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鼓山的初禪 Day 2
'the mind in the past can not be retained, the mind in the present can not be held, the mind in future can not be attained.' — The Diamond Sutra
《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 ; 現在心不可得 ; 未來心不可得。」
禪修後得到滿滿的禮物包含聖嚴法師的英文版禪學書籍,攝影於 2023 年 10 月 29 日
Fundamental Practitioner of Zen
今天是初禪結訓,利用這張證明書(如圖中所示的小卡片),以後可以在法鼓山報名各種禪修專業課程,包含都市禪、戶外禪、禪一、禪二、禪七等進階課程。
法鼓山專用禪堂,攝影於 2023 年 10 月 29 日
I am Breathing. Now I am Here !
在禪定方法上,綜觀昨日學習的念佛數息(楞嚴經中的大勢至菩薩的念佛三昧成就圓通)和今天新學的鼻根圓通方法(楞嚴經中的孫陀羅難陀的觀鼻端白成就圓通),各有各的方便優點,大家如好奇,可以報名上課,全程免費,歡迎體驗。
這次課程體驗的鼻根圓通方法,才讓我了解到法鼓書局中曾一眼望去勝嚴尊者弘揚鼻根圓通的原因,因為藉由觀察呼吸 Observe Breathe 能讓人快速安穩心情達到禪定的目標。而這也是楞嚴經中各種圓通方式之一。
因為我還是一杯渴望被注入智慧甘霖的空杯,如禪修的新生兒般對學習新方法的雀躍,好似往昔學習貿易知識,抑或學習撰寫手機軟體般,都是像個對世界充滿憧憬與好奇心的孩子那樣對未知領域感到興致滿滿,這也是師父希望我們無論日後累積多少禪修經驗,都要對課程產生如此的新奇心態 Curious Attitude in the Method。
法鼓山位於北投之雲來別院-禪堂,攝影於 2023 年 10 月 29 日
Precepts, Concentration and Wisdom
為了避免如同外面自學禪定的人產生走火入魔的意外事件發生,我的建議是自修禪定者,須禮佛 Doing Prostration、要持戒 Holding the Precepts,透過禮佛尋求庇祐(維持道場環境安寧、安定),而透過持戒自身則能不被貪嗔癡產生的幻境 illusory (內心產生的障礙) 所牽動,透過正確的禪定姿勢學習讓自己的身體穩固,透過上述的鼻根圓通或是數息方式讓心靈平穩,不輕易被外界的雜訊(別人或有情眾生 Sentient Being 產生的阻礙) 所影響、干擾。
to Uphold the Samadhi, and to Fulfill the Buddhahood
在各種發大慈悲的迴向偈 to make offerings and to do merits transmission 中,包含著『永不退轉於三摩地』(或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稱無上正等正覺),我們都希望能夠和累世的冤親債主和解,那我們要夠慈悲、夠柔軟、儀態夠讓人尊重、言行舉止能夠在自我審慎地關照下不錯漏 to take care of onself, to be aware of what one is doing and speaking,對諸有情眾生都能持無憎愛、無增減、無分別的平等心態,盡所能去給予幫助與關懷,目標成為慈悲心與清淨心的真菩薩(菩薩道 Bodhisattva Path),才能成為覺有情(佛道 Buddhah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