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領得滿意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要放假了,大多數人應該已經拿到年終,相信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公司有沒有賺錢,還是年終的計算標準是如何得來的數字,更或是績效成績有沒有參雜私人的情緒,最後影響了獎金發放的水平,這些其實大多數人都不得而知,只知道哪個同事比較高,哪個公司發的比較好。

觀察自己身邊朋友跟自媒體的貼文分享,也看到了不少的故事。

有個朋友在知名品牌服務了18年,多年來任職店長職務,今年忽然被調離原單位,管理職似乎也沒保住,更慘的是年終掛零,完全沒有任何獎金的發放。

當然,我也不曉得發生甚麼事,或許勞資雙方出現摩擦,但18年的資歷應該對彼此都很了解,無論好壞,都應該有個解決方式。

真不適合,資遣條件按照勞基法去走;若不到這麼嚴重,這樣只會讓員工抱著負面的心態工作,反而影響其他一起工作的同仁,對公司的士氣與團隊氛圍都是一個傷害。 


另一位朋友任職中小企業的行銷部,因也是主管的職位,很明確的知道年營收成長兩到三成,在人事增幅與行銷支出都維持與過去差不多水準下,獲利理應提升不少。

但老闆卻時時提醒要節省開支、降低預算,甚至不時提到今年獲利沒有往年來的好,暗指獎金無法跟過去同水平,與實際的銷售狀況呈現完全不同的論調。一開始我還安慰他說,可能公司發生沒看見的虧損,或是有甚麼特殊事件,只是不方便給所有員工知悉,怕影響了公司內部的士氣。

最後他說,但老闆今年換了一台P品牌的知名跑車,因為這句話讓我沒話說,也收回那些安慰的理由。


還有一個故事也很特別,某企業主有兩個產業、兩個不同的團隊在經營,明明兩者屬性不同、專業也不同,卻喜歡把兩邊的人調來調去,也看不見明顯的效果。

據朋友所述,兩間公司幾乎不會同時賺錢,大多數都是一家獲利一家虧損,而老闆的處置方式,就是把獲利那邊的盈餘,直接撥去虧損的另一個企業體,這真的開了我的眼界。聽朋友說,老闆常提到,都是自己人,不要太計較。

很多人可能不曉得這個處理方式會多嚴重,這些事情公司的高階主管肯定都會知道,久了就會認為其實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反正賺的都會拿去給虧損的,並不是拿來獎勵有績效的員工。再多努力的成果,都是枉然,最後兩邊一起衰退,誰都不會想得到不平等的待遇。

除了身邊的朋友,也還有新聞提到某前幾大券商,年終發放半個月,雖然我們不知道內情,但就數字來看,確實有點過低,畢竟獲利數十億,這個獎金水準會讓人不舒服。

 

年終這檔事,真的不是只看公司有沒有賺錢,跟企業文化、產業條件都很有關係。
這個時候就該多跟身邊的朋友聊聊,看誰領得多、在哪種產業,不用不好意思去討論這個話題,好就是好,領得少就是領得少,未來想要得到其他人相同的待遇,就趕緊轉職換產業。

公司的待遇不會因為幾個人的努力就會整體提升,很多時候是產業的問題,大多數毛利低的企業不會忽然哪一年獲利就突然爆發;不願意發的,也不會一年之後就願意發,所有發生的事件都是有跡可循的故事。

 

工作這件事就是為了賺錢,賺錢的最終理想就是為了不用工作,有能力就別讓自己委屈在不平等的職位,往更有錢景的產業去吧。

好啦,故事看完了,該準備過年啦。

先預祝大家新年快樂,找到自己最舒服的生活方式。

新的一年,有錢龍來~~~


葛捷思新書《沒名片,你就是招牌》全通路熱銷中。

博客來 https://lihi3.cc/eNa8x
誠品 https://lihi3.com/uApeN
MOMO購物網 https://lihi3.cc/hj5WV

《市場買單,你才叫品牌》
線上課程https://lihi3.cc/Vl6pv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官方網站
https://gorgeousimc.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的沙龍
155會員
273內容數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2025/05/02
行銷操作沒有甚麼秘訣,大多都是跟風、跟著事件走,依照傳統節日、新聞時事的追蹤,比的是誰的資訊速度快,就跟網紅開箱各家新店、各個排隊美食一樣,越早發文發影片,獲得的流量就比較好,後面才跟上的創作者,自然就不會取得這麼多的關注。速度,會是成敗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5/02
行銷操作沒有甚麼秘訣,大多都是跟風、跟著事件走,依照傳統節日、新聞時事的追蹤,比的是誰的資訊速度快,就跟網紅開箱各家新店、各個排隊美食一樣,越早發文發影片,獲得的流量就比較好,後面才跟上的創作者,自然就不會取得這麼多的關注。速度,會是成敗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4/23
在職場上,每個人也都是一路經歷各種考驗跟磨難,合理跟不合理,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要能熬得過,才能達成成就。這些成就,會成為自己未來在職場上的判斷標準,誰真誠、誰有實力,又是誰唬爛、誰阿諛奉承,未來都很難逃出自己的觀察,看破不說破,是我們成為大人後的溫暖。
Thumbnail
2025/04/23
在職場上,每個人也都是一路經歷各種考驗跟磨難,合理跟不合理,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要能熬得過,才能達成成就。這些成就,會成為自己未來在職場上的判斷標準,誰真誠、誰有實力,又是誰唬爛、誰阿諛奉承,未來都很難逃出自己的觀察,看破不說破,是我們成為大人後的溫暖。
Thumbnail
2025/03/31
現在的職場環境,不太適合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若單一薪資收入夠高,或許可以孤注一擲,拚個幾年就閃人脫身。 愛把共體時艱、草創時期放在嘴邊的企業,或拿分潤股權的大餅來當員工努力的目標。還是先顧好自己,談到應得的薪酬,拿到該有的獎金。所謂的股權分配、激勵制度,通常都不會實現,抑或是被稀釋到很無感。
Thumbnail
2025/03/31
現在的職場環境,不太適合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若單一薪資收入夠高,或許可以孤注一擲,拚個幾年就閃人脫身。 愛把共體時艱、草創時期放在嘴邊的企業,或拿分潤股權的大餅來當員工努力的目標。還是先顧好自己,談到應得的薪酬,拿到該有的獎金。所謂的股權分配、激勵制度,通常都不會實現,抑或是被稀釋到很無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試著回想最近一次我們覺得不滿的情緒,是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在家庭裡被孩子的言行舉止氣到?在朋友間發生衝突?還是面對生活覺得無力? 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可能是因為雙方對於工作完成度的標準不同,當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老闆卻覺得項目成果無法接受⋯⋯
Thumbnail
試著回想最近一次我們覺得不滿的情緒,是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在家庭裡被孩子的言行舉止氣到?在朋友間發生衝突?還是面對生活覺得無力? 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可能是因為雙方對於工作完成度的標準不同,當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老闆卻覺得項目成果無法接受⋯⋯
Thumbnail
如果你是經營企業的老闆,你確定你的公司真的能賺錢嗎?如果你是負責提案的主管,你確定你提出的專案真的有錢賺嗎?如果你厭倦上班看到商機,你有勇氣撩落去搶錢嗎?
Thumbnail
如果你是經營企業的老闆,你確定你的公司真的能賺錢嗎?如果你是負責提案的主管,你確定你提出的專案真的有錢賺嗎?如果你厭倦上班看到商機,你有勇氣撩落去搶錢嗎?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在工作方面,要去祝福身邊的文件都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每一件完成的事情,也能對公司有所幫助。而不是只想到對應的薪水,以及他人明明在摸魚也能領到差不多的薪資。想想看,如果把公司高層這些摸魚的員工都砍光,那自己是否能有自信不被砍?所以重點會是在自身的成長,而非去比誰過得有多爽。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在工作方面,要去祝福身邊的文件都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每一件完成的事情,也能對公司有所幫助。而不是只想到對應的薪水,以及他人明明在摸魚也能領到差不多的薪資。想想看,如果把公司高層這些摸魚的員工都砍光,那自己是否能有自信不被砍?所以重點會是在自身的成長,而非去比誰過得有多爽。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四月,幾家歡樂幾家愁。以我任職的經驗,許多組織會選在這個時候公布晉升名單,通常也是年度調薪的起始月份。 僧多粥少、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總是職場不變的現實,因此,我聽到的心聲,尤以愁苦、悲憤、委屈占大宗。包括我自己,都曾泥足深陷過。
Thumbnail
四月,幾家歡樂幾家愁。以我任職的經驗,許多組織會選在這個時候公布晉升名單,通常也是年度調薪的起始月份。 僧多粥少、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總是職場不變的現實,因此,我聽到的心聲,尤以愁苦、悲憤、委屈占大宗。包括我自己,都曾泥足深陷過。
Thumbnail
今年是踏入職場第18年,歷經多少工作歷練、人情冷暖,自然只有自己最清楚。常常有人認為,在職場上就是要當主管,坐高位,領高薪最棒。但當主管真的這麼好嗎 ?
Thumbnail
今年是踏入職場第18年,歷經多少工作歷練、人情冷暖,自然只有自己最清楚。常常有人認為,在職場上就是要當主管,坐高位,領高薪最棒。但當主管真的這麼好嗎 ?
Thumbnail
我明明都已經給他特別照顧,無論調薪或分紅都沒有少給他,什麼好處全都拿了,竟然跟我說因為心累所以要走了- 前兩天聽到隔壁團隊的主管言語激動的描述著申請離職同仁的狀況。
Thumbnail
我明明都已經給他特別照顧,無論調薪或分紅都沒有少給他,什麼好處全都拿了,竟然跟我說因為心累所以要走了- 前兩天聽到隔壁團隊的主管言語激動的描述著申請離職同仁的狀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