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過往的經驗成為前進的束縛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過去這幾年陸續推動一些專案,有些小有成果,有些則是失敗收場。這些專案並不是每個都是跨世代的改革專案,不是每個都像AI這種核彈級的改變,更多是像精實管理、5S,這一類經典的管理手法的推動。

在提案這些創一代也耳熟能想的「舊名詞」專案時,免不了的會得到一些「啊~我以前也做過了」的回饋,接著就會得到許多語重心長的提醒,其中的確提醒了許多沒注意到的盲點,但也有不少比例,可能直接成為束縛,扼殺了一個改善專案的進行。

有價值的是洞見(Insights),不是經驗

曾經累積到的經驗,直覺上都是寶貴的,但經驗值同時也會讓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這跟資料分析的概念有點類似,我們會先盡可能的從相關群體或事件中收集足夠龐大、具有代表性、高度相關的數據,但通常這樣的原始數據是很粗糙而且沒辦法直接使用的,所以我們會需要做分類、辨識、整理需要的欄位,讓他成為可以進一步分析的資料庫,接著我們才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排列組合去分析資料庫中的資訊。

過往的經驗,就像是持續累積原始數據,我們碰到一件事、經歷了一些過程,得到了一個結果,我們的腦袋或體感如實的紀錄了這一些,然後當下一次發生類似的事情,直覺地幫我們快速做判斷。如果你組裝一台機器一直穩定的花費30分鐘,那麼經驗就會告訴我們這個工作需要30分鐘(仔細想想,是不是很多人都是這樣抓工時的),同時排斥效率提升的可能性。

比方說今年決定重新決定參展,前輩會說展覽高成本、效益低,但事實上,展覽的性質、地點、規模乃至我們展出的品項、呈現方式、質感、活動、事前的廣宣,都會影響參展的成效。

這樣未經梳理的經驗,就像粗糙的原始數據一樣,直接使用就只會看到表面的結論而得不到真正有價值的洞見。而有時候洞見本身是跟直覺判斷的結論是截然不同的方向,這就可能讓依據經驗做出決策的領導者的做出錯誤的判斷。

真正有價值的,是精煉之後得到的洞見,而不是經驗本身。

根據邏輯從經驗中學習

要怎麼梳理經驗去得到洞見呢? 利用邏輯工具或是框架模型,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對了~梳理「成功的經驗」有時跟檢討「失敗的經驗」同樣重要。

經驗的梳理不是亂無章法的拆解,常見的根因分析手法都是很好用來協助歸納的工具,我自己習慣使用「人-機-料-法-環」做探討,如果我們從這5個面向初步歸納,就會發現人(執行的人、團隊素養)、法(方法、法規)、環(大環境、產業趨勢)都會因為「時機點」不同而有所不同,就連機(設備、工具),都有可能因為日益成熟,原本做不到的事情變成可能了。僅僅只是在不同時間點做一樣的事情,就可能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

為什麼梳理「成功的經驗」也同樣重要呢? 因為如果沒有找出洞見,找到真正成功的關鍵,那麼成功很有可能就沒有辦法被複製。舉例來說,成功開發出一個好的產品,可能有人的因素、團隊合作的方法、供應商的配合、一個對的市場,最重要的,是成功經驗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點「運氣」。沒有梳理就無法知道運氣的占比有多高,如果運氣的實際占比很高,那麼成功的經驗就無從複製,這個成功經驗基本上就毫無價值。

善用根因分析工具,有邏輯地去拆解經驗,才有機會從經驗去找到洞見,看到失敗真正的問題,或是讓我們成功的真正要素,才真正有機會從經驗中學習。

保持開放的態度,接受「可能不一樣」

不過能不能從經驗中有效學習,幫助自己在未來的決策中做出正確的判斷,關鍵還是心態。保持開放的態度,接受「看似同樣的一件事,能帶來不一樣結果的可能性」。

當接受了這樣的可能性,才有機會擁抱開放態度,理性客觀去看待經驗。

這有點像是A/B測試的概念,最開始成功/失敗的經驗作為控制組,之後的執行則是具有可控變量(可能是人、工具、方法、合作模式等)的變異組。訓練自己深入理解各種條件可能造成的微妙差異,更客觀地評估不同情況。

要跳脫依賴自身經驗做判斷,其實挺反直覺的,所以才需要更有意識的提醒自己維持開放的態度、理性處理各種經驗,不要倉促下決策或做定論。


文末想丟個延伸思考的問題給大家,你或妳認為-

「面對經驗,我們該如何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要陷入直覺判斷呢?」

無論是對於本文的【經驗與洞見】議題深有同感,或持有不同意見,或覺得接班好鬧,都歡迎分享你/妳的意見與看法唷。


【接班G.G了】~其中GG代表著Generation Gap,是二代接班躲也躲不了的代溝課題,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都是我希望在專題中能記錄及討論分享的面向。

如果你/妳也正在接班這條船上還沒跳船,歡迎你/妳一起加入這場長期抗戰。一起把Generation Gap玩成一場Good Game,把接班G.G了做到接班G.G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WU Column | 視角專欄
21會員
55內容數
G.G.=Generation Gap =代溝。還有比接班更容易出現代溝議題嗎?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政策、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新一代承擔上一代的成功或失敗、老屁股的明爭暗鬥,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爭執、委屈?又有什麼樣的契機、轉折與喜悅?為什麼要接班?成功,對於接班來說,又是什麼呢?
2024/07/03
雄獅集團以『引領風格、探索生活 Enriching Life』為核心價值,透過多角化經營,重新定義旅行社思維,延伸出更多服務與業務,呈現企業文化與品牌精神。文章討論了集團化經營對於品牌再造的影響,並以黃金圈模型提出企業延伸的理念與挑戰。
Thumbnail
2024/07/03
雄獅集團以『引領風格、探索生活 Enriching Life』為核心價值,透過多角化經營,重新定義旅行社思維,延伸出更多服務與業務,呈現企業文化與品牌精神。文章討論了集團化經營對於品牌再造的影響,並以黃金圈模型提出企業延伸的理念與挑戰。
Thumbnail
2024/02/05
過去不斷地談論各種產業議題及問題,焦慮與不安逐漸累積到快要喘不過氣,不僅害怕失去先機,更怕跟不上趨勢、落後同業。只是當焦點全神貫注在這些議題上,就更容易失去步調,更容易忘記「本質」。但,「把一個地方變成自己喜歡的樣貌,才能待得下去」,那些工廠中的每,是否曾經細細品味
Thumbnail
2024/02/05
過去不斷地談論各種產業議題及問題,焦慮與不安逐漸累積到快要喘不過氣,不僅害怕失去先機,更怕跟不上趨勢、落後同業。只是當焦點全神貫注在這些議題上,就更容易失去步調,更容易忘記「本質」。但,「把一個地方變成自己喜歡的樣貌,才能待得下去」,那些工廠中的每,是否曾經細細品味
Thumbnail
2023/12/28
【接班G.G了】~GG代表著Generation Gap,是我們躲不了的代溝課題,從觀念、趨勢、管理、人才、制度等隔代差異,鮮少有角色比接班更必須承擔代溝帶來的壓力與挑戰,這些也都是我希望在專題中能討論分享的面向。但,有沒有哪天,我們都能把Generation Gap,玩成一場Good Game呢?
Thumbnail
2023/12/28
【接班G.G了】~GG代表著Generation Gap,是我們躲不了的代溝課題,從觀念、趨勢、管理、人才、制度等隔代差異,鮮少有角色比接班更必須承擔代溝帶來的壓力與挑戰,這些也都是我希望在專題中能討論分享的面向。但,有沒有哪天,我們都能把Generation Gap,玩成一場Good Game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情境: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經驗一直被視為領導決策的基石,但越來越多的實例告訴我們,單純依賴經驗並不足夠,尤其當問題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與日俱增時,經驗往往成為一種限制,讓我們忽略了背後潛在的風險。
Thumbnail
#情境: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經驗一直被視為領導決策的基石,但越來越多的實例告訴我們,單純依賴經驗並不足夠,尤其當問題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與日俱增時,經驗往往成為一種限制,讓我們忽略了背後潛在的風險。
Thumbnail
未經梳理的經驗,就像粗糙的原始數據一樣,直接使用就只會看到表面的結論而得不到真正有價值的洞見。而有時候洞見本身是跟直覺判斷的結論是截然不同的方向,這就可能讓依據經驗做出決策的領導者的做出錯誤的判斷。
Thumbnail
未經梳理的經驗,就像粗糙的原始數據一樣,直接使用就只會看到表面的結論而得不到真正有價值的洞見。而有時候洞見本身是跟直覺判斷的結論是截然不同的方向,這就可能讓依據經驗做出決策的領導者的做出錯誤的判斷。
Thumbnail
洞察先機 "洞察先機" 強調了識別和利用機會的能力。這涉及到深入理解環境、市場和情況,以便能夠提前預見未來趨勢和變化,並采取適當的行動。以下是一些與 "洞察先機" 相關的要點: 1. 市場研究:深入研究市場趨勢,了解消費者需求、競爭狀況和潛在機會。這可以幫助您識別新興市場或產品概念。
Thumbnail
洞察先機 "洞察先機" 強調了識別和利用機會的能力。這涉及到深入理解環境、市場和情況,以便能夠提前預見未來趨勢和變化,並采取適當的行動。以下是一些與 "洞察先機" 相關的要點: 1. 市場研究:深入研究市場趨勢,了解消費者需求、競爭狀況和潛在機會。這可以幫助您識別新興市場或產品概念。
Thumbnail
最近在一場演講中,談到職場工作者如何透過學習來成長?我以這張個人知識系統的運作機制來說明,包含觀點、工具與經驗三種元素。
Thumbnail
最近在一場演講中,談到職場工作者如何透過學習來成長?我以這張個人知識系統的運作機制來說明,包含觀點、工具與經驗三種元素。
Thumbnail
對過去的不如預期解釋的再透徹,也無助於未來的合乎預期;除非我們有對策可以避免過去的落差再次發生,同時降低突如其來的事件所造成的影響。
Thumbnail
對過去的不如預期解釋的再透徹,也無助於未來的合乎預期;除非我們有對策可以避免過去的落差再次發生,同時降低突如其來的事件所造成的影響。
Thumbnail
經歷、知識,都需要經過思考後,我們才會真正的擁有這個思維、與能力
Thumbnail
經歷、知識,都需要經過思考後,我們才會真正的擁有這個思維、與能力
Thumbnail
數據分析的好,人人都知道。可以改善用戶體驗、找到肉眼無法注意的機會點、尋找新的商機、可以讓資源花在刀口上等等的族繁不及備載,所以大家會努力想著要找到能數據分析的人、方法、設備,讓自己的公司能夠藉著數據分析殺出一條活路、或是開出一條別人看不見的賽道。
Thumbnail
數據分析的好,人人都知道。可以改善用戶體驗、找到肉眼無法注意的機會點、尋找新的商機、可以讓資源花在刀口上等等的族繁不及備載,所以大家會努力想著要找到能數據分析的人、方法、設備,讓自己的公司能夠藉著數據分析殺出一條活路、或是開出一條別人看不見的賽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