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小孩聰明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我的孩子很聰明,可是不知為什麼卻不太想唸書。」這是這幾年進到第一志願的高中之後,每每遇到放棄學習的學生,其父母最常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前些日子,閱讀「教養大震撼」時,其提出一項哥倫比亞大學卡蘿・杜薇克(Carol Dweck)教授的研究,其或許可以為這樣的提問給出一個思考方向。

研究的內容主要是針對紐約市二十所學校的四百名小五學生,實驗共分為四個回合,每一回合都分成兩組,每組每次由一個學生進行測驗。第一回合主要是讓他們做答一份IQ測驗,題目很簡單,學生都考得很好。考完後,研究員立即告訴他們得分,並且其中一組誇讚學生「頭腦很好、很聰明」,另外一組則誇讚學生「很努力、很用心」。

第二回合,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要做哪一種測驗,其中一種比較難,但可以從解題中學會很多,另一種則跟第一回合的題目一樣簡單。結果方才被誇讚用心的學生,高達九成選擇較難的那種測驗;相對於此,被誇讚聰明的學生,則大多數選擇較簡單的測驗。為何如此,杜薇克在研究摘要中提及,被誇聰明的孩子為了看起來聰明,就會避開出糗的風險。

第三回合,學生沒有選擇的權利,兩組的學生都考同一種測驗。題目非常難,結果可想而知兩組學生都考得很差,但是他們的詮釋與反應卻大為不同。被誇用心的學生,自認可能不夠投入,心情並無太大影響;可是被誇聰明的學生,卻覺得考不好表示自己不聰明,心情明顯低落許多。

第四回合主要銜接第三回合的設計,杜薇克團隊想去釐清遇到挫折之後,對兩組學生的影響。所以第四回合的題目其實跟第一回合一樣簡單,但是兩組學生在表現上卻有很大的不同。被誇用心的學生,成績有了大躍進,比第一回合進步30%左右;但是被誇聰明的學生則退步約20%。由此明顯看見,第三回合的挫折帶給兩組學生迥然不同的影響,前者更為用心,後者反而自信全失,甚至失去原有的水準。

若從此一測驗延伸到教育現場,國中畢業經歷基測的考試之後,許多優秀的學生進到第一志願的高中。這些孩子有許多便是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滿滿地關於聰明的讚美。更有甚者,聰明反而成為撐起其自我價值的唯一支柱。尤其是整個社會價值中,對於聰明的盲目崇拜,更使得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緊抓住這項特質。然則,高中體系的高度競爭卻可能讓其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對其他人而言,或許總是單純地將其視為再學習的經驗。但是對這些學生來說,其就有可能複製上述第三與第四回合的研究結果。也就是說,其開始漸漸地在表現上脫軌,甚至低於其原本可能達到的標準,更有甚者,則是近乎放棄努力的動機。

父母的焦急、師長的鼓勵有時未必見效,其主要來自於那挫敗經驗所可能摧毀的遠超乎大人與孩子的想像。一如研究中第三回合所呈現出來的結果,當挫敗經驗發生之後,被誇讚為聰明的孩子,很難將其原因歸咎於自己不夠努力。相反地,其會將事件歸因於自己可能不夠聰明。若以此觀之,如果聰明是這些孩子在自我價值上的唯一支柱,試問其怎能去面對支柱動搖,甚至可能崩解的情境。那絕不只是一場挫敗,那可能還是自信的喪失,甚至自我價值的完全潰散。

這會兒,在大人的思考裡,努力將是改變這一切的關鍵。這話說得不錯,但是對這群孩子來說卻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解讀。怎麼說呢?努力確實是拯救這一切危機的良藥,但使用上卻可能完全出乎大人的想像之外。因為其並非藉由努力來使自己表現更好,相反地,其可能選擇放棄努力,讓所有的失敗與挫折能夠歸因於努力這外在因素。如此一來,將不至於動搖原本所極為依賴的,關於聰明的自我意象。

從大學到高中都曾經遇到過幾個深談數次的個案,當其表達出關於努力的畏懼時,那是讓人心痛與心疼的。也許對周圍的人來說,面對其自我放逐甚至自我放棄的狀態總感到憤怒與不解。但是,當掀開外在所呈現出宛若毫不在意的防衛機轉之後,看見的卻是內心底層的極度焦慮。對他們而言,努力所代表的意義當是成功,因為其緊握著聰明的前提。如果聰明加上努力當是完美的結合,那成功彷彿理所當然地接續發生。可是,如果努力之後,但結果卻是失敗,那麼將可能挑戰原本甚至衝擊原有關於聰明的可能,這就是讓其深感不安的原因。

更深一層地來看,在他們的話語中當可發現,成長過程已經使其發展出對於聰明的極度依賴。「如果我不聰明,那我還有什麼用?」「如果我不聰明,我不知道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那樣的言談,乍聽之下不免顯得荒謬,畢竟若以統計學來說,聰明本就非人人可得。但是若設身處地想想,如果這些人從小便一直依賴所謂「聰明」來肯定自己,那麼其所牽動的絕非單純地能力與特質。再加上,整個教育體系之中,「聰明」背後所帶來的鋒芒畢露往往潛藏著讓人上癮的風險,這會兒想要戒斷可也不易。

尤有甚者,「聰明」背後所夾帶的風光,往往絕非孩子一人所享用。很多甚至被擴大為整個家庭、甚至家族的榮光。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其在成長過程裡早已被要求緊抓著這樣的特質,因為那不單是個人榮耀,其還牽扯著整個家庭的希望。那樣的壓力與重擔,對孩子來說實在無法想像「不聰明」將會帶來什麼樣的災難。於是乎,其只得被逼著去支撐與維持聰明的特質。然而,讓人心痛的是其卻可能帶來另一個危機¾¾虛假的自信。

怎麼說呢?當孩子被看成聰明之時,很多時候他的表現也會趨向於保守。如同研究中第二回合的結論,那一切無非是為了保有聰明的光環。但是,這樣行為背後卻同樣衍生出對於自我懷疑的心虛。更有甚者,頂著聰明的光環,在眾人眼中所有好的表現也往往成了「應該」,少掉了適切的肯定,少掉了合宜的鼓勵,更重要的是少掉了激昂的認同。於是乎,「好」的意象被「應該」所取代。自我懷疑的心虛也就被剝奪了釋懷的可能。

若更進一步剖析其中的狀態,當會發現所謂好的表現與內心的懷疑可能是相衝突的。甚至表象上所呈現出只能成功的需求,往往成了飲鴆止渴的信念。因為成功的必要,其需得小心翼翼地去面對人生的試煉。所以,選擇成了必須,其得要選擇必勝的可能,即便那可能不過是讓自己陷溺在重複的成功之中。然則或許那樣的選擇得以維繫表象上的自我意象,但每一次選擇背後所反噬的,可能更是那搖搖欲墜的自我價值。因為,其心裡知曉其大可以挑戰更難、更艱苦的處境。只不過對於失敗的恐懼,讓其退縮。

尤有甚者,若長此以往都得面對這樣的內在的衝突,其可能慢慢學習去忽視內心的聲響,去遺忘自我的存在。少掉了自我的基石,其可能變成努力追逐於成功,卻感受不到成功於己的意涵。是故,當去看見這樣的情境,當去理解對於成功的極度需索,卻總徒勞無功地臣服於骨子裡關於聰明的心結。那其實是讓人不忍、讓人心疼的。

「你的孩子聰明嗎?」也許誠如杜薇克教授的研究所呈現出來的,當虛榮地享受著「聰明」的光環時,也許同時得要理解其背後所可能衍生的困境。那責任絕非單純地落在孩子身上,若無法適切提醒「努力的價值」,其將可能困守在聰明的牢籠裡,那苦,豈止難捱,更難的是說不出口,也找不著出路。沈默、放逐,甚至緊抓著疾病都成了因應的對策,但是那都僅是走投無路後,所覓得的假性出口。重要的仍是回歸自身的接納與允許,當孩子終於學習著去面對自己,是否能給予更多的鼓勵與支持。甚至當其願意重新去架構自我價值,重新去構築自我意象,是否願意放下關於「聰明」的堅持。怕得是,孩子選擇接納,但是父母不願捨棄「孩子聰明」的光環啊!



延伸閱讀


關於一個父親的叨叨絮語這一系列文章的介紹與總覽

avatar-img
57會員
111內容數
書寫的內容,原則上仍以書籍、電影、旅行、攝影、心理為主軸,而因為己身為心理師,所以往往在思考的面向上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期待能夠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感受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的其他內容
倘若找回「玩」的心情,那彷彿塑造了一層保護膜。因為在他們心中,玩彷彿無關好與壞、優與劣,而可以自在地去呈現內心所想的。另一方面,也或許因為每每孩子高舉著著「玩」的態度,大人往往不會過度干預。因此,如何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裡,別要丟失那顆「玩」的心,該是極其重要的。因為,那樣的心境,才能讓他們自在地去揮
既然孩子彰顯了原本所不欲面對的陰影,何不藉此機會改變自己,而不是讓其複製在孩子身上。可曾想過,如果在孩子長成之後,卻在其身上看見自己陰影的烙印,那痛豈非無以復加,而心境又豈止是悔恨而已。
撫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常遇見也是很不容易面對的課題之一,便是面對孩子的哭泣。由於我們成長的環境中,因為鮮少被教導如何去面對情緒,使得當孩子在哭泣,甚或是表現出其他情緒之時,父母很容易顯得慌亂。即便是面對著成人的情緒,許多人也常會感到無所適從。
為什麼要養兒育女,倘若是一位有心人,其實養兒育女著實可以成就一個精彩的自我療癒。那是否自私,別太多心。如果自我療癒得以完成,那麼親子間的交互影響,更是深刻而長遠。所以若能解開心結,回歸到人性的自在,那麼在奠基於這樣的基礎下的互動模式,對孩子來說可是甘之如飴。還記得毒性教條嗎?好的也是會傳承下去的啊!
只是想要分享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自己的一些想法與經驗,總是認為教養不是規範,更不是無限上綱的準則。在書寫的過程中,更多是對於自己角色的提醒,或者就當成兩個孩子的父親的叨叨絮語吧!
倘若找回「玩」的心情,那彷彿塑造了一層保護膜。因為在他們心中,玩彷彿無關好與壞、優與劣,而可以自在地去呈現內心所想的。另一方面,也或許因為每每孩子高舉著著「玩」的態度,大人往往不會過度干預。因此,如何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裡,別要丟失那顆「玩」的心,該是極其重要的。因為,那樣的心境,才能讓他們自在地去揮
既然孩子彰顯了原本所不欲面對的陰影,何不藉此機會改變自己,而不是讓其複製在孩子身上。可曾想過,如果在孩子長成之後,卻在其身上看見自己陰影的烙印,那痛豈非無以復加,而心境又豈止是悔恨而已。
撫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常遇見也是很不容易面對的課題之一,便是面對孩子的哭泣。由於我們成長的環境中,因為鮮少被教導如何去面對情緒,使得當孩子在哭泣,甚或是表現出其他情緒之時,父母很容易顯得慌亂。即便是面對著成人的情緒,許多人也常會感到無所適從。
為什麼要養兒育女,倘若是一位有心人,其實養兒育女著實可以成就一個精彩的自我療癒。那是否自私,別太多心。如果自我療癒得以完成,那麼親子間的交互影響,更是深刻而長遠。所以若能解開心結,回歸到人性的自在,那麼在奠基於這樣的基礎下的互動模式,對孩子來說可是甘之如飴。還記得毒性教條嗎?好的也是會傳承下去的啊!
只是想要分享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自己的一些想法與經驗,總是認為教養不是規範,更不是無限上綱的準則。在書寫的過程中,更多是對於自己角色的提醒,或者就當成兩個孩子的父親的叨叨絮語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這幾天回來分享給我他的作品. 當下看到時. 說實在得,我挺震驚得. 由畫看出孩子心思細膩到這樣的地步. 不由得需要好好跟孩子談談了. 詢問他最近的心事. 後來講蠻多的吧 他說其實很多事他看得出來, 只是不想要講,不想要讓我擔心. 大人在做什麼其實小孩子都知道, 看得出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鼓勵孩子去研究、去探索,需要時間。 當我感受了現場的聆聽, 我也感受著老師正在報告的課程, 更感受著家長在聽的時候的感覺。 這些感受對我來講重要, 因為我必須確認這件事情是對的。 為什麼能夠確認這些事情是對的? 因為我看到孩子的熱度、看見孩子的喜愛與渴望。 最重要的是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長大的孩子,有著愈來愈清楚的思維邏輯, 它會幫助許多東西: 知道該如何與人對話,與人如何合作, 開始有能力嘗試解決問題。 這樣的長大很好, 因為能做的事愈來愈多,能思考的廣度愈來愈開闊, 可以深入的探索與研究也帶來更多的學習意願。 這是我們樂見的學習軌跡。 而不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Thumbnail
這是我探索內在小孩-回顧童年生活系列的第三篇,繼續分享給各位: 🟡 寶劍侍者(學習、思考、表達、溝通) 在高中以前都算是資優生,在眾人眼中是個自動自發的乖乖牌,爸媽也會灌輸我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讀書(導致在金錢、生活或其他方面都是小白),我也表現不錯。前面提到,我很需要外在的認同,因為
Thumbnail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這幾天回來分享給我他的作品. 當下看到時. 說實在得,我挺震驚得. 由畫看出孩子心思細膩到這樣的地步. 不由得需要好好跟孩子談談了. 詢問他最近的心事. 後來講蠻多的吧 他說其實很多事他看得出來, 只是不想要講,不想要讓我擔心. 大人在做什麼其實小孩子都知道, 看得出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鼓勵孩子去研究、去探索,需要時間。 當我感受了現場的聆聽, 我也感受著老師正在報告的課程, 更感受著家長在聽的時候的感覺。 這些感受對我來講重要, 因為我必須確認這件事情是對的。 為什麼能夠確認這些事情是對的? 因為我看到孩子的熱度、看見孩子的喜愛與渴望。 最重要的是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長大的孩子,有著愈來愈清楚的思維邏輯, 它會幫助許多東西: 知道該如何與人對話,與人如何合作, 開始有能力嘗試解決問題。 這樣的長大很好, 因為能做的事愈來愈多,能思考的廣度愈來愈開闊, 可以深入的探索與研究也帶來更多的學習意願。 這是我們樂見的學習軌跡。 而不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Thumbnail
這是我探索內在小孩-回顧童年生活系列的第三篇,繼續分享給各位: 🟡 寶劍侍者(學習、思考、表達、溝通) 在高中以前都算是資優生,在眾人眼中是個自動自發的乖乖牌,爸媽也會灌輸我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讀書(導致在金錢、生活或其他方面都是小白),我也表現不錯。前面提到,我很需要外在的認同,因為
Thumbnail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