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上小學了,爸爸對孩子很嚴格,要求小孩每天閱讀一篇文章、寫一頁數學考卷、寫一頁日記。閱讀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寫數學考卷的原因是孩子喜歡數學,每天在家裡玩加減乘除,所以爸爸就藉讓他寫數學考卷,順便練讀注音。
一開始,孩子非常抗拒要完成這些工作,有時候邊哭邊寫。我沒有爸爸那麼堅持,但也不想夫妻不同調,只好幫著一起勸說小孩。
爸爸為了鼓勵孩子,就說只要他拿到3個100,就發零用錢 10元(在家裡用蓋章1個愛心作為代表),但我想了想,不願用物質化的東西獎勵,上網搜尋之後,改成3個100可換快樂卡/願望卡。
願望卡寫在一般的小卡片上,內容分別是 「爸爸陪玩+5分鐘」、「媽媽陪玩+5分鐘 」、「爸爸代寫題目1題」、「爸爸代閱讀1段」、「免處罰的機會+1」、「聽故事+1」、「得到1個巧克力(但一周只能一次)」等。
孩子非常喜歡這些快樂卡,曾經換過「爸爸陪玩+5分鐘」、「免處罰的機會+1」、「得到1個巧克力」「媽媽陪玩+5分鐘 」等小卡,每日都在盤算著接下來要選擇什麼卡片。
在他心中,最重要的卡片是「免處罰的機會+1」,因為一旦犯錯要罰站,就能拿出這張卡來抵過。而爸媽每日陪玩的時間是有固定的,如果玩到時間到了,仍然意猶未盡,就能拿出「爸爸陪玩+5分鐘」這張小卡來延長時間。
弟弟也可以蒐集,條件就是自律,或是「請他去做事,叫一次就要聽」或是「至少要和爸媽約時間」,而不是數到3數到10了都一動也不動,或是在地上哭.........。今早花了20分鐘才去刷牙,他就自知「我今天沒有小卡了」。而他最喜歡的小卡就是「得到1個巧克力」和「媽媽陪玩+5分鐘 」。
原本參考網路上的建議,設計的小卡可能還包含 「媽媽幫收書包」或「免吃青菜卡」等,但爸爸認為,既然要鼓勵他們獨立或不挑食,就不該設計這種卡,自己打自己的臉,讓他們退化或選擇挑食。
自從有了這個制度,家裡就很像有「寶可夢打怪」的感覺,孩子們有較高的意願完成爸爸或媽媽要求的任務,較不會感覺 「只有要求,沒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