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要素?與他人一起會幸福嗎?《設計幸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本書作者是保羅.多倫(Paul Dolan),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心理與行為科學系教授

以下介紹書中提到觀念,以及我想到的一些心得

⬛幸福

作者對於幸福的定義是「會隨時間而變化的愉悅與目標感受」,包含愉悅與目標,兩者缺一不可,兩者沒有絕對的平衡比例,每個人的平衡狀態也可能有所不同。每個人有各自的人生階段、各種日常活動的愉悅與目標也會不一樣,應該在不同時間,在愉悅和目標感間做些取捨

可以使用一日經驗重建法,對比你對某件事的評價,以及你從事那件事一段時間後,直接感受到的愉悅或目標感,可以為愉悅和目標兩者打分數。但也記得不必過度監督,如果達成平衡狀態,除非有出現新刺激,或對你的影響改變了,沒有理由重新規畫幸福感製程

也要注意到回憶的影響,在思考要怎麼做的時候,也可以注意到過去的回憶,是當下幸福感的來源,幸福感也包含對過去正向體驗的美好回憶

幸福也和注意力有關,想改變行為並促進幸福感,得將更多注意力從負面事物轉移到正面事物上;幸福感重「量」也重「質」,例如睡眠不佳時,醒著的時候感受的愉悅程度也會減低

建議做事情時,不應該以事前可預測或事後不後悔的標準去衡量,而是考慮這件事能否帶給你持久的幸福,是指持續一生的幸福感,衡量幸福感時,以一輩子的時間為基準進行分析

這讓我學到,在做很多決定之前,確實可想想看這件事情的長期影響,有些事情雖然在當下愉悅,但同時也能想想看這件事情我未來會如何看待

「習慣紅利」這本書中提到「別管好或不好,就這兩個選擇而言,哪一個比較有價值?三年後回頭看是會後悔,還是會認同這個決定?五年、十年後的自己會如何看待呢?」

例如在寫日記的時候,我就可以想想看,我幾年後會想要看到那些內容,像是我覺得除了事件之外,也可以寫下更多自己的想法,因為在事後自己的想法,可能跟原先想法有不同處,之後可以回顧,而如果是一些難忘的經歷,會多留些紀錄和想法(包含照片和文字記錄),這樣一生都能持續回憶,大家也可以想想看如何進行記錄

而「從容心態」書中則建議我們可以紀錄運用時間,寫下每一項活動給你的具體感受,應該特別留意自己是不是花很多時間在沒有效益又讓人感壓力的活動上,以及問自己,能不能多花點心思在有效益、令人開心,或是有意義的事情上

⬛跟他人一起時?

有些事與他人一起做時,不會令我們變得更幸福

例如與人一起通勤時,會減低樂趣,可能原因是自己一個人搭交通工具時,能自行決定聽哪個電台,不會有人指揮,因此能讓愉悅程度增加;有人一起寫功課,也會減少做這件事的目標感,因為獨自寫功課的效率會更好

觀察人們運用時間的方式時,會發現已婚女性不比單身女性更快樂。單身女性擁有更多自由時間,想做什麼都可以;平均分配獨處時間和兩人時光的夫妻較為幸福,既可共享時光,也能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太會閒來無事就找對方麻煩。

建議與他人一起活動時,要找喜歡的人

這讓我想到是和家人坐車時,在家人坐車的時候,例如有一次過年要到其他縣市過節,那時候就坐父母的車,在車上因為能自由做事的時間減少,容易造成壓迫感,例如看書、看影片、聽podcast容易被打斷,而如果同處在同個空間之內(例如在家裡客廳時),也常常會有壓迫感,當然每個人和家人相處情況不同,就看個人狀況而定

可以去紀錄一下每次與他人的感受,接著再決定日後是哪些活動適合與他人進行、和誰共同進行、預期花多少時間等,依此去調整時間和活動的分配,以及日後面對各類活動邀約時也須適時拒絕,有很多活動是適合獨自進行的,也需要內心的平靜

avatar-img
129會員
358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豆pika的園地 的其他內容
本書作者是愛德華•威爾森,是是美國昆蟲學家、博物學家和生物學家,被尊稱為社會生物學之父 以下彙整書中內容,以及寫出我的心得
本書作者是愛德華•威爾森,是是美國昆蟲學家、博物學家和生物學家,被尊稱為社會生物學之父 以下彙整書中內容,以及寫出我的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追求財富和名望是許多人的目標,但最終影響生活幸福快樂的關鍵因素是良好的人際關係。哈佛最長時間的研究發現,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讓人生更快樂,還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文章探討了人際關係質量和數量對人生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打造你要的人生>這本書由歐普拉和哈佛幸福學教授亞瑟共同完成,分享幸福的實踐和體悟,並提供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幸福的方法。這篇文章著重在幸福的關鍵、幸福三要素以及幸福的關鍵,並邀請讀者共同參與幸福魔法團體,活出幸福人生。
Thumbnail
一個人也可以感受到幸福,但完整需要兩個人。三個人以上則是一種圓滿。
Thumbnail
當你覺得不幸福時,換個角度思考,其實你也是幸福的 -《不完美,才能看見真幸福》讀後心得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幸福是什麼呢?是人生的目的與意義的所在嗎?幸福等於快樂嗎?幸福是個人還是群體的呢?存在於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呢?幸福是能夠預期的嗎?如何能夠持續不斷的感受到幸福呢?本書作者菲德立克‧勒諾瓦從社會學、心理學、宗教學、哲學等角度,經由一連串省思辯證的過程,來試圖回答:「幸福是什麼?」這一對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Thumbnail
幸福的關鍵,是找到金錢與人生的平衡點
Thumbnail
不快樂一部份是由於社會制度,一部份是由於個人心理,後者是本書裡想談的。作者集中在一般不受著外界苦難的人身上,提出治療日常煩悶的方法。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追求財富和名望是許多人的目標,但最終影響生活幸福快樂的關鍵因素是良好的人際關係。哈佛最長時間的研究發現,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讓人生更快樂,還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文章探討了人際關係質量和數量對人生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打造你要的人生>這本書由歐普拉和哈佛幸福學教授亞瑟共同完成,分享幸福的實踐和體悟,並提供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幸福的方法。這篇文章著重在幸福的關鍵、幸福三要素以及幸福的關鍵,並邀請讀者共同參與幸福魔法團體,活出幸福人生。
Thumbnail
一個人也可以感受到幸福,但完整需要兩個人。三個人以上則是一種圓滿。
Thumbnail
當你覺得不幸福時,換個角度思考,其實你也是幸福的 -《不完美,才能看見真幸福》讀後心得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幸福是什麼呢?是人生的目的與意義的所在嗎?幸福等於快樂嗎?幸福是個人還是群體的呢?存在於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呢?幸福是能夠預期的嗎?如何能夠持續不斷的感受到幸福呢?本書作者菲德立克‧勒諾瓦從社會學、心理學、宗教學、哲學等角度,經由一連串省思辯證的過程,來試圖回答:「幸福是什麼?」這一對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Thumbnail
幸福的關鍵,是找到金錢與人生的平衡點
Thumbnail
不快樂一部份是由於社會制度,一部份是由於個人心理,後者是本書裡想談的。作者集中在一般不受著外界苦難的人身上,提出治療日常煩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