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輔導」,教育部對校園暴力束手無策?

綠園嬿語-avatar-img
發佈於教育職場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又發生學生對老師施暴的校園暴力事件了,這次發生的地點為台東某國小。(註1)

施暴者為一名身材高大的六年級生(甲生),受害者為一名保護孩子的小二班導師(A師)。

A師為了調查甲生疑似霸凌小二生案件,引起甲生不滿,於是甲生拿起椅子砸向A師,造成A師頭部受傷且有腦震盪情形。

raw-image

甲生如此之暴力行為,是突發的狀況還是長期的行為?據報導內容,甲生的霸凌行為由來已久,是霸凌累犯。至於為何其能在校園橫行,讓學校諸多親師生敢怒不敢言,原因大略如下:

一、家庭教育不彰

據報導所載,儘管甲生已出現霸凌行為多次,但家長皆放任不管。所謂「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若父母小看孩子欺負別人的行為,以為孩子還小就對孩子的霸凌行為放任不管,孩子的行為自然會越來越惡劣,從霸凌年紀較小、體型較弱者進化為向老師施暴。

二、「未成年」身分成為偏差行為的保護傘

甲生霸凌同學的行為為何沒有獲得有效遏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未成年」。報導中指出,過去甲生的霸凌行為之所以沒有被追究,就是因為其「年紀小」,怕追究下去會傷害甲生的身心發展,結果,此「善良」的出發點反而造就甲生繼續為惡的因子。

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中,許多人誤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事實上,孩子並不無知。一旦他們知道可以利用「未成年」為惡,卻不用付出代價,其惡劣行為等級自然會不斷上升。

以此案為例,若有人出面協調老師原諒孩子,其極可能使用的說法之一就是「孩子未成年,不懂事」,更可能情緒勒索,聲稱老師報案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讓孩子的人生出現污點。

三、教育部除了「輔導」之外,沒有其他作為,尤其針對不適任家長方面

報導指出,在甲生對老師施暴後再深入瞭解發現,甲生不僅是常霸凌低年級同學的累犯,也因其惡劣行為被列管輔導,且輔導成效很差。

由此可知,教育部以「通報」和「輔導」處理生對生或生對師之霸凌行為,不僅無效果,反而更糟。

raw-image

教育部應審慎制定防治校園霸凌政策

近年來,生對生和生對師的暴力行為日益嚴重。

今年在新竹發生學生互毆,圍觀者說「揍下去」(註2);桃園某私立高職發生學生互毆,後來該校許多學生上學都辣椒水不離身(註3);基隆發生國中生持球棒打人暴力事件(註4);桃園女教師遭學生多次施暴,家長不配合管教(註5);台東發生小學高年級學生教唆中年級學生霸凌小一生(註6)。

上述讓人心痛的案例告訴我們,目前校園暴力之泛濫程度,早已不分城鄉,不分年齡層,各級學校皆會出現校園霸凌事件,且暴力程度不斷向上攀升。當潘文忠部長津津樂道我國孩子在國際評比中取得好成績之時,能否看看目前全國師生所處的校園有多危險?能否不要整天只隨著媒體起舞,制定批鬥和整肅老師的政策?

教育部應落實強化家庭教育 立法強化家長教育責任

從目前許多生對生及生對師的校園霸凌案可以發現,家庭教育功能不彰是引發校園霸凌的關鍵原因,這些施暴學生的父母親可能對孩子的教育放任、溺愛、或冷漠以對…等。

因此,教育部應該在家庭教育部份多下功夫,讓家庭教育能夠發揮功能,且立法讓家長負家庭教育失能的責任,讓這類孩子的家長必須為其放任、溺愛孩子付出代價,也許能緩解目前日益嚴重的生對生、生對師校園霸凌。

孩子應享有安全且免於恐懼的學習環境

對絕大多數的父母來說,他們希望的是孩子在安全的校園學習;對老師來說,他們期待自己的工作環境--校園--能遠離暴力,期待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保護孩子和自己;對孩子來說,一個安全且快樂的學習環境更是提升學習效能不可或缺的。

期許教育部能看到目前教育界迫切需要解決的校園霸凌問題,制定能有效解決此問題的政策,對校園霸凌零容忍,才能讓孩子在學習環境中免於恐懼的威脅。

註1:台東小六生霸凌同學 不滿老師調查、持椅砸師致腦震盪

註2:新竹校園傳暴力...男學生遭棒打十多下 同學還喊「揍下去!」

註3:桃園某高職暴力事件越演越烈 噴辣椒水多人受傷

註4:國中生持球棒打人 謝國樑啟動1年輔導計畫防制霸凌暴力

註5:傷痕累累!桃園女老師多次遭學生施暴 家長不配合管教

註6:台東校園疑傳高年級教唆霸凌小一生 教育處:已列管督導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edor Chang-avatar-img
2023/12/29
除了防範,訂定保護法律之外,是不是可以更多的法律,道德的建立和深耕?
安立格-avatar-img
2023/12/25
為避免再度發生,建議教育當局仿傚銀行連線按鈴報警設施,所費不多,地區派出所也不會增加太多工作負擔,如此可以遏止校園暴力,保證學生和師長的安全。
Liyun Wang-avatar-img
2025/01/04
學校應要有權利讓犯案學生停學,以維護在校師生安全。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98會員
186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綠園嬿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8
新竹縣教師已逾一年無法在校外線上請假,縣府以資安問題為由,引起教師們質疑。文章探討此問題並非技術問題,而是學校行政人員與校長的心態,呼籲保障教師請假權益。
Thumbnail
2025/04/08
新竹縣教師已逾一年無法在校外線上請假,縣府以資安問題為由,引起教師們質疑。文章探討此問題並非技術問題,而是學校行政人員與校長的心態,呼籲保障教師請假權益。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章探討一起老師因學生課堂行為產生肢體衝突,最後被判無罪的案例。文中詳細描述案件經過、各審級判決結果以及法官的判決理由,並分析此案例在教育調查和法律程序上的啟示。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章探討一起老師因學生課堂行為產生肢體衝突,最後被判無罪的案例。文中詳細描述案件經過、各審級判決結果以及法官的判決理由,並分析此案例在教育調查和法律程序上的啟示。
Thumbnail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近幾年來,校園暴力案件件數及強度不斷上升,學生及老師的人身安全飽受威脅。面對危機四伏的校園,教育部的法規還是「通報」、「輔導」、「列管」,問題是這種消極作為,讓教育環境日趨惡劣。為了師生的安全,為了教育環境,希望教育部能對症下藥制定政策,還給各級學校師生一個免於恐懼且安全的校園
Thumbnail
近幾年來,校園暴力案件件數及強度不斷上升,學生及老師的人身安全飽受威脅。面對危機四伏的校園,教育部的法規還是「通報」、「輔導」、「列管」,問題是這種消極作為,讓教育環境日趨惡劣。為了師生的安全,為了教育環境,希望教育部能對症下藥制定政策,還給各級學校師生一個免於恐懼且安全的校園
Thumbnail
近幾年來,由於國內民粹般地炒作「兒童人權」、「不適任教師」議題,讓老師管教學生的偏差行為動輒得咎。而行為偏差的孩子得到此保護傘,再加上家長的縱容,動輒霸凌同學和老師,造成學生和老師日日處於恐懼當中。面對教育環境的惡化,教育部還是提出諮商、輔導、訴訟,對於如何預防校園暴力卻拿不出對策。
Thumbnail
近幾年來,由於國內民粹般地炒作「兒童人權」、「不適任教師」議題,讓老師管教學生的偏差行為動輒得咎。而行為偏差的孩子得到此保護傘,再加上家長的縱容,動輒霸凌同學和老師,造成學生和老師日日處於恐懼當中。面對教育環境的惡化,教育部還是提出諮商、輔導、訴訟,對於如何預防校園暴力卻拿不出對策。
Thumbnail
我要問我國最大的教育問題為何?就是我國的教育部始終無法對症下藥做政策,像我國的家庭教育狀況越來越差,卻遲遲沒看到教育部用心在這部份,反而推出一個又一個隔靴搔癢的政策。希望教育部能夠認真處理教育問題,才是學生之福,教育之福。
Thumbnail
我要問我國最大的教育問題為何?就是我國的教育部始終無法對症下藥做政策,像我國的家庭教育狀況越來越差,卻遲遲沒看到教育部用心在這部份,反而推出一個又一個隔靴搔癢的政策。希望教育部能夠認真處理教育問題,才是學生之福,教育之福。
Thumbnail
政府每每宣導反霸凌,但是,其主要作為著重於「通報」,此種做法對於預防霸凌效果不大。政府的反霸凌應著重於事前預防,而不是事後通報,才能有效保護全體師生。
Thumbnail
政府每每宣導反霸凌,但是,其主要作為著重於「通報」,此種做法對於預防霸凌效果不大。政府的反霸凌應著重於事前預防,而不是事後通報,才能有效保護全體師生。
Thumbnail
最近處理了家長投訴的個案,心裡感觸頗深。只能說,身在公門好修行,做做功德、消消業障 1.嚴重程度: 肢體霸凌、性平的個案,屬於學務處處理,絕對禁止任何行政單位延誤、隱匿、不通報。或是言語霸凌、精神霸凌,則是以處理為原則,若有不當言行,應該表達歉意。老師常態性的上課遲到早退,必須要按照既有的法規..
Thumbnail
最近處理了家長投訴的個案,心裡感觸頗深。只能說,身在公門好修行,做做功德、消消業障 1.嚴重程度: 肢體霸凌、性平的個案,屬於學務處處理,絕對禁止任何行政單位延誤、隱匿、不通報。或是言語霸凌、精神霸凌,則是以處理為原則,若有不當言行,應該表達歉意。老師常態性的上課遲到早退,必須要按照既有的法規..
Thumbnail
把小孩子送進學校,看他懵懵懂懂還要在學校照顧自己真的會有些心疼,只希望老師可以好好幫助孩子度過困難,但是孩子一回家就跟我說他被老師打了,還到處青一塊紫一塊的,看了真的於心不忍還飛籌氣憤,如果老師真的體罰孩子有什麼方法可以提告嗎? 立即免費諮詢--->0800-868-887 老師可以體罰嗎? 有些家
Thumbnail
把小孩子送進學校,看他懵懵懂懂還要在學校照顧自己真的會有些心疼,只希望老師可以好好幫助孩子度過困難,但是孩子一回家就跟我說他被老師打了,還到處青一塊紫一塊的,看了真的於心不忍還飛籌氣憤,如果老師真的體罰孩子有什麼方法可以提告嗎? 立即免費諮詢--->0800-868-887 老師可以體罰嗎? 有些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