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2024/01/0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Avatar〉2023-01-02


  稍微聊一下Avatar。


  我沒有看過名字叫這個的電影,無論是之前那部還是現在那部。進一步來說,除了可能在很小的時候沒什麼印象地看過《鐵達尼號》,我應該沒看過卡麥隆的任何電影。但那不是重點,我只是想稍微聊一下Avatar。


  這個來自於梵文,大致被理解為「化身」的詞,在現代世界裡更長的應用是我們在虛擬世界裡的身分,無論是遊戲角色、社群網站頭像、ptt暱稱,都會在一定的意義上是Avatar的一種展現,或者我想俏皮一點地說:是Avatar的一種Avatar。



  長期作遊戲玩家的人,對於Avatar可能會有一些比不玩遊戲的人更多敏銳而可概念化的想法。但在我看來恰恰相反地,那些並不玩遊戲,乃至於並不怎麼去考慮休閒和業外生活的人,在感性體驗上或許更加地熟悉Avatar。


  一個常見而粗淺的存在主義舉例,那個存在主義小推手可以說:「當你看到一個餐廳服務員,他其實並不是生來就是一個餐廳服務員,他首先是人,是任何一個人。他首先存在了,之後他表現出了服務員的行為與功能,他才成了一個服務員。」



  然而,是嗎?會不會我們所見的那任何一個「工作者」他就是那個工作者,從他一開始處於這個場域開始他就是那樣一個工作者。那個工作者是一個Avatar,他不會不是他,縱使他「其實是某某某」,但那個某某某,那個「本名與日常身分」,更像是這個工作者的「中之人」。


  某種意義下,他離他自己的實際生活世界可能更加遙遠。就像那些賽博龐克虛擬空間故事裡的那樣,他除了攝取營養(那甚至算不上吃飯)之外,都已經不再使用那具「原本的身體」了。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那個人們口中的,有著「江湖上規則」的「職場」,確確實實地早就是個所謂的"metaverse"了,一個由科技(這裡是一些社會科學的框架與制度)發展所搭建的、本來並不存在的、與實際生活密不可分的--如此擬真且具備完整交互性的世界,讓其中的人以某種「擴增實境」的方式看見周遭環境中本來不存在的事物。啊,多麼驚人啊,未來早就已經來了。



  當然,「前圖紙」作為一個粉絲專頁,他也就不得不是一個Avatar。建立在此之上,那書寫這些文字的主體變成了是書寫這些文字的主體本身,而得到了新的生命。所以這是第二個意涵,作為第二篇。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Bv9veGxabADQ28HabjfwQqdrnugCsQ3qaDLXA8THBLJTLxfMMBn9B9PUN3Jy1f2nl


15會員
248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