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赤手空拳上戰場! 教育部:已補助6000萬元做教師諮商輔導支持。

綠園嬿語-avatar-img
發佈於教育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幾年來,我國教育環境在「兒童人權」及「不適任教師」這兩大議題的不斷渲染下,「正向管教」被扭曲為「零管教」,「愛的教育」被扭曲為「姑息教育」。在如此備受扭曲的教育環境中,老師教學動則得咎,輕則被罰款、懲處,重則被解聘、不續聘、、、等。

學校的教學環境與品質在民粹的寒蟬效應下日益惡化,老師在面對行為偏差學生時,不僅無法自保,更難以保護孩子。當我國處於如此重大的教育危機,教育部面對如此嚴肅的議題時,官員的回應居然是「113年已補助6000萬元做老師的諮商輔導支持」(註1)。這讓人不禁要問,當學校師生處於暴力橫行、恐懼蔓延的環境中時,教育部的官員們究竟在想什麼?

學校本來應該是一個讓孩子能安心學習,老師能安心教學的所在。但,當我們回顧一下校園暴力的軌跡,著實令人怵目驚心:

案例1:

6年前,雲林縣某國中二年級學生,由於上課時不服老師糾正,用單手掐住老師脖子。當他發現有同學錄下整個過程,便去搶同學手機,並與同學發生扭打(註2)

案例2:

5年前,台南某高職老師進教室上課時,看到有位學生躺在椅子上滑手機,為了讓上課順利進行,便上前叫學生起來,結果該生不但對老師飆髒話、搧巴掌,還造成老師左眼受傷。(註3)

案例3:

6年前,桃園一所學校發生學生失控打老師事件。由於施暴學生情緒不穩,時常對同學和老師暴力相向,導致全班師生活在恐懼中,學校介入輔導無效。在教師節隔天,該生不僅與老師起口角,打老師,還揚言要拿刀砍老師。(註4)

案例4:

今年(2023年)新北某商工有位長期就醫、情緒控管不佳的學生,在教室暴走,砸東西。(註5)

案例5:

在桃園市,有老師多次遭學生攻擊受傷,也有許多學生被該生拳腳相向。學校雖然曾要求家長帶回管教,但由於法規對家長不具強制力,故在該家長的不願配合下,該生仍繼續到校上課,全班師生皆因此處於恐懼當中。(註6)

從上述案例可以得知,學校師生皆處於暴力行為的恐懼當中,校園早已成為越來越不安全的環境。問題是,面對這種情形,教育部的態度是通報、調查、因公涉訟補助、諮商這一類事後作為;這類作為對於生對生、生對師,甚至家長對老師的暴力行為一點遏止功能都沒有。

請教育部長官不要因為自己坐在舒適安全的辦公室裡做政策,就刻意漠視目前校園暴力越演越烈的問題。

相信全民都知道,安全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和老師皆免於恐懼,是教育部的責任。身為專業的教育主管機關在防制校園暴力上,應知道並提出如何讓校園暴力不發生的政策與有效作為,不要貪圖省事,只會砸錢從後端解決問題,這不符全體親師生的期盼。

請教育部能從前端遏止的角度思考,有效處理校園暴力問題,而不是讓老師赤手空拳上戰場,滿身傷痕後給予諮商輔導或因公涉訟補助。


註1:在自由時報的報導「不適任教師調查多軌重複 教育部:納入解聘辦理」最後一段:「教育部表示,為健全教師諮商輔導體系,教育部已設立「教育部教師諮商輔導支持中心」,提供教師專業及保密的諮商輔導支持服務,補助金額自113年起提高10倍達6000 萬元,教育部持續推動眾多措施,落實教師支持機制。」

註2:情緒失控大暴走 國二生教室打老師同學(台視新聞)

註3:爆追打老師 學生今請假 老師左眼受傷:心更痛(自由時報電子報)

台灣教育怎麼了?台南職校學生追打老師!誇張行徑引熱議(三立新聞網)

註4:學生情緒失控打同學 老師陷恐慌(民視新聞)

註5:新北某商工學生教室開打 玻璃碎滿地 (中天新聞)

註6:傷痕累累!桃園女老師多次遭學生施暴 家長不配合管教(聯合報)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avatar-img
95會員
172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綠園嬿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為何?范雲立委認為是不適任教師解聘人數偏低,事實上,淘汰不適任校長更是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因為,校長的領導會影響校園文化。故,教育部應積極推動淘汰不適任校長,並進用更多有領導力的校長。
由於網路傳播的快速,導致許多暴力行為也得以快速散播。許多孩子在價值偏差的狀況下,糊里糊塗模仿那些行為,最終導致犯法。因此,如何加快腳步幫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是教育的重點,而故事教學是很有效的方式。在這篇文章中,不僅介紹故事教學強大的影響力,也提供實例供讀者參考。
我要問我國最大的教育問題為何?就是我國的教育部始終無法對症下藥做政策,像我國的家庭教育狀況越來越差,卻遲遲沒看到教育部用心在這部份,反而推出一個又一個隔靴搔癢的政策。希望教育部能夠認真處理教育問題,才是學生之福,教育之福。
政府每每宣導反霸凌,但是,其主要作為著重於「通報」,此種做法對於預防霸凌效果不大。政府的反霸凌應著重於事前預防,而不是事後通報,才能有效保護全體師生。
教育部預告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要將「持續性」去除,也就是說,只要單次的欺負行為即可構成「霸凌」。 就實務面來說,霸凌的認定已經在事件發生的後端,真正需要著重的是前端的預防才能有效保護學生免於受到霸凌的傷害,也同時學會反霸凌的技能。
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為何?范雲立委認為是不適任教師解聘人數偏低,事實上,淘汰不適任校長更是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因為,校長的領導會影響校園文化。故,教育部應積極推動淘汰不適任校長,並進用更多有領導力的校長。
由於網路傳播的快速,導致許多暴力行為也得以快速散播。許多孩子在價值偏差的狀況下,糊里糊塗模仿那些行為,最終導致犯法。因此,如何加快腳步幫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是教育的重點,而故事教學是很有效的方式。在這篇文章中,不僅介紹故事教學強大的影響力,也提供實例供讀者參考。
我要問我國最大的教育問題為何?就是我國的教育部始終無法對症下藥做政策,像我國的家庭教育狀況越來越差,卻遲遲沒看到教育部用心在這部份,反而推出一個又一個隔靴搔癢的政策。希望教育部能夠認真處理教育問題,才是學生之福,教育之福。
政府每每宣導反霸凌,但是,其主要作為著重於「通報」,此種做法對於預防霸凌效果不大。政府的反霸凌應著重於事前預防,而不是事後通報,才能有效保護全體師生。
教育部預告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要將「持續性」去除,也就是說,只要單次的欺負行為即可構成「霸凌」。 就實務面來說,霸凌的認定已經在事件發生的後端,真正需要著重的是前端的預防才能有效保護學生免於受到霸凌的傷害,也同時學會反霸凌的技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最近一起校園暴力事件中教師遭學生攻擊,警察介入執法引發的爭議。文章分析了校園自治與政府公權力介入之間的矛盾,以及相關法律和道德規範對教師與學生的影響。特別考慮到當前教育體系下,教師角色的變化和未來應如何更有效地校園暴力問題。透過事件,文章呼籲大家對於教育政策的反思與改進。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段高中生與老師起衝突的影片,學校沒有告知代課老師班級與該學生的情況。 作為短期代課老師,為了避免上述的問題發生,該如何是好呢?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最近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的臺北高中生打老師影片,在學生與老師的衝突中,反映了師生之間的矛盾及情緒燃燒,對話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2024/3/4在高雄發生一起高職生跳樓事件,並在網路上引起許多討論。文章探討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案,並特別關注特教老師的工作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文章呼籲增加對教育體系和特教知能的支持,並提出對情緒教育的建議。
Thumbnail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當您在內閣改組不動如山,任內卻發生豐原高中學生自殺到新北國中少年割喉,您問心無愧嗎?當我三年前擔任國教署諮詢委員提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呼籲對學生的一次性暴力或重大肢體傷害也是霸凌,教育部卻到現在都沒有完成修法。如今學生在校內被割喉慘死,竟然都不是校園霸凌,這不是很諷刺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最近一起校園暴力事件中教師遭學生攻擊,警察介入執法引發的爭議。文章分析了校園自治與政府公權力介入之間的矛盾,以及相關法律和道德規範對教師與學生的影響。特別考慮到當前教育體系下,教師角色的變化和未來應如何更有效地校園暴力問題。透過事件,文章呼籲大家對於教育政策的反思與改進。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段高中生與老師起衝突的影片,學校沒有告知代課老師班級與該學生的情況。 作為短期代課老師,為了避免上述的問題發生,該如何是好呢?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最近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的臺北高中生打老師影片,在學生與老師的衝突中,反映了師生之間的矛盾及情緒燃燒,對話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2024/3/4在高雄發生一起高職生跳樓事件,並在網路上引起許多討論。文章探討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案,並特別關注特教老師的工作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文章呼籲增加對教育體系和特教知能的支持,並提出對情緒教育的建議。
Thumbnail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當您在內閣改組不動如山,任內卻發生豐原高中學生自殺到新北國中少年割喉,您問心無愧嗎?當我三年前擔任國教署諮詢委員提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呼籲對學生的一次性暴力或重大肢體傷害也是霸凌,教育部卻到現在都沒有完成修法。如今學生在校內被割喉慘死,竟然都不是校園霸凌,這不是很諷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