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一個國中生之後

死了一個國中生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事件及發展

壹.

112.12.27聯合報記者黃子騰、王長鼎:《遭割喉新北國三生今晨過世 身中10刀、刀刀致命》內文有事發經過

新北市某國中三年級15歲男學生,前天中午遭同校學生持彈簧刀刺傷頸部、胸部,受害學生大量失血失去呼吸心跳,送醫緊急手術後救回但仍在加護病房觀察。行凶的學生及教唆的女學生被依殺人未遂送辦,少年法庭裁定加害學生收容,教唆女學生責付。不料今天清晨傳出受害學生傷重宣告不治。

貳.

112.12.27蕭福松在聯合報有篇名為《誰能支持教師做必要的管教》的文章,內文提及「台東某國小,有小二女導師在調查學生霸凌事件時,遭指控的六年級學生拿椅子砸頭部造成腦震盪,女老師憤而到派出所報案。」

一所高中暑假上輔導課,有學生染金髮還帶女友來伴讀,老師怕影響上課,請這名女生先離開教室,下課再進來。沒想到這名學生認為老師不給面子,二話不說,抓起椅子便往老師身上砸過去;在學生驚呼聲中,老師驚險地躲過,這名學生了無愧色地拉著女友揚長而去。

還有一位女老師只是要班上一名學生上課不要吵鬧,竟被這「高徒」拿便當盒當著所有學生面前,砸得頭破血流。

參.

112.12.27池益堅在聯合報有篇名為《部長你來校園示範看看》的文章,內文是針對新北校園的割頸事件,教育部長潘文忠在表示心痛與遺憾之餘,還強調學校應特別注意學生違禁品的管理。問題是現在的校園裡,師長根本不敢搜查學生的書包及攜帶物品。因為會被無端指控為侵犯隱私,鬧上媒體。"意思是,部長,你糊塗啊?你來示範看看可以怎麼做……

肆.

王宏哲《校園霸凌頻傳,父母該教孩子8件事》意思是校園常會有霸凌事件,所以呢?孩子要懂得自保。問題是:國家之所以敢強迫我們送孩子上學,背後是有保證的:我們會保護你的孩子的安全,我們會教導你的孩子的認知,我們會發展你的孩子的潛能,我們會培養你的孩的技能,我們會陶冶你的孩子的情操…校園有霸凌已經很不應該了,已經是政府失職了;現在是有了霸凌還要孩子設法自保…

伍.

112.12.28東森新聞《優秀國三生枉死 導師質疑:法規是伸張正義還是保護加害者?》 

陸.

國三生遭割喉亡!涉教唆乾妹嗆:我又沒錯是在「擊敗」什麼

柒.

國三生遭割頸亡 前線教師嘆「兇惡學生被保護」:我們在加害正義的孩子

捌.

割頸凶手服完刑前科會塗銷?律師揭「少年犯感化=練蠱」:出來更大尾

結語

死了一個國中生之後,社會震驚、憤慨、不解、不滿,湧現一片檢討、批判聲,然後呢?時過境遷之後,一切如常,只祈求碰到的不是自己的孩子。你也許會問:「那如果不幸碰到了呢?」我不知道吔,你說呢?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67會員
924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過去了,失去了,也許就回不去了。 手術之後,健康回不去了; 變心之後,愛情回不去了; 變胖之後,身材回不去了; 離家之後,故鄉回不去了; 長大之後,童真回不去了; 退休之後,青春回不去了; 犯錯之後,誠信回不去了; 出走之後,夢想回不去了; 分手之後,擁抱回不去了; 痛哭之後,歡
你注意什麼,就出現什麼 宜蘭有親子景點嗎? 24.25兩天到新竹照顧小外孫。超級寒流來襲,天氣酷寒,原本打算帶他去木柵動物園,然而24日一早從宜蘭出發路過木柵時,發現木柵正下著細雨。到新竹後,出了一會的太陽,想著台北下雨,看天氣圖,桃園似乎還行,因此改到桃園,找"桃園親子景點”竟然有超過30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前言 宋朝皇室崇文尊儒,期能與「與士大夫治天下」,為的是矯正五代十國相互傾軋、政局動蕩、戰爭頻仍,民不聊生的困局。也因此宋代士人樂於參加科舉,期能中舉任宫,以便一展抱負,為天下蒼生興利除弊。例如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蘇軾《沁園春·孤館燈青》
夫風無雄雌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 心境決定處境 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的末段是這樣說的: 人活在世上,假使內心惶惑不寧,那麼不管遭遇什麼,都是難過的;如果內心坦蕩安詳,那麼不管遭遇什麼,也都能從中找到快樂。張君不因為被貶謫而難過悲傷,利用公餘,在山水中怡然自得,這份涵養非常人所能及。即使窮困
幸與不幸都是福 何權峰認為:「幸與不幸都是福」,幸,當然是有福的;不幸則可用來學習、成長、修行,因此也是有福的。 得到與得不到是悲劇? 王爾德和蕭伯納都說過:「得到和得不到是人生的兩大悲劇。」 “In this world there are only two tragedies. One
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 前言 書架上有本何權峰的《幸與不幸都是福》。底下註解是〜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譯自尼采“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 Friedrich Nietzsche 如果靈魂永生 綜觀全書,
過去了,失去了,也許就回不去了。 手術之後,健康回不去了; 變心之後,愛情回不去了; 變胖之後,身材回不去了; 離家之後,故鄉回不去了; 長大之後,童真回不去了; 退休之後,青春回不去了; 犯錯之後,誠信回不去了; 出走之後,夢想回不去了; 分手之後,擁抱回不去了; 痛哭之後,歡
你注意什麼,就出現什麼 宜蘭有親子景點嗎? 24.25兩天到新竹照顧小外孫。超級寒流來襲,天氣酷寒,原本打算帶他去木柵動物園,然而24日一早從宜蘭出發路過木柵時,發現木柵正下著細雨。到新竹後,出了一會的太陽,想著台北下雨,看天氣圖,桃園似乎還行,因此改到桃園,找"桃園親子景點”竟然有超過30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前言 宋朝皇室崇文尊儒,期能與「與士大夫治天下」,為的是矯正五代十國相互傾軋、政局動蕩、戰爭頻仍,民不聊生的困局。也因此宋代士人樂於參加科舉,期能中舉任宫,以便一展抱負,為天下蒼生興利除弊。例如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蘇軾《沁園春·孤館燈青》
夫風無雄雌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 心境決定處境 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的末段是這樣說的: 人活在世上,假使內心惶惑不寧,那麼不管遭遇什麼,都是難過的;如果內心坦蕩安詳,那麼不管遭遇什麼,也都能從中找到快樂。張君不因為被貶謫而難過悲傷,利用公餘,在山水中怡然自得,這份涵養非常人所能及。即使窮困
幸與不幸都是福 何權峰認為:「幸與不幸都是福」,幸,當然是有福的;不幸則可用來學習、成長、修行,因此也是有福的。 得到與得不到是悲劇? 王爾德和蕭伯納都說過:「得到和得不到是人生的兩大悲劇。」 “In this world there are only two tragedies. One
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 前言 書架上有本何權峰的《幸與不幸都是福》。底下註解是〜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譯自尼采“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 Friedrich Nietzsche 如果靈魂永生 綜觀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