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 ⋆。゚☁︎。⋆。 ゚☾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尊重、允許一切的發生,是我今年深刻感受到並在練習實踐的部分

當我受到他人的不尊重時,我以往會慣性的想要糾正他人行為,而無法接受別人和我的標準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可多元樣貌造就了差異性也才有個性鮮明的呈現以及不同的選擇和體驗。人類從古至今,就喜歡用一些特定的標準、規定來約束人,設立標準、最終還設立一些 "正確的" 價值觀。可隨著年代的變遷、意識上的覺醒,很多古人、老祖宗的觀念不在適用於我們當下了。變化來臨了,個體意識、獨立性與獨特性開始拓展變得更為明顯。

科技的發展、人文的轉變,我們人有越來越多機會及渠道去表達自己,也有越來越多人在展現自己,而不是受限在集體認同的框架之中。那些在創新、以不同形式表達自己的不在是少數,而是一種趨勢。獨立性、獨特性再到多元性是一直存在著,只是過往被權威人士、宗教因素,甚至性別、種族給限制一個人的獨立完整性,同時也不允許多元性的存在,從而形成對立、分裂的現象。雖說並非所有權威人士、宗教都為了自己私慾,只是從古至今存在一些有心人士,為了自身利益、權力、威嚴、地位而濫用力量,影響眾生等的權益,同時剝奪本是屬於個體的權利。

Photo by Ryoji Iwata on Unsplash

Photo by Ryoji Iwata on Unsplash

這世上有多少爭吵糾紛來源於不允許、不尊重他人的選擇與差異性。美國一個典型由多種族文化背景形成的國家,卻不是真正人人都允許多元性存在、互相尊重。即便從學校等機構都在盡可能平衡、權衡多元性,並強調其重要性,但說實話潛在的分裂不合,還有明面上的爭吵、抗議都仍然發生著。尤其媒體的變化,從傳統報章雜誌、廣播電台、電視新聞媒體到當前網路社交平台的打通以及AI技術的研發,讓我們容易陷入信息差,而形成更大的對立。在信息氾濫與觸手可及的時代,如果我們沒有保持自己的判斷力與覺知力,僅憑接觸到的人事物或局限於推送到的內容就下定論、以偏概全,便很容易被帶跑或是只活在刻板印象及他人眼裡口中的想法,而失去自己親身接觸、感受與發現其中的誤會及美好。

這些誤會、信息差甚至仇恨也包含積累、傳承下來儲存在我們體內DNA記憶中,包含老祖宗及人類集體意識的恐懼等情緒。在現代,關鍵時期很多情緒可能都蠢蠢欲動被挑起,所以在集體意識場中,如何保有自己獨立意識、超脫出去不受影響,我想就是放下的練習,不斷的自我和解及選擇放下不適用的觀念,這是我們個體的選擇,也是我們可以為自己及他人做的其中一件事情。

Photo by Andrea Cau on Unsplash

Photo by Andrea Cau on Unsplash

甚至到後面工業革命、生產力提升有了經濟上的發展,資本主義與現代經濟的產生更是讓科技發展迅速成長。新舊之間的更迭、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一切彷彿加速,活在時間的概念之中也挺恍惚的,雖說我們跟著時間的概念生活,可我開始感受到了時空確實只是認知中的概念從而產生了體驗中的感受。由於社會節奏整體的變化,有時感覺時間在加速,有時跳脫時間框架又感覺一切實則"在原地"=在當下,只是有不同的體驗發生、感受變化著。科技發展速度加速的同時,也體現出有更多人類意識的覺醒成長變化也一同迅速成長,好比女性意識的覺醒 及我們陰性能量的復甦與重視。

從古至今,是以失衡陽性能量主導的大男子主義,一切都以男性為主。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這樣的現象至今仍然存在著。例如,以男性視角來物化女性、看待女性,男主外女主內雖然已逐漸打破但仍然有很多家庭這樣選擇,尤其常見的不自信男性會以經濟手段、貶低等方式對待自己的伴侶來獲得優越感;在職場中女性仍然遭受性別、年齡、人生選擇等影響自己的職業發展與自我價值實踐的過程 薪水也比同期男性低。這些意識形態都在大幅度的受到矚目、討論,朝往平衡方向發展。女性意識的快速覺醒,讓更多女性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可這一切其實發生的遠比我們想的還要近。

當女性開始有投票權、受教育權也是近代歷史才發生開始普遍。短短一百多年,很多女性權利約從19世紀末才開始延展開來,而這樣的意識覺醒現今仍然持續上演著。誰也沒法真的置身於外,因為大家都連結著集體意識場,這一切的發展還有歷史中的辛酸都能感受到。當大家不分生理性別或自定義性別的開始認識、走向自己的陰性能量面向,社會運作模式、體系都可以有所變化;形態上的轉變、與人交往互動的改變都是走向和諧、合作共贏的局面。

世界和平,從來不是一個人、一個群體的努力,而是全體一起的選擇、共識與走向,別小看自己的力量! 每個人的影響力及存在重要性都很可貴,所以尊重從自己做起,做出不同的選擇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從應對、陪伴、相處、看事情的角度、對待自己的方式開始,從小事情開始、喝一口水、培養新愛好、新習慣等等。

尊重、平等對待個體,從自身開始吧~~

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的範疇:

這世上有形形色色之人,大家經歷背景、選擇、設定皆不同,所以有的想法、觀念也自然不一樣。

· 接受他人與自己不同:這包含父母、家人、親朋好友等等,他們都不是阻礙自己堅定選擇自己、表達自己的絆腳石。我們可以和他們不一樣的同時也仍然維繫關係,我們可以有自己的觀念、想法、人生的選擇。即便不同、即便害怕與他們不同,我們也都可以與這樣的恐懼共處並依然選擇自己!人之所以想控制或要他人順從自己,無非就是無法尊重他人的獨立性與獨特性、個人的選擇,害怕別人與自己不同,害怕自己不合群會被社會遺忘、被群體團體給放棄、不接納,害怕不被認同與愛。當我們的力量給去想要我們順從控制之人身上,而不是將力量集結在自身時,我們就會有那種無力感與身不由己的感覺,所以堅定選擇自己方可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體驗生命的自由阿!

這裡並非鼓勵要去和誰對抗、否定、推翻、攻擊產生對立,而是專注自己的選擇,並對自己問心無愧、堅定選擇自己 (不攻擊他人不代表自己任他人擺佈,如必要時適情況而言、以不傷害他人與自己的方式反擊,保護自己)。表達自己看法、感受與為自己發聲 ≠ 爭吵辱罵惡意攻擊 指責如何運用自己的聲音與力量而不是陷入爭吵中如何堅定自己在自己的力量為自己發聲而不輕易被撼動、受他人影響~

· 尊重自己感受:這是我正在練習也是對我來說有挑戰的一件事!畢竟有時下意識會跳回以往順應的模式,還會很氣自己!! 這也是自我關懷還有鍛鍊耐心與專注,想想我們習慣一種模式那麼久,給自己時間成長更加熟悉新模式也合理阿,何況我們應對的情況有千百萬種,有時也會面臨人情壓力等等,不一定那麼順手果斷,但每一次的突破都是見證自己更加堅定的過程,每當做到尊重自己感受並表達出來是真的很舒服,是個很值得的選擇!

***這個實踐過程並非人人一蹴而成,尤其是以往都被牽著鼻子走的人來說,是一個從心學習、開啟自身力量的過程,所以不著急,給自己時間、空間成長。一切會隨著時間、經驗的累積,對自己越來越堅定!

· 不自我pua:如果一個說法讓自己感覺委屈,產生不滿的情緒,而沒有感覺對自己有幫助,反而讓人深陷困擾與自我懷疑之中,那這樣的說法或許對自己不適用 也不是真的支持自己的一句話,就不用套用在自己身上、逼迫自己或是用一個概念以偏概全。這世上有無限可能性,即使相似也不見得相同。因此,每一次其實都是一種拋開已知,迎來未知一起去發現新東西的過程。適用於這個人,並非一定能套用於另一個人身上,這也是為什麼有多元性存在,因為我們都會遇見與自己契合、同頻共振的人事物,也會有和自己不同之處的人事物,只是能不能尊種他人與自己觀點、選擇不同而已,而不是因為我們不一樣就是敵人、形成對立。

話說回來,如果一個人一直緊咬、堅持自己過往的巨作、發現的論點,那可能也會局限其中。我們人類的進化與文明的發展,少不了創新,其中相信科學的人也少不了推翻舊有論證,發現新東西。我們從小接觸、學習前人總結出來的內容,但教育除了傳承經驗和知識之外,對我來說便是啟發了。在原有的基礎之下,突破創新,也就是跳脫已知的知識及認知中的框架而不受限,並選擇保持開放性、允許變化及各種可能性的發生,這就是驚喜變化中還有發展的成果與演變。

未知可怕? 人可能會害怕,可即便害怕也不會阻擋變化與改變的產生,甚至不讓恐懼保護自己成為自己。 那份決心、那份想要創造體驗美好的堅定是存在的,那些我們認為自己不是的、沒有的一直都存在著,只是等待自己解鎖而已。

· 把自己與他人區分來看:不因父母行為、選擇或是任何關係、關聯,比如校友 同個宗教信仰、同個種族、老鄉等而對自己產生懷疑或對他們行為全然認同。我是我,我不等於他們,也沒有人可以代表我自己。縱使有共同點、關聯性,但始終是獨立個體;縱使有血緣關係或法律公認的關係,我們始終是獨立完整的個體,哪怕和誰有相似處、認同某些內容也不等於每一次或是所有面向完全認同,可能一些情況認同一部分或完全不認同。就像我喜歡一個人不等於他的所有作法我都會支持、認同一樣,我不是因為對方是誰而支持,我是看事情本身。人類會在不同的連結、關係、群體之中生活,但不妨礙我們仍保有自己 —— 有才有我們。

· 不輕易代入、以偏概全:現今網上,大家很喜歡說"我們…你們…"來區分,總喜歡以自己個人觀點或是一部分人想法就自己帶入並代表一個群體、一個國家、一個單位,甚至代表一個人 (如一些粉絲行為,喜歡以自己名義想法代表自己喜歡的明星藝人或父母喜歡以自己名義代表自己孩子看法) 當我們開始區分開來,自然也不用為他人行為負責或感到蒙羞,並可以更客觀的對待個體而不是一開始帶著偏見分個三類五等、以表面/片面的了解信息下結論,或帶著有其父必有其子等想法來看待一個人;不可否認一個人可能會受原生家庭、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但也不代表那個人會做出、一直做出一樣的事情都沒改變或是跟他的誰一樣。

· 我們不一樣:當允許自己與他人不一樣,也會減少要求、期望他人和自己一樣 或用一套標準代入所有情況。當感受到別人所作所想和自己的想法不同時,不妨想起這幾個字吧 "我們不一樣也無須一樣"。哪怕契合或志同道合之人,也會有不同之處而產生差異性,甚至可能一部分契合但其他面向很不同的情形也存在,但不同關係講究的自然不同。每個人能接受的也自然不同,沒有標準答案、正確做法,只有什麼適合當下的自己呢。當意識到個體的參差不齊,自己也不會那麼痛苦了,因為當我們想要別人和我們所想的一樣但對方卻不是時就會痛苦,有些情況我們可以選擇表達自己感受後,依情況不同選擇無視、保持距離、結束關係等方式,另一些情況可能就是鍛鍊我們的包容力與專注度了。

"你可以喜歡,我可以不喜歡" 有些人會認為自己喜歡的人事物,對方不喜歡就是一種否定,從而無法接受他人跟自己選擇不同。可我們喜歡的、遇到的人事物或過去的經歷都無法定義我們,選擇的不同也不意味著誰比較好、有品味等等。一切只是我們個人喜好、看法不同而已。

· 著重在感受/感受的重要性:當我們陷入爭執當中容易陷入對錯、輸贏之中和較真的圈套中。有的人會選擇指責他人、言語暴力、辱罵、人身攻擊,但隨著練習我們可以選擇透過覺知力帶我們回到自己感受身上。有時我們會看重結果、得失心過重,可或許這也是一種機會/選擇讓我們可以將注意力調整到收穫、成長、蛻變。

重視當下的感受,也包含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允許情緒的流動。有時候我們會用頭腦認知層面的概念、道理、各種說法、分析、解釋定義,但這些都是一種保護模式。除此之外,常見的也包含攻擊、說謊、反駁等保護機制,這並沒有讓我們真正允許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表達出來、感受背後未被滿足的需求被看見,而深陷憤怒、仇恨、執念之中。

詛咒是怨念集結而成,要放下的是來自寬恕的力量和自我和解的意願。

較真、擰巴便容易因為他人的一言一行牽動到自己的心神,陷入得失 計較之中、陷入不滿批評之中,著重在爭輸贏、不認輸與人較勁,結果自己過的一點都不快樂舒服,還一肚子火。有時不爭不搶不去鬥不是因為老實好欺負、不是因為沒本事,恰好是因為大智慧,知道不用耗神耗力去和人爭搶計較 。往往想要爭搶佔有奪取證明自己,無非就是想要認同感,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想要抓取、掌控一切。因此何時堅持、何時進退,這便是我們在生活中與人相處實踐中會有的成長,也會根據我們的經驗與感受去作出不同選擇的應對方式。面對強勢之人,不用硬碰硬耗自己心神,守住自己的原則底線,足矣。也就是夠堅定明確的表態(以退為進、以柔克剛、柔中帶剛自由切換)而不因為對方態度挑釁或言語操控而動搖、妥協滿足他們的意願。

溝通是建立在平等且尊重、雙方有意願的情況下,而不是單方面的輸出命令、以情緒化口吻辱罵並以傷害人的方式表達自己。表達自己如果不是表達自己的感受看法,而是以指責攻擊的形式,那便不是良好溝通的時機了。當你發現對方沒有溝通意願,常見的會呈現他沒有聽你說的內容,自顧自地說,不是反駁你就是攻擊你,想要以此讓你認同他的觀點或是想要爭贏。這時很明顯對方沒有溝通意願,只是想尋求認同感,所以多說無益,因為當下對方沒有具備聆聽及解決事情的意願能力,只是想要他人滿足他的需求、認同其說法。有時給予彼此空間也是一種選擇,因為愛面子自尊心低落之人,不一定可以接受他人的拒絕或不同選擇,容易惱羞成怒。

這讓我想到我最近又開始看了律師實習真人秀,很佩服裡面一個心態很穩的實習生。當她在和對方律師談判的過程遭到對方律師的質疑還有施壓時,不但沒失了方陣,還能溫柔堅定、有條理的應對,甚至拉回自己要談論的重點,而不是被帶跑。從頭到尾都是從容不迫的應對,不慌不忙的表達,語氣態度都沒有因為對方而有崩潰慌亂的表現,心理素質真的很好,可以說是內心夠堅定明確,我真的好欣賞~~~ 這大概就是溫柔帶來的強大力量吧。

· 平等待己待人:以自己為中心不是囂張跋扈、目中無人,而是指將重心放在自身,意識到自己之外建立的關係都是同等的,並且是以自己為基礎衍伸出來的關係,沒有自己就沒有健康的關係。親子、父母、伴侶、朋友、同事、領導等關係都是"自己"之外的延伸。c位是自己,這樣的概念將不在是以奉承、犧牲、順從、命令服從的上下不對等關係互動交往,恰好因為把自己放在首要位、重心在自己身上後,便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以及開始平等對待每個人。

· 祛魅 (允許不完美):祛魅意味著不帶有太多個人慮鏡,僅因為他人成就、特質、身分等表象條件而將對方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造成不對等心態。如果是純欣賞,相對來說是以平等姿態來對待或看待一個人。我以前就是典型慕強匹,可這種慕強背後帶著想超越對方或是要對方認可我的潛在性質,一旦對方與我所想的不同或是不認同我,我就沒法接受了。

後來我才發現那些我認為的強者並不完美,他們也不是因為聰明、能力強、心態好等表面呈現出來的相貌,因此就不會出錯、因此就不會崩潰,或因此就應該如我所想的一樣完美。也因為這樣我開始明白自己慕強心理背後的出發點與完美主義驅使我的原因了,因為自身的不自信而慕強心裡更強烈。也在這樣的經歷中了解自己以後,選擇調整自己,從心出發! 從肯定自己開始到練習接納自己,便能客觀地看待自己,知道自己的優缺點,坦然面對。這就會開始放下很多證明、競爭、否定的能量並可以漸漸真正的欣賞每一個人,也平視的與他人相處。

當我們能客觀地看待他人,會減少投射出太多期望在一個人身上,從而有接納對方原本的樣子或接納一個人的多面性的能力。

我想尊種、平等、平衡是息息相關的吧,因此我們無須和誰競爭或是要打敗過往的自己,而是從過往中、從他人身上認識自己。人生不就是一個成長、體驗、收穫有關​的旅程。

· 拒絕:當我們允許自己拒絕他人後,也會隨著練習開始可以接受他人的拒絕,有些人覺得喜歡就應該什麼都要順從他的意願,而不能拒絕,並視拒絕為拒絕他個體而沒法理解他人可能有其他考量。通常也是因為忽視了自己感受、需求,時常順從別人,所以也會以同樣模式要求別人要來滿足自己需求或是對於拒絕就覺得自己被否定。拒絕是我們的一個選擇權,我們可以選擇接受或是拒絕,並且無須他人的同意,哪怕別人用不同形式威脅恐嚇!我從自己的經驗中,體會到面對他人言語的威脅恐嚇或是肢體暴力更是要堅定拒絕,還有尋求幫助!保護好自己! 選擇上的拒絕與接受便能樹立好自己的界線,堅守自己的原則底線。

· 誠實、允許自己當下的狀態:當我們越能坦誠面對自己,也就是看見、承認自己的感受,便能允許感受表達出來,並讓情緒一併流動釋放,當需求被重視到後,心裡自然平衡許多。這意味著不管當下的自己有多憤怒,不管自己的陰暗面是如何,是否偏執,都允許自己可以有那樣的感受,坦然接受。其中這也包含允許自己的不允許、抗拒、掙扎、排斥、無法接納等狀態。狀態是個流動變化的過程,不會一成不變,只是我們是否允許這樣的變化和起伏;如同,海水一樣可能會有大浪、小浪,不停的變化,但都不會固定不變。在掙扎之際,有個開啟新篇章、新局面的機會,你願意放下痛苦的記憶,給自己一次機會 ?

辛苦大家了~ 願我們都有從心開始與從心出發的勇氣 •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之所向𓇼 ⋆。˚ 𓆝 𓂃 𓈒𓏸‪‪
9會員
33內容數
˚˖𓍢ִ໋🍃˚.⛰️⋆☁️
2025/02/06
以往遇到的惡意、霸凌,我都會想知道原因來理解,現在覺得我為何要理解他人,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呢? 站在那種人的角度就會出現什麼樣的聲音?那就是你得罪他人、你看著好欺負,可事實上跟我有何關係?我不用為我的外表、條件、身份來反思自己啊?我為何要站在一個不自重的人身上反過來用他們的觀念來反駁我自己呢?
2025/02/06
以往遇到的惡意、霸凌,我都會想知道原因來理解,現在覺得我為何要理解他人,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呢? 站在那種人的角度就會出現什麼樣的聲音?那就是你得罪他人、你看著好欺負,可事實上跟我有何關係?我不用為我的外表、條件、身份來反思自己啊?我為何要站在一個不自重的人身上反過來用他們的觀念來反駁我自己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尊重、允許一切的發生,是我今年深刻感受到並在練習實踐的部分 這世上有多少爭吵糾紛來源於不允許、不尊重他人的選擇與差異性。
Thumbnail
尊重、允許一切的發生,是我今年深刻感受到並在練習實踐的部分 這世上有多少爭吵糾紛來源於不允許、不尊重他人的選擇與差異性。
Thumbnail
在這個多元的世界中 男性和女性扮演著社會的重要角色 每個性別都帶來獨特的價值和貢獻 然而 隨著不同的性別角色而來的壓力和期望 也常常讓我們感到挑戰和疲憊 男性和女性在職場上、家庭中所面臨的壓力不盡相同 然而 我們可以試著讓這些壓力不成為我們的阻礙 以一種開放的心態來看待 男性
Thumbnail
在這個多元的世界中 男性和女性扮演著社會的重要角色 每個性別都帶來獨特的價值和貢獻 然而 隨著不同的性別角色而來的壓力和期望 也常常讓我們感到挑戰和疲憊 男性和女性在職場上、家庭中所面臨的壓力不盡相同 然而 我們可以試著讓這些壓力不成為我們的阻礙 以一種開放的心態來看待 男性
Thumbnail
但言語似乎也是一種強迫,就算是一對一在私人房間的場合裡,以男性為主的慾念早已滲透到我們的腦袋裡,在後天身體發展導致男強女弱的結果,外加父權社會的就有觀感及女性被動守貞的節操觀念下,使她們沒有辦法做出強而有力的反抗後還能維持原有的關係,男性單方面求歡的結果如果遭對方強烈反彈,關係將逐漸崩解。
Thumbnail
但言語似乎也是一種強迫,就算是一對一在私人房間的場合裡,以男性為主的慾念早已滲透到我們的腦袋裡,在後天身體發展導致男強女弱的結果,外加父權社會的就有觀感及女性被動守貞的節操觀念下,使她們沒有辦法做出強而有力的反抗後還能維持原有的關係,男性單方面求歡的結果如果遭對方強烈反彈,關係將逐漸崩解。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是不同時代那些打破框架的女性,但說到框架,又是如何產生的呢?若多數人所認為的「男女應該要怎樣的正常」不要強勢到壓住那些不一樣的人,所謂的「打破框架」,也不過那些人正在做自己罷了。透過這些小說,反而更讓尊重的觀念深植我們心中,很多事情不要那麼習以為常,也希望性別不該規定我們「應該」怎樣,而是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是不同時代那些打破框架的女性,但說到框架,又是如何產生的呢?若多數人所認為的「男女應該要怎樣的正常」不要強勢到壓住那些不一樣的人,所謂的「打破框架」,也不過那些人正在做自己罷了。透過這些小說,反而更讓尊重的觀念深植我們心中,很多事情不要那麼習以為常,也希望性別不該規定我們「應該」怎樣,而是
Thumbnail
父權透過人類歷史演進到現在的資本主義仍繼續存在,資本主義強調競爭至上的功利主義價值觀,卻忘記我們人類數千年都處在同一個星球上。這一切都是我想改變的,我不希望這樣的想法被視為理所當然,因此才起身行動,期望進一步解決人類對弱勢男性、女性和後代子女, 甚至是對其他動物的傷害:吃肉。
Thumbnail
父權透過人類歷史演進到現在的資本主義仍繼續存在,資本主義強調競爭至上的功利主義價值觀,卻忘記我們人類數千年都處在同一個星球上。這一切都是我想改變的,我不希望這樣的想法被視為理所當然,因此才起身行動,期望進一步解決人類對弱勢男性、女性和後代子女, 甚至是對其他動物的傷害:吃肉。
Thumbnail
我:「你覺得男女有什麼差異嗎?」朋友「被社會期待的東西不同吧!」 對男性的成長,自尊成為了所有脆弱的防護罩,在男性的社群中,沒有示弱、沒有眼淚,男人們被期待成為一個獨立自主樣子。 這篇無意挑起任何性別戰爭,更期待的是一個彼此傾聽的機會。
Thumbnail
我:「你覺得男女有什麼差異嗎?」朋友「被社會期待的東西不同吧!」 對男性的成長,自尊成為了所有脆弱的防護罩,在男性的社群中,沒有示弱、沒有眼淚,男人們被期待成為一個獨立自主樣子。 這篇無意挑起任何性別戰爭,更期待的是一個彼此傾聽的機會。
Thumbnail
性別只能說是一種對身體或生理結構上的區分,但大腦所嚮往以及心理所想像的才是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性別只能說是一種對身體或生理結構上的區分,但大腦所嚮往以及心理所想像的才是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本文提及的同志觀點,還有陰性能量的探討,對於自己的性別認同、寫作女性視角上產生了很大的反思跟自我沉澱,是一本對於平權主義、女性主義有興趣的人會推薦的必讀書單之一。
Thumbnail
本文提及的同志觀點,還有陰性能量的探討,對於自己的性別認同、寫作女性視角上產生了很大的反思跟自我沉澱,是一本對於平權主義、女性主義有興趣的人會推薦的必讀書單之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