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手到老鳥,我們一路上過關斬將、通過重重考驗,有機會被拔擢擔任主管,以為有幫手可以分攤工作了,殊不知當上主管後,迎接你的是更複雜多變的「帶心」之旅。
無論你是新手或是老手,職場上怎麼用多元維度思考,從中獲得學習及成長?
年輕時的我,常用經驗和直覺行事,隨著人生閱歷及自我成長,漸漸學會將經驗法則萃取出高勝率的工作方法,確保每次產出品質穩定,希望自己管理要有思考框架,做事要有流程與步驟,幫助團隊成員能力依循而有所成長,期待同仁們青出於藍,勝於藍,唯有團隊強大,主管才會更輕鬆!
過往慣性用微管理的模式,我發現這產業變化快速,光靠我一個人接收新知,內化再分享給團隊,實在太慢了,因此改用系統化建構團隊自主運作,逐步學習授權賦能給同仁做決定,將自己提升到教練位置,給予指導、回饋及支持,而不是球員。
以下是我實作後覺得有效的方法,彙整成兩點思路分享給大家!
每個人專業背景不同,如何轉化知識領域落地應用,幫助自己分析現況及執行成效。例如「行銷漏斗」是我常用的思考框架,運用在人才管理也適用,包含人才招募、面談聘用、培育、團隊營運(包含員工滿意、歸屬感及向心力)。
主管們常遇到的工作場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及資源,整合團隊發揮即戰力?同仁戰力不均,該如何提升個別軟硬技能?如何幫自己(主管)、部屬快速建立工作程序?
在實務上我會先拆解企業使命及願景、年度策略/長期策略/戰情監控、年度目標、需求管理,並借重專案管理5步驟設計工作流程,納入實際操作,如工作日誌,定期復盤,再逐步優化,有效幫助團隊成長,這是主管們很值得投資的方法!
組團隊最重要的就是「人」,接手團隊初期,我會依個員軟硬技能、價值觀、對工作期待、他目前所處的成長軌跡(陡峭 v.s.和緩)等,建立全員戰力分析表,這張表會每年更新,幫助我客觀評估每位成員的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成長脈絡。
以行銷部門來說,時常會跟不同部門進行跨單位協作,如專案部、UX/UI設計、技術部、業務部、客服部等,識別利害關係人至關重要,我會觀察部屬與各單位合作的狀況,請他們主動反饋給我,也會適時提供諮詢及必要的協助。
這個階段需要釐清專案要做些什麼,透過客戶需求訪談、搜集同仁、上司主管、跨單位合作夥伴等回饋,釐清誰負責做、該如何做、什麼時候完成、需要耗費哪些成本、需要供應哪些資源,以及如何預防及減輕風險。
比方說,公司目標是全系列產品銷售計劃,2024年達成年營收1億元。行銷團隊負責提供對應的階段性目標、主題性、時程、銷講規劃等,建立各行銷任務步驟,包含接單模式及流程,轉化運用或整理出適合並匹配這個產業的架構。
充分了解並掌握利害關係者的需求與期望。這個階段我會著重建立流程步驟、授權機制及賦能員工,有助於團隊成員自行運轉,而非繞著主管做決策,平日我會採用「敏捷行銷」不斷問自己和團隊,任務優先順序的決策原則,對焦目標並校準方向,快速整合多方資訊,提升整體團隊作戰效率及產能。比如說:
有了流程步驟,主管較容易去檢視現況及未來發展的Gap,哪些地方可以爭取資源,依據個員能力及意願,運用各式場景及訓練課程,幫助同仁達到他們想要的成功。另外,
特別留意的是,「主管也是一般人」主管需要坦然面對自己不是無所不能、無堅不摧,那種獨自扛下、一力承擔的時代過去了,請告訴團隊自己的需求與難處,請團隊提供支持與協助!部屬也學習從主管角度,理解他已經做了哪些嘗試,面臨哪些議題,雙方對焦目標,共同調整方向,真正能建立良性溝通的平台。
我的工作直接面對客戶,跨單位、跨部門等溝通協調工作,即便授權部屬,當多個專案同時上演、異動需求頻繁時,如何游刃有餘處理臨時議題,仍有餘裕將經驗文字記錄下來,再來復盤優化。
本篇文章撰寫初衷除分享給大家,也在提醒自己,記得將經驗文字化,供後續團隊合作及任務執行的參考。如果你有任何團隊領導與管理心法,歡迎分享給我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