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文乾 2023年5月29日 發表
https://www.facebook.com/wen.hsiao.100/posts/10226736527052889?ref=embed_post
全臺的中年人,當年,都是學KK;
全臺的小學生,今年,都在學自然發音;
全臺的中年人跟小學生,明年,都將學P.A.
--
什麼是KK音標?
KK音標就是用某個希臘字母,代表某個美語聲音;
但是,童叟無欺:
一個符號,對應一個聲音;一個聲音,對應一個符號。
看到 /e/ 就是唸 ㄟ
聽到ㄟ 就是寫 /e/
毫無例外。
偏偏多數人要說:KK唸英文不夠準;要學phonics。
--
好,那就來學phonics.
什麼是phonics?
Phonics就是用某個英文字母,代表某個美語聲音;
但是,童叟都欺:
一個符號,對應多種聲音;一個聲音,對應多種符號。
看到 ea 也可以唸ㄟ great 也可以唸 ㄧ read 也可以唸 ㄝ head
聽到ㄟ 也可以寫AtE, 也可以寫 hAY, 也可以寫 grEAt, 也可以寫 bAIt
充滿例外。
偏偏多數人要說:美國小學生都在學這個 phonics.
--
好,那就來看看美國小學生學phonics的下場:
高達四成的小四生,閱讀障礙。
因此,美國國會才在1997年組成National Reading Panel, 三年後公佈結論:不能直接學phonics. 要先學 P.A.
親愛的臺灣同胞,
美國英國澳洲政府都規定,小學生要先學P.A., 再學phonics.
都已經規定超過20年了。
隨便google P.A.,
從三個國家的教育部到三個國家的教科書商
白紙黑字的課綱,
琳琅滿目的教材,
都在說 P.A., P.A., P.A.
我們還在debate:是KK好?還是phonics好?
--
聰明若您,一定發現了...
學KK,學phonics,都不對。
因為這兩種方法,都沒有教「發音」;
這兩種方法,都只是在教「聲音」跟「符號」之間的「關係」。
關係不是符號本身;
關係更不是聲音本身。
--
換句話說,「發音」本身,您得自己另外找方法學。
--
打個比方,KK就是銅板;自然就是紙鈔;聲音就是貨品。
你用銅板可以買東西;
你用紙鈔也可以買東西;
可是,您得先賺到錢。
--
在沒有錢的前提下,去討論銅板跟紙鈔的購買力,是沒有意義的。
這就是為什麼,不管我們是學KK還是學自然,
bed 跟 bad 還是分不清;
pepper 跟 paper 還是分不清;
fit 跟 feet 還是分不清。
--
結論:
KK的好處,是可以「確定應該怎麼唸」。
phonics的好處,是可以「學會猜猜怎麼拼」。
兩個的共同壞處,是你還是唸不出來啊。
硬唸出來,還是很不標準啊。
更何況,你之所以還唸得出來,
根本不是KK或phonics的功勞,
而是因為你「聽」到了外師唸,或中師唸,或CD唸。
說穿了,你從頭到尾,都是眼睛在騙自己,
騙自己正在學KK或phonics.
其實,都是耳朵跟嘴巴在幫自己,
幫自己在「土法煉鋼地模仿」。
會這樣騙自己,
是因為,這兩套系統,都跟「美語發音」沒有半點關係;
而,唯一跟「美語發音」有關係的,是「國語注音」。
但,我們小時候的老師跟爸媽,都說:『不可以用注音。』
--
遺毒遺到2023年,還沒解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