處的因子。如:藝術家、詩人。

 

[我→]1:小團體中常出現一種情形,發言者覺得這是她的私事,很小的事情,很囉唆,只有她碰到,不好意思佔用大家的時間,她說出來了,結果在場的很多人都點頭,表示她們也常碰到,這讓第一次或很少參加的人覺得很驚訝,也產生了被支持,有人陪伴的感覺,不再自己獨自一人,孤立無援了。
2.之前有位同事說了一句:「現在都國際化了,不用學台語了。」我聽了覺得怪怪的,再想一下,原來她說的「國際化」,其實是「英語化」,以為會說英語就是國際化了,怎麼會認為英語就是國際化呢?
3:後來看到一則說明:「每個國家將他的特色找出來,貢獻到國際上,這就是國際化。」這才是國際化,國際化是每個國家都要有貢獻,不是自己身處在一個小國家裏,看到外面繽紛的花花世界,以為丟掉自己原有的東西,和人家一樣就是國際化了,不是,是各自要貢獻自己的特點才是。
4.要表達出來,人家才會知道。

 

■我的體驗告訴我說,人都具有一個基本上是積極的方向。

我在作治療時,和我有深刻接觸的案主,包括那些帶來最多困擾的人,那些行為最反社會的人,那些具有最不正常感覺的等等人在內,結果我發現這樣的信念都很真確。當我能很敏感地瞭解他們所表達的感覺,當我能以他們的立場去接納他們,承認他們有權利和別人不同,然後,我才發現他們都會願意朝某些方向去改變。


註:

<成為一個人>第一章—摘句、我的對照

https://vocus.cc/article/64e5cc8cfd89780001235216

 

<成為一個人>第二章—摘句、我的對照

https://vocus.cc/article/6522019bfd89780001a3bf7c

 

<成為一個人>第三章—摘句、我的對照

https://vocus.cc/article/6527bc6cfd89780001860e80

 

<成為一個人>第四章—摘句、我的對照(一)

https://vocus.cc/article/65864213fd89780001f69f1c

 

<成為一個人>第四章—摘句、我的對照(二)

https://vocus.cc/article/659135e5fd89780001b30879


<成為一個人>第四章—摘句、我的對照(三)

https://vocus.cc/article/6594df1ffd89780001a3a9ec

 

<成為一個人>第四章—摘句、我的對照(四)

https://vocus.cc/article/65963b15fd89780001b0a63f

 

<成為一個人>第五章—摘句、我的對照(一)

https://vocus.cc/article/65aa2efefd897800017f005b

 

<成為一個人>第五章—摘句、我的對照(二)

 

https://vocus.cc/article/65abaa25fd897800018e8f01

 

<成為一個人>第五章—摘句、我的對照(三)

https://vocus.cc/article/65ba04e2fd897800016289dc

 

<成為一個人>第五章—摘句、我的對照(四)

https://vocus.cc/article/65be042cfd89780001d25b68

 

<成為一個人>第五章—摘句、我的對照(五)

https://vocus.cc/article/65c77d79fd897800012a69d8

 

<成為一個人>第五章—摘句、我的對照(六)

https://vocus.cc/article/65c98ae0fd897800013812f6


86會員
633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