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同學被打皆無動於衷! 政府反霸凌教育宣告失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兩天,網路上瘋傳嘉義某職校學生霸凌事件(註1),於是不少人開始對霸凌者口誅筆伐。但細看報導和影片卻赫然發現,霸凌發生的地點居然是教室。案發時有不少同學在現場,卻對整起事件視若無睹,無人出聲制止或介入。這讓人不禁要問,教育部長期推動的友善校園和反霸凌是否正式宣告失敗?

檢視教育部的反霸凌專區,一進網站就看到上面出現大大的圖:教育部1958反霸凌專線,然後就是要勇敢「說」出來。問題是,網站上瀏覽到的資料,只看到大拜拜似的宣誓口號和活動照片,卻看不到任何具體做法,難怪校園霸凌越來越嚴重。

也許教育部會自我辯護說「通報霸凌管道暢通無阻」。問題是,通報霸凌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已經有學生被霸凌,已經有學生受到傷害。

若教育部希望學生霸凌事件減少,應該把重點放在預防霸凌,而不是霸凌通報,或是空泛地要求學生要向霸凌說「不」,卻沒有提供有效的說「不」技巧。

至於要如何預防霸凌呢?建立一個反霸凌校園文化是關鍵。也就是說,在校園環境裡的每個人:教職員、學生和家長,不管是當事人或旁觀者,對於霸凌行為都是零容忍。更重要的是,要訓練旁觀者學會適時用正確方法介入霸凌,並有完善反霸凌系統的支持,才能讓反霸凌的校園文化一步步建立起來。

也許有人想問,實務上該怎麼做呢?且以個人的班級經營為例。

我從一接班級開始,就嚴正表明自己對霸凌零容忍的態度,並讓全班同學瞭解,維護班級反霸凌文化,不是靠導師一人,而是靠全班同學一起。

然後,透過不同的活動和故事,讓全班反霸凌共識逐步建立,若班上出現霸凌情境,其他同學會勇敢出聲制止,讓霸凌事件剛出現就被消弭於無形。

當霸凌事件發生,導師要做的不只是處罰霸凌者,而是終止霸凌者的霸凌行為,讓他以後不再霸凌同學。至於被霸凌者,導師也不是只有安慰,而是要傳授反霸凌技巧,讓他知道以後如何面對霸凌,不再遭到霸凌。

唯有多管齊下,反霸凌的文化才會形成。

記得有一次,班上一位長期做一休二(上一天課,請假兩天)的男同學(甲生)在課堂中睡覺,任教的國文老師(女)走到他身邊關注。誰知甲生被叫醒後大怒,握拳作勢要打老師。在那個當下,有位個子高大的男同學(乙生)見狀,立即擋在老師和甲生之間,對甲生說:「你要對老師做什麼?」

由於當時甲生勢單力孤,絕大多數同學對甲生的學習態度也不以為然,都全力支持老師,再加上乙生個子遠比甲生高大,所以甲生只好悻悻然坐下。於是,一觸即發的生毆師事件便快速得到化解。

以此個案來說,若班上沒有長期建立「反暴力、反霸凌」的觀念,即便有學生當場拍下影片並緊急向學校通報,甚至將影片傳至網路造成社會衝擊,讓社會公審、肉搜霸凌者,但,都已無法挽回對該位老師與教育的傷害!

長期以來,教育部處理教育議題往往是做表面和處理末端,鮮少將政策重點放在預防性措施。舉例來說:處理性平的重點是通報,處理霸凌的重點也是通報。好像只要有通報,問題就會自動消失一樣。

通報當然需要,但是教育部把重點放在通報意謂著把政策重點放在事後處理,而不是事前預防。這就是校園內的大多數人(旁觀者)對於霸凌相當冷漠的原因。

每次看到這類事件發生,再檢視教育部的政策制定執行,就想問教育部的專業究竟在哪裡?如果教育部官員的教育暨政策專業度真的不足,是否就應該做好自我充實、成長、精進的功課?

否則,搞了一堆沒什麼用的政策,不僅勞民傷財,還誤了莘莘學子的教育和未來。

註1:校園霸凌!嘉義惡少教室扁同學 左右揮拳狂K頭...過程遭錄影PO網(ETtoday新聞雲)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101會員
193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綠園嬿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7
臺灣教育現況令人堪憂,教師因學生濫訴而身心俱疲,甚至面臨財務負擔。本文以一起教師因給予學生低分而遭學生投訴的案例,深入探討濫訴文化對教育的負面影響,並呼籲社會關注此問題。
Thumbnail
2025/02/27
臺灣教育現況令人堪憂,教師因學生濫訴而身心俱疲,甚至面臨財務負擔。本文以一起教師因給予學生低分而遭學生投訴的案例,深入探討濫訴文化對教育的負面影響,並呼籲社會關注此問題。
Thumbnail
2024/09/13
自從政府推動防霸政策以來,校園霸凌是否有效減少難以得知,反倒是第一線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要面對寫不完的紙上作業。當無止盡的紙上作業耗盡第一線教育人員的精力時,孩子的教育資源也隨著教育部不接地氣的政策而消逝。這種不接地氣的防霸政策,到底是幫了孩子還是害了孩子?
Thumbnail
2024/09/13
自從政府推動防霸政策以來,校園霸凌是否有效減少難以得知,反倒是第一線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要面對寫不完的紙上作業。當無止盡的紙上作業耗盡第一線教育人員的精力時,孩子的教育資源也隨著教育部不接地氣的政策而消逝。這種不接地氣的防霸政策,到底是幫了孩子還是害了孩子?
Thumbnail
2024/02/14
近10年來,由於公教人員工作條件的惡化,造成公教職場越來越難聘請到人才。就目前的工作環境中,教師工作環境的惡化程度較公務員更甚。未來,公部門服務品質和公校教育品質下滑是可預見的。
Thumbnail
2024/02/14
近10年來,由於公教人員工作條件的惡化,造成公教職場越來越難聘請到人才。就目前的工作環境中,教師工作環境的惡化程度較公務員更甚。未來,公部門服務品質和公校教育品質下滑是可預見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近幾年來,校園暴力案件件數及強度不斷上升,學生及老師的人身安全飽受威脅。面對危機四伏的校園,教育部的法規還是「通報」、「輔導」、「列管」,問題是這種消極作為,讓教育環境日趨惡劣。為了師生的安全,為了教育環境,希望教育部能對症下藥制定政策,還給各級學校師生一個免於恐懼且安全的校園
Thumbnail
近幾年來,校園暴力案件件數及強度不斷上升,學生及老師的人身安全飽受威脅。面對危機四伏的校園,教育部的法規還是「通報」、「輔導」、「列管」,問題是這種消極作為,讓教育環境日趨惡劣。為了師生的安全,為了教育環境,希望教育部能對症下藥制定政策,還給各級學校師生一個免於恐懼且安全的校園
Thumbnail
只要矯枉就有機會過正。校園霸凌本是複雜的問題,教育部的因應似乎針對師對生的霸凌,以至於2019教師法的大幅修訂,對教師的懲罰加重很多,防微杜漸,將教師都視為狼師、惡師來防範,只要有投訴有疑慮,就必須啟動完整的調查程序。 等到水落石出,教師已是身心俱疲,行政也疲於奔命。而隨意投訴者卻不需負任何責任。
Thumbnail
只要矯枉就有機會過正。校園霸凌本是複雜的問題,教育部的因應似乎針對師對生的霸凌,以至於2019教師法的大幅修訂,對教師的懲罰加重很多,防微杜漸,將教師都視為狼師、惡師來防範,只要有投訴有疑慮,就必須啟動完整的調查程序。 等到水落石出,教師已是身心俱疲,行政也疲於奔命。而隨意投訴者卻不需負任何責任。
Thumbnail
近幾年來,由於國內民粹般地炒作「兒童人權」、「不適任教師」議題,讓老師管教學生的偏差行為動輒得咎。而行為偏差的孩子得到此保護傘,再加上家長的縱容,動輒霸凌同學和老師,造成學生和老師日日處於恐懼當中。面對教育環境的惡化,教育部還是提出諮商、輔導、訴訟,對於如何預防校園暴力卻拿不出對策。
Thumbnail
近幾年來,由於國內民粹般地炒作「兒童人權」、「不適任教師」議題,讓老師管教學生的偏差行為動輒得咎。而行為偏差的孩子得到此保護傘,再加上家長的縱容,動輒霸凌同學和老師,造成學生和老師日日處於恐懼當中。面對教育環境的惡化,教育部還是提出諮商、輔導、訴訟,對於如何預防校園暴力卻拿不出對策。
Thumbnail
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為何?范雲立委認為是不適任教師解聘人數偏低,事實上,淘汰不適任校長更是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因為,校長的領導會影響校園文化。故,教育部應積極推動淘汰不適任校長,並進用更多有領導力的校長。
Thumbnail
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為何?范雲立委認為是不適任教師解聘人數偏低,事實上,淘汰不適任校長更是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因為,校長的領導會影響校園文化。故,教育部應積極推動淘汰不適任校長,並進用更多有領導力的校長。
Thumbnail
我要問我國最大的教育問題為何?就是我國的教育部始終無法對症下藥做政策,像我國的家庭教育狀況越來越差,卻遲遲沒看到教育部用心在這部份,反而推出一個又一個隔靴搔癢的政策。希望教育部能夠認真處理教育問題,才是學生之福,教育之福。
Thumbnail
我要問我國最大的教育問題為何?就是我國的教育部始終無法對症下藥做政策,像我國的家庭教育狀況越來越差,卻遲遲沒看到教育部用心在這部份,反而推出一個又一個隔靴搔癢的政策。希望教育部能夠認真處理教育問題,才是學生之福,教育之福。
Thumbnail
政府每每宣導反霸凌,但是,其主要作為著重於「通報」,此種做法對於預防霸凌效果不大。政府的反霸凌應著重於事前預防,而不是事後通報,才能有效保護全體師生。
Thumbnail
政府每每宣導反霸凌,但是,其主要作為著重於「通報」,此種做法對於預防霸凌效果不大。政府的反霸凌應著重於事前預防,而不是事後通報,才能有效保護全體師生。
Thumbnail
突然刮起反霸凌風的那一年,開學前接到上級公文,所有校長要在開學典禮上斜披紅布條宣導反霸凌。老師和學生好像也有戲,只是沒台辭。 前一天,督學還來「報喜」,因為我們學校有國中和國小,所以選定本校接受媒體採訪,希望學校好好準備。 新學校難得可以上媒體,而且是好新聞,相當難得,可是想到怎麼跟全校說明,叫大家
Thumbnail
突然刮起反霸凌風的那一年,開學前接到上級公文,所有校長要在開學典禮上斜披紅布條宣導反霸凌。老師和學生好像也有戲,只是沒台辭。 前一天,督學還來「報喜」,因為我們學校有國中和國小,所以選定本校接受媒體採訪,希望學校好好準備。 新學校難得可以上媒體,而且是好新聞,相當難得,可是想到怎麼跟全校說明,叫大家
Thumbnail
把小孩子送進學校,看他懵懵懂懂還要在學校照顧自己真的會有些心疼,只希望老師可以好好幫助孩子度過困難,但是孩子一回家就跟我說他被老師打了,還到處青一塊紫一塊的,看了真的於心不忍還飛籌氣憤,如果老師真的體罰孩子有什麼方法可以提告嗎? 立即免費諮詢--->0800-868-887 老師可以體罰嗎? 有些家
Thumbnail
把小孩子送進學校,看他懵懵懂懂還要在學校照顧自己真的會有些心疼,只希望老師可以好好幫助孩子度過困難,但是孩子一回家就跟我說他被老師打了,還到處青一塊紫一塊的,看了真的於心不忍還飛籌氣憤,如果老師真的體罰孩子有什麼方法可以提告嗎? 立即免費諮詢--->0800-868-887 老師可以體罰嗎? 有些家
Thumbnail
記錄一下,我最近高低起伏不斷的人生 哥哥在學校被言語霸凌,弟弟在學校被圍毆 媽媽應對的很累,處理的很心疼 現在的世道跟孩子到底怎麼了呢? 只能不斷的教導自己的孩子保護自己, 並學著長大..
Thumbnail
記錄一下,我最近高低起伏不斷的人生 哥哥在學校被言語霸凌,弟弟在學校被圍毆 媽媽應對的很累,處理的很心疼 現在的世道跟孩子到底怎麼了呢? 只能不斷的教導自己的孩子保護自己, 並學著長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