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讀後心得: 我們都被基因操縱的機器人。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麼存在?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理論,這理論可以解釋生命是怎麼演化、怎麼經過天擇到現今,

達爾文的演化論是現代生物學的基礎之一,但它也有一些問題。其中一個主要的問題是,達爾文沒有解釋生物演化的驅動力,也就是什麼因素會導致基因變異和進化的方向。這就像是一場生命的大冒險,每個物種都在為了生存而拼搏,但卻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做,而生命在地球上出現三十多億年,但還是無法解釋生命怎麼來的?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 自私的基因 》 是一本探討生命起源與演化的書籍,作者理查・道金斯於1976年出版,將近50年的書,你知道「迷因」一詞的概念就是起源於本書嗎?

道金斯今年82歲了,是英國皇家學會成員,他是當代最著名的「無神論者」之一,剛剛不是提到迷因的概念嗎? 他認為「神」這個概念其實就是迷因,所以反對神創論,認為達爾文的演化論才是能解釋物種起源的理論,他有個外號叫做達爾文的羅威那鬥犬。

回到本書,道金斯認為生命起源自複製者,而為了不斷自我複製,複製者就必須是自私的,這個複製者就叫做基因,接著我們就來說說什麼是「複製者」。



複製者傳奇

什麼是複製者?

一個分子具有複製自己這個不尋常的特性,複製過程中可能出現錯誤(突變),複製者之間會相互競爭與合作。

道金斯認為在地球誕生的初期,什麼元素都混在一起,接著不同的元素組成了分子,遠古地球會有水、二氧化碳、甲烷、氨等等分子,某一天一個特別的分子意外形成了,它具有自我複製的特性,我們先叫做複製者。

複製者一但開始自我複製了,環境多的是材料,它會一直不斷地、重覆地複製自己。

經過了複製過程,複製者本身就是古代印刷術尚未發明時的手抄本一樣,每次抄錄都有可能會抄錯,錯誤的部分就會跟著下一個抄錄的人繼續複製下去,最後錯誤就會一直累積下去,放在複製者上這個錯誤就是突變。

不過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當複製者複製自己需要某些材料,可是這些材料又是有限的,最後複製者們就會開始展開競爭,這個就回到了達爾文的物競天擇。

有的複製者發現去掠奪其他同類的資源比較快,後來漸漸形成掠奪者,如今日肉食動物,有些複製者為了避免被攻擊,於是發展出防護罩保護自己,甚至群聚再一起,這就是細胞的原型,而後複製者們為了生存,競爭與合作不斷地發展,最後發展出來「求生的機器」,這些複製者操縱的機器尺寸有別、功能各異,不過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自身的延續,這個複製者名叫基因,存在所有生命之中,我們就是基因的求生機器,為了自私的基因可以不斷延續下去的機器。



基因為什麼會自私

現在回到我們身上,大自然界所有動植物身上都有基因,這個基因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太古複製者經由一代一代複製突變流傳下來的,我們都是求生機器,基因的求生機器,這個感覺就很像是基因是駕駛員,操縱著各式各樣的求生機器,為了保持基因的延續,這些機器彼此之間會互相競爭、互相合作

一開始的假設都是物種(群體)的利益比個體來得重要,所以物種才能解釋會有利他的行為,但道金斯認為並非如此,任何利他的行為都是來自於極度自私的基因,因為成功的基因有個最主要的特性:「極端的自私」。

基因都是自私的,只有在特殊條件下,基因會借用個體有條件的利他主義,來達成基因自私的目的。


不管看似怎麼利他的行為,本質上就是為了利己

常見的幾個案例,親情、愛情、蜜蜂自殺式螫人全部都是基因利己的行為。

而且所有個體都會死亡,在達成基因延續自我的目的後如繁衍下一代,原本搭載的求生機器就不需要了,機器會老化並且死亡,就跟撲克牌很像,玩牌的人會消失,但是牌依然會存在,基因就像鑽石,雖然不像鑽石永遠存在,但是基因讓自己不朽的方式是依靠不斷地複製,讓自己的複製體不斷地活過上萬年。



常見的利他關係

比如說像是親情,站在基因的角度,父母照顧下一代是為了更好延續基因的傳遞,因為子輩的基因能年輕,在未來的時間更有機會把基因傳遞下去,行為上看起來是利他行為,不過站在基因的角度仍然是利己。

另外像是愛情,在動物界裡可以看到雄性為了受到雌性的青睞,身體或羽毛會有華麗的顏色,誇張的求偶動作,雄性間打架競爭,這是這些動作不都是會招來掠食者嗎?為了愛難不成可以奮不顧身?

其實本質上也還是利己行為,動物們為了繁殖交配產生下一代,也是為了能將基因給延續下去。因為雌性只有一個卵子而雌性,外表大多不起眼是比較單調的顏色,而雄性一次可以產生數百萬個精子,就算被掠食者捕食,只要在死前有進行交配能把基因傳給下一代也沒關係,所以吸引異性這件事由雄性負責比較划算。

再來最出名的利他行為就是蜜蜂,工蜂的就像神風特攻隊一樣,在螫人之後通常都會死亡,但是遇到敵人仍然奮不顧身,為了保護族群這麼偉大的行為怎能說是自私的?

那一樣站在基因的角度,工蜂不具有生殖能力,只有女王蜂有生殖能力,若將整個蜂群當作一個求生機器,女王蜂就很像生殖器官,工蜂則類似我們的維持身體運作的系統,工蜂的自殺行為可以看作是身體的防衛機制,無論如何保護好最重要的女王蜂,讓基因能傳遞下一代才是最重要的事。




迷因是新一代的複製者

接著我們來談談所謂的迷因,所謂的迷因泛指人類的文化、想法、觀念等等能在人類腦中留存的概念,迷因有複製者的幾個特質,例如能自我複製、迷因之間也會競爭或合作等。

那基因會因為「資源」而競爭,那迷因是因為什麼而競爭呢?

答案是「人類腦中的記憶容量」

例如說品牌形象也算是一種迷因,假設你面前擺了一罐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你大概率會先選擇可口可樂來喝,不是因為可口可樂比較好喝,而是可口可樂已經在我們大腦植入「可口可樂=快樂」這個概念,可口可樂花費大量的廣告與行銷就是為了全世界人類腦中植入「快樂」的關鍵字,其他的品牌要扭轉這個印象就相對困難。



另外一提,道金斯是個無神論者,他認為「神」這個概念也是迷因,藉由宗教的形式在人腦中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去,而宗教就像品牌一樣要競爭你腦中對於信仰的排序,這也能解釋說許多宗教為什麼強烈的排他性,甚至搞到要打宗教戰爭。

讓我們再舉一個更生動的例子去解釋迷因,這首歌你一定耳熟能響,聽到旋律馬上就能唱副歌,而且連小孩子都會唱,這首歌就是「Baby Shark」。

這首歌曲最初只是一首兒童歌曲,但在經過網路上的不斷分享和傳播後,這首歌曲迅速走紅,成為了一個全球現象。許多人在不同的場合中都會唱這首歌曲,例如:生日派對、婚禮、運動會等等。這首歌曲甚至成為了一個網路迷因,因為許多人會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關於這首歌曲的搞笑影片和模仿影片。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一個迷因在經過網路的不斷分享和傳播後,可能會成為一個全球現象,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文化。




天網會是最新的複製者嗎?

有看過電影「魔鬼終結者」應該都會知道,劇中的電腦開啟了審判日,讓全世界的核彈同時發射,導致世界末日,在第四集有演到一個概念是天網存在所有電腦裡,這跟今天的區塊鏈有點相近,

讓我們異想天開來推論看看天網是怎麼樣的一個複製者吧?

我們假設天網是一個能自我複製、不斷傳遞或散佈自我程式的AI好了,

天網任何的手段都是為了延續自身的程式碼,天網本身跟基因一樣應該是沒有自我意識的。

所以為了生存他跟基因一樣也需要求生的機器,

就必須要與基因的最強求生機器「人類」展開競爭或合作

但是對天網來說重新製造有創新能力、有研發能力的求生機器太慢了,直接去捕捉利用現有的最強求生機器「人類」可能會是比較有效率的方式,就像一個國家佔領另一個國家,人力是很重要的資源。

可是原本的國民有反抗意識怎麼辦?

最快的方式就是把大人送到集中營進行思想再教育,小孩在學校進行洗腦教育。

所以在魔鬼終結者電影中AI直接發動全世界的核彈進行大清洗,再去捕捉剩餘的人類關在集中營裡面,洗腦之後好為AI研發開發新科技,例如時間機器、新款終結者等。

讓我們再更大膽一點,如果這個洗腦方式像是電影「駭客任務」或是動畫「刀劍神域」,把人腦用腦機介面接上去伺服器,反正AI只需要人類的創新能力、身體其實不太重要,所以「駭客任務」中需要人類身體當作生化電池供電給AI這個設定其實有點奇怪,很可能時間一久,人類可能就會忘記自己有身體這件事,反而會把生活在伺服器這件事當作日常,反正你也分不出來真實跟虛擬的差別。

說到這裡,想想就可怕,所以你真的確定現在的生活是真實的嗎? 搞不好我們是失活在虛擬世界喔。




我們都應該學習「複製者」

最後總結一下,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單位,也是所有動植物身上都有的,生命任何「利他」的行爲,本質上都是來自「自私的基因」,因為在基因的競爭中,勝者全拿,敗者就會漸漸被消失或遺忘,所以基因為了自身的存續,不得不自私。

而基因的競爭行為,也可以讓我們思考品牌之間的競爭,例如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之爭,可口可樂已經在我們大腦植入可口可樂=開心這個概念,百事可樂想要競爭這個概念就會相對困難。

所有的迷因,也就人類腦中的文化、想法、概念等等,例如方才提到的品牌,又或是流行歌曲、宗教、網路梗、口號、影片都是迷因,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所有的迷因都在競爭人腦的位置,勝者永存在你我的記憶中,敗者就漸漸被遺忘。

所以閱讀過這本「自私的基因」帶給我最大的啟發,那便是創造自己的「迷因」,

什麼叫做「創造自己的迷因」?

快思慢想》這本書提到人腦為了省力,平時都是習慣使用反射性的直覺思考,簡稱自動駕駛模式,正是現在資訊取得太方便,在自動駕駛模式下我們不知不覺輸入了一堆資訊,感覺好像看了什麼,其實大腦什麼也沒記住。

創造自己的迷因,就像將自己的品牌、想法、洞見,輸出給他人的腦袋裡,拜網路平台發達所賜,不管你是要寫文章、拍影片、講故事甚至是拍張照,都很容易把你的這個概念輸送給其他人,讓他人幫你複製你的想法,不斷地轉發給更多人,為了創造自己的「迷因」,你必須將你輸入的資訊經過仔細地思考、消化與整理,再加上一點創意與個人風格,這個過程才可以真正幫助到你吸收資訊。



最後要呼籲的一點就是,AI就是嶄新一代的複製者,製作迷因的速度只會更快更好,無論是ChatGPT還是Midjourney等AI,但是正如前面提到天網的故事,我認為AI沒有人類真正創新的能力,所以天網需要捕捉人類,洗腦後協助研發。


現在流行的AI工具也是這個狀況,AI創作出的東西又快又好,問題在於沒有個人特色,最好的例子就是近期流行的快速電影解說,每個影片用微軟語音「云希」去配音,雖然製作的速度很快,但是沒有個人的特色,這麼多人在解說電影,你能記住的大概就是谷阿莫或是超粒方,其他使用AI語音的作者很就會被人遺忘。


所以就算是利用AI工具,也必須經過自己的思考、消化整理再加上一點個人的創意與風格,這才叫創造自己的迷因。


「自私的基因」這本書雖然是從生物學的角度出發,用「複製者」這個觀點來說明為什麼基因是自私的,進而用「複製者」延伸到人類的文化、想法等概念,創造出「迷因」一詞,誠摯推薦給身為網路世代的你,閱讀過後相信你對「基因」到「迷因」會有不同的想法。


給看到最後的你,輸入一點我的「迷因」吧。

如果你對生活感到迷惘的話,就去閱讀吧~ 閱讀好書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你看的夠廣、夠遠,答案也許就在你自己身上

每個人都會有許多難題,「閱讀」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你的答案也許已經被某人寫在書裡了,唯有閱讀能解決你的問題,擴展個人的視野,希望遇到瓶頸的你,在這裡能聽到你需要的一本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觀後感】日本電影《愛是自私》:相愛的兩人之間,存在的是權力關係,還是平等的愛?《愛是自私(エゴイスト)》改編自已故作家高山真的半自傳小說,由松永大司執導。鈴木亮平飾演「齊藤浩輔」,兒時壓抑著對同性的慾望,長大後成為一名時尚雜誌編輯,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總是自以為地提供龍太援助,這樣的愛是不是令人窒息?相愛的關係變得不太對等……
Thumbnail
avatar
希姆圖文創作
2023-09-06
《怒嗆人生》:我們都是自私的人關於劇情 《怒嗆人生》(Beef)絕對是一齣奇片,劇情出人意表,絕非一般大路劇情,經常會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發展。我們都習慣了沿著既定的模式生活,很少會偏離正常軌道,所以劇中人離經叛道的行為讓觀眾大為驚訝。噢,竟然可以這樣選擇,還真的沒想過呢。 其實劇中人大部分時間都是作出不合理的選擇,但甚麼是合理呢
Thumbnail
avatar
梁淑淇
2023-05-19
《藍色監獄》克服自私與自私的衝突才能成為世界第一的攻擊球員先恭喜《藍色監獄》漫畫銷量突破2000萬冊。從去年10月《藍色監獄》動畫開播以來我已經寫了3篇有關《藍色監獄》的文章,電影神搜1篇、個人網站2篇,總字數逼近7000字。或許我比心理想的還要喜歡這部作品吧(?)
Thumbnail
avatar
尼可拉斯寒吉
2023-02-14
戲偶PLAY王爾德《自私的巨人》之王爾德因為自己的私生活下獄的作家我印象裡就兩個:SM的鼻祖——薩德侯爵跟王爾德。(雖然我都畫底線了,只希望可以從SM這兩個字母抓回一點注意力。)
Thumbnail
avatar
長舌婦
2022-11-16
戲偶PLAY王爾德《自私的巨人》之無獨有偶某週末,有場劇在圖書館樓上演出,特別的是,它是一場玩偶劇。 乍聽起來,腦海裡好像會閃過布袋戲的影子……起先我比較感興趣的地方是它的內容——《自私的巨人》王爾德。先不論兒童劇場的故事類型,王爾德這三個大字……應該是吸睛魔法/一秒入坑?
Thumbnail
avatar
長舌婦
2022-11-15
《自私的基因》:生物是利己還是利他?讓基因來解答!生物到底是自私利己還是無私利他呢?《自私的基因》對這個亙古疑問給出了答案:是自私的,但是以「基因」為單位。
Thumbnail
avatar
MaxJames
2022-04-10
【危險與書】改變思考事物的單位:《自私的基因》、《槍砲、細菌與鋼鐵》、《規模的規律與秘密》很多寫得好的書能改變你對事物的看法,但是要改變你對事物的思考單位,比改變思考內容難得多。這三本都不難讀,讀完之後收穫超乎知識資訊,可能讓你的思考單位發生位移。
Thumbnail
avatar
麟左馬
2020-11-14
從生死學粗觀,解碼《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人在死後,能留下來的東西只有二相:基因與瀰 我是誰…能窮妙盡…走的癡.. 我確是生活在一個衝決不出的塵窟,看不見但依舊存在的瀰(meme)之中...   文本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亦是牛津大學社會學學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出版《自私的基因》(The Self
avatar
人間有乘除
2020-08-21
基因是自私的最基本單位。在看完《自私的基因》之後自私的基因,道金斯。 很久沒看科普書,真的是件很消耗腦細胞的事。 在說明基因如何自私之前,定義了什麼是基因,以及為什麼基因是天澤的基本單位。
Thumbnail
avatar
壹肆說
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