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心理諮商|在每一次的道別中建立信任

更新於 2022/09/0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Photo by Harli Marten on Unsplash
「若是你每天都在同樣的時間來更好。」狐狸告訴他:「比方說,你下午四點來,那麼三點鐘時,我便會開始興奮起來。而且時間愈近,我就愈高興。一到下午四點,我就會焦躁不安,急得跳腳了!.......」
—《小王子》1943

2019~2021 這兩年的期間,我有了很特別的人生體驗,就是心理諮商;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時,歷經兩個四季的交替,我從原本的排斥、耍賴,到後來開始愛上這樣的對談空間。網路時代下的對話經常是以廣度雜談為重,而非是單一主題的深度對談;我們在各個話題間周旋,卻始終無法搗入核心,最終講了很多卻也很多都沒有講。
諮商,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其次,便是學著在每一次的道別中建立信任;離別可以是為了下一次的重逢,即使是珍重再見也能是種祝福,並非每次分開都會令人流淚。

學會說「我覺得......」


這兩年間我換過三個心理師,第一個心理師因為職務的調派,第二個心理師則是因為談話頻率總是不合;然而,這些過程都是往認識自我的方向前進。
在第一個心理師身上,我學到了「說出自己的感受」這個課題。在華人的社會中,我們有一種很奇怪的思考偏誤,彷彿群體的感受可以代表自己的感受,因此當被問及自己的想法時,經常會說
「大家都應該覺得......吧」
我稱這樣的狀況叫「情緒失語」,也就是心中的確有相應的感受,但是卻沒有相對應的表達詞彙。事實上,我在剛開始晤談時,只要被問到我的感受如何,每一次我都是回答「有誰不會這樣想?」、「大家都會這樣...的吧?」偶爾可能還會說出「難道只有我覺得...?」這樣似是而非的答句。這背後的潛台詞似乎是說「大家怎麼想,我就是那樣想」。這是第一個心理師帶我破除的想法,群體的想法並不能代表你自己的感受,更何況我腦中的大家只是個想像的共同體
當然,我並沒有馬上接受,而是透過每一次諮商重複練習,把包裝過後的話語抽絲剝繭得出最核心的內在感受。從一開始的迂迴,到後來直接說出
「遇到這樣的事,我真的覺得很難過...」
這樣的過程花了我6~7個月的時間,我才能真正做到。這個練習重要的不只是學會辨識自己的原始情緒,還有建立與心理師之間的信任;唯有我願意表達真實的自己,心理師才能多了解我一些,也才能幫助我辨識更深層的內在感受。有了這樣的正向循環,對於我與心理師之間的談話也會越加順暢,信任感也會越加堅實,而我也不再一直武裝自己。
事實上,這不只是出現在諮商,每一段關係都需要這樣過程。
.
Photo by Ekaterina Shakharova on Unsplash

學會在照顧他人的同時也照顧自己

雖然第二個心理師在談話上不是很順暢,但是依舊有教會我一些事,而第二個心理師讓我了解到「照顧自己」,當時的晤談分為「經濟上的照顧」以及「生活上的照顧」
我特別不明白,經濟上我能自理,而生活上我也打理得還不錯,為甚麼要特別談這個?而過了大約兩個月的晤談後,我終於得到了解答,當時心理師跟我說:
「你對你的家教學生很有耐心,下課問問題你從來不嫌麻煩,這是一種老師對學生的照顧;你對阿嬤的需求無微不至,每個周末都會在家陪阿嬤,這是一種對於家人的照顧。我覺得你把你的學生還有阿嬤都照顧得很好,但是,你在照顧他們的同時,你有照顧好你自己嗎?」
心理師的意思是,我把時間撥給別人,反而撥給自己的時間太少。我的阿嬤因為失智症,很需要別人照顧,所以每周我才會不顧一切都要回家;當時,我跟心理師這麼說「我把阿嬤放在第一順位,阿嬤出了甚麼事我一定第一個到」事實上,我還因為阿嬤的失智症,而開啟了我對於失智症的採訪、調查。很多人聽到我對於阿嬤所做的一切,都認為我非常照顧阿嬤,包含晤談的心理師也是;不過,心理師也語重心長跟我說
「我看得出來你很照顧阿嬤,即便她失智症你還是很愛她;但是,我相信如果阿嬤神智清醒,她也會你希望你要好好照顧你自己。」
這一段話至今仍然在我的筆記本,因為這段話對我的影響很大。當我太愛一個人時,反而把自己都賠了進去,為了別人反而丟了自己。而這就是我的第二個心理師教會我的事,對一段關係的執著永遠都要奠基於先把自己照顧好,永遠都要留時間給自己,也就是「心理上的照顧」。
而每一段關係也都該是如此,把時間全砸在對方身上,只會讓自己在這段關係理變得愈來愈渺小,失去了自己的獨特性。
.
Photo by Eréndira Tovar on Unsplash

學會在每一次的道別中建立信任

第三個心理師,也是我現在的心理師,是目前為止談得最合的一個。這期間我也大量閱讀心理學、精神分析的書籍,對於自己的認識不斷加深,也跟著心理師一起揭開過往的傷疤。
這一次談的幾乎都是我的過往。佛洛伊德將心靈結構分為:意識、前意識、無意識,而這一次我們幾乎都在探索我的無意識,那些記憶裡最難過、最辛酸、最可怕、最不願面對的都被深藏在這;我曾被家暴、曾被心愛的伴侶拋棄、在有毒的關係中成長...我以往都用詼諧的語調在描述這些往事,彷彿我根本已經不在意了。但是,當我真正了解到心靈的運作,我才發現並非如此。這些創傷記憶的確會觸發難過的情緒反應,但是心靈為了不讓個體一直處在這個傷痛無法自拔,反而會連結到其他情緒,而將真正的內在感受深埋至無意識深處。
雖然每一次都在討論這些創傷記憶,但是心理師營造的空間卻讓我感到無比的安全,不論是語調、速度、回應都讓我感到自己真的被關心。所以經常每次都會談到超過時間,進到越深層的記憶就越難抽離當下的情緒反應;但每次心理師會提前讓我回復穩定的狀態,好讓晤談可以收尾。
有次我很好奇地問「為甚麼每次晤談都要限制時間?」畢竟,話匣子打開後往往不是那麼輕易就關上。當時心理師這麼回應我
「那是因為我需要讓你對於這個晤談建立信任,我們每次都會說『下次見』;但是,每一次道別都是為了準備下一次重聚,每個禮拜二我們都會在這裡一起這聊這些事。」
就像《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莫瑞與米奇的關係,我與心理師就像是「每個禮拜二的夥伴」。這正是我學到最大的課題,不要怕說「下次見」。我自小就是在不穩定的關係中成長,家庭、友情甚或愛情皆是如此,因此我特別不敢說再見,深怕這一聲的離別將讓會這段關係成了絕響;但是,這就如同第二個心理師告訴我的「要把時間留給自己」,愈是將一段關係抓得越緊,愈是會把自己賠了進去。
每一次晤談結束,我都在期待下一個星期二的到來,每次都會累積好多事想要跟他說。我對於第三個心理師之所以可以這麼放心,這也要歸功前兩個心理師教會我的課題;在當時我無法看見晤談的目的,但是走了這麼遠,回顧我所踏遍的足跡,沒有一步是白走的。
成長路上的傷在所難免,但是這些傷痛不會消失,我們以為自己能透過時間沖淡痛苦;事實上,它們並不會消失,而是永存於無意識深處,在夜裡、夢裡隱隱作痛。能撫平傷痛的只有我們自己,如果有一個安全的談話對象,這些傷口會隨著對話的推進而逐漸癒合。對於成長,我想《小王子》所說的再好不過了
「長大不是件難事,忘記才是。」

(本篇亦刊載於天下獨立評論「學習在每次道別中建立信任:我的諮商筆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5會員
212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的其他內容
來源:網路 《被科技綁架的世界》(The Glass Cage: How Our Computers Are Changing Us)是暢銷書《網路讓我們變笨?》(The Shallows :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的作家尼古拉斯.卡爾(N
老人家的冷熱感知有時會故障,台灣的夏天經常是又濕又熱;印象中,阿嬤很不喜歡這種襖熱的夏季天氣,但是有時阿嬤卻不開冷氣甚至會把電風扇關掉,跟我說「其實沒有那麼熱。」 也許是因為最近氣溫開始升高,阿嬤每次在接近中午時會叫我開冷氣,她請求我的方式特別逗趣,阿嬤並不會直接說很熱,反而會問我 「阿維~你覺得很
疫情期間多了很多假消息、假新聞,各家事實查核機構的工作也變得繁忙;不過,有一種無法純粹以真假區分的「偽資訊」(pseudo information, 亦稱假資訊)才真的是言論斥場的毒瘤
來源:Stanford daily.com 「編碼偏見」(Coded Bias)是2020年的Netflix紀錄片,紀錄片講述工程師所一手打造的程式在不同的人種身上竟然產生了人為才有的偏見,甚至更擴大至求職、居住、購物......生活的各種層面。近年來Netflix製做了不少關於科技對於社會、民主、
一個人只有用心靈才能看的真切,重要的東西用肉眼是看不見的。 It is only with heart that one can see rightly; what is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 — 「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
某次阿嬤在吃飯時回頭看正在攝影的我 那天夜裡我沒睡好,老實說,即便我想睡也睡不好。凌晨兩點、四點我被阿嬤叫醒,阿嬤緩慢地拄著拐杖走到我的房間呼喚我,兩次都是跟我說肚子餓了想要吃稀飯(阿嬤每天的早餐都是吃稀飯),通常我都會問阿嬤「晚餐沒有吃嗎?」不過這麼問通常得不到正式的回答,因為每次阿嬤都會說沒吃晚
來源:網路 《被科技綁架的世界》(The Glass Cage: How Our Computers Are Changing Us)是暢銷書《網路讓我們變笨?》(The Shallows :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的作家尼古拉斯.卡爾(N
老人家的冷熱感知有時會故障,台灣的夏天經常是又濕又熱;印象中,阿嬤很不喜歡這種襖熱的夏季天氣,但是有時阿嬤卻不開冷氣甚至會把電風扇關掉,跟我說「其實沒有那麼熱。」 也許是因為最近氣溫開始升高,阿嬤每次在接近中午時會叫我開冷氣,她請求我的方式特別逗趣,阿嬤並不會直接說很熱,反而會問我 「阿維~你覺得很
疫情期間多了很多假消息、假新聞,各家事實查核機構的工作也變得繁忙;不過,有一種無法純粹以真假區分的「偽資訊」(pseudo information, 亦稱假資訊)才真的是言論斥場的毒瘤
來源:Stanford daily.com 「編碼偏見」(Coded Bias)是2020年的Netflix紀錄片,紀錄片講述工程師所一手打造的程式在不同的人種身上竟然產生了人為才有的偏見,甚至更擴大至求職、居住、購物......生活的各種層面。近年來Netflix製做了不少關於科技對於社會、民主、
一個人只有用心靈才能看的真切,重要的東西用肉眼是看不見的。 It is only with heart that one can see rightly; what is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 — 「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
某次阿嬤在吃飯時回頭看正在攝影的我 那天夜裡我沒睡好,老實說,即便我想睡也睡不好。凌晨兩點、四點我被阿嬤叫醒,阿嬤緩慢地拄著拐杖走到我的房間呼喚我,兩次都是跟我說肚子餓了想要吃稀飯(阿嬤每天的早餐都是吃稀飯),通常我都會問阿嬤「晚餐沒有吃嗎?」不過這麼問通常得不到正式的回答,因為每次阿嬤都會說沒吃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今年的勞動節「五月一號」,我和v長跑十四年的感情故事在這一天畫下了滿是瘡疤的逗號,像江郎才盡的作家,萬般無奈下畫了逗點,卻不知道哪一天,這位作家,會突然想起,他有篇寫得轟轟烈烈,銘心刻骨的草稿,還在他的桌上,哪天他隨意翻翻他的書桌,想起還有篇故事未完成。
Thumbnail
昨天在我的Instagram 限時動態,問了大家一個問題: 有沒有讓你直到現在都還很受傷的一句話? 結果得到很多的回饋,都是來自於過去老師、父母或是主管對自己說的某一句話,有可能對他們來說只是隨口的一句話,但對聽得人來說,卻可能是一個會重複想起的創傷回憶。 同步收聽本集 Podcast:
Thumbnail
學期初預約了心理諮商,鮮少人知道這件事,有些知情的朋友、家人說:「你好好的幹嘛去?」「沒事去心理諮商幹嘛?」我確實沒有什麼「重大」的問題,但卻有很「重要」的內心矛盾想紓解,希望可以更加認識自己,也希望找到一個出口。重點是,我覺得身旁的親友可能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Thumbnail
什麼叫做愛自己?就是允許和接受自己的脆弱,不需要為了討好別人而忘了照顧自己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書《關係黑洞》,作者是周慕姿心理師,她先前一本書談的是情緒勒索,也引起社會大眾開始關注於心理界限的問題。 聽過很多人在說你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或是愛自己,才有辦法愛別人,但這些說法其實很抽象,就像是一個口號,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今年的勞動節「五月一號」,我和v長跑十四年的感情故事在這一天畫下了滿是瘡疤的逗號,像江郎才盡的作家,萬般無奈下畫了逗點,卻不知道哪一天,這位作家,會突然想起,他有篇寫得轟轟烈烈,銘心刻骨的草稿,還在他的桌上,哪天他隨意翻翻他的書桌,想起還有篇故事未完成。
Thumbnail
昨天在我的Instagram 限時動態,問了大家一個問題: 有沒有讓你直到現在都還很受傷的一句話? 結果得到很多的回饋,都是來自於過去老師、父母或是主管對自己說的某一句話,有可能對他們來說只是隨口的一句話,但對聽得人來說,卻可能是一個會重複想起的創傷回憶。 同步收聽本集 Podcast:
Thumbnail
學期初預約了心理諮商,鮮少人知道這件事,有些知情的朋友、家人說:「你好好的幹嘛去?」「沒事去心理諮商幹嘛?」我確實沒有什麼「重大」的問題,但卻有很「重要」的內心矛盾想紓解,希望可以更加認識自己,也希望找到一個出口。重點是,我覺得身旁的親友可能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Thumbnail
什麼叫做愛自己?就是允許和接受自己的脆弱,不需要為了討好別人而忘了照顧自己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書《關係黑洞》,作者是周慕姿心理師,她先前一本書談的是情緒勒索,也引起社會大眾開始關注於心理界限的問題。 聽過很多人在說你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或是愛自己,才有辦法愛別人,但這些說法其實很抽象,就像是一個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