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屁孩的國考攻略》陸、瑜珈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本章將借用《原子習慣》的一些概念,說明我在備考期間如何培養出每天運動的習慣,並且維持到現在。如今我發自內心覺得「運動是最符合等價交換的煉金術」,推薦每個人都要投資。

尤其是準備國考期間,極度燒腦的同時,最好也能夠活動筋骨來維持身心均衡。什麼運動都很好,偶像賴川老師準備考試時選的是跑步,我則是投靠原本有建立一點基礎的瑜珈,而以下就是我受到瑜珈庇護與指引最終皈依的故事~

一、讓提示顯而易見

關於如何觸發一個人去進行某一特定習慣的提示,《原子習慣》介紹了兩種設計,一是運用執行意向:「我會於〔時間〕,在〔地點〕進行〔行為〕。」二是運用習慣堆疊:「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新的習慣〕。」

該書提及數百項研究顯示,對何時何地執行一項新習慣做出確切計畫的人,比較可能真的去執行。許多人認為自己缺乏激勵,其實他們缺的是清晰。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目標是要讓執行的時間與地點明顯到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就算說不出原因,你也會在對的時間強烈想要去做對的事。

關於適合做瑜珈的時機,歸納各方教學的結論,是睡前或早餐前。我偶像YouTube頻道「Flow with Katie 凱蒂瑜伽」的凱蒂老師曾經分享過,從睡前瑜珈入手最能培養持之以恆的運動習慣,因為這段時間比較不會有突發狀況,能專心。

而我自身的經驗是,空腹很重要,小時候(?)還可以餐後直上瑜珈課,如今若距離晚飯只經過一個鐘頭,光是10分鐘初階腹部動作就很容易覺得有東西想從胃裡衝出來ora

我原先一直以為觸發自己去做瑜珈的提示是「我會於〔21:30或做完讀書C時間區塊任務後〕,在〔房間的窗前〕進行〔瑜珈〕。」直到某天我累得彷彿閉上眼可以睡上三天三夜,已經狠下心決定放棄做運動,然而,刷完牙,一聞見口腔裡的薄荷味,瞬間又能爬起來攤開瑜珈墊。

這時才發現自己的運動提示,其實是「我會於21:30或做完讀書C時間區塊任務接著〔刷牙後〕,在〔房間的窗前〕進行〔瑜珈〕。」瑜珈前刷牙的習慣可說是誤打誤撞,當初為了增加阻力、讓運動後會因為懶得再刷一次而放棄宵夜,於是安排的先把牙刷起來,沒想到口腔清新的感覺就這樣默默成為每天開啟運動模式的制約w在此提供這個一石二鳥小撇步給各位朋友參考~

另外,我想強調的是,上面這串提示意象,是最終的成果,如此每天連續的習慣,是需要慢慢培養,並非一蹴可幾的。凱蒂老師也強調,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如果馬上立下強硬目標要一週3 次5次,這樣一次沒達成就很容易自我否定感到挫折。還是先從一個禮拜做1回開始熟練基礎,再慢慢增加頻率跟強度,比較能夠找到身心的平衡。

我由於疫情不得已中斷一週一次的瑜珈教室,在備考第一年,總是拖到感覺脖子緊得要中風,才會趕緊自主伸展兩下作急救。是我第一年考二試的時候,竟然因為體力不支、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寫完第二題作文,受到這個事件的震撼,終於下定決心要開始密集鍛鍊身體。

備考第二年從一週固定一天開始,加到兩天、三天,再往上挑戰四天,這當中也經歷了幾個月的時間,最後我是基於「每天要算這個禮拜已經做幾天瑜珈」而開始覺得麻煩了,才乾脆每天都做就不需要回想了這樣w

當然,也是基於我在每次提高運動頻率,都能獲得更豐厚的報酬,因此鼓勵我持續加碼投資下去。至於我觀察到瑜珈所能帶給自己的好處,將放在本篇文章後半段敘明。

二、設計所處的環境

《原子習慣》非常強調環境設計的力量,核心概念就是創造出一個讓正確的事情盡可能輕而易舉的環境。靠它降低阻力,減少自己與好習慣之間的步驟將環境準備好,讓未來的行動更容易執行

而我在每天做瑜珈的環境所下的功夫,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光源顏色

我會改成只用檯燈的黃光照明,切換氣氛,脫離讀書的肅殺之氣。

(二)房間窗前

由於家裡沒地方可以加裝鏡牆,於是我靠著夜間在玻璃窗的倒影來矯正姿勢~並且我很努力保持窗下淨空,如同讀書時讓桌上沒有其他雜物,幫助自己保持專注,以免無關的事物在運動時進入視線導致分心。

(三)每週清洗瑜珈墊

星期天大掃除時我會連同瑜珈墊一起做整理消毒,大概也有點沐浴焚香的味道,虔誠潔淨以示對運動的尊重,感謝與祈禱瑜珈繼續為我的身心帶來平靜。

三、實際執行的內容

在我的認知裡,全套的瑜珈課表包含①靜心→②暖身之全身性伸展→③鍛鍊重點部位→④收功→⑤大休息,共五個階段,做完整個循環大約需要40分鐘到一小時。

然而另一方面,《原子習慣》也介紹,有一種讓習慣輕而易舉的訣竅叫做「兩分鐘法則」,也就是:新習慣的開始應該要花不到兩分鐘

重點是盡可能讓習慣容易開始,幾乎每個習慣都可以改造成兩分鐘的行為:只要將目標依照難度,從「非常困難」排到「非常容易」,通常就能找出可以將你引至想要的結果的入門習慣。例如,跑馬拉松非常困難→跑5公里困難→走1萬步難度中等→走10分鐘容易→穿上跑鞋非常容易。你的目標可能是跑馬拉松,而你的入門習慣是穿上跑鞋繫好鞋帶,兩分鐘法則就是這樣運用的。
不要一開始就企圖打造完美的習慣,應該先做容易的事,持續地做。要先標準化,才能最佳化。因為人無法改善不存在的習慣,而且越是把一個過程的開頭儀式化,越有可能進入成就大事所需要的高度專注狀態。

而我個人運動的兩分鐘法則是:攤開瑜珈墊。接下來就很容易覺得「我都攤開瑜珈墊了,不多做一會兒運動好像有點可惜⋯⋯」這樣 w

基本上,我現在只要攤開瑜珈墊坐上去,接下來就會自動跑完持續累積而成的五階段SOP。至於如何打造出自動化程序專屬軌道,幫助自己能夠輕鬆地進入全力奔馳狀態,以下是我所搜集到的路線:

(一)實體課程:瑜珈教室

前文提過,我在備考前維持了多年每週上一次瑜珈教室的頻率,如今依然很感激自己曾經這樣奠定根基,有鏡牆的空間進行姿勢的矯正,以免運動傷害。

更重要的是,我認為瑜珈是一門非常注重「呼吸與動作配合」的學問,光是做到「好好呼吸」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很幸運有老師親自指導怎麼在吸氣時胸膛擴張、橫隔膜下降、腹部膨脹;吐氣時腹部收縮、橫隔膜上升、胸膛聚縮。安穩領悟「呼吸」,並且在老師的帶領下鍛鍊「舉起」的動作吸氣、「放下」的動作吐氣等等規律,這讓我在往後自主瑜珈能夠無痛接軌學習新的動作組合。

(二)書本自修:最新瑜伽體位法大全127式決定版

《最新瑜伽體位法大全127式決定版》

《最新瑜伽體位法大全127式決定版》

Satori Sankara、久保玲子監修,蘇暐婷譯,旗標出版,2016/09/08

ISBN:9789863123705

此書的特色是真人專業講師全圖解示範,軟精裝可攤平邊看邊操作。對每個經典「體位法」亦即瑜珈的動作,只用一跨頁,就從解釋名稱、類別、包含的要素、效果、難易度、特寫,一路介紹到進階變化型,非常系統化地讓人一目瞭然,精煉且淺顯易懂,日本人實在非常擅長做這種索引工具書,是兼具美觀與實用的設計典範。

這本書幫助我加深理解許多體位法的關節角度、延伸方向,讓我意識越是清晰、動作更為扎實。並且也能從中學習包含許多關於身體、呼吸、體位法的流程等科普知識,真心推薦對瑜珈有點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入手一本。

(三)網路影片:Flow with Katie 凱蒂瑜伽

凱蒂老師是我備考疫情期間邂逅的重要偶像,凱蒂老師最棒的地方,就是她會在各個體位法介紹基本與進階的動作版本,提醒大家依照自己的能力與當天身體狀況去挑戰。並且在我慢慢增加瑜珈頻率跟強度的過渡期間,她豐富的影片提供了我非常多的靈感,用「肩頸」、「腹部」、「開髖」等關鍵字在頻道裡搜尋,讓我能變著花樣練習,以免我因為無聊而懶得進行。

話說等到我習慣每天瑜珈後,其實一度也有想過要跟午餐一樣設計固定菜單,不過後來發現「每天觀察症頭、思考晚上的瑜珈主題其實就是在跟自己身體的對話」,是個應予保留的好習慣。

另外,先前提過,我認知的全套瑜珈課表包含①靜心→②暖身之全身性伸展→③鍛鍊重點部位→④收功→⑤大休息,共五個階段組合,我上一段所謂的「瑜珈主題」是指「③鍛鍊重點部位」。其他階段,目前我秉持著老梗就是好梗的精神,打造完軌道就不大變動了。《原子習慣》也說「如何在感到無聊時保持專注,這就是專業人士與業餘者的差別」。我作為一個專業全職考生,選擇幾乎每天進行同套暖身,成就保持專注的練習。參加國考彷彿運動員準備比賽,對體能管理斤斤計較,也是一種敬業。

於是我在大部分階段保持反覆,它的好處是,我能夠專注在熟悉的動作,然後釋放心理能量,去意識身體當天每個部位的需求,於是我可以進階選擇加強什麼樣的動作組合。凱蒂老師也常說「每一天的身體狀況都不同,每天都會有新的挑戰、新的理解」。

所以,我個人是這樣打造的瑜珈五階段SOP,最先得從呼吸學起,也就是開頭的①靜心與結尾的⑤大休息;反而是如同切換路線般的③鍛鍊重點部位,應該放在最後修築發展,並且鍛練完立刻接著進行舒緩的④收功,如此一緊一鬆最能收伸展之效。因為肌肉是連結在一起的機制,某處的不適可能是他處緊繃的代償,比方我偶爾整天覺得腳底板快抽筋,但暖身完卻發現真正爆掉的是左肩也說不定,如果先①靜心並做過②全身性的伸展,或許更能清晰地觀察到癥結點所在。

因此如果要給對「呼吸」已經有點心得的朋友下一步建議,我會推薦投資「②全身性伸展」的暖身流動。以凱蒂老師的影片為例:

☛15分鐘版本如

☛25分鐘版本可以參考

這兩套動作都非常適合初學者,先一步一步拆解跟熟悉,等到跟上節奏後,可以試試背起整個流程,為往後的節省腦力鋪路。於是就能每天視狀況決定要做短版或長版暖身,並且在做的過程去感受身體哪個部位需要特別伸展放鬆~接下來打算延續怎樣的重點部位影片、或自己思考設計如何的動作組合也就事半功倍了!

四、讓獎賞令人滿足

當一個行為的經驗令人滿足,我們就比較有可能去重複該項行為。

我每天都很珍惜運動過後的腸胃甦醒、鼻孔暢通、肌肉放鬆、睡眠品質提升,並且瑜珈更是我要達成最速上榜,用以對付三大障礙—體力、鼻炎跟心魔的護法神功:

(一)打造體力

我在第二年真的充分領會到運動耕耘得來的體力,於考場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徹底發揮功效,包括維持專注力到打鐘最後一刻;包括挑戰二試時,好姐妹L還特別提醒要準備痠痛貼布,然而即使連續兩天答題寫滿8小時,座位周邊的考生都從虎口一路貼到脖子上了,我的手竟然認真一丁點都沒痠!

每天做雙手撐地的平板式,我先前就有覺得自己手臂變結實,沒想到也能連帶減輕握筆飆速後的戰損,再度確認肌肉果然是連接在一起、共存共榮的機制~

順便一提,即使沒有特別追求,但不知不覺中我的腹肌若隱若現浮出水面,而原本在備考第一年不斷襲擊我的腸胃炎,也在我養成每天瑜珈的習慣後完全退散了。

(二)改善鼻炎

年過三十才發現自己成為鼻炎患者的我,曾經越來越敏感,空品、溫差、疲倦都是過敏原。鼻塞、鼻涕倒灌,狀況嚴重時會以劇烈頭痛的形式呈現,尤其備考第一年初直接挑戰每天讀十多個鐘頭的書,字面意義的頭腦發脹,每週都要去耳鼻喉科報到噴藥,換取行走坐臥一陣子安寧。

當然一星期一次的瑜珈教室也能做急救之用,但真的是直到我開始在家自主瑜珈,越來越能靜下心跟自己相處後,我才先是經驗了大休息完意識到呼吸特別順暢(方曉得原本鼻塞);再來是可以聽見運動時鼻腔深處啵啵啵氣泡破裂的聲音,清楚感受到充血發炎被鎮靜舒緩開來的過程;而如今我被鼻炎影響生活的頻率持續降低,瑜珈日課已成為預防保健般的存在。

(三)感知進步

打造出每天運動的習慣後,給了我更多勇氣去相信「持之以恆就會有成果」的硬道理。

過去髖部僵硬得沒辦法盤腿超過10分鐘的我,在第二年的高考前三天,下犬式的腳跟終於可以踩到地面了!(註)從練習瑜珈走到這一步花了10年!也赫然發現腿部線條已被修飾得挺直端正~

在接觸瑜珈之前,我曾是個沒辦法感覺到自己腳趾,大腦跟身體間徹底斷訊的傢伙;每週一次實體教室時期,總是只有坐到瑜珈墊上才能放鬆,然後無法控制的淚流;到養成每天運動習慣的今天,雖然還沒抵達隨時跟身體保持連線的境界,但我捕捉電波訊號的技巧確實越來越熟能生巧了,例如我更加認識自己肌肉和骨骼的位置,或更加明白怎樣暖身才足夠充分事後不痠痛,或更為清楚怎樣是呼吸順暢提高腦部含氧心情愉快,或更快覺察日常中因焦慮而造成的緊繃然後試著放鬆。

維持一項習慣的關鍵重點是「成功」的感受——就算只是小規模。

事實上我很少在自主瑜珈進行高難度的動作,更多的是聚精會神琢磨身體狀況、掌握對熟悉的體位法我能達到多高的完成度,「只要覺得今天自己已經盡力,那就是今天最好的練習!」凱蒂老師這句話簡直是我方方面面的心靈支柱,很喜歡成為瑜珈10年歷也還能從站姿前彎這麼簡單的動作中找到新體悟的自己。

備考後期,瑜珈轉變為我每天重要的成就感來源,甚至是生活的第一優先,即使又在抽象的法律學科撞牆沮喪,時間一到刷好牙,就能迅速切換心情專注做瑜珈,因為體態線條肉眼可見,我也更能感覺到自己跟以前相比有多麼的不同,於是賦予我勇氣去相信,同樣堅持不懈在積累的讀書任務,終會得到甜美的果實。

而即使是獲知上榜的那天,我依然選擇認真做瑜珈。




註:「下犬式」也是許多醫師認證能舒緩肩頸的自癒術,推薦全身頂叩叩的朋友們估狗學習多加利用唷!


3會員
9內容數
關於一個中年屁孩問自己「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做什麼?」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防曬產品係數測試報告彙整(2024年)從2014年起,自己對於市售防曬產品的效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候發現不少產品的防曬係數其實標示是有問題的,像是原本應該是人體測試的SPF與PA數值,實際上沒有做,只用機器測試的數據來充當,但這兩者卻有很大的差異。像是防曬係數其實有強度、廣度與平均度三個面向需要一起判斷,但多數廠商並沒有完整標示
Thumbnail
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2023-04-27
讓我們生活輕盈,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讀海德薇《中年少女的祈禱》《中年少女的祈禱》以溫暖的筆觸寫下我們這些市井小民的故事,也是一部台灣人看很有帶入感的故事。透過小說提醒了我們,垃圾其實也反映出我們的生活,被丟棄的物品參與或滿足過你一部份的人生,更讓我有意識的在購買與丟棄間有了更好的取捨。
Thumbnail
avatar
畫說有一天|閱讀.文學.你我的故事
2023-11-23
閱讀筆記《中年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觀點》★「中年」是人類獨有的現象, 是貨真價實的「生物現象」。 發福、反應變慢、記憶力衰退、日趨保守、憂慮死亡…… 一連串看似負面的生理和心理變化, 其實都是數百萬年演化而來的完美禮物!  
Thumbnail
avatar
偶希都理
2023-11-21
《中年之路》|第二次成長之路中年之路是指一敞心靈的成長之路,大多數初發於三十歲,然而因為生活的壓力,已然習慣的生活模式、道德責任,很多人會將這種感覺忽略或壓抑。不過,這種感覺並不會消失,它會繼續累積,直至爆發,這種爆發也是常道的中年危機。
Thumbnail
avatar
淡淡晴空
2023-05-18
關於《中年的意義》的文學跟電影幾歲算「中年」的開始?按照劍橋大學生物學家大衛•班布里基在《中年的意義》一書的說法,40到60歲是現代人的中年時期。
Thumbnail
avatar
李立亨的李想世界
2022-12-03
《中年失戀日記》交往17年後突然獨身美國影集《中年失戀日記》是一部以中年同志處境為主的同志浪漫喜劇。故事以和伴侶交往了17年的房屋仲介員麥可,兩人一直相親相愛,卻沒想到在50歲生日當天麥克的男友柯林竟然提分手,完美生活一夕間變天,50歲單身的同志麥克,除了要療癒情傷外,又該如何適應中年後的同志生活?
Thumbnail
avatar
陸坡 (LUPO)
2022-08-17
【影評】Netflix《中年失戀日記》愛不是堅不可摧 卻不可或缺因為你很難想像新生活,所以才這麼執著於以前的生活?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沒有兩片雪花是一樣的,你必須在融化之前抓住它 時間,會把正確的人帶來你身邊。越是捨不得失去,越是得不到你想要的。 別在不愛你的人那裡,輕視你自己。 #我知道你很痛苦,但你該享受獨處 你將成為更好的自已,迎接美好的幸福。
Thumbnail
avatar
YC Sky
2022-08-15
為什麼努力工作,卻依然貧困——《中年打工族》最近台灣社會瀰漫一股投資風潮,從台股、美股、ETF、懶人投資術、小資族也能理財…等等,在這個風氣下也衍生出很多社會問題,例如:高度開槓桿、違約交割、投資詐騙,甚至是跨國飆股詐騙的案例層出不窮。不過,這些現象都必須建立在每個月有盈餘的狀態,哪怕是一千多塊,也還是代表自己掌控著的生存權。
Thumbnail
avatar
統統愛看書:書說社會
2021-10-01
2021.05.12_分享《富樂中年學》105_202102Pubu焦點話題 常有人說時間是公平的,每個人每天都是24小時,但生命雖然是場單程的旅程,沿途的景緻卻是隨興自在任人創造的,所以你我都將行經中年,邁向退休,但你想過退休前生命壯盛的中年,可以做些什麼,或該做些什麼,讓退休真得可以是退居生命旅程閑靜的休息嗎? 我想看見《富樂中年學》一書的作者是夏韻芬,
Thumbnail
avatar
喜馬拉雅貓愛單車
2021-07-03
對女性不友善的社會,憑什麼向年輕人「催生」!讀《中年打工族》這兩天看完了《#月薪嬌妻SP》,真是又香又甜又萌啊!但也在其中看到了日本職業文化中,對懷孕女性及其伴侶的各種不友善,連男性要請陪產假和育嬰假都會被指指點點、百般刁難。​ 這幾年,亞洲各個國家(包括台灣)都在強調生育率持續下降,甚至已經和死亡率的曲線來到交叉點。但,在這樣對孕婦和有小孩的女性的不友善
Thumbnail
avatar
粗劣的厭世香菜
2021-01-27
隔壁影評-笑中無奈的中年《同學麥娜絲》 恭喜各位,在《大佛普拉斯》後,我們終於又看到了黃信堯導演的新作品《同學麥娜絲》。  四個進入中年的高中同學,有人懷抱夢想,有人安分守己,有人糊塗度日,有人晝夜奔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最終還是只能窩在那個熟悉的泡沫紅茶店,刁著牌,講著幹話,好像這三十年來從來沒改變。 
Thumbnail
avatar
老王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